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公司你什么都不是-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老板学习有两条铁律:第一条,老板永远是对的;第二条,当怀疑老板不对时,请参照第一条。
向老板学习,就要不惜代价地为老板工作,寻找种种借口和他共处,注意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观察他处理事情的方法,发现他与普通人的不同之处。要相信,如果我们能做得和老板一样好,甚至更好,就有机会获得晋升。
向老板学习,能提升我们的志向和理想。只有向老板学习,才能激发我们的潜能、唤起我们的责任、助燃我们的动力,才能擦去我们生命中那些粗浅的自信和虚妄的梦想,让我们在公司的熔炉中百炼成钢。
向老板学习,要处处维护老板的权威。我们要认识到:老板是衣食父母,是公司的拥有者,是公司文化和公司精神的人格化体现,是公司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无形资产,是公司的象征和符号。老板的权威是从无到有,历经千锤百炼、惊涛骇浪而形成的。老板的权威是公司凝聚力的保证,是员工幸福与骄傲的依靠。老板的威严不可侵犯。
努力赢得老板的心(1)
一个老板到警察局报案:“有个流氓冒充我公司的CEO,在某地赚了100万元!这比我真正的CEO在客户身上赚到的钱还要多得多。你们一定要找到他!”
警察信誓旦旦地说:“我们一定会抓住他,并把他关进监狱!”
“不!不能关起来,我要聘用他!”
对于大多数老板来说,找到一个称职的职业经理人确实很难。老板和员工或职业经理人的关系大概可分为情人型、父子型和君臣型,而员工或职业经理人自我设定的角色也有三种:情人型、儿子型和臣民型。
情人型的员工或职业经理人会和老板保持非常亲密的关系。如果3个月没有和老板单独见面或吃饭,这种“情人”关系就会很快解体,老板也要琢磨下一位人选了。
儿子型的员工或职业经理人凡事都要请示“老子”,不敢私自做主。对于儿子型的职业经理人来说,要记住“总经理就是给董事长制造困难的,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不能一味顺从老板的意思。总是顺从老板的意思,会降低老板心中对你的评价。你是来公司做事的,只要是有关公司发展的事情你都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
我们要去适应老板,不能指望老板来适应我们。
已故著名作家王小波曾讲过这样一个段子:开会的时候他见一个朋友穿了一件文化衫,上面写着一串英文:“OK; Let’s pee!”王小波说:“总的来说,这个口号让人振奋,因为它带有积极、振奋的语调,这正是我们都想听到的。但是这个‘pee’是什么意思不大明白,我觉得这个字念起来不大对头,回去一查,果不出我所料,是撒尿的意思。搞明白了全句的意思,我就觉得这话不那么激动人心了。众所周知,我们已过了要人催尿的年龄,在小便这件事上无须别人的鼓励。我提到这件事,不是要讨论如何小便的问题,而是想指出,在做一件事之前,首先要弄明白是在干什么,然后再决定是不是需要积极和振奋。”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老板喜欢突发奇想,经常在员工会议上发表激情洋溢的演讲:“OK,我们干吧!”初听起来确实让人振奋甚至冲动,但是开完会吃个饭,回家再洗个澡,躺在床上仔细想想,那些激动人心的演讲大多数正是王小波讽刺的对象。
不该问的别问,不该说的别说;主动总比被动好,沟通总比沉默好;多提建议,少说问题;老板有错不算错,自己有错是大错。
很多老板在布置任务时都是模棱两可的,因为他自己都不清楚目标是什么,自己想要的结果是什么。老板“摸着石头过河”,很可能把具体执行的人“淹死在河里”。
臣民型的员工或职业经理人认为老板高高在上,见到老板像臣民见到皇帝一样,害怕与老板沟通。老板是什么?老板就是“the man in the corner(角落里的人)”。老板一般都很忙,与老板保持适度距离是对的,但如果与老板一点都不沟通,把老板“扔在角落里”的话,估计你离被“炒鱿鱼”就不远了。
在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娶中国老婆邓文迪之前,邓文迪只不过是默多克集团曾经下属的凤凰卫视里的一个实习生,刚从耶鲁大学毕业,还没跨入职业经理人的门槛。在他的集团里,默多克就是“皇帝”,大多数员工平时都难得一见,即使见到也溜着墙根儿走,对默多克充满了敬畏。。 最好的txt下载网
努力赢得老板的心(2)
关于邓文迪与默多克的初识,她曾经的同事披露说,凤凰卫视每年年底都有员工晚会,默多克都会参加,一年也就来这一次。在舞会中,没有哪个员工敢去邀请默多克跳舞,默多克就这样被“扔在角落里”。邓文迪是第一个敢去主动邀请默多克这个“皇帝”跳舞的人。从第一次跳舞之后,人们发现,默多克去香港的频率增加了。后来的故事,想必大家也就都知道了。
在美国微软,盖茨也是名副其实的“皇帝”,经理级的人物一年也就能见到他一两次,而且还可能是背影。初到微软的唐骏为了“勾引”他的“皇帝老板”,充分施展了“媚术”。在一次新产品发布会上,作为主设计师,唐骏参与了接待盖茨的全过程,并主动给盖茨讲了自己的故事:如何在日本公派留学,如何因向往自由而转赴美国留学,如何以学生身份发明广为人知的卡拉OK记分器,如何放弃自己的公司进微软打工,如何喜爱微软以至于让妻子也到微软来工作,等等。唐骏为盖茨的演讲安排了一个细节:在舞台上画好了一排脚印,盖茨上台时只要沿着脚印就可以准确无误地走到台前离观众更近、显得更亲切的某个位置。这个颇具匠心的设计给盖茨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唐骏说:“在微软,大家都把比尔·盖茨当做‘神’,极少有人敢跟他开玩笑,他也从不客套寒暄,如果第一次见面,他可能根本不会理你,因为他觉得跟陌生人什么都谈不深,不过我对他倒从无畏惧之心。后来我进入微软管理层,有了更多和盖茨深谈的机会。别人看我们的谈话气氛,会觉得我们很熟,甚至就像哥们儿,这在微软管理层中是不多见的。其实,我只是投其所好,尽量只谈他感兴趣的话题,比如中国消费者的心态、中国市场的特点,这时他就会非常认真。”
老板的威严固然要维护,但也要找机会与老板沟通,学会“勾引”老板很重要。
功劳总是老板的,不要占有;错误总是自己的,不作辩解。
许多原本非常优秀的员工没有得到老板的赏识,主要原因是与老板过度疏远,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向老板表现和推销自己,没有把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介绍给老板。很多员工对老板有生疏及恐惧感,见了老板就噤若寒蝉,不是躲开就是装作没看见,这种消极的心态一定会阻碍自己的发展。
要想成功,要想得到老板的赏识,一定要主动争取每一个机会与老板接触和沟通。电梯间、走廊上、吃工作餐时、路上的匆匆一遇、擦肩而过的一刹那都是与老板近距离接触与沟通的“黄金时间”。抓住每一个与老板接触的“黄金时间”,将你大方、自信的形象展示出来,都有可能决定你的前途和未来。要知道,一个不在老板视线范围内的员工,是很难获得担当重任的机会的。
以我在很多公司担任领导职务的经验来说,敢于主动和我沟通的员工往往会给我留下自信、上进的好印象,时间长了,这些人就会在我心里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一旦有合适的机会出现,我就会愿意把机会留给他们。
在我看来,与老板沟通要注意以下细节:
第一,沟通要简洁。一句话能说清楚的,绝不说两句。
第二,谦虚要适度。过分谦卑会让老板反感。
第三,做个好听众。急于发表意见会让老板感觉你妄自尊大,先听听老板怎么说。
第四,论事不论人。做人要厚道,坚持在背后说别人的好话,切勿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不要在老板面前轻易谈论对别人的看法。
。 想看书来
和老板交往的黄金法则(1)
我在企业待了将近20年,也做了20年的咨询策划,打过交道的老板不计其数。总的说来,我认为中国的老板有3种类型。
第一种是“商人”。所谓“无商不奸”,商人追求的境界不高。
第二种是“土匪”。土匪型的老板生意做得更像黑社会,随从众多,出入相拥,精力不是放在产品、品牌或服务上,而是放在关系、手段和武力上,做生意喜欢比“大个儿”,看谁的钱多、谁的后台硬、谁的胆子大、谁的胳膊粗,从来不吝惜使用暴力,生意做不过别人时,往往会用暴力手段将对手清除出市场。我在这么多年的商场“拼杀”中,受到过的警告、威胁和恫吓也不少。
第三种是“企业家”。严格说来,中国的企业家还真不多。企业家不是以金钱来衡量的,而是以清白不清白来论的,即来的时候清白,走的时候也清白。在《圣经》的《约翰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群文士和法利赛人带了一个行淫时被拿的妇人来找耶稣,并问他:“夫子,这妇人是正行淫时被拿的,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们把这样的妇人用石头打死,你说该把她怎么样呢?”耶稣对这些人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结果一群人从老到少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了,只剩下耶稣一个人。在基督教的教义看来,人都是有原罪的。在中国的现实环境里,大多数企业家都崛起于中国市场经济的初始阶段,他们中有很多人都带有“原罪”。
与老板交往,要学会在适当的时机,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情。
如此看来,在中国做员工或职业经理人,其实是“与狼共舞”,面临的压力很大,关系的尺度不好掌握。大哥难找,小弟更难当。老板群体的问题归老板群体解决,作为员工一定要认识到,老板之所以是老板,一定有比员工强的地方。不管你的老板是“商人”、“土匪”还是“企业家”,总之要记住一点:不要把老板当白痴。要想让老板care(注意)你,一定要知道中国的老板有几条底线不能触碰。
第一,老板的面子不能伤。《三国演义》里讲过曹操与许攸的故事。曹操官渡之战打败袁绍,主要归功于许攸献计,许攸后来的贡献也很大,然后就自恃功高,很不给“老板”曹操面子,甚至经常在众人面前直呼曹操为“阿瞒”,并说:“要不是我,你哪会有今天?”终于有一天把曹操惹急了,斩了许攸。
随时随地抓住机会表示自己对老板的忠心,并且永远站在老板一边。
像许攸这样不懂人情世故的大有人在。事业没有成功之前,大家可以称兄道弟,但是等事业做大了,就得分出个主次,就像《水浒传》里聚义厅排座次一样,一旦排好,和老大说话就得注意点分寸了,功劳再大都是过去的事。
第二,老板的老底不能揭。老板的私生活和发家史最好不要过问,知道得越多,老板对你就会越缺乏信任。尤其是在生产环节、市场环节、财务环节上,你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必须让老板知晓,而老板的意图最好别过问。
第三,老板的风头不能抢。某款索尼笔记本有一句经典的广告语——“小心抢了老板的风头”,这其实恰好切中了中国“公司政治”的要害。几乎所有的老板都无法容忍部下功高盖主,无论他工作多么出色。一个朋友在一家民企里做区域经理,业绩非常出色,所在区域的利润占到了该企业全国市场利润的80%。他很快被调到总公司出任总裁,负责全国市场运营。董事长对他特别器重,他成了公司不可缺少的核心人物之一。但是,当上总裁没多久,他就被扫地出门了。据说,他曾在公开场合宣称:“公司离了我玩儿不转……” 。。
和老板交往的黄金法则(2)
第四,老板的女人不能碰。公司内部的情感关系非常复杂,办公室恋情是常有的事情。有句老话叫“兔子不吃窝边草”,谈恋爱没关系,但首先要搞清对方和老板的关系。如果搞不清状况,很容易踩到“地雷”。
第五,老板的心思要揣摩。在对老板忠心和服从的同时,还要揣摩老板的心思。揣摩老板的心思需要高超的技巧。揣摩心思不等于拍马屁,即使拍也要拍得严丝合缝,不能露出做作和阿谀奉承的破绽。有一个关于曾国藩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有一次,曾国藩吃完晚饭后与几位幕僚闲谈,评论当今英雄。他说:“彭玉麟、李鸿章都是大才,为我所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