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之媒-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千万别莫妈妈看见,免得惹出麻烦。”
“嗯,我知道,秀秀,你有想念的人吗?”
秀秀半天没有应声,佳音翻身看她,见秀秀半躺在旁边愁容不展,便劝道:“秀秀,别伤心,将来我们会有好日子过的,到了那个时候,我帮你打听家里还有什么人,接过来和我们一起过。”
“我记不得家里的事了。。。。。。”
佳音无言以对,但折实不忍心看秀秀难过,遂强作笑颜,逗她:“秀秀,你的鞋做好没有,有没有给人家送去?”
秀秀脸一红:“什么鞋,我不知道。”
“嘿嘿,是不好意思吧,要不你告诉我那人是谁,我帮你送。”
“没有的事,你别风里雨里胡乱说。劳累好些天,我也没精神守岁,先睡了。”
除夕夜里,油灯亮了一晚,秀秀和佳音呼呼大睡,辞旧迎新,便这么浑浑噩噩地过去。
正月里照旧是走亲戚拜年,并无新意。好在王婆和王富贵整日忙着拜年不着家,佳音和秀秀彻底闲下来,或说闲话,或去赵大夫家张婆家,或去巧儿家转转,意外地得了不少压岁钱。
佳音有借来六十两银子做底,便和张婆商量开婚介所的事,将操作流程和装修风格都弄出来,只等过了十五找房子开张。
巧儿和田大哥的婚事定在正月十八,佳音免不了两边走动,新年过的既热闹又忙乱,至正月十五这天,街上闹花灯舞狮子,都没空闲时间去看。
正月十八,佳音拜托赵大夫和王婆说找她帮忙,一大早出门,和赵大夫分开,径直赶去巧儿家。
巧儿已经梳好头,一身大红喜裙将她打扮的娇艳异常,房里聚集一群姑娘叽叽喳喳地说闲话。见佳音来了,巧儿忙拉着她给人介绍:“这便是我说的阿音,她可是京城里最好的媒婆,待人热心诚恳,并不虚诓编排是非,有她做媒是极放心的。”
“你的婚事就是她说成的么?”旁边有姑娘问。
“是,你们也知道我娘先开始不同意我嫁到田家去,多亏阿音在中间周旋,若不然我和田大哥也没有今天。”都是多年的街坊,知根知底一起长大的发小,巧儿也不怕害羞。
有人叹道:“巧儿,你和田大哥知根知底的,嫁给他,你也算熬出头了,再不用担心以后的下落。”
“是呀,巧儿,你好有福气。你们晓得前巷的李姐姐不?她家里人听媒婆说得天花乱坠,就将她嫁给城东刘家做妾,结果那刘老爷吃喝嫖赌样样齐全,家里的大娘还是母老虎专爱拿醋拈酸挑拨是非,李姐姐没少受气,年前回娘家哭的什么似的,直说自己命不好。”
“将来咱们也不知是个什么下场,巧儿,真羡慕你。”
“你们也让阿音做媒呀,她绝不会骗人。”
佳音便被一群姑娘围住问东问西的,不过姑娘家毕竟害羞,有些话不好直言。佳音笑道:“你们若真放心,我也就不推搪,别的不敢说,我只放句话吧,只要我阿音做媒就不会弄虚作假,是什么就是什么,男方家境人品自然打听的清清楚楚,方才来和你们说亲。”
“我回去就和爹娘说。”
“不急,等我的婚介所开业了,欢迎你们来捧场,到时候有中意的人,我还可以安排你们先见面,双方人品相貌都弄明白后再提亲,这样大家都有选择的余地。”
“这么说,就不会掀盖头的时候才知道新郎的摸样了?”
“是,我是不赞成盲婚的。”
一群闺女兴奋起来,好奇的追着问佳音婚介所什么时候开张,如何与男方见面,见面后说什么,几千只鸭子又笑又闹几乎掀翻屋顶。
不止巧儿为佳音大作广告,就是前面巧儿的爹娘也和客人们夸赞佳音做媒实诚,还有隔壁田家来贺亲的亲朋好友也知道了佳音的大名,她的婚介所还没开张,口碑信誉先传开。
鞭炮震天响,新女婿来接新娘,先在前院布下流水席招呼客人。房里的闺女们也都乱起来,一面急着跑去看新郎,一面急着搬巧儿的嫁妆,又有听说佳音名声的人心急地来看她,说些女儿如何,儿子如何,想找什么样的人家,佳音还要忙着招呼议程安排,一时间团团乱转。
第一卷 市井篇 第四十章 成人之媒开张大吉
虽说两家就住隔壁,但巧儿的嫁妆还要照规矩游街。唢呐欢快曲乐声中,田大哥大红喜袍骑在马上,后面是抬巧儿的喜轿,佳音和伴娘陪在轿子旁边在街上绕一大圈转回田家,搀扶新娘下轿走麻袋,过火盆,大群人簇拥一对新人拜堂成亲送入洞房。待忙完这一切,天已经插黑,佳音不敢喝喜酒,和田家二老说一声,急匆匆赶回家去。
佳音一路小跑,刚进家门绕过照壁,还未来得及喘口气,一盆凉水兜头泼下来,佳音不由懵了。
就听王婆怒骂:“吃里爬外的东西,当自己在顺天府有脸面了,就不知道自个是什么东西!”
佳音莫名其妙,赶紧张望着找秀秀,秀秀又急又慌站在王婆身后朝她使眼色,劝道:“妈妈,或许阿音她有苦衷,你且听听解释再骂也不迟。”
旁边王富贵阴阳怪气“嗤”地一声:“解释什么?我从街上正走着,便看见咱们家的丫头扶着喜轿招摇过市,先开始我还当是看走眼了,和人一打听才知道阿音姑娘竟给史家说成一门亲事,如今名声大的很。”
佳音便明白东窗事发,遂咬紧牙关不出声。
王婆最恨史家令她载了跟头,此刻再听王富贵挑拨,登时怒不可遏,在院子里捞起一把扫帚冲佳音劈头盖脸的打过去,骂道:“死蹄子胆子也太大了,竟背着我给人做媒,你不想活了!”
王婆不分轻重的打下来,将自己气的气喘吁吁,佳音却抱头不吭一声,她益发的咬牙切齿:“明个我就去顺天府,你私自给人做媒,那婚事不作数,我要叫史家鸡飞蛋打,奸夫淫妇,那个都不饶!”
佳音闷声道:“妈妈不用忙活,我既然做媒自然有文书,你告也是白告。”
王婆的手停住,愣愣道:“你哪来的文书?”
“是顺天府李大人给的。”
扫帚从王婆手里掉在地上,她似泄了气:“我这是造什么孽啊,有吃有喝的养活你几年,原来白白养了一只白眼狼!”
秀秀趁机劝道:“妈妈消消气,阿音不懂事,你莫与她一般见识,仔细气着。”
王富贵诧异半天,亦真真假假地劝:“算了,有顺天府撑腰,你就是被白眼狼咬一口也得受着。”说完,撇着八字步摇摇晃晃地进了上房。
王婆恨恨不已不得消气,一双手在佳音身上又打了几下:“长本事了,既这样,也不用我养活,从今往后,你敢吃家里一口饭,我就卖了了你!”
王婆走后,秀秀扶着佳音去后院,将先前没用完的伤药找出来要给她抹,被佳音拦着:“罢了,衣裳穿的厚,不打紧。”
虽然口口声声说不打紧,可掀起佳音身上一看,身上一块青一块紫的,秀秀眼泪不由掉出来,啜泣道:“可如何是好,阿音,看样子王婆气着了,若真要卖你,怎么办?”
佳音虚弱地笑道:“秀秀,你帮我换件衣裳,我冷。”
秀秀这才想起佳音的衣裳还是湿的,忙帮她脱下来,扶着在床上躺下,盖上被子。
见秀秀哭个不停,佳音皱眉苦笑:“哭有什么用,秀秀,你莫慌,王婆就是卖我也不是说卖就能卖的,到时候再想办法就是。”
秀秀搽一把眼泪:“阿音,我求你了,以后别给人做媒好不好?”
“不好。”佳音冷笑:“我明日就让张婆找房子开婚介所,王婆不是说我仗着顺天府撑腰么?她不晓得底细不敢难为我,反倒是好事。秀秀,你莫担心,等我赚了钱,立马替咱俩个赎身,只消忍耐半年,就再不用王婆脸色过活。”
秀秀呆住,半晌没言语。
佳音见她脸色不对头,就问:“你怎么了?”
“阿音,咱们,咱们是官奴,不能为自己赎身。”秀秀结结巴巴的说道。
“什么?”佳音半天没明白官奴不能赎身的说法是怎么一回事。
秀秀叹了一声,扭身出门。
果然,翌日佳音就揣着银子去找张婆,因先前张婆一直留意着房子的事,并找掮客在中间说合,这厢银子到位房子很快找好,地址选在略偏僻的街道上,为谨慎起见,又和房主一起去衙门铺房请人作保。
佳音帮官府抓采花贼一事早已传开,那些衙役师爷对她十分佩服,佳音一亮出大名说要开婚介所,他们都抢着在中间作保。还有几个未婚的衙役,当时掏钱入会,写下自己的生辰八字身高体重房产职业的资料,算作婚介所头批主顾,还应承要在亲友中间大力为佳音宣传。
佳音又去顺天府铺房办理婚介所执照,婚介所虽是新生产业,但佳音媒人文书在手,登门上访,和开铺子等客,都是给人做媒,并无违反昭月朝律法,加上众衙役纷纷作保,不出两日,婚介所的执照就办下来,事情进行的十分顺利。她趁热打铁,当日就定下几名木匠开始装修。
因方案都是在心里酝酿多日的,此番根据所租房子的格局,在原来基础上打通二楼隔断,分成四间静室,方便相亲的男女见面所用,一楼正对门口做接待处,左右又各有雅室四间,做一对一办公登记的地方。
考虑昭月朝男女之间交往见面不象现代那样随便,佳音为照顾顾客特殊要求,每个雅间都是独立出入,使得顾客不会互相见面徒添尴尬,保护隐私至上。
佳音不方便时时出门,监督装修的事便由张婆来做。张婆走动市井多年,市面人头都熟悉,为人又谨慎节俭,再加上赵大夫相帮着,有什么事可以随时联络佳音商量,倒也方便。
佳音给婚介所起名“成人之媒”,门匾也做的很别致,并不是普通门店那种挂在门头上的几尺宽牌匾,而是用木头雕刻成四个立体大字装在门顶上。门脸整整做了一面木墙遮住自然光线,中间拱形门洞做成木桥形状,从台阶处直通店内,左右木墙漆成深红描浅红的玫瑰花墙,请人在上面狂草手书:
纤云弄巧,飞星传梦,银汉迢迢普渡。
两情相悦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盼顾鹊桥归路
两情更愿久长时,且携手,成人之媒。
原来佳音嫌秦观的《鹊桥仙》太过虚无飘渺,不适合婚介所的气氛,特意将他的词改了几句,马上变得喜气洋洋,俗是俗点,但要的就是人间烟火气息。
第一卷 市井篇 第四十一章 俊书生婉转明心迹
不到一月门店装修好了,按照佳音的意思,特意请人将里面所有的墙和空白处全画上大朵火红玫瑰,过道也摆放很多同样图案的配饰案几,视觉效果折实逼人,还没开张就引来不少街坊邻居看新鲜。
婚介所属于新生事物,招牌一打出来,很快轰动京城,而佳音的名气,即刻就成了婚介所的头号招牌。
佳音又亲自上阵培训店员,领着招聘来的十几名穷人家清秀干净的少女练习站姿,微笑服务,礼貌用语等等,将现代管理那一套全套用上,不出半月,身穿大红褶裙的少女亭亭玉立,保持完美微笑往门口一站,鞭炮鼓乐声中,婚介所热热闹闹的开张了。
“成人之媒”婚介所的会员费用并不高,每户只需五钱银子,一家户籍下,无论子女多少都属于其中,不另外计会费。张婆手里有许多客源资料,加上佳音从前偷偷从王婆的册子里抄来的,让培训过的婚介所店员去各家游说几次,就又不少人家动心。
古代多子多女的人家很普遍,许多人由开始的好奇观望,一个带一个渐渐参与进来。客源一开,做成几桩婚事,事情好办多了,慕名而来的人家络绎不绝。
婚介所后面有三间空房,腾出两间做厨房,一间做卧室,特意请了两个茶博士和点心师傅住在后面,白天做工,晚上看守门户。两位师傅和佳音一起商量改进了茶水点心的制作方法,便是冲着独门特制的茶水点心,也吸引来好些人。
佳音两个字的隐喻分明与婚介所与人配媒的职业不谋而合,因此竟没有人直呼佳音为林媒婆,只叫佳音两个字大家便会心而笑,就连巧儿和张婆也不再喊她“阿音”了,她确实没想到自己的名字居然有此种特殊效果,难免汗颜不已。
因“成人之媒”婚介所面对的是普通市井人家。一般来说,所有相亲都是一对一服务,会员可免费浏览婚介所提供的配对资料,婚介所免费提供见面机会场地,茶水糕点另算。若相亲成功,才会收取谢媒礼,是按照一般市井做媒的收费,每位三两,男女双方加起来共六两。
听上去费用并不高,但“成人之媒”婚介所客源滚滚,古代人相亲不比现代人麻烦,也没有冗长的恋爱过程。顾客一般来相亲心里都有个大概标准,“成人之媒”婚介所根据顾客要求提供相匹配的资料,然后介绍男女双方在婚介所静室见面。在盲婚盛行的昭月朝,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