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职场潜规则 >

第14章

职场潜规则-第14章

小说: 职场潜规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你处于痛苦时,你只要开阔你的胸怀……不要做一只杯子,而要做一个湖泊。
  工作中,我们也常常会为一些烦琐之事,或者一些芝麻大小的得失而耿耿于怀,甚至将自己折磨得痛苦不堪。有时因为同事借了几块钱没还而烦恼,因为同事一句玩笑话而大为恼火,因为上司重用别的同事而牢骚满腹……司马迁有句古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一个人不把眼光放长远,不给自己一个宽广的胸怀,整天像一只在树林里跳跃的麻雀一样,必然会为工作中的琐事缠身,也必然会迷失自己的大方向,从而与成功无缘。
  一个人在成功前最关键的任务就是养成自己的个人风格,这样你才具备个人魅力,才具有影响力和感召力,才能在处理工作与人际关系时显得游刃有余。一个人的个人风格除了形象外,还包括其内在素养和行为方式。

第五章 养成个人风格
更新时间2010…4…6 9:49:01  字数:10599

 1。人脉是无形的存折
  显规则:许多人喜欢凭实力吃饭,认为自己有多大的能耐,就端多大的饭碗;而对于人际关系的积累却并不愿意去花费心思。
  潜规则:光靠自己的实力,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如果要成就一番大业,你必须积累足够的人脉,有了人脉便如鱼得水。
  在当今社会,谁都希望能走上成功的大道。但现实中,绝大多数职场人士只能在奔波中,从一家企业跳槽到另一家企业,并不能改写自己的职场人生,其中不乏一些能力出众的人士。而少数看起来能力平庸的人,却取得了显耀的成就,让那些个人能力出色的人为他打工。这是什么原因呢?如果你仔细去观察,那些成功人士很注重发展自己的人脉关系,结果自己的事业越做越宽,越做越大。而忽视人脉积累的人士却只能单打独斗,靠自己的双手勉强应付自己的生活。所以说,人脉才是成功的关键,它是一本无形的存折。
  台湾凌航科技董事长许仁旭,就是一个靠人脉竞争力打天下的典型。当年从彰化县鹿港小镇只身到竹科闯荡,许仁旭并没有显赫的学历与家世背景。但是如今外界估计他目前的身价高达数十亿元,并身兼十几家科技公司的董事长。有人问他成功在哪里?他说︰“就是靠朋友。朋友越聚越多,机会也越来越多。很多的机会当初自己没想过,也没看到。这些,都是机缘。”许仁旭口中的“机缘”,在朋友眼中,其实是由重义气累积而来的。
  斯坦福(Stanford)研究中心曾经发表一份调查报告,结论指出,一个人赚的钱,12?郾5%来自知识,87?郾5%来自关系。许多成功人士都信奉一个哲学:“20岁到30岁时,一个人靠专业、体力赚钱;30岁到40岁时,则靠朋友、关系赚钱;40岁到50岁时,靠钱赚钱。”所以一个人要成功,就要善于不断地开拓和积累自己的人脉关系。
  曾经有位培训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曾有幸参加乔。吉拉德关于人脉的演讲,演讲前,他不断地收到乔。吉拉德助理发过来的名片,在场的两三千人几乎都发到了。没想到,等演讲开始后,乔。吉拉德的动作却是把他的西装打开来,至少撒出了3000张名片,在现场一撒出这些名片,全场更是疯狂。他说:“各位,这就是我成为世界第一名的推销员的秘诀,演讲结束!”
  许多人以为,只有保险、业务员、记者等行业,才需要重视人脉,因为,人脉是他们吃饭的家伙,也是最大的资产。但事实上,无论处于哪个行业,人脉都是成功的关键。在好莱坞,流行一句话: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是在于你认识谁。现实中,许多自认为能力出色的人,却一直难以取得成功,其问题就主要出在这里——忽视了拓展和积累自己的人脉。有些人在经营自己的人际关系时,老是以利益为导向,如果有求于对方,便拼命讨好别人,而一时似乎不会给自己带来利益的人,就不把他们放在心上。其实很多人脉是在一种偶然条件下起作用的,因为未来不可预期,在不确定的某个时间里,你可能就会用得上他,或者他会给你带来一个成功的机会。
  2。单打独斗成不了气候
  显规则:不少人希望成为部门中最优秀的员工,超越任何竞争对手。于是工作中常与人相争,工作喜欢别具一格。
  潜规则:当今职场中最忌单打独斗,一个离群的人注定被同事所遗弃。而且由于没有人际关系的支撑,工作举步维艰。
  人们常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相争不是你赢就是我输,所以大家往往只顾着自己的利益,不惜损害别人的利益。在职场中,一个部门里可以看到许多现象:同事之间关系很淡,在一种虚假应付中维持彼此间的关系;见别人加薪或者薪水比自己高,于是内心就非常不舒服,工作中便开始排挤和抵制对方;为了争一个职位,大家会斗得头破血流,关系就非常恶劣;如果看到有些同事在工作中遇到了麻烦或者犯了大错,不但不出手相助,还会落井下石。这种没有合作的紧张工作关系,到最后伤害的是每一个人。
  有两个人都是公司的老员工,同在品质部工作,一个负责公司的ISO体系,一个负责公司的COC体系。原本两个人的关系还不错,后来为了争夺经理之位,开始明争暗斗,结果负责COC工作的员工赢了,当上了经理,另一位依然是主管。这一下矛盾就激化了。客户来评审的时候,ISO体系和COC体系常常是放在一起评审。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每当客户查到公司COC体系存在问题时,那位主管不但不帮忙,而且还要落井下石。而那位经理为了除掉该主管,也是故意向客户泄漏公司ISO体系的漏洞,结果导致客户评审好几次通不过,流失了订单。最后老板知道了实情,把他们双双炒了鱿鱼。
  当今的职场离不开合作,一个人不可能妥善地完成整个部门的事,大家各有所长,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共创佳绩。现在的部门越来越类似团队化,各自负责其中一个模块,如果互相内斗,每个人的工作都很难做,最后导致整个部门的效益不佳,每个人的业绩也上不去,自然升职加薪就成了空谈。而唯有互相合作,发挥各自所长,才能使部门及个人业绩最大化,才能给每个人带来丰厚的奖励与回报。
  狼和狈,是两种长相十分相似的动物。同时,它们又是两种都喜欢偷吃猪、羊的野兽。它们唯一不同的是:狼的两条前脚长,两条后脚短;而狈却是两条前脚短,两条后脚长。这两种野兽,经常一起去偷猪、羊等家畜。有一天,一只狼和一只狈共同来到一个羊圈外,看到羊圈中的羊又多又肥,就想偷吃。但羊圈的墙和门都很高,狼和狈都不能爬上去,只能望羊兴叹。
  后来,它们想到了一个办法:先由狼骑到狈的脖子上,然后狈站起来,把狼抬高,再由狼越过羊圈把羊偷出来。商量过后,狈就蹲下身来,狼爬到狈的身上。然后,狈用前脚抓住羊圈的门,慢慢伸直身子。狈伸直身子后,狼用后脚抓住羊圈的门,慢慢伸直身子,把两只长长的前脚伸进羊圈,成功地把羊偷了出来。
  当今职场中,各人的学历、专业、能力以及工作分工不同,所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如同一台机器一样,大家都是机器上的一个零件,没有哪个零件在离开别的零件时能发挥作用。只有同心协力,机器才能运转起来。现在的职场已不适合个人英雄主义,不要老想着超越别人,凸显自己;不要轻视看似平凡的同事,如果与同事关系处得不顺,会给你的工作带来很多困境:因为你的大部分工作都要求助于别人,没有别人的协助与合作,你会显得捉襟见肘,举步维艰。
  3。多帮一个人,就多给自己铺了条路
  显规则:人们常常把与别人的关系定位为竞争的关系,老希望自己比别人混得好,所以别人遇到麻烦时往往袖手旁观,甚至落井下石。
  潜规则:同事之间的关系可以转化为合作的关系,有时帮人也是帮自己。因为多帮了一个人,就多给自己的未来铺了一条路。
  工作中,由于职责分工较细,每个人只负责自己的岗位工作,而别人的事则一概与自己无关。就连同事不在座位上时,电话响了,别的同事也是充耳不闻。有时候,别的同事工作比较繁重,尤其是遇到困难工作解决不了时,许多人见了像没见一样,宁愿在自己电脑上磨蹭时光,也不愿意伸出援助之手,真有点“各家自扫门前雪”的感觉。有时候由于内心的妒忌,许多人会将同事看成自己未来的竞争对手或威胁。所以,当同事遇到麻烦的时候,很多人都无动于衷,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有时甚至还落井下石,想借机致对方于死地。
  有两个大学生应聘到某公司同一个部门,负责维护公司的管理体系。其中一个比较有经验,而另一个就是个生手。所以,有经验的那位做事非常顺手,也深得上司的欢心,而另一位还主要处于学习和摸索阶段,上司又没时间教他,有经验的那位同事更是不愿教他分毫。所以上司派他们一起去做管理评审时,有经验的那位早早就把工作做完了,而另一位忙到下班事都还没做完,出的报告更常被上司责骂。有经验的那位看在眼里乐在心里,觉得对方没有一点竞争力,以后升职就不会有阻力了。就这样几个月过后,上司把没经验的那位炒掉了,只留下有经验的那位一个人顶着两个人的工作,结果苦不堪言。
  这很类似于一个寓言故事:两匹马在沙漠中拉一车货,有匹马体力不行,而体力好的那匹马一点也不体谅它,只顾高速地拉着车,让另一匹马疲惫地跟随着,喘口气的工夫都不给。最后的结局就是,体力差的那匹马累死了,体力好的那匹马最后由于只剩自己拉货,没多久也累死了。其实职场中需要的是互相帮忙,互相照顾,这样的工作环境才会很愉快,而且你在帮别人的同时,也为自己积累了好人缘,为自己多铺了条路。
  我以前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的时候,那位老板就是深谙此道的老手,他有一次聊他当年的创业经历。以前,那位老板是某小城市人事局的政府工作人员,在他做人事科科长的时候,每年都有很多转业军官来找他安排工作。每次他都是很乐意地帮助他们,并与之建立良好的关系。几年后,这些军官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得很出色,很多都成了单位里的领导。这时候老板辞职下海经营房地产,有这么多老关系的照顾,一路非常顺利。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在当今职场上,靠单打独斗是很难成功的,毕竟一个人的能力与精力有限,很多情况下必须求助于别人:例如碰到专业问题,不得不向别人请教;有事外出,不得不请人顶班;工作忙不过来,不得不请人分担点任务;绩效考核,不得不请同事们帮你把分打高一点……其实在公司里,大家就是一个整体,你工作能否顺利展开,要看同事们是否配合你、帮助你。而要别人认同你、帮助你,你就得放下私心,真诚地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同事,那样人家才会心存感激,才会滴水之恩,来日涌泉相报。其实,有时候你的资源闲置在那里也是浪费,用来帮助别人,换取未来别人的帮助,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投资。或许在你困难的时候,这能给你带来莫大的帮助。
  4。尊重别人的利益
  显规则:人们常认为世界是个“零和”游戏,要让自己的利益增加,就必须要让别人的利益减少,于是人们常只顾自己的利益。
  潜规则:当前人与人之间离不开合作,离不开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这些都是以尊重别人的利益为基础,善于尊重别人的利益也就善于获得更多的利益。
  不少人都有一种苦恼:与同事、下属的关系很僵。与同事见面,大家都对你冷冰冰的,工作上也不断抵制你;下属跟你也磕磕碰碰的,给他们交代任务时很不情愿地应付着;甚至有时感觉自己被大家封杀了一样。有些人遇到这种情况,见别人对他不友好,他马上就火冒三丈,从台面下斗到台面上,结果让自己的处境越来越艰难。其实碰到这种情况,你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看看自己有没有侵犯别人的利益。
  某主管对钱看得非常重,只要有利益,不管大小,他都要一个人独吞。例如,带下属出去工作的车费、餐费他每次都是独吞;每个月公司给部门的奖励,在没发下来之前,他都是忽悠下属说到时候一起去吃饭或者游玩,等奖金一下来,整个组的奖金都到他腰包里去了;部门经理安排他去办点事,他每次都要从中捞点油水。久而久之,他的吝啬也声名远播了。接下来这位主管也吃了不少苦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