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必要的革命 >

第11章

必要的革命-第11章

小说: 必要的革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始关注这个项目。从2000年到2006年,“绿区”引来了500多次正式的研究访问。
  “一天,一个来自日本的摄制组正在进行拍摄,不经意间,我一下子被一个想法‘击中’。这些人跑了大半个地球来看我们这个小项目,而我一直觉得,这件事不管怎么说都没什么了不起的。毕竟,大多数的技术已经成熟,就在‘手边’,我也觉得这只是很小的一步。但是,我一直忽视了‘让大家触手可及’的重要性。”
  “我跟人聊起生物燃料、气候变化,以及系统方法等等,大部分内容对多数人来说都太理论、太抽象了。”而一旦有了具体、实在的东西,“人们就可以‘看到’系统的角度”。
  卡斯泰德这时候发现的是一个重要的经验,愿景是如何在更大的范围抓住人心的。当人们不必花太大力气就能够想象另一种未来的时候,多数人是从具体走向抽象,而不是从抽象走向具体。“绿区”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正是因为这个项目小,而且相对简单,做的又是人们能够理解、与日常生活有联系的生意。看到“绿区”如何工作,其他人“凭他们自己,就能开始再向前推进几步”。卡斯泰德解释说,“他们不用我,也不用其他人告诉他们,要想做好必须要做什么。”

第5章 不可怀疑一个人和一小撮同谋者的作为(6)
后来,许多人正是这样行事的。而后,他们开始设想整个地区都像“样板小区”那样运作,把“绿区”升级成一个“生物燃料地区”(BioFuel Region)。3 卡斯泰德说,这个区域“基本上也是实实在在的,大家‘触手可得’。大家可以来考察,然后说‘我们去过那个地方了’。他们回家之后就可以告诉其他人:‘如果他们做得到,我们也能做得到’”。
  渐渐的,形成一个完全不依赖化石燃料的工业区的远景,开始围绕着三个目标呈现出来。
  “第一个目标,我们要成为这场变革过程在全球的典范,”卡斯泰德说,“到2020年,我们需要生产更多的可再生能源,超过我们的车辆使用的需求,这样,就可以满足其他的能源需求了。”
  第二个目标是引导变革的过程,使之支撑工业发展和区域发展。“这方面,政治家们几年前开始关注。我们需要按照不依赖化石燃料的理念,为未来50年建设工业基础。”不经意间,卡斯泰德的完整系统观点与就业和商业发展关联起来了,他的经济和政治变革的“更大玩家”开始逐渐参与进来了。
  第三个目标是不断开发新的做法,与其他那些有意摆脱化石燃料依赖的地区共享,同时持续拓展创新。“如果全世界都把我们当做一个领先者,我们就必须让大学和其他机构参与,不断创造知识。”
  今天,有200多人受到瑞典北部地区“生物燃料区”这一愿景的吸引,积极参与相关工作,包括学生项目、区域商业、建筑及城镇设计,以及原料开发和乙醇生产的持续推进。比如,2004年年中,一家旨在从木屑中提炼纤维素乙醇的实验工厂开业。木屑是瑞典庞大的林业大量产生的废弃副产品。第一家从木屑中提炼纤维素乙醇的示范工厂将于2009年投产,第二家示范工厂将在2012年投产,第三家将在2014年投产。“我们要做许多方面的生产流程改善,以便与他人共享,”卡斯泰德说,“新工厂采用的技术,在全球许多地方都可以应用。”
  另一点同样重要……企业、政府、设计师和学生都参与到一个深度的、持续进行的对话过程中,形成共同的目标和远景。“我们一直在学习,学了很多,学得也很快,”卡斯泰德说,“关键是要不断地朝前想,想未来30年、50年,同时也持续开发,开发在这个时间框架中可持续的流程、设计和能源供应来源。要将这个世界的温室气体排放降低80%~90%,我们需要系统变革。这就意味着人们一起工作,创造与现在完全不同的汽车、建筑、能源基础设施,以及许多从未出现过的东西。”
  “生物燃料区”这个愿景,不仅迷住了瑞典人,也迷住了全球其他地区的许多人,这倒也不太令人感到特别意外。现在,卡斯泰德正在帮助协调一个由欧盟出资2 000万欧元支持的全球项目,项目涉及的10个地区都想跟随瑞典北部的变革脚步。“这项新的行动的目的是,尝试加速知识转移,并加快变革的速度……是试着把火种带到那些城市去,让变革之火继续蔓延下去。”
  卡斯泰德的经历也让他对未来将会发生的深刻变革想了许多。“生物燃料当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我们必须应该更加精打细算地使用交通工具;我们不能再绕着地球、把蔬菜运来运去;我们必须采取断然措施,提高能源效率,不管采用哪种能源方式。如果我们尽最大努力降低能源消耗,也只能做到60%的能源来自可持续资源,那么,我们将来要么就被迫忍受更高的能源价格,要么就被迫少用能源。”
  “我们已经把廉价能源当做了一种‘*’。为保障获取廉价能源的‘自由’,也准备不惜付出一切代价,不仅是政治代价,甚至是军事侵略。”我们依赖廉价能源,又全然不理会我们执着于其中所产生的副作用,这就是确定“泡沫”中生活的关键因素。“最终决定一切的是态度的转变,是生活方式的转变。我认为,‘生物燃料区’之所以让人感到振奋,正是因为大家不仅看到新技术,更看到了转变正在发生。”
  

第6章 “调整”一个行业(1)
威利·萨顿(Willie Sutton)以抢劫银行而恶名昭着。一次,他被人问起,为什么要抢银行,他的回答言简意赅:“因为钱在那里。”
  如果将全球的碳排放比做是货币的话,那么能够找到大部分“钞票”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办公楼、商业中心、酒店、工厂、公寓建筑和私人住宅。
  我们的商业、工业和住宅建筑是今天最大的能源消费地,因此,也成为最大的温室气体贡献者。用来制造建筑行业称为“建成环境”(built environment)的供热、空调和供电,产生了美国温室气体排放的40%(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的近60%),大约是汽车行业排放的两倍。显然,如果任何人想要创造超越工业时代泡沫生活所需要的能源系统,建筑环境就是一个必须着力的“高效杠杆支点”。
  然而,建筑行业的转变挑战巨大、困难重重,超过几乎任何其他行业。这个行业高度分散,不同的竞争利益之间相互激烈争斗,甚至相互猜疑……对于多数行业老手来说,正是这些造就了这个行业的规矩。
  “在所有的重要项目中,在业主…开发商、设计师和承包商这主要的三方之间,常常存在着一种相互对立关系。”鲍勃·博科拜尔(Bob Berkebile),1990年创立的美国建筑师协会(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AIA)环境委员会的创始主席这样说道。比如,开发商“倾向于把建筑的总成本预算定得尽可能低,为的是保证项目利润的最大化。而后,建筑师、工程师和建设公司就会相互竞争,各自争取在确定的预算中获得最大份额”。
  所以,最终大家得到的是安装了最廉价的供热和空调系统的建筑,而不是安装了最高效的系统的建筑,而实际上,安装一个价格较高但效率也较高的系统,从长期来说能够为业主省钱(而且对环境也较为有益)。
  最终的净结果,往往是一个“次优”的传统设计,既浪费了资源,在运营成本上又比绿色建筑高了2~3倍……这个成本又无限期地转移给了租户。租户有他们自己的目标,诸如舒适度、员工健康、生产力,以及较低的运营成本。但是,他们通常完全不参与建设过程,一旦建筑完工,对这些因素(和成本)也没有什么影响力。
  大卫·格特弗莱德(D*id Gottfried)是一个小镇的开发商。多年来,他对这个行业的共识过程感到灰心丧气,因为这一过程似乎是持续地把自己交给“最低标准协议”。他与环境律师迈克尔·伊塔利亚诺(Michael Italiano)都相信,一定会有更好的办法。他们与博科拜尔走到一起,加入了他的美国建筑师协会的环境委员会,形成了一个由有类似想法的人组成的社团。大家的兴趣在于真正应对建筑对环境、健康和福祉以及社区的总体影响。
  在所有的具体细节上,他们的故事都与卡斯泰德的故事完全不同,但在核心经验上却产生了共鸣。10年之后,他们成功地建立了美国绿色建筑协会(,USGBC),形成了今天已经扩展到全美和全球的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LEED)认证系统。今天,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及其在印度、中国、巴西和墨西哥等国家的姊妹机构,绿色建筑协会(Green Building Councils)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强有力的统一力量。

第6章 “调整”一个行业(2)
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这些非凡的变化的发生过程是一个传奇,它讲述了一个小团队的无私奉献和建立网络的技能。开始的时候,他们并没有详细的计划,但有一个强烈的信念:除非大家能够发现实际可行的方法,来让所有的核心成员一起进行真正的共同思考,否则什么都不会发生。
  把整个系统放到一个房间里
  美国绿色建筑协会的第一次会议始于1993年,地点在华盛顿市,到场的有十来个人。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之前就已经是朋友了,因此所有人在背后都有可能支持他们的关联公司。比如说,后来成为创始主席的瑞克·费得利兹(Rick Fedrizzi)就是开利公司(Carrier)的高管,这家公司是供热和空调设备的供应商。虽然这些人的背景各异,但小组成员们发现,他们共有一个简单的核心愿景:转变建筑的开发建设方式。
  创始小组的成员们都很清楚,建筑行业的分散和竞争阻碍了变革,于是下决心从一开始就让整个系统的所有代表都参与进来。“这意味包括地产的业主、财务公司、工程师、建筑师、工程公司和涉及地产的全部生命周期的所有角色,也包括环保组织、政府机构和媒体。”来自英特飞公司(Interface)的吉姆·哈斯菲尔德(Jim Hartzfeld)解释说,他后来成为美国绿色建筑协会总裁。“对于一项计划,只要行业中有任何一个关键*得有问题,这项计划就一定行不通。它根本就不会发生。除非整个系统都在这个房间里,否则就完全没有机会形成真正的共识。而没有共识,发生重大变化的可能性也很小。这成了我们的第一个基本想法。”事后证明,这正是一个关键环节。
  但是,这很不容易。哈斯菲尔德回忆说:“有许多次会议都开得相当难看,有人破口大骂,还互相扔东西。”最初,这个小组把范围限定在大型商业办公建筑。但是,即便是在这个相对较小的目标范围之内,要想找到共识,也需要改变他们的运作方式。这个小组没有去试图解决所有问题,他们发觉需要往复进行多个循环,看清问题、澄清目标、“寻求大家能够达成一致的地方”。哈斯菲尔德说:“‘寻求一致,然后行动’成了我们的口诀。我们不想浪费时间,不想在所有无法达成一致的‘大拼图’细节上打来打去,把所有的时间花在争论谁对谁错上。结果,这成了我们学到的最基本的经验。它使得我们以可能取得共识的方面为基础,把事情引导到行动上,然后就是去做事。”
  在这个过程的早期,这个小组或许感觉到了需要表达一个绿色建筑的“宏大愿景”的压力,但对行动的偏爱使他们得以避免这类压力。哈斯菲尔德说,考虑到我们当时只是个工作小组这一情况,形成面面俱到的、大家一致同意的愿景“为时过早”。最终结果证明,这个方法十分有益。当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个过程之中,这个方法使得一个“边干边学”的、重视合作的过程成为可能。哈斯菲尔德和其他人这时发现的是建立真正的共同愿景的第一原则:需要时间,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要比表面的一致重要得多。
  当更多的人加入到这项工作中,这个小组及早发现了可以达成一致意见的一个重要领域:基于市场的力量比法律和政府行为更强大,更能激发创新和真心实意的承诺投入。哈斯菲尔德说:“当人们了解到现在有更好的方法做建筑,而这又是每个人的最大利益,就会产生自发的市场反应……我们意识到,这比用任何管制的办法强制执行更有效力。基于市场变革的观念成为这个小组的第二个核心观念。”

第6章 “调整”一个行业(3)
集中“专业经验”:LEED评级系统
  即便是大家达成了一致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