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华尔街之死 >

第20章

华尔街之死-第20章

小说: 华尔街之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改革的范围。甚至该方案的支持者都认为这个方案只能“最低限度地减少巨额金钱的影响”,“几乎难以削减选举的庞大支出”。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美国自由的本质:作假的代名词,撒谎的代言人?
美国人已经越来越意识到“金钱是阻碍良政的最大阻碍”,但美国的政客们会愿意真正放弃金钱而去追求纯粹的政治理想吗?

  即便是提出要对美国总统选举进行改革的约翰&;#8226;麦凯恩本身就是一个奢华享受者的代表。据说,2008年的美国大选发生过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一家政治新闻网站在电话采访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时,冷不丁问了一句:“你有几套房子?”“我有……这样吧,过会儿我让助手给你回话。”而麦凯恩只是随口答道。

  消息一传出立即引起哄动。有人指责麦凯恩房子多得记不清,与民众严重脱节;尤其值此次贷危机爆发、不少美国人都无处容身之际。电视滑稽节目则如获至宝,时常用这件事拿麦凯恩开涮。

  有好事者不嫌麻烦地搜寻房产记录,帮麦凯恩作了个统计,算出他共有七八处房产,包括在地处美国西南的家乡亚利桑纳州的三四处,在加州海边的一处,在弗吉尼亚州的一处(供他在参议院上班期间居住)。

  而为此,有记者专门去探访了记者首先探访的是麦凯恩的家, 位于亚利桑纳州菲尼克斯(即凤凰城)市区的一幢高档公寓,麦肯恩夫妇在那里一共花万美元买下两个单元。

  而近期香港《明报》报道,原为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主席的现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因要迁往华盛顿,正以万美元出售其位于纽约市郊拉奇蒙特(Larchmont)的大宅。其中一名受委托物色买家的地产经纪迈利肯(Debbie Meiliken)表示,盖特纳以万美元出售其5房都铎式建筑大宅,“出价十分好”,“他想快些出售大宅,因他要搬往华盛顿”。盖特纳的大宅建于1931年,有5个浴室及1个火炉,由盖特纳夫妇于2004年8月以万美元买入。迈利肯表示,尽管出售价比买入价高,但扣除经纪费及物业转手税后,盖特纳将有实际损失。

  由此,表明美国的政客们即使明明知道金钱可能严重侵蚀美国*政治体制的根基,但他们是不可能为了虚无缥缈的历史名声而真正放弃既得利益。

  在2000年底安然身上都笼罩着一层层的金色光环。

  在2000年底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交易商,安然同志在2000年的总收入高达1010亿美元,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的第七名。

  在2000年底安然同志还掌控着美国20%的电能和天然气交易,还是华尔街竞相追捧的宠儿。

  在2000年底,安然同志的股票还是所有的证券评级机构都强力推荐的绩优股,股价高达70多美元并且仍然呈上升之势。

  直到破产前,安然同志公司营运业务还覆盖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共有雇员2.1万人,资产额高达620亿美元。

  直到破产前,安然同志还一直鼓吹自己是“全球领先企业”,业务包括能源批发与零售、宽带、能源运输以及金融交易,连续4年获得“美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称号,并与小布什政府关系密切…… 

  然而,就在短短一年之间,偌大的安然竟然说倒就倒了。而搞倒安然的人竟然是一个小投机机构的老板。

  2001年年初,一家有着良好声誉的短期投资机构老板吉姆&;#8226;切欧斯公开对安然的盈利模式表示了怀疑。他指出,虽然安然的业务看起来很辉煌,但实际上赚不到什么钱,也没有人能够说清安然是怎么赚钱的。据他分析,安然的盈利率在2000年为5%,到了2001年初就降到2%以下,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回报率仅有7%左右。 

  切欧斯还注意到有些文件涉及了安然背后的合伙公司,这些公司和安然有着说不清的幕后交易,作为安然的首席执行官,斯基林一直在抛出手中的安然股票———而他不断宣称安然的股票会从当时的70美元左右升至126美元。而且按照美国法律规定,公司董事会成员如果没有离开董事会,就不能抛出手中持有的公司股票。 

  于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开始真正追究安然的盈利情况和现金流向。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终于在10月22日瞄上安然,要求公司自动提交某些交易的细节内容。并最终于10月31日开始对安然及其合伙公司进行正式调查。 经过调查,这些合伙公司大多被安然高层官员所控制,安然对外的巨额贷款经常被列入这些公司,而不出现在安然的资产负债表上。这样,安然高达130亿美元的巨额债务就不会为投资人所知,而安然的一些官员也从这些合伙公司*取私利。

  这个事件与安然有关联几个明星企业安达信、摩根、华旗都因此受到几百万美金到几个亿美金不等的经济处罚。然而这还不是整个事件最可怕的地方,最可怕的还是安然公司和当时美国政府要员之间存在着那么多不可告人业务纠葛。

  尽管,小布什政府没有把安然公司从破产边缘挽救回来。但是,长久以来小布什政府要竭力掩饰和安然公司之间的关系的做法却不难让我们从中看到少许猫腻。

  尽管,小布什多次在公开场合声称在他初次竞选州长时,安然公司首席执行官肯尼斯&;#8226;莱(Kenneth Lay)曾反对过他,并且两个人是在那次竞选后才开始认识的。可根据首席执行官肯尼斯&;#8226;莱的申述,肯尼斯&;#8226;莱曾告诉联邦能源治理委员会的领导,如果想保住工作的话,就应该和安然公司通力合作。而且,安然公司当时帮迪克&;#8226;切尼制定了一项能源计划,这个计划看上去的确是向切尼团队提建议的安然公司所写。

  而且就在安然公司破产时,其他能源公司仍然保持着和美国政府的密切联系。就在有关安然公司最新消息曝光的前几天,美国政府表示要放松发电站污染标准的意图;在安然破产不久,小布什政府做出决定,要继续实施一项有争议的计划,即在内华达州储存放射性废弃物。对于那些和政府有着密切联系的公司来说,每一项决定都会给它们带来一大笔财富。在有关决定何处储存核废弃物的事件中,美国CBS新闻观察网站(CB*)认为,有一群主要从事能源交易的政治募捐者刚好大发横财。

  而另外商业杂志《红鲱鱼》(Red Herring)刊登了美国凯雷集团(Carlyle Group)其时秘而不宣的最大的内幕。凯雷集团专门买进那些破产公司的防务合同,在集团获得新的政府生意后,集团的财富会不可思议的上升,这时集团就会卖出合同。前美国总统老布什是这个公司的一名员工。截至2001年10月,来自沙特*的本&;#8226;拉登家族是这个公司的投资商之一。

  而在小布什政府里面,美国国防部长唐纳德&;#8226;拉姆斯菲尔德(Donald Rumsfeld)最近给凯雷集团的老板,也就是他大学时候的摔跤伙伴弗兰克&;#8226;卡卢奇(Frank Carlucci)一份非常好的礼物:拉姆斯菲尔德先生决定继续实施一项广受争议的“十字军火炮系统”决议,这项决议甚至连五角大楼都想取消。结果凯雷集团又得到了一次转变的机会。

  由此可见,在美国政界要员以权谋私的现象可是相当普遍呀。如今,在美国老百姓眼里,美国的明星企业已经是“造假”的代名词,而美国的总统则成了“撒谎”的代言人。

  2003年,小布什让美国深陷伊拉克战争的泥潭后,立刻被美国的网友评为美国历史上“最能撒谎的总统”。

  小布什在2002年的一次大会上,允诺扩充美国警察队伍。但是在2003年,他却签署了一项法案把美国警察系统的预算减去30%,2003年的美国警察人数比2001年减少了一半。为了给美军入侵伊拉克寻找借口,2003年5月,小布什又声称“我们在伊拉克发现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然而至今美军在伊拉克没有发现任何生化以及核武器的证据;小布什还宣布伊拉克已是一个“自由国家”,而且“大规模战事已结束”,但现在报纸上出现的内容和他说的恰恰相反。 

  于是,网友把小布什的撒谎指数评到了,大家一致认为小布什的撒谎技巧可谓大巧若拙,他高明的是,他是装成“老实人”来撒谎的,所以受骗者特别多。不过,当伊拉克和美军的死亡人数都居高不下时,人们还是清醒了过来,只不过小布什还没清醒。

  是的,小布什的“撒谎”艺术可以说是如入化境,但小布什的前任克林顿,克林顿的前任老布什,老布什的前任里根也差不到哪里去。

  1996年选举时,克林顿曾说:“我还是小男孩时,就听说有个艾奥瓦州政党竞选秘密会议。”事实上,这个会议开始于1972年,当时克林顿已是牛津大学的研究生了。1996年1月26日,克林顿公然声称“我与那个女人——莱温斯基没有任何性关系。”但1998年8月,在大陪审团面前作证时,克林顿不得不承认他撒了谎。而克林顿撒谎的最终后果就是,很多美国人在他即使讲真话时也怀疑他在撒谎。 

  1986年,老布什任副总统期间曾被问及是否参加过白宫关于伊朗武器问题的讨论,老布什声称自己“不在圈内”,他还特别否认了自己曾参加过1986年1月的一次关于伊朗武器换人质问题的会议。但是,后来白宫被迫公布的日志表明,老布什参加了那次会议。 1990年3月,老布什总统吹嘘道“美国部署在以色列和沙特的‘爱国者’导弹成功拦截了伊拉克42枚‘飞毛腿’导弹中的41枚。”但是,以色列国防部发现,以方发射的“爱国者”导弹只有1/17命中了“飞毛腿”。老布什的撒谎功底由此可见一斑,而后人也在调侃,“布什帝国”的建立,老布什的谎言要分得一点军功。  

  1983年11月,里根告诉当时来访的以色列总理沙米尔,说他曾拍摄过大量纳粹集中营的照片。但事实是,里根从没访问或拍摄过纳粹集中营。 

  1985年以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接连发生美国人被绑架事件。以色列建议美国通过伊朗影响黎巴嫩的什叶派组织。此后美国和伊朗便开始秘密接触进行武器交换人质的交易。1986年11月,美伊秘密交易武器败露,美国国内哗然,里根的声望急剧下降。“我们过去没有以武器换人质,将来也不会。”里根在1986年11月时宣称。三周后,他软了下来,说“我要说的是,以武器交换人质不是我的本意。”三个月后,在一次发言中,里根说“几个月前,我告诉美国人我们没有同伊朗有过交易。现在,我的心和我最好的愿望仍在告诉我这是真的,但是事实是这不是真的。” 

  里根在撒谎时的逼真性真的让我们看到如果不是因为缺乏伯乐,好莱坞是绝对不该损失像里根这样一位有天分的明星演员。 txt小说上传分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