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第一桶金 >

第4章

第一桶金-第4章

小说: 第一桶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应该通过合法的渠道反映,不能采取过激行为。现在工作组里面公检法的人都有,有问题可以随时向工作组反映,可以采取合理合法的方式来解决。请大家相信,问题总会弄清楚,我们也会依法办事。但是,我要强调一点,明天必须打开厂大门,无条件地恢复生产。过去的事,可以既往不咎,但从现在开始,如果有人妨碍公务,阻挠企业恢复生产,我们就只好依法办事了。我们暂不说封大门是否违法,但是破坏生产,最少是违反了治安管理条例。希望大家认清形势,知法守法,支持我们的工作。”

  会议很短,但气氛很够,不容任何人发表不同意见便结束了。这是政府的表态,是给新光人的最后通牒。

  高贵的新光人从会议室里出来时,一个个表情死板,心绪沉重,似乎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当走出镇政府大门时,有人注意到门口停了三辆警车,有人这才低声道:“再闹下去,恐怕要抓人喽!”

  乡镇企业局何局长把新光厂的郑书记和李兴宇留了下来。

  “就现在,你们马上安排人把厂门打开,通知工人明天一早复工。有没有问题?”

  顿了顿,郑书记说,“我看不会有问题。只是,究竟有多少工人来上班,现在还不好说。”

  “人通知到,也要做工作。工人嘛,只要有人开工,大家都会跟着来的。”

  郑书记点了点头,算是回答,也算是一种表态。

不对等的交锋(3)
李兴宇回到家里,天已经很晚,但苏皓正在他家里看电视。工作组的其它人都回市里了,李兴宇不能就这样回去,他是组长,一定要随时掌握新光厂的动向;另外,没有单独见过李兴宇,就谈不上真正了解新光厂的动向,更不了解李兴宇是否与方洪涛有什么勾扯,因此就更不能回去了。

  每次见面的寒暄,苏皓首先问李兴宇:“最近怎么样?”李兴宇总是阴沉着脸道:“还不是老样子。”一幅失意落魄的模样。他们一起走进大学校门,又同时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关系一直不错。然而,让苏皓痛心的是,李兴宇早已失去了刚离开校门时那种“天之骄子”的天真和激情。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的一举一动,都是那么地老态和世故,与过去的他简直判若两人。他很想知道这里面的原因。可是李兴宇的态度总是那么地不屑一顾,好像任何时候都看透了苏皓的心思,又好像总在说你苏皓怎么就这么幼稚?社会在变,生活在变,人也会变,“你去生,我去死,谁为佳者,惟上帝知道……”一个人应该怎么样生活,没有人能够替代,也没有人能够当真正的老师。一面对李兴宇那双漠视一切的眼睛,苏皓的心蓦然地掉进了冰库里一般,同时感到李兴宇已是那么地陌生了。许多的话到了嘴边,也出不了口。苏皓这次没有废话,而是直截了当地说:“我想把职工反映的问题弄清楚,你得帮帮我!”

  “怎么帮你?”

  “你一定清楚方洪涛有没有问题,我相信你不会在这个时候还装糊涂吧?”

  “方洪涛有没有问题,不是你我说了能算事的。这要事实说话,也就是说,这要有证据。”

  “就常理来看,职工反映的问题那么具体,不会是空穴来风。你不会和姓方的有什么脱不掉的干系吧?”

  “笑话!这点你尽管放心……”

  “但谁都知道你是方洪涛身边的人。我相信你不会不知道他的底细的!”

  李兴宇显然不耐烦了:“我说苏老兄,你的眼睛长什么地方了?今晚的情况你是真看不见呐?你不觉得,有人一定会给姓方的撑腰吗?我们的市领导、包括你说的话,局长们说的话,早就把调子定了,唯独你背地里唱起反调来了!你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

  苏皓没有想到李兴宇会说出这番话。他盯着李兴宇看了好半晌,然后坚定地说道:“是否有人给姓方的撑腰,这要看他姓方的是否有问题了,也要看他的问题有多严重了!对企业改制,对大的方向,应该定调子,这和方洪涛是否有问题是两回事。而对方洪涛的问题,我只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不会在乎是否有人给他撑腰!”

  李兴宇冷冷地笑了一下,说:“那我就告诉你吧,不论姓方的是否有问题,如果不进入司法程序,你休想拿到证据,也就无法证明这点!即使有问题,没有证据,你能把他怎么样?他可是A市的一个人物!”

  “我倒要试一试!如果你和姓方的没什么关系,能谈谈吗?哪怕一点点有用的线索也行!”

  李兴宇陷入了沉思。良久,他对苏皓点了点头,但立刻又摇了摇头。苏皓一点也弄不明白,他究竟是在点头还是摇头。

高人方洪涛(1)
一辆米黄色的雅阁车,以120码的时速飞驰在高速路上。速度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一种令人心旷神怡体验和享受。方洪涛坐在后座,微微闭着双眼养神。他的脸上堆积的脂肪,随着车身的颠簸而颤抖着。他面色无华,表情呆板,好像死人似的。

  方洪涛年龄不高,但有高血压,血脂也偏高。最近几年来,他年年都要在医院里疗养一段时间。这次发病,查出他心血管还有一点毛病。这使他大为不快。他认为自己的身体是干工作搞垮的。

  自当新光厂厂长开始,为了给产品寻找销路,他亲自出马,常年在外奔波,带着销售人员跑遍了全国各地。吃的、住的,他都非常节俭,除了正规的差旅费开支以外,没有人敢乱报销一分钱。每花一分钱,在他看来都是工人的血汗。在旁人看来,他维护厂里的利益,到了不尽情理的程度。如果一旦企业面临的形势不妙,他就吃不香睡不好;他就会较尽脑汁,事事过手,至到解决问题为止。他那张脸,就是企业的晴雨表,效益的好坏都能从他的脸色和表情中读出来。他热爱自己的企业,不遗余力地为企业的发展呕心沥血。他不谋私利,因为企业的兴旺就是他的价值,也是他的最大利益。他性情暴躁,骂起人来毫不留情,但转身就没事似的,从不往心里去。新光厂上下好几百人,没有人不怕他,也没有人不服他。是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使新光厂一天天发展壮大起来;也可以说,他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融入了新光厂。他的智慧和工作态度,甚至在全国的同行中,也无人能敌。

  他永远也不能忘记自己第一次发病情形。

  那是在八年前新光厂的一次订会上,当时的市场竞争日渐激烈,方洪涛想出了一个被称为奇妙的“鬼板眼”,那就是说服商家经营新光厂的产品,并把用户的利益和新光厂紧密联系在一起。酒足饭饱后,他对参加订货会的客户说:“只要经营新光厂的产品,我就保证大家能赚钱,因为我们的成本是同行最低的,而且我们还要成为同行中最有势力的企业。这就是说,我们之间的利益是紧密相连的。为了密切这种利益关系,也为了壮大你们的合作伙伴和你们的财源,我有个方案供大家参考:新光厂要向各位老板集资,将根据你们投入的资本量和你们的销售量决定对你们的销售价格……”职工反映新光厂的产品价格的随意性很大,实际上指的就是这种与客户集资和销售量挂钩的浮动价格。当时,客户们认为方洪涛的思路不错,但几乎所有的客户都希望尽可能多地占用厂家的资金,要他们把自己的钱拿出来供新光厂使用,这可是破天荒从未有过的事,大家不仅顾虑重重,也十分地不情愿;尽管不少客户经营新光厂的产品已发了大财。方洪涛就采取个个击破的办法,先用最优惠的价格政策说服了一两家有势力的商家,然后通宵达旦地分别找每一个客户做工作。到天亮后,工作做得差不多了,方洪涛却病倒了。住进医院后,他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这一来,参加订货会的客户们大受感动,都如愿与新光厂签了集资协议。方洪涛向客户融资的方案被完全接纳了,他很满意。

  从此以后,新光厂如虎添冀,借客户的资金壮大了自己,又密切了与客户的利益关系。但医生的忠告,使他不寒而栗:“你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这是很危险的!像你这个年纪,应该定期体检,要注意保养身体了!”其实,当时方洪涛才四十岁出头,而在医生看来,他似乎已经衰老得不堪一击了。。 最好的txt下载网

高人方洪涛(2)
方洪涛从来没有顾虑过自己的身体,也没有发现过自己有什么大不了的毛病。一个原本健康的人,突然疾病缠身,会特别地在意自己的身体,以至于心理也会发生某种变化。不像那些被疾病折磨惯了的人,对病痛也会习以为常,对自己的身体更是了如指掌,也能够正确对待。新光厂的生产经营蒸蒸日上,但他老方的身体却垮了。这一上一下的代价,使他猛然意识到:这么多年来,自己似乎并没有为自己活着,而是为新光厂和新光厂的几百号人活着。他方洪涛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和自然属性,怎么能一点也不为自己考虑呢?疾病告诫他:人的生命是宝贵的,老方也是血肉之躯而不是铁打的。从此,以强者自居的他,也有了脆弱的一面。

  高速路上车流繁忙。这是川内最早的一条高速路,双向双车道,路面却并不怎么好,在不平坦的道路上快速奔跑,恰好也是时代的最好写照。高速行驶时,有时车身也会跳跃,方洪涛便露出些许痛苦的表情。

  病痛可能削弱一个人的意志。真正改变方洪涛的,是险恶的现实。在众多的经销商中,也不乏聪明人,他们一方面佩服方洪涛,另一方面也意识到方洪涛就是他们的财神爷,并且看到了方洪涛的融资方法里的漏洞。虽然经销商向厂方集了资,但能够拖延支付货款的时间,实际上也就抵消了方洪涛的融资。精明人从这个角度看问题,智慧的方洪涛立刻就变成了愚笨的傻子。于是,有人就拼命地讨好方洪涛,不惜手段地拉拢同方洪涛的关系,然后陪着笑脸拖延付款时间,扩大自己的销量并享受到最优惠的价格政策。这种小把戏,方洪涛一看就懂,但却难以抵挡糖衣炮弹的攻击。

  方洪涛原本是个不为情动的人,他认为自己天生就是一个领袖级人物,只不过他领导的是一个企业罢了。客观地说,他就是一个搞企业的实干家。但一个人在成绩面前,总希望听见掌声和赞美,也很难拒绝别人的好意。你可以在主观上不贪婪,试图做一个你自己所希望的那种清白而正直的人,但一个人很难在人情的掩饰下逃避金钱和美女的一次次攻击。有两三个客户便时常开导方洪涛,你应该劳逸结合,不能光工作,还要懂得享受生活。没有质量的生活不叫生活,不会享受生活的人衰老得更快。这些客户大多数比方洪涛年轻,但他们有钱,都比方洪涛懂生活,也会生活。他们的钱,都是靠他方洪涛的产品和优惠政策赚来的,有的客户一年就能赚几百万。靠着经销新光厂的产品,不少老板的坐骑都比方洪涛的好,购置的房产就更不用说了,而在方洪涛面前谈起生意的时候却百般叫苦。他讨厌这些家伙,但又不得不依靠这些家伙。他看透了他们的势利,看透了他们的小算盘,看透了他们不怀好意的嘴脸,他方洪涛倒要看看这些人究竟要把自己怎么样。自以为坚不可摧,“看看他们究竟能把自己怎么样,”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妥协。从此以后,方洪涛的鼻子被他们牵着,出入高档娱乐场所,他开始很不习惯那种灯红酒绿的场面,但心里也难以抵抗那种纸醉金迷的诱惑,有了第一次就难保没有第二次、第三次。渐渐地,他容忍了别有用心的客户们,甚至接受了他们。大病一场以后的方洪涛,已经不及过去那么坚强了。他已经被几个暴发户洗了脑,突然间发现,这些他原本看不上眼的人,比自己更新潮,人生观念也比自己的更实用。在出手大方的客户和娇艳的女色面前,他感到自己是那么地寒酸,又是那么地老土,而现实生活竟是如此地多姿多彩。这时他心里产生了一种极端的不平衡感。他所付出的那么多,但得到的却是那么少。他时常想,如果自己经营的不是集体企业而是自己的企业,他会像现在这样穷酸么?还用得着这些小商人在老子面前摆阔么?不知不觉中,现实的诱惑一点一点地毒害着他的心,动摇了他的人生信念和价值观。

  一次偶然的机会,方洪涛结识了美儿。当时,美儿在一个客户那里打工。

  人是可以改变的。人们在改变现实生活的时候,难保不被现实所改变。方洪涛结识了美儿以后,便产生了一种人生苦短的感觉。他蓦然发现除了事业以外,人还有另外一种活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