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苏联军队的瓦解 >

第6章

苏联军队的瓦解-第6章

小说: 苏联军队的瓦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队非政治化是“不道德的”行为,会削弱军队力量。他坚持认为共产党在军队中依然具有最权威的影响。洛帕京少校的看法则正好相反。他认为自从苏联成立以来,军内政治机关就一直是破坏军队固有职能的主要因素,它将军队作为控制国内局势的工具,从而损害了国家的安全利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军队被用于强迫农民实行农业集体化,镇压动乱,迫使少数民族俄罗斯化,以及帮助完成经济计划。官方的历史著作将1930年代末斯大林清洗军官队伍前的红军描述为具有强大的战斗力,洛帕京不承认这一点。他也不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这一情况有所变化,倒是认为党再一次使军官们对党阿谀奉承,军官们对自己前途和晋升的关心胜过对职业技能的关心。

    党代会后,洛帕京、察尔科及其同盟者意识到,他们继续留在共产党内或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内已不可能对军事政策产生任何影响。他们同支持“民主讲坛”的自由民主人士和共产党人一样,在党代会上遭到失败,于是他们加入了叶利钦的阵营,将他们的事业融入俄联邦政治集团的事业中。叶利钦在宣布他的政府的军事政策时,并未设立俄罗斯国防部,而是设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1991年秋天之前,他一直将该委员会主席的职位空着,但他于1990年秋天任命洛帕京少校为该委员会的副主席。此后,洛帕京及其同伙——不论是地方的还是军队的——就开始死心塌地地为叶利钦和俄罗斯政府效力。
第10节。以新面目出现的总政治部
    以新面目出现的总政治部

    直到1990年秋天,苏共第二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改革方案才开始实施。9月,亚佐夫在一次政治军官会议上称,苏联面临的错综复杂的情况意味着政治军官们必须做出更大的努力才能确保党仍然是军队的领导力量。他的讲话使政治军官们毫不怀疑他们的命运已危若累卵,他们所要做的只是适应制度上的变化,以保持自己的生存。10月初,苏共中央委员会机关进行重大改组,总政治部不再是其下属部门,政治机关的控制权转到总统办公厅和苏联人民代表大会。10月底,新的“苏联共产党组织在苏联武装部队中的工作条例”出台,规定“苏联共产党组织及其下属机构不得干预行政人员和军事指挥机关的工作”。此外,他们还指定“全军党代会”为党组织在军队的“最高领导机构”,实际上,“全军党代会”在五个月之后才成立。┅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1991年3月29日,第一届全军党的代表大会召开,据说这是改革政治机关的一个步骤。亚佐夫和戈尔巴乔夫都在会上讲了话,致开幕词的是总政治部撤销后大概已失去工作的什利亚加上将。什利亚加的开幕词与官方的路线保持一致,称政治机关改革的目标是确保军队中党的组织与国家的组织分离开来,但他坚持这一工作已经完成,党政分开的工作是成功的。然而,他还是不由自主地抨击道:“党在意识形态上和政治上的敌人加紧活动,意在挑拨离间军队与社会的关系。”亚佐夫也痛斥那种“假冒民主人士的社会团体”。将军们愤怒情绪的背后,毫无疑问是对1991年3月中旬关于是否要保留苏联的问题进行全民公决表示忧虑。每一个发言的人都称全民公决是对保留苏联的肯定,这是对投票结果的重大歪曲。不管怎样,他们的讲话为整个会议定了调。

    与会的大部分发言者都对支持真正改革的人予以谴责。被选为“全军党委会”书记的米哈伊尔苏尔科夫声称:“目前,一些势力不仅利用这些(改革)口号削弱共产党在武装部队中的影响,而且从他们自己的利益出发改变军队的发展方向。”他甚至反对从组织机构上将党政分开的原则,指出:“武装部队只应当听从一个党即执政党的指挥现在,共产党就是执政党。”反对改革的代表们在虚伪的吵嚷声中将他们自己打扮成维护军队利益的斗士,坚持认为民主派和改革派企图破坏军队的“一长制”。长期以来,政治机关和总政治部才是导致“一长制”出现混乱的源泉。只要苏联仍然致力于推进国际阶级斗争和埋葬资本主义,党在军官队伍中的影响就会存在。过去的四年里,推行国际阶级斗争和埋葬资本主义等口号已不再是苏联的政策,这样,党在军队中建立完备的组织体系的理论基础也就不复存在。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是将军队的控制权交给议会和国家行政部门,而不是交给某个政党。

    第一届全军党代会使总政治部摇身一变,成为“全军党委会”,其领导地位基本上没有实质性的变化。退党后被开除出列宁军政学院的政治军官维克托库兹涅佐夫上校公开指出,党依然控制着军队的指挥体系,其主要做法是党不按照关于社会组织的国家法律行事。苏尔科夫将军向媒体透露说,军队中新的党组织“并不是新成立的什么党,我们还是军队中的那些共产党员这些人在组织上都是政治机关的人”。

    1991年“八月事件”后,人们已清楚地看到总政治部在生死存亡的斗争中如何有效地保护了自己。沙波什尼科夫空军元帅取代亚佐夫成为国防部长后,所考虑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不仅要取消政治机关,而且要禁止党在军队中的一切活动。事实上,在他被任命为国防部长的前一天,他就向国防部军事委员会会议建议(国防部军事委员会会议在未遂政变结束后也是这样向莫伊谢夫建议的,并请他转告戈尔巴乔夫)应实行“非党化”。莫伊谢夫同意了,但前总政治部主任什利亚加将军表示反对,他嘲讽沙波什尼科夫说:“你还年轻,年轻气盛啊!”

    沙波什尼科夫是不会轻易上当的。“八月事件”期间,他拒绝了国务委员会要求实行紧急状态的请求,同时也鼓足勇气向党宣战。据他自己说,他的决定并不是机会主义行为,而是过去几年的感觉累积的结果,即认为必须实行包括结束共产党专制权力在内的根本性的政治改革。与什利亚加争吵后的第二天早晨,沙波什尼科夫就在空军司令部军事委员会会议上宣布了他的退党决定。对他的这一做法,除一人反对外,大家都表示支持。那天沙波什尼科夫退出了苏联共产党。

    沙波什尼科夫作为国防部长走马上任后,继续推行自1990年1月以来莫伊谢夫和亚佐夫就着手执行的军事改革计划。但他很快发现,尽管总政治部是激进改革的对象之一,但改革工作仅仅是表面上的,既没有达到实现非党化的目的,也没有实行非党化的有效手段。他很快就向部长会议提交了以彻底废除政治机关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方案。部长会议通过了他的全部方案,但实施命令迟迟未见签署,他被告知实施命令还需经过最高苏维埃的同意。9月中旬,戈尔巴乔夫颁布了一项总统法令,禁止任何党派或团体在国防部、克格勃和内务部从事政治活动,他还在国防部设立了一个委员会,负责清理剩余的未改组的政治机关——当时已被改为正式的“国家组织”。该委员会的一名成员亚历山大列别德中将把委员会的工作描述得一塌糊涂,他只参加了三次会议后,就拒绝继续参加。洛帕京少校在会议结束后还与国防部副部长科切托夫将军辩论,而委员会主席沃罗比约夫上将则始终受到一个名叫杜布罗夫斯基的上校的冒犯,后者要求将“近98000名”政治军官召集到莫斯科来进行信任审查。列别德认为该委员会的这种粗俗和不切实际的工作方法荒谬至极,所以退出了委员会。列别德自己对此事情的描述不免掺有感情成分,但他提供的年轻改革派与将军们斗争的情况却是可信的,该委员会最后一事无成。

    就在新任国防部长沙波什尼科夫全力推动戈尔巴乔夫期待已久的改革进程时,推进改革的组织机构暴露出了自己软弱、涣散、难以胜任的问题,沙波什尼科夫发现短时间内遣散数以万计的政治军官并非易事。1992年夏天,因为政治机关作为国家机构保留了下来,大部分政治军官都陆续地转移到刚刚组建的俄罗斯军队中去了。

    沙波什尼科夫对党和军队的看法对于揭示党…军关系的性质是大有帮助的。他在回忆录中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年轻时深受党的思想的影响,立志要成为一名共产党人。他深深地意识到,要在军营中有所作为,就必须加入党组织,因为两者是紧密相连的。然而,当他成为一名高级军官后,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虚伪的气氛笼罩着党的统治集团,高级军官在党的权威面前卑躬屈膝。人们对此现状只能顺从,别无选择。“中央委员会行政机关部”对所有师以上高级军官的任命拥有最终决定权。沙波什尼科夫举例说,他同他的副手们、集团军司令和空军军事委员会讨论决定任命某军官为师长,并亲自找此军官谈话,指出了他的任何一点小毛病后,各级党组织还要按其规定的程序自下而上逐级审查他。有时,沙波什尼科夫会接到某个在行政机关部工作的政治军官的电话,这个人会说:“叶夫盖尼伊万诺维奇,这个人选不合适。”然后再没有任何解释,这个事情就到此为止了。每当这种时候,沙波什尼科夫都会将心中的怒火强忍下去,但对此种情况,他永难忘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改革政策,使广大军官对改变党的虚伪做法燃起了新的希望,然而,实际情况却将他们的希望击得粉碎。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叶利钦的退党行为对沙波什尼科夫和大批军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军官退党的涓涓细流最终汇成了洪流。

    笔者在一次采访中直截了当地问沙波什尼科夫,他首先是一位元帅,还是首先是一位共产党员。沙波什尼科夫意识到其中的含义后笑了,觉得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他说他无法给出明确的答复,只能讲述他在不同年龄段的不同感受。年轻时他义无反顾地献身共产主义,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做一名飞行员对他变得越来越重要。飞行时,他不论在精神上还是肉体上都远离了这个世界,他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与此同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给他带来越来越多的烦恼,然而,离开党组织又意味着他全部事业的终结。最后,沙波什尼科夫认为,不同的军种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不同的。在技术密集型军种,如空军、海军和战略火箭军中,更多的军官并未将入党看作他们的主要理想,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将其视为自身发展所必需。而在地面部队,情况就不同了,许多军官将成为共产党员和事业上的发展这两件事看得同等重要。

    当然,亚佐夫元帅和莫伊谢夫将军都是陆军军官,传统上军队最高指挥层是由所谓的来自陆军的合成部队的军官把持着。沙波什尼科夫是空军元帅,而不是合成部队军官,这意味着他永远都不能指挥某个方面军或高层次的战区部队,也不能当总参谋长,只能指挥空军部队。按照他的说法,“八月事件”期间,他认为海军和空军的军官对此次危机事件表示的异议比陆军军官要更放得开一些,这正是因为地面部队军官的党性更强。沙波什尼科夫的话和一些校级军官的类似说法使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苏军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的群体中,党及其意识形态对军官的控制要弱得多。然而,在主要指挥系统和整个地面部队中,军事职业和对党的忠诚依然结合得非常紧密,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苏联解体。
第11节。党与军队关系的理论
○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党与军队关系的理论

    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有关苏军总政治部的许多问题以及军队在政治上的表现都被西方曲解了,部分原因是西方普遍接受的关于党与军队关系的理论既不能预测未来,也不能解释现实。这些理论可能看上去深奥,但有两点例外。它们的理性基础简单易懂,是美国人普遍接受的信条:军官必然对民选政府构成威胁,民选统治者必然厌恶军官掌权,因而更有可能喜欢民主;高级军官和文职政治家必然发生冲突,即便不是公开的,也是潜在的,控制军队是任何政权面临的根本问题。当然,控制暴力手段对大部分国家而言是普遍的和根本的问题,但什么是“军”,什么是“民”,在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