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导购员职业化培训手册 >

第12章

导购员职业化培训手册-第12章

小说: 导购员职业化培训手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凭个人的习惯和经验购买商品,不易受广告宣传或导购员的影响。
  通常是有目的的购买,购买过程迅速。
  对流行产品、新产品反应冷淡。
  7专家型
  认为导购员与顾客是对立的利益关系。
  自我意识很强,购买中常自认为自己的观念绝对正确,经常会考验导购员的知识能力。
  脾气较暴躁,易于发火。
  当导购员遇到或察觉到这种刺头类型的顾客时最好随他自由选择,待对方发问时再上前为其说明商品的特性即可,否则较难应付。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三、顾客消费心理 (3)
◆ 按气质分类
  当顾客光临商店时,导购员可以根据顾客的气质和双方非常简单的打招呼、询问来观察、判断顾客的心理类型,从而有效地运用应对技巧。
  气质是由神经的生理特点所决定的。气质的持久性和稳定性,使具有某种气质的人尽管进行动机不同、内容不同的活动,但在某种行为方式上往往都表现出相同的心理特征。因此,气质在人的个体心理特征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1胆汁质
  这种人属于兴奋型。情绪兴奋高亢,易于冲动,抑制力差;遇事果断,反应快而强烈,但不灵活。其反应性和外倾性较为明显。
  这种气质类型的顾客因其易于冲动、忍耐性差,而且对导购员的要求很高,有时甚至会用命令式的口气提要求,因此极易产生抱怨和冲突。导购员在与此类顾客接触时,一定要格外耐心,注意和善的态度和友好的语言,切不可刺激对方。
  2多血质
  这种人属于活泼型。活泼好动且灵活、精力旺盛,反应迅速,但注意力容易转移,忍耐力较差;喜欢与人交谈,感情丰富但不深刻、稳定。其感受性和外倾性较为明显。
  导购员在与此类顾客接触时极易产生“见面熟”的感觉,但切莫掉以轻心,为其假象所迷惑。因为这类顾客较易作出购买决策,但改变主意也快,且有看似“合理”的理由。导购员除了与其进行一般的交谈和商品介绍外,更应注重联系感情,发展友谊,以促使其最终下决心购买。
  3粘液质
  这种人属于安静型。情绪稳定、沉着冷静,遇事三思而行;耐久力强,反应缓慢。其耐受性和内倾性较为明显。
  因为此类顾客购买态度认真严谨,善于独立思考,反应较为迟缓,所以,导购员在与其接触时一定要有耐心,除了一般的交谈介绍外,最好是在提供必要的信息、事实以后,留出时间让其独立思考与决策,切莫多作提示“瞎参谋”,以免引起反感。
  4抑郁质
  这种人主观体验深刻,对外界反应速度慢而不灵活;敏感多疑,言行谨慎,易伤感但表现很少。其感受性和内倾性较为明显。
  此类顾客动作迟缓,喜欢反复挑选,多疑、怕上当。导购员在与此类顾客接触时,一定要有耐心,不厌其烦地介绍,并作好可能反复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消除其疑虑,促使成交。
  实际上,人的气质并非只存在四种状态,只是有少数人是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代表,大多数人是介于各种类型之间的混合型。一个人的气质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在此只是想让导购员了解,从而有助于他们根据顾客的各种购买行为,尽早发现和识别其气质方面的特点,注意利用其积极的一面,控制其消极的一面。
  ◆ 复数顾客
  在这里需要提醒各位导购员的是:在接待顾客时,千万不要忽视顾客的同伴,因为有些顾客在选购商品时,会把同伴提供的意见与建议当作真理!
  买者与陪同者来商店选购是很常见的现象。导购员在接待中,要善于分清主次,以促进成交。诚然,复数的顾客相随而来的类型也有分别,诸如伴侣型、家庭型、朋友型、混合型等。导购员在接待中要能分辨出谁是买者,在同谁商量,而这位“谁”就是交易成败的主要目标。导购员要善于谋取同主要目标者的合作。在接待中,要顺其话题作出恰当的反应,以防止陪同者的干扰。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三、顾客消费心理 (4)
第二节顾客消费心理
  世界上的消费者成千上万,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习惯,各有各的具体情况,他们的购买心理也各不一样。男性的消费心理同女性的不一样;年老的同年少的购买心理不一样;讲究实惠的同讲究时髦的购买心理不一样;热衷于大众化的同讲究个性化的购买心理也不一样。因此,要想使消费者来买你的东西,还得仔仔细细分析“上帝”们的购买心理。
  ◆求美心理
  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不以使用价值为宗旨,而是注重商品的品格和个性,强调商品的艺术美。其动机的核心是讲究“装饰”和“漂亮”。而不仅仅关注商品的价格、性能、质量、服务等价值。
  主要代表群体:城市年轻女性。
  ◆求名心理
  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特别重视商品的威望和象征意义。商品要名贵,牌子要响亮,以此来显示自己地位的特殊,或炫耀自己的能力非凡,其动机的核心是“显名”和“炫耀”的同时对名牌有一种安全感和信赖感,觉得质量信得过。
  精明的商人,总是善于运用消费者的崇名心理做生意。一是努力使自己的产品成为名牌。二是利用各类名人推销自己的产品。
  主要代表群体:城市青年男女。
  ◆求实心理
  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不过分强调商品的美观悦目,而以朴实耐用为主,其动机的核心就是“实用”和“实惠”。
  主要代表群体:家庭主妇和低收入者。
  ◆求新心理
  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尤其重视商品的款式和眼下的流行样式,追逐新潮,对于商品是否经久耐用,价格是否合理不大考虑。这种动机的核心是“时髦”和“奇特”。
  主要代表群体:追求时髦的青年男女。
  ◆求廉心理
  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特别计较商品的价格,喜欢物美价廉或削价处理的商品。其动机的核心是“便宜”和“低档”。
  主要代表群体:农村消费者和低收入阶层。
  ◆攀比心理
  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不是由于急需或必要,而是仅凭感情的冲动,存在着偶然性的因素,总想比别人强,要超过别人,以求得心理上的满足。其动机的核心是争赢斗胜。
  主要代表群体:儿童和青少年。
  ◆癖好心理
  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和业余爱好的原则的,他们的倾向比较集中,行为比较理智,可以说是“胸有成竹”,并具有经常性和持续性的特点。他们的动机核心就是“单一”和“癖好”。
  主要代表群体:老年人。
  ◆猎奇心理
  所谓猎奇心理,是对新奇事物和现象产生注意和爱好的心理倾向,或称之为好奇心。古今中外的消费者,在猎奇心理的驱使下,大多喜欢新的消费品,寻求商品新的质量、新的功能、新的花样、新的款式、追求新的享受、新的乐趣和新的刺激。
  主要代表群体:儿童和青少年。
  ◆从众心理
  女性在购买时容易受别人的影响。如许多人正在抢购某种商品,她们极可能加入抢购者的行列;平常总是留心观察周围人的穿着打扮;别人说好的,她很可能就下定决心购买;别人说不好的,她很可能就放弃。
  市场上你所经常见到的“一窝蜂”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购买者有一种错误的判断:认为有那么多人抢一定会是好货,或者有便宜可占。
  主要代表群体:女性。
  ◆情感心理
  一般来说,女性比男性具有更强的情感性。因此,女性的购买行为容易受直观感觉和情感的影响。如清新的广告、鲜艳的包装、新颖的式样、感人的气氛等,都能引起女性的好奇,激起她们强烈的购买欲望。
  ◆ 儿童消费心理
  受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状况所限,其显著特点有三:⑴特别好奇,凡是新奇有趣的东西都能对其产生强烈的诱惑力;⑵不稳定性,儿童的消费纯属情感性,对一种事物产生兴趣失去兴趣都很快;⑶极强的模仿性,别人有的东西,自己也想得到。
  

三、顾客消费心理 (5)
第三节顾客成交的心理分析
  ◆揣度顾客成交心理
  不同的顾客有不同的兴趣与爱好,他们的需求也就不同。但大量研究表明,顾客的反应要比人们想像的有规律得多,而且大部分是可以预料的。
  在同顾客接触的过程中,导购员们一次又一次地遇到同样的抵触、同样的反对意见、同样的观点、同样的怀疑、同样的态度和同样的动机。顾客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是那样的雷同,诸如:“价格太贵了”“市场上出售的其他同类产品比这更便宜”“我们晚些时候再买吧”“总的来说不错,不过对我不太适合”等等,这些话是导购人员经常会遇到的。通过调查会发现:不管在什么地方,顾客的回答基本上没有多大区别,这就是在顾客千差万别的需求中有规律性的东西。
  所以,导购员完全可以在事前做好准备,而且也应该在事前做好准备。卓有成效的导购员正是这样做的。准备工作做得越好,促销工作就越灵活。
  导购员应该怎样做准备工作呢?首先要揣度顾客心理。
  古人云:“他人之心,予以度之。”导购员应该静思默想,把自己的思路和注意力都集中在顾客身上,认真揣摩顾客的情况。有关顾客的情况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
  顾客需要什么?
  顾客在工作方面和个人生活方面有哪些奋斗目标?
  哪些因素有利于顾客在工作和个人奋斗方面获得成功?
  顾客在公司起什么作用?
  顾客对导购员的态度如何?
  顾客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是心胸开阔的,小心谨慎的,还是慷慨大方的?是墨守成规的,不守信用的,还是胆大妄为的?
  上述的顾客基本特点很少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这样,导购员就基本上掌握了眼前顾客的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就可以有准备地与顾客进行接触推介商品了。
  ◆用望、闻、问、切四步法辨明激发顾客需求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只有确定了顾客的真正需求,才能对症下药,推荐合适的产品,提供必要的服务,并促成销售。
  1。望
  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应马上确定顾客的类型,初步判断其消费能力和习惯。
  2。闻
  聆听顾客的谈话,不要打断、插话,不使用否定的词语下定论。要从中了解更多信息,细心分析其中的销售机会。
  3。问
  大部分顾客对产品都不是很在行,往往难以陈述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且有的顾客又不喜欢主动说话。
  通过前面接近时创造的友好气氛,以及“望”“闻”步骤的初步判断,我们就进入了销售的关键阶段:问。
  (1)问的最低准则:不得让顾客感觉被触犯、受到委屈,甚至是被伤害。
  (2)问的目的:找出可能用我们的某些产品及服务来满足的顾客需求,但不是其全部需求。
  (3)问的原则:
   不连续发问,避免令顾客不能轻松地回答;
   先问容易的,再问困难的;
   问的内容及方式应有助于销售;
   问和陈述的内容,一般应与顾客需求有关。
  必要时要问一些与产品无关的问题来消除顾客戒心,如,“您的气质、打扮真是高贵大方,您这衣服一定很贵吧。”
  (4)问的过程:
  应景式询问:根据“望”“闻”的判断,询问顾客的潜在想法。
  探询式询问:问出顾客以前的相关经历、困难、不满。
  关联式询问:明确顾客目前的困难或不满。
  引导式询问:提出本企业产品利益可以满足和解决顾客需求的解决方案供顾客作出判断。
  确认式询问:让顾客清楚表达其欲望。
  要记住一点:问的目的是得知顾客的真正欲望,因顾客类型、情景不同,问法各不相同,并非一定要完成这六个步骤或非得按照这种顺序不可。
  4。切
  根据“望”、“闻”、“问”三步骤取得的信息,综合分析、判断,确定顾客真正的需求,或设法引导顾客产生某种可以用本企业产品的利益予以满足的需求。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三、顾客消费心理 (6)
◆顾客对商品的心理需要
  导购员的主要任务是推销产品,所以绝不能无视顾客对商品的心理需要。针对顾客对商品的心理需要进行强化,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顾客对便利的要求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使顾客对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