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经济学的诡计 >

第4章

经济学的诡计-第4章

小说: 经济学的诡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响我们生活的呢?
  一段时间里,新闻中经常会报道某某国家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那么,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政策?它能否带我们冲破经济危机的迷雾?货币政策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货币政策。
  狭义上的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比如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综合。广义上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
  货币政策的变化,始终与宏观经济形势紧密相连。2007年年底,为减轻日渐明显的通货膨胀压力,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进入2008年,国内经济运行周期性回调,经济增速持续回落,使企业经营发生困难;全球金融危机开始向实体经济蔓延,外需减弱使我国出口出现颓势;与此同时,工业品价格、居民消费品价格涨幅开始回落。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什么叫“宽松”?从字面意思来看,“适度宽松”的政策取向要比“稳健”更积极。为什么又叫“适度”呢?如果一味地通过多发货币来刺激经济增长,有可能引起通货膨胀,造成币值不稳。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因此,适度不只是表示货币政策会宽松到某种程度,而是表示货币政策将在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物价稳定之间把握尺度、寻找平衡。如果将中国经济比作一条大船,货币就是“载舟之水”,货币政策就是“堤坝”上控制水流的阀门。当前中央采取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就是在把阀门打开,让“水”从“堤坝”中释放出来。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目的是为了拉动内需,确保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从投资需求看,实施这种政策一方面有利于增加企业投资资金的可得性,扩大投资资金来源,增强企业的投资能力;另一方面,会调低利率总水平,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这两方面归结到一起,有利于刺激企业及其他经济主体的投资热情,扩大投资需求。但在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要提高投资效率,使投资更好地发挥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必须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使投资资金更多地流向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如“三农”、节能环保、保障性住房、自主创新高科技等行业。应改善投资环境,消除行业和市场壁垒,给民营资本以“国民待遇”,使其能够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公平参与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投资。对某些总量型的货币政策措施,应赋予其结构调控功能,以央行作为经常性政策调控工具的存款准备金比率为例,应改变“一刀切”的存款准备金比率,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对主要的商品粮基地所在地区、金融资源相对贫乏的经济落后地区,可实行相对较低的存款准备金比率。这样做,既可以增强政策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有利于促进地区间经济的协调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二章  教你认识货币:钱为什么越来越不值钱(3)
但消费主要受劳动者收入制约,因而货币政策刺激消费需求的作用有限。货币政策是一种间接性的政策,并不是直接作用于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它往往是通过市场机制的引导来影响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存款准备金比率调低,银行有了更多的资金,就有可能放更多贷款,企业也能够获得更多的贷款资金,进而扩大投资。但这个政策传导到企业去扩大投资,中间要经过很多环节,而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使效率下降,所以落实好货币政策,才是真正关系我们生活的利好消息。
  流动性过剩——都是钱多惹的祸
  我们只听说有人为没钱而发愁,很少听到有人为钱多而发愁。而从宏观角度考量,钱多有时还真的不完全是一件好事。现在就让我们从“流动性过剩”入手来看看“钱多”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吧!
  经济学家说:“流动性过剩是经济泡沫的幕后推手。”人们普遍认为,是流动性过剩将经济的泡沫越吹越大,最终引发经济危机。流动性过剩究竟是什么含义呢?它为何有如此大的威力来制造经济泡沫呢?
  简单地说,流动性过剩就是货币当局货币量发行过多、货币量的增长过快,银行机构资金来源充沛,居民储蓄增加迅速。在宏观经济上看,它表现为货币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就银行系统而言,则表现为存款增速大大快于贷款增速。流动性过剩导致的结果,首先是大量的资金追逐房地产、基础资源和各种金融资产,形成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而资产价格的上升,必然会推动消费品价格的上升。在一些因素的刺激下,部分流动性资产开始追逐消费品,就会引起物价的较快上涨。流动性过剩容易引发经济过热、产生经济泡沫,因此,它往往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经济现象。
  目前中国也面临类似“财富集中涌现,流动性相对过剩”的考验,现在,投资界没有不关心“流动性”的,因为此轮行情,涨与它有关,跌也与它有关。而最近一位有影响的人士更是提出,把钱投到国外去,扩大对外投资,以减轻流动性对中国经济的困扰。真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最缺的就是资金,于是我们搞特区、给外商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资,花了20多年时间,赢得了现在的充沛外汇。
  可是现在外汇多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钱多了,往哪儿投?闲在那里,不仅要贬值,而且还要发行相应的人民币来对冲,被动地投放货币,将导致更多的货币流通,这还真是个难事。
  其实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第一,把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落到实处,按照与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性改良的思路,适度增加对公共服务的投入,特别是对改善国民素质有长期影响的公共服务的投入,培养国家长久潜在的竞争力。第二,调整财富分配格局,变国富为民富,变依赖外贸为内外贸平衡,让本国国民真正享受经济增长的成果,而不是以拥有货币的形式享受纸面上的财富。

第二章  教你认识货币:钱为什么越来越不值钱(4)
一百多年来,中国经济经过转型,开始了农业模式向工业模式转变,这期间,要做的事其实很多。而中国人口那么多,地区差异那么大,要用钱的地方也很多,并没有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已是世界第二强。中国现在人均GDP才2000美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如果从国民整体素质看,则更需要花大力气做功课,而这一切也都需要钱。由此来看流动性过剩问题,也就有可能抓住要害了。从经济局部看,特别是从虚拟经济这个层面看,流动性确实有点过剩,流动的钱确实比较多,但从真实需求看,需要用钱的地方也很多。钱是中性的,有钱不是坏事,如果引导得当,投向得当,可以用疏导的方式把社会上的闲钱引导到有长期稳定回报的地方去。
  复利——让财富滚雪球的神奇工具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宇宙间最大的能量就是复利,世界的第八大奇迹是复利。”为什么大师会如此推崇复利呢?复利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宇宙间最大的能量就是复利,世界的第八大奇迹是复利。”为什么大师会如此推崇复利呢?复利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先看几个小故事。
  有一位古希腊的学者在帮助国王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后,骄傲的国王说,我的国库里什么都有,随你要什么我都可以满足你。学者看了看不可一世的国王,随手指了指国王身边的国际象棋棋盘,说:这个棋盘上共有64个格子,一个格子代表一天,你只要在第一天给我一粒米,第二天加倍给我二粒米,第三天再加倍给我四粒米……送完这64个格子就可以了,国王觉得这实在是太简单了,于是答应了学者的要求。最后的结果却是惊人的,即使倾尽全国的米都不够支付。
  一张纸能到达月球吗?答案是能,只要你找到一张足够大的纸,并将它对折44次,它的厚度就能够到达月球。这就是神奇的复利,一个不大的基数,以一个即使很微小的量增长,假以时日,都将膨胀为一个庞大的天文数字。
  如何理解复利和单利呢?现在有两个人,假定他们每年能节省6000元,其中一个人将这笔钱存入银行,零存整取的年利率是8%;另外一个人用这笔钱购买平均年收益8%的理财产品。5年后,他的投资额已累计达到29335元;存银行的那个人5年后的存款本息和只有26600元,比他足足少了2735元。收益率都是8%,为什么5年后两个人到手的钱相差这么多呢?这就是复利和单利的差别,虽然我们知道钱存银行保险,却不知存银行虽然本金安全,但是五年只可享受一次利息收入,也就是单利。但是投资的话每年的利息都将计入本金,所以出现了上边的差异也不足为奇。
  当很多人明白了复利作用的威力后,有一部分人很容易就激起了贪婪的欲望,梦想以高复利迅速达到致富的目的。但是投资中,越想把握更多机会时反而失去了本属于你的机会。过高的增长只会害了自己,看看那些高收益的次级债吧,当它们变成一堆堆废纸时后悔已经晚了。在一个有限的世界里,高增长率必定走向自我毁灭。如果这种增长的基数小,那么在一段时间内这条定律不一定奏效。但如果基数很大,那么结局将是:过高增长率最终会毁掉它自己的支撑点。

第二章  教你认识货币:钱为什么越来越不值钱(5)
美国天文学家塞根在谈及每15分钟分裂一次繁殖的细菌时已经很有趣地形容了这一现象。塞根说:这意味着每小时四翻,每天翻九十六番。尽管一颗细菌的体重仅有大约1克的一万亿分之一,但经过一天疯狂的繁殖后,它的后代将像一座大山那样重……两天之内,它们将会比太阳还重……不过,不必杞人忧天,塞根说:总有某种障碍会阻止这种指数式的增长。
  千万不要梦想通过短期暴利来加速复利的增长,这是谁也无法做到的,能保证一个长期增长的较高的复利就已经是相当成功的业绩。只有当投资者具有“长期稳定增长的较低复利也能创造奇迹”这种思想,才能够克服妒忌心理,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因为你知道,即使短期输给别人,但是只要你坚持下去,你也将比大部分人富有。只要你确信是在低位有价值的区域买入,一般来说下跌空间已经有限,而证券市场年年都在大幅波动,两三个月你也许会套牢,但一年下来,你多多少少会有10%~20%的收益,即使有10%以上的持续复利增长,也足以创造奇迹,你又何必急于一时呢!
  能不能安全渡过成本区,对于最终能够完成一次漂亮的长线投资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关系你能否站牢你的位置,不惧怕任何风险的袭击。收益总是伴随着风险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我们理解了复利的作用,然后用持之以恒的心态去投资,自然会享受到复利这个经济奇迹带给你的财富了!
  负利率——越存越赔为哪般
  国家为什么要“拉动内需”?老百姓存钱为什么会“越存越赔”?树立什么样的理财观念才能不让你手中的钱贬值?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就不能不认识一下“负利率”。
  一直以来,中国的老百姓都有着强烈的“储蓄情结”。银行储蓄一向被认为是最保险、最稳健的投资手段,虽然储蓄的收益较其他投资模式来讲要偏低,但是同样以低风险吸引了大多数保守的人群。然而,当负利率时代无情地到来时,很多人美好的愿景被打破了,大家虽不情愿但又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那就是存钱越多赔得越多。我们必须积极地调整理财思路,通过行之有效的投资手段来抗击负利率。
  为什么会出现负利率呢?这还要从财富的天敌——通货膨胀说起。通货膨胀对现金存款形式的财富危害最大,当你把钱存到银行里,你将来的利息收入,如果抵不过通货膨胀对它的“侵蚀”,那么就会出现存得多赔得多的现象。例如,目前银行一年期定期的存款利率为198%,扣除20%的利息税,实际利率只有158%,如果再扣除3%的通货膨胀率,一年期定期存款率实际上为…142%,也就是说,当你将1万元存入银行,一年后这1万元不但没有增值,其实际价值还会下降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