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华尔街之死 >

第13章

华尔街之死-第13章

小说: 华尔街之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确,如果美国政府在次级贷泡沫还没有完全吹起来的时候,采取果断的措施对市场进行干预,也许这次“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影响就不会那么大。但美国政府始终没有这样做,因为当时在任的总统小布什一直宣称要自己要坚守“政府不干预经济的自由市场原则”。

  很多时候,我一直感觉非常奇怪,为什么美国人那么喜欢用军事干预其他国家的内政,却还敢于在所有公开场合宣称自己是一个“自由主义者”。或者在他们的脑海里,“自由主义者”的真实含义就是:一只狼可以自由得吃掉一只羊,一个“强盗资本家”可以自由得抢走一个贫民的衣服,一个“小偷经纪人”可以自由得把客户的钱转移到自己的腰包,一个霸权国家可以自由得干涉另外一个主权国家的内政?

  说到底,我非常尊亚当&;#8226;斯密先生,我相信亚当&;#8226;斯密的《国富论》和亚当&;#8226;斯密关于“自由市场”的理论在很多情况下是非常行之有效的。但我坚决反对把“自由市场”万能化。因为人性弱点的存在,在一个完全没有管控的市场内,能够被充分发展的不仅仅是那些促进社会和谐的正常的经济流通行为,还有那些破坏经济秩序的投机倒把的非正常经济行为。

  这一点,其实在“自由市场”理论的最早提出人亚当&;#8226;斯密先生那里就有过同样的思考。尽管,在亚当&;#8226;斯密的《国富论》一直强调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的自由市场实际上是个自行调整机制,自动倾向于生产社会最迫切需要的货品种类的数量。例如,如果某种需要的产品供应短缺,其价格自然上升,价格上升会使生产商获得较高的利润,由于利润高,其他生产商也想要生产这种产品。生产增加的结果会缓和原来的供应短缺,而且随着各个生产商之间的竞争,供应增长会使商品的价格降到“自然价格”即其生产成本。谁都不是有目的地通过消除短缺来帮助社会,但是问题却解决了。用亚当斯密的话来说,每个人“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又好象“被一只无形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根本无意要实现的目的……他们促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往往比他们真正想要实现的还要好。”

  但亚当&;#8226;斯密也从来都没有怀疑过,如果没有道德情操作为市场经济存在的基础,作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指引,如果市场中的所有参与者在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不能够保持对他*利和公共规则的尊重,那么“看不见的手”要想发挥其价值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不管怎么说,在“自由市场”理论的引导下,美国经济在这次金融海啸爆发之前还是获得了不错的发展。但既然这次金融海啸像一百年前的那次大萧条一样,又一次强有力得证明了“自由市场并不总是那么完美有效”。在上一次的经济大萧条中,美国之所以能够实现经济复苏,原因就在于总统富兰克林&;#8226;罗斯福坚决而艺术地执行了经济天才凯恩斯所提倡的扩张性经济政策。但既然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出现“滞胀”即高失业和高通胀的同时出现,让我们看到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管理政策也是有其局限性的。

  其实,“自由市场理论”和“国家干预经济学说”就像硬币的正反两面一样,是国家经济政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就好比“奖赏”和“惩罚”是让一个小孩能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样,“自由市场理论”和“国家干预经济学说”都是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境才会产生具体的好或者坏的影响。

  对于国家而言,如果要推行“自由市场”政策,就必须事先给市场一个规范,告诉市场哪些行为不处于“自由放任”的范围之内;而如果要推行一个“国家干预经济”政策,也必须事先跟市场进行探讨,为什么这一干预政策能够起到的作用是促进市场繁荣,而不是制约市场发展。

  放松管制,市场一定是非常乐意的。这就好比一个家长告诉自己的小孩,说不再每天检查他的家庭作业。小孩当然要非常乐意了。但世界是公平的,小孩在小时候因为缺乏管控,同时自己又不具备足够的自制力,自然会“少壮时候没有努力”。而小孩子如果在小时候没有养成应该养成的好习惯,没有积累应该积累的知识,没有培养应该培养的技能,而是把全部时间用在玩游戏或者其他不好的事情上面。一旦小孩长大后,就会因为不具备生活所需的技能和专长,找不到工作,养不活自己。那个时候小孩就会感觉到家长放松对自己的管制,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忽视自己应该承担的教育责任。

  但加强管控,市场一定是排斥的。这就好比一个家长告诉自己的小孩,说以后你要每天放学之后用六个小时做各种各样的家庭作业,如果没有做到,那么家长就要揪小孩的耳朵、打小孩的屁股。这个时候,小孩当然就不乐意了。因为,在小孩看来,玩耍的乐趣远远大于做家庭作业的乐趣,被忽视的痛苦远远小于被鞭打的痛苦。于是,小孩在很小的时候,可能做出的选择是怀着痛恨的心接受了家长的强制性条件。而当他成长到足够强大的时候,就直接采取出逃或者“以牙还牙”的方式来避免自己被牢牢得紧钉在一个自己不喜欢、不乐意的地方。

  因此,从根本上看,亚当&;#8226;斯密的理论和凯恩斯的理论并没有不可融合的冲突,他们只不过是从同一事物的不同层面来做出解释和预言罢了。所以,经济学家们,当金融海啸来临的时候,我们还是少引发一些争吵,多协商一些实质性的解决方案。我相信,假如有一天亚当&;#8226;斯密先生和凯恩斯先生在天堂碰面,他们也一定会和坚持同样的观点。

引言:福山为什么要把人类历史终结为美国历史
毫无疑问,19世纪是属于英国的世纪,20世纪是属于美国的世纪,那么21世纪是属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世纪?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至少在现有的条件下很难回答。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21世纪很有可能不再是一个单独属于美国的世纪,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在反思和质疑,美国的时代是否已经被终结了?

  其实,在我看来21世纪最好是属于全人类的世纪。但或者美国人不会这么想,至少美国的少数精英分子不会这么想,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于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了。

  1989年夏天,美国约翰&;#8226;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高级研究院院长弗朗西斯&;#8226;福山在《国家利益》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历史的终结》的文章。

  这篇文章中,福山认为,所有的历史都是向着*和资本主义而去的,冷战的结束标志着*和资本主义的胜利。文章中,福山总结说,历史的终结是一个“令人感伤的时候”。他这样描述着“后历史时代”的生活:“为了取得大家的共识而进行艰苦的奋斗,为了一个抽象的目标愿意牺牲个人生活的奉献精神,以及在较大范围内开展,能产生勇气、想象力和理想意识形态的斗争,这些都将被经济研究、不断攻克技术难题、解决环境问题,以及不断满足消费者多样需求的过程所取代。在后历史时代,艺术和哲学都将不复存在,人类将只能在历史博物馆中去寻求安慰。”

  福山同志之所以认为“历史已经终结”了,是因为在持续了将近40年的冷战终于要结束了,而美国在演员里根同志的率领下终于要取得了这场马拉松式“冷冲突”的最终胜利。

  其实,美国和里根的胜利,并不是因为美国和里根很强大,而是苏联和戈尔巴乔夫很脆弱。美国在里根同志的率领下,战胜了由戈尔巴乔夫所统帅的苏联,多少有一些胜之不武的嫌疑。

  美国之所以能够取得与苏联竞争的最终胜利,只不过是因为好莱坞出身的里根同志比在农场中长大的戈尔巴乔夫同志更善于玩“装神弄鬼”的游戏罢了。里根同志一直通过各种渠道向戈尔巴乔夫同志灌输带有非常强烈误导性的“*化”、“公开性”、“新思维”、“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先进思想,而这种思想的最终结果就是苏共的领导权被弱化,而苏联也在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的戈尔巴乔夫的领导下最终走向了解体。

  戈尔巴乔夫承认了“人类利益高于一切”,这很好。但这样的口号最多只能让自己换得一个从西方而来的廉价的“诺贝尔和平奖”的称号,却不足以阻止里根继续在美国推动劳民伤财的“星球大战”计划。戈尔巴乔夫在美国学者的教育下,开始认识了“人类利益”的重要性,但里根自从1981年3月30日,挨过枪子以后,从来就知道在美国某些人看来美国的“国家利益”是永远要大于“全人类利益”的。

  福山同志在《国家利益》上提出“历史的终结”口号,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福山同志压根就没有搞明白美国所提倡的“自由”、“*”与“平等”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福山同志竟然在美国人自己办的《国家利益》杂志上谈论“全人类未来的走向”,说到底就是因为福山同志已经下意识认为美国就已经代替了全人类,而其实福山同志还只不过是一个日裔的美国人。

  福山同志在冷战即将结束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就让“全人类的历史”终结为“美国的历史”,未免让人感觉多少有些“掩耳盗铃”的嫌疑。

  福山同志如果稍微懂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话,就应该对这段历史给一个更加全面的判断,那就是“在全盘西化思想主导下苏联的历史走向了终结”,而不应该说“全人类的历史走向了终结”。

  就好像,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耳朵掩盖住了,然后想去偷隔壁张三家的门铃,在偷门铃之前告诉自己“只要把耳朵掩盖住了,那么就听不到门铃的响声”,而这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弱智对自己的自我欺骗。因为,尽管“偷铃者”的耳朵被掩盖住了,尽管“偷铃者”自己听不到“门铃的响声”,但并不意味着其他人听不到“门铃的响声”呀。

  于是,当这个“偷铃者”真的去偷那个门铃,然后被主人抓到以后,自然不得不承认原来自己即使把自己的耳朵掩盖住了,也会有其他人会听到“门铃的响声”而把自己抓起来。

  福山同志在看到正在走向“*”和“公开化”过程中的苏联突然解体,就贸然提出“历史的终结”的观点。但福山同志有没有想过,苏联的戈尔巴乔夫的确是因为接受来自于美国“*化”、“公开化”、“人类利益高于一切”的教育而误导苏联,让苏联在不成功的改革中被迫走向了解体,那么多年以后美国会不会有人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而采取不“*”、不“公开”的方式作出损害“人类利益”而成为“*”的敌人呢?如果,真有人这样做了,是不是就意味着福山同志要开始自己给自己打一个大大的嘴巴?

  然而,历史证明了,福山同志所做出的判断的确是自欺欺人的武断。因为,就在福山同志“历史的终结”言论发表后的第14年,美国时任总统小布什在没有得到联合国授权下,用一种极其不“*”、不“公开”的方式就贸然发起了对主权国家伊拉克的军事战争。

  这个时候,福山也开始不能不承认在他从前看起来接近完美的“美国”*背后还是有许多暗疮:“美国的诞生就是伴随着奴隶制的缺陷。多数派认可奴隶制而且写在宪法里。亚伯拉罕林肯在1858年和道格拉斯(Stephen Douglas)辩论的时候曾引用美国宪法中规定的平等原则来驳斥奴隶制度。但是尽管超越民族国家的某种形式的*在理论上是可能的,在我看来,要实现这个工程存在无法克服的实际上的障碍。”

  而让福山感到更加难堪的是,就在福山同志“历史的终结”言论发表后的第19年,美国华尔街因为没有受到有效监管,用一种所谓的“金融衍生”游戏,把全世界卷进了一场百年难遇的金融大震荡,彻底宣告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模式的脆弱与丑陋。而这个时候,福山同志也不得不开始标榜自己已经转变成为一个“*主义者”了。看来,福山真的不愧是福山呀!

  福山同志,希望“历史”被终结于美国一只独大的后冷战时代。这是福山同志的美好愿望。但经过这次金融海啸洗礼之后,美国能否继续保持其已经成功保持了几十年的作为唯一的超级帝国而君临天下的霸权地位?估计现在的福山肯定不敢再轻易做出草率的判断。

  尽管美元还是世界货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