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求职者的圣经·求职篇 >

第24章

求职者的圣经·求职篇-第24章

小说: 求职者的圣经·求职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在陈云云为自己的未来感到困惑时,一位毕业之后在服装厂工作的同学无意中说出的一句话让陈云云看到了希望。这位同学告诉陈云云,一件在大商场里标价800多元的衣服其实出厂价只有80多元。陈云云在为其高额利润感到惊讶的同时,心中萌生了一个令她自己都感到吃惊的想法——下海经商。于是以后的一个月里,陈云云一下班便奔走于各大商场,熟悉各种衣服的款式、价格。细心的陈云云发现,同样款式质量的一件衣服,大商场里标价四百元,而夜市上仅卖一百元,陈云云想,这衣服的成本肯定要比一百元还低很多,不然夜市上的商贩赚什么。大量的市场调查让陈云云觉得到夜市上摆地摊卖衣服肯定比自己现在的工作收入要高。
  单身女孩开始摆地摊创业
  说干就干,第一步应该取得父母的支持,陈云云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说自己要到夜市上摆地摊卖衣服。话还没说完,便被妈妈劈头盖脸的骂了一番:“你这孩子怎么不好好工作,净想些歪路子。卖衣服不是那么容易,咱们一家人都不是经商的料。”
  内心深处刚刚升起的创业之火就这样被浇了冷水,然而陈云云并没有气馁,她在继续做市场调查的同时,也开始积累启动资金。
  三个月后,积累了一千多块钱的陈云云辞去了正式工作,开始在李村夜市上摆摊。第一个夜晚,她便卖出三件衣服,挣了五十多块钱。这天夜里,陈云云握着这五十块钱久久难眠,她想,五十元虽少,但等自己以后有钱了,进更多的货,摆个大点的摊位,再以后可能就是大商人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开着轿车摆地摊的女人(2)
然而事情并不是陈云云想的那么简单,第二天晚上,陈云云便遇到了困难。几个小混混模样的人走到她的摊位前,要她每个月交500元保护费,不交就别想在这摆摊。陈云云不信邪,她不相信这些人在大厅广众之下能把自己怎么样,自己是个女孩,对方总不至于抢东西打人吧。小混混确实不抢东西,不打人,他们只是恶狠狠的站在那里,一边吸烟一边开些下流的玩笑。
  这天晚上,陈云云的衣服一件也没卖出去,这样连着三天。第四天,陈云云索性在家休息。她不想向小混混们服输,但也没有办法,时间一天天过去,自己好不容易做出的选择难道就这样放弃吗?在家休息了一个月之后,陈云云终于狠了狠心,东拼西借交了第一个月的保护费。回想起这段往事,陈云云颇有感触的告诉我,任何事业的开头总是万分艰难,如果挺不过去,你永远触摸不到辉煌的明天。
  把顾客当朋友让她受益匪浅
  正式开始摆地摊之后,陈云云很快便表现出了商人应有的精明强干与交友之道。细心的她发现,一些同行的衣服卖的很快,收入却并不高。经私下调查,原来是他们没有稳定的货源,有时衣服卖完了,便不得不从其他小贩那里进衣服,这些衣服要比从生产厂商那里进贵很多。摆地摊能不能赚钱,最基本的是有没有稳定的货源。为此,陈云云奔走于烟台、义乌等地,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找到了生产商。
  对于商人来说,顾客就是上帝。但陈云云不这样认为,她说,很多人在做生意时把顾客当上帝,想尽办法赚顾客口袋里的钱,生意完成之后,顾客便什么都不是了。其实顾客更希望你把他当朋友。陈云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对待每位来买衣服的顾客,陈云云就像对待自己多年的朋友一样。一切为顾客着想,顾客想买什么价位的衣服,喜欢什么样的颜色款式。陈云云都认真的记在心里,总是想着让顾客花最少的钱,买到最合适的衣服。
  陈云云的这种做法,为她赢得了大批的回头客。一些学生朋友把自己的同学介绍过来买衣服,有时候忙不过来,她的顾客朋友便帮她照看摊位。
  论坛征友,爱情事业双丰收
  创业是艰难的,一个女孩摆地摊创业就更加不容易了,那些做了十多年服装生意的小贩,见她一个人,便动不动欺负她。陈云云毫不客气的称她们为老娘们,只要她一往即墨等地发货,那些老娘们便过来骂她,陈云云只能默默忍受着。刚开始她感觉每天一个人推着手推车出去摆摊有点困难,后来看看大家都这样,也就慢慢的习惯了。最大的问题还是进货,陈云云虽然在烟台、义乌等地直接联系到了货源,但因为自己一个女孩力气太小,每次都拿不了太多。这时,陈云云迫切的希望找到自己的另一半来帮助自己。
  2006年初,陈云云在青岛论坛里发帖征婚。女,80年生,在台东夜市摆地摊,月收入三千元左右。希望能找到自己喜欢并喜欢自己的人一起创业。要求,非青岛本地户口。发帖之后,陈云云虽然接到了不少骚扰电话,但也认识了她现在的男朋友。认识不久,两个相见恨晚,男朋友也对她创业打算给予极大的支持,两人集资到台东租了个小门面,白天在门面里卖衣服,晚上便到台东夜市摆摊。两人开始共同创业。当我问到,征婚为什么要加“非青岛本地户口”这一条件时。陈云云表示,青岛本地人过得太安逸了,吃不了创业的苦,另外,如果找青岛本地人做男朋友,可能会有低一头的感觉。自己是个比较强势的女人,不想那样。
  2007年初,经过三年奋斗的陈云云和她男朋友合伙买了辆骏捷车,从此他们做生意更轻松了,白天丈夫有自己的工作,陈云云便在门面里经营。晚上下班两人便开着车到台东夜市上摆摊。如今的陈云去再也不缺钱,生意好的时候,两人一晚上能赚七八百元,把骏捷这样的好车当成摆衣服的摊位,也成了台东夜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殷谦后话
  “地摊经济”已经成为不少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夜市摆地摊者的存在减轻了当年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给我国的市场经济注入了最活跃的因子,然而长期以来,他们一直遭受着各种不公平的待遇,他们被人们所轻视,被城管驱赶,他们的商品随时有被没收的危险,还得向社会恶势力交纳保护费。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不屈不挠,谱写着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创业故事。
  好在《物权法》的出台以及《就业促进法》的即将实施,让地摊经济看到了希望。《物权法》规定对所谓“黑出租”不能没收汽车、摩托车;对流动摊贩,不能毁损、没收其商品和工具;没有搜查证就不能强行进入居民房屋,彻底终结进行“抄家”的可能性,切实保障了公民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生活安宁,也让摆地摊者的私有财产有了法律保障。而根据《就业促进法》草案的精神,2007年全国“两会”前夕,上海、重庆两市,先后实施“不再一律*马路摊点”和“有序开放马路摊点”的举措。上海、重庆、南京、郑州、石家庄……一份份路边摊解禁的地方性文件,引发了一场涉及数百万人口谋生方式及管理方式的大变革,这一切预示着,夜市摆摊者的春天即将到来。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