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圈子·段子之职场红楼 >

第3章

圈子·段子之职场红楼-第3章

小说: 圈子·段子之职场红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带兵打仗这事贾宝玉做不到,那么摆在他面前的路就只剩下一条:参加科举考试。贾政可以说是一个智者,他本人就是想考科举的。结果,祖父最疼,原欲以科甲出身的,不料代善临终时遗本一上,皇上因恤先臣,即时令长子袭官外,问还有几子,立刻引见,遂额外赐了贾政一个主事之衔,令其入部习学,后来已升任员外郎了。这件事,贾政一直引为恨事,自己做不成的事情,往往希望在孩子身上找补回来,现在的父母常常也有这种心愿。但是贾政督促贾宝玉读书,显然不仅仅是为了补偿自己年轻时候不曾中举的心愿,他更希望贾宝玉能够以另外一种方式承担起家族的责任,就像贾政所做的那样。

    居安思危的贾政

    贾政做官,生下大女儿进宫作了贵妃,给整个家族带来了一段烈火烹油一般的好时光。大儿子贾珠14岁就进了学堂,也算得上是个神童,只可惜英年早逝。二儿子贾宝玉丰神俊朗、聪慧过人,是全家人的掌上明珠。二姑娘探春还未出阁,但那精明能干的架势已经遥追凤姐按说贾政为人臣、为人父、为人子,都已经应该满足了才是。可是通篇看下来,如果说贾赦两口子是“没头脑”,那贾政两口子就是“不高兴”。他活得很压抑,很痛苦。或许是因为他当官,在官场上日日如履薄冰,也只有他才明白,百年大族的根基,早已经摇摇欲坠,所以才会对贾宝玉期望如此之深,失望如此之切。在第三十三回打宝玉的那场戏里,贾政喝令说:“今日再有人劝我,我把这冠带家私一应交与他与宝玉过去!我免不得做个罪人,把这几根烦恼鬓毛剃去,寻个干净去处自了,也免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老太太来问罪,他也是含泪跪下说,“为儿的教训儿子,也为的是光宗耀祖。”
第10节,
    他这一刻说的,大约是真的,如果他不把“光宗耀祖”这四个字放在心上,又何必逼到宝玉每次见了他就好像被雷劈了一般地垂头丧气呢?像贾珍和贾蓉父子、贾赦和贾琏父子,臭味相投,你无聊,我比你更荒唐,父子关系融洽和睦,家里又短不了这一口吃的,岂不好吗?

    就像中国的一句古话所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要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划第二条曲线,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处于第一条曲线的什么位置?这些自己至少要有个比较清楚的了解才是比较可靠的做法。

    麦肯锡公司①曾经对208家公司18年间的发展做过研究,试图发现有哪些公司曾经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结果发现,其中只有3家的业绩连续18年都比较好,53%的公司都无法连续保持两年以上的好光景。现代企业的生命周期比贾府还要短暂得多。五世而斩也好,富不过三代也好,听起来都是几十年的光阴,但是现在我们熟知的那些世界500强企业,没有多少真正能够经历百年风雨。历史漫长的那种公司,也经历过无数次的转型,甚至转型力度之大,可能我们早已经无法想象这家公司原来是做这个行业的。T米T花T书T库T ;http://www。7mihua。com

    对于现在中国的绝大多数企业来说,它们并没有切身的转型经验,因为在过去多年的时间里,所有的中国企业都经历过一段特别好的时间,不管是通信行业、地产行业,还是其他消费行业,因为中国的整个经济大势很好。但是我觉得从2008—2009年开始,大家可能会更深刻地体会到居安思危,体会到未雨绸缪的好处。因为全球这么庞大的经济体,总体的经济大势说不好就不好了,比如美国,谁能够想到美国会变成这样,谁能想到花旗银行①被拆分了,雷曼兄弟公司②倒闭了,美林证券③也倒闭了!

    “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王夫人

    王夫人在贾府的地位,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老太太能说她几句,其他人是不敢惹她的。凤姐再千娇百媚,八面玲珑,见了王夫人,不是恭恭敬敬地回话,就是放下身段圆谎,从不敢有一丝懈怠。没办法,王夫人牛,地位超然,那是她自己肚子争气,她的兄弟也争气。不过,王夫人很偷懒,不愿意管家的事,也不给自己的大儿媳妇李纨管,却叫了自己的侄女、邢夫人的媳妇王熙凤来管家。我觉得王夫人使这招不会没有原因,王熙凤从小充作男儿教养,杀伐决断,她这个姑姑岂能不知。王熙凤刚嫁过来,跟贾琏的感情很好,贾琏虽然有些花心,办事却还是精干的,两个人力气一使到一块儿,或者万一很孝顺自己的公婆,邢夫人那边不就势力大涨吗?所以,她就索性说自己吃斋念佛扮菩萨,不管家里的事,把担子,也把权力给了好胜、好强的王熙凤,一举把这能干的两口子都拉到自己的阵营里来了。
第11节,
    当然,王夫人这个总裁不是真的“吃素”,如果她真的好欺负,王熙凤这个执行副总裁会那么听她的话,那么怕她?比如,林妹妹千里迢迢从乡下到京城来投亲,王夫人一登场,一句客套没有,一点寒暄没问,开口就说:“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再见吧。只是有一句话嘱咐你: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是偶一玩笑,都有尽让的。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后来的事实证明,王夫人想做的没有做不到的,王夫人不喜欢的,想除掉的,没有不“死翘翘”的。她才是真正的实权人物。≡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那王夫人的出身又怎么样呢?肯定比邢夫人高,据我分析,邢夫人不是原配,是填房。证据是,贾琏不像是邢夫人生的,而贾琏又不像是小老婆庶出生的,如果他是庶出生的,他就娶不到王熙凤。所以,邢夫人就只能是填房,前面还有一个出身比较好的大老婆死了。

    王夫人是“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的小姐,王熙凤的亲姑姑,也是贵族小姐。不过老太太喜欢她吗?答案是,也不喜欢。

    宝钗一旁笑道:“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他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去。”贾母听说,便答道:“我如今老了,哪里还巧什么。当日我像凤哥儿这么大年纪,比他还来得呢。他如今虽说不如我们,也就算好了,比你姨娘强远了。你姨娘可怜见的,不大说话,和木头似的,在公婆跟前就不大显好。凤儿嘴乖,怎么怨得人疼他。”

    这么说起来的话,贾母对她的两个儿媳妇评价都不算太高,所以她组建的这个管理团队就很耐人寻味。首先,贾赦是长子,袭了爵位,却住在荣国府边上的一个小院子里,非常精致,可是与他的地位不相符合。贾政是次子,没有爵位,做了一个工部员外郎的小官,却和王夫人堂而皇之地住在荣国府的正堂荣禧堂里,而且由王夫人管理荣国府的内务事宜。

    王夫人平常是个锯了嘴的葫芦,不爱说话,也不会说话,又吃斋念佛的,所以不太管事。

    总而言之,一个得了名,一个得了利,谁也没话说。

    深谋远虑的秦可卿

    “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保常的,但如今能于荣时筹划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了。即如今日诸事都妥,只有两件未妥,若把此事如此一行,则后日可保永全了。”

    凤姐便问何事,秦氏道:“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亦不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间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此时若不早为后虑,临期只恐后悔无益了。”
第12节,
    秦可卿临死给王熙凤托梦的那段讲话,也完美地表现了一个合格的领导者所应该考虑的战略问题。

    只不过,秦可卿的战略是防御型的,她的着眼点在于,当灾祸已经发生,当家族无可避免要走下坡路,该怎么办?该如何防止整个家族快速衰落,发生大厦倾倒般的现象?不过,正如我们所说的,当第一条“S型曲线”已经开始下滑的时候,整个形势已经相当不利,资源不如原来充足,这个时候秦可卿所做的一切,也不过是使这些平时就饱食终日的纨绔子弟们有口饭吃,不会沦落到“雪夜围破毡”的地步。要想再创辉煌,其实很难了。

    20世纪90年代,柯达公司还是摄影界不可一世的霸主,当时大家都使用胶卷相机,胶卷成为消耗品,相机可能不常买,可是胶卷却是需要经常购买的东西。但是后来,数码相机出现了,柯达看到了媒体的报道,成立了一支实力薄弱的团队,学习这种摄影新技术,开发出一款试图结合数字和胶卷的技术,那是一个非常简陋的相机。这就是柯达公司看到危机即将发生的时候,采取的防御型战略,目的还是保护它的胶卷事业。结果,我们大家都看到了,现在大家几乎人手一只数码相机,我们变得经常更换相机,相机的像素从300万到500万、800万,现在1000万像素以下的相机简直不好意思拿出手。可是柯达,这个很多年轻人几乎都快想不起的辉煌一时的品牌,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不断地走下坡路。2003年,柯达公布了30亿美元的数字照相技术投资计划,不过投资者认为,“为时已晚,而且投资太少”,所以这项政策一公布,股价反而暴跌。☆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柯达的首席执行官丹·卡普在离职的时候发表讲话说:“我20年前第一次看到数码相机当时就知道这家公司即将要发生彻底地改变。”20年前就有这种预感,却在20年的时间里无所作为,可见这位首席执行官“死”得不冤。

    秦可卿临死前给王熙凤托梦,告诉她这个家族以后会衰败,为了做好准备,要未雨绸缪,要在多买祭祀的产业,将来有罪的时候这些产业不入官,好有个退步抽身、活口的去处。后人都夸秦可卿见识高远,比王熙凤强多了。传说中秦可卿是太子的女儿,跟王熙凤这种“二线贵族”出身的女子眼界当然不一样。很可惜后来王熙凤醒来就把这段话给忘了。曹雪芹写这段话,只怕是自己后来追思曹家获罪被抄,惋惜家人不曾早做打算,以至于后人穷困潦倒,如果像秦可卿说的这般,他后来岂不是不用受那么多苦?

    这也就是曹雪芹自己琢磨的办法。他出生在官宦家庭,中国封建王朝,获罪抄家之后想再有个安身立命之所。这是退而求其次的办法,和贾政的出发点一致,方法不同,原因在于二人的性别不同,社会角色不同,所以思路也不尽相同。但是如果这个想法是由贾母想到的,王熙凤就不会忘记,不会抛到脑后。如果贾母存了这个防患于未然的心,贾府的整个文化和发展方向或许可以面目一新。

    家族应该如何发展?现在到了曲线的哪个位置?如何保持稳定的繁荣?未来会不会有危机?如果危机到来,应该如何处理?很多时候,我们不能预见,但是我们可以假设。事实上,如果最后证明这种假设是错的,那也不会有太大的坏处,即便第一条曲线还在出生的阶段,第二条曲线却还在更早的试探阶段,它的出现不会影响到第一条曲线的继续爬升。或许,正是在这种思维的引导下,现在的产品更新换代才越来越快,企业红得也快,死得也快。
第13节,
    像贾母这样的领导者,认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