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说话不要太老实 >

第3章

说话不要太老实-第3章

小说: 说话不要太老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偏看就可以的,而要用心思考,要好好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很多时候,人容易陷入流言之中。在这个时候,真正聪明的人一定坚持心中认定的判断,而不会被其他人的狂热左右而失去了思考。我们不但不能相信流言,而且不要传播流言。流言传播出去的危害是惊人的,我们必须让流言在自己这里戛然而止。

  对于比较流行的言论、判断,真正聪明的人一定会保持一种省思,绝对不会因为有了这样公认的言论和判断而失去自己的思考。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真理都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其他的大部分人都是盲从的。人要掌握真理,就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在任何时候都不要狂热,都不要不切实际,都不要异想天开,都不要放弃思考。

  ■

  
  3。 老实人常揭人短

  ■

  与人交谈,应该照顾别人的感受,不要咄咄逼人。学会体贴别人,善于施惠,短短几句话就可以做到。成功者在交谈中会给别人留情面,有时候,还要自己巧装糊涂,给对方一个台阶下,用情理服人,而不是用话语压人。因为他们知道,压人不会产生愉快的效果。我们要坚持人人平等,不论处在什么状况,都不要有过分的优越感。不要轻视任何人,要学会通过诚意来打动他们。有些时候,言语伤人比刀子还锋利。为此,一定要注意组织好我们的语言。

  一次在酒店里,一位外宾吃完最后一道菜,顺手把制作精美的景泰蓝食筷“插入”自己的口袋。

  这时,一位服务小姐看到了。但她并没有当场给顾客难堪,而是不露声色地迎上前去,双手捧着一只装有景泰蓝食筷的绸面小匣说:“先生,我发现您在用餐时,对我国景泰蓝食筷颇有喜爱之意。非常感谢您对这种精细工艺品的赏识。为了表达我们的感谢之情,经经理同意,我们把这双图案最精美的景泰蓝食筷赠送给您,并按‘最优惠价格’记在您的账上,您看好吗?”

  那位外宾自然明白这些话的弦外音。在表示谢意之后,他借口喝了两杯,误将食筷插入衣袋,由此下了台阶。

  有一群人在看电视剧,剧中有婆媳争吵的镜头。张大嫂便随口议论道:“我看,现在的儿媳真是不知好歹,不愿意和老人住在一起。也不想想以后自己老了怎么办?”话未说完,旁边的小齐马上站了起来,怒声说:“你说话干净点,不要找不自在,我最讨厌别人指桑骂槐!”

  原来,小齐平素与婆婆关系失和,最近刚从家里搬出另住。张大嫂由于不了解情况,无意中揭了对方的短而得罪了小齐。

  ◎ 得饶人处且饶人

  在为人处世中,场面话谁都能说,但并不是谁都会说。一不小心,也许你就踏进了言语的“雷区”,触到了对方的隐私和痛处,犯了对方的忌,对听话者造成一定的伤害。其实,每个人都有所长,亦有所短。为人处世的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善于发现对方身上的优点,夸奖对方的长处,而不要抓住别人的隐私、痛处和缺点,大作文章。切记:揭人之短,伤人自尊!

  “揭短”,有时是故意的,那是互相敌视的双方用来作为攻击对方的武器。“揭短”,有时又是无意的,那是因为一不小心犯了对方的忌讳。有心也好,无意也罢,在为人处世中揭人之短都会伤害对方的自尊,轻则影响双方的感情,重则导致友谊破裂。

  且看下面这个例子:

  有一位年轻姑娘长得很胖,吃了不少减肥药也不见效果,心里很苦恼,也最怕有人说她胖。有一天,她的同事小张对她说:“你吃了什么呀,像气儿吹似的,才几天工夫,又胖了一圈儿。”

  胖姑娘立马恼羞成怒:“我胖碍着你什么了?不吃你,不喝你,真是狗咬耗子,多管闲事!”小张不由得闹了个大红脸。

  在这里,小张明知对方的短处,却还要把话题往上赶,这自然就犯了对方的忌讳,不找麻烦才怪。

  所以,还是俗话说得好,“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要想与他人友好相处,就要尽量体谅他人,维护他人的自尊,避开言语“雷区”,千万不要有意无意地戳人痛处。

  与人谈话,千万不要揪住别人的小辫子不放。对于别人已经发生的笑话或者故事,也不要老是挂在嘴边。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即使是最喜欢开玩笑的人,也很忌讳别人拿他的过去说事。如果我们总是因为一件事情而遭到别人嘲笑的话,我们心中自然很不好受。事实上,别人也未必安了坏心,很可能是随口提起。

处处照顾别人的面子
我们要学会从心底尊重别人,不要揪住人家的小辫子不放。真正聪明的人往往很宽容,对别人过去发生的不快,从来不会提起。试问,谁又愿意和一个经常揭自己伤疤的人交往呢?

  每一个人生活中都有很多的无奈,过去的日子或许并不光彩。现在成功了,有地位了,自然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尊重,对于过去的日子也很忌讳。因此,我们不要揪住人家的小辫子不放,老是取笑人家。即使你的取笑是无心的,对于别人来说却听得十分刺耳。而那些依靠小辫子威胁和敲诈别人的人,不仅道德上让人不齿,他们自身也处在极其危险的境地。你让别人感觉到了威胁,别人也一定会威胁你,因为没有谁弱小到失去报复的能力。

  ◎ 处处照顾别人的面子

  人都是讲究面子的,很多时候面子和自尊是等义的。人性很奇妙,可以吃闷亏,也可以吃明亏,但就是不能吃“没面子”的亏。要在人性丛林里求生存,必须了解这一点。那些老于世故的聪明人,从不轻易在公开场合说一句批评别人的话,宁可高帽子一顶顶地送,设法保住别人的面子。别人也会如法炮制,给足你的面子,彼此心照不宣,尽兴而散。

  失败的老实人常犯的毛病是,自以为有见解,自以为有口才,逮到机会就大发宏论,把别人批评得脸一阵红一阵白,自己则大呼痛快。其实,这种举动正是为自己的祸端铺路,总有一天会吃到苦头。事实上,给人面子并不难,也无关乎道德,给人面子基本上就是一种互助。尤其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你更要学会给人面子。

  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那就是别人保存了面子,而你则赢得了别人的尊重。

  宋朝宰相韩琦在军中带兵时,有一天晚上批阅公文到夜深。那位为他举烛的卫兵实在太困了,不小心将韩琦的头发烧掉一绺。韩琦只是摸了摸头发,一言未发,继续批阅公文。过了一会,他抬头一看,卫兵换了人,马上意识到刚才那个卫兵已被卫队长叫出去责罚了。他忙走出去,对卫队长说:“他已经知道怎样拿蜡烛了,不要惩罚他。”他还好言安慰那位犯错的卫兵。

  还有一次,韩琦宴请下级官吏,并拿出一个玉杯请大家欣赏。这对玉杯价值连城,韩琦十分珍视,平日是轻易不肯拿出来的。不料,一位下官喝醉了,不小心将玉杯碰落在地。他吓得酒都醒了,跪在地上瑟瑟发抖,连称“死罪”。谁知,韩琦只是淡淡地说:“大凡宝物,该有它时它就来了,不该有它时它就走了。天数如此,这不是你的错。”经此一事,朝中上下无不传颂韩琦气度过人。

  在生活中,我们稍加留意,即可发现,越是地位崇高的人,越是谦虚待人,处处照顾别人的面子;越是地位低下的人,越是趾高气扬,不把别人的面子放在心上,甚至不惜践踏别人的尊严。并非地位高了自然会照顾别人的面子,恰恰相反,因为他们善于照顾别人的面子,才可能成就今天的地位。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照顾别人的情面,千万不要咄咄逼人。当你咄咄逼人的时候,只不过是在炫耀自己的口才有多好,这种炫耀本身就是让人厌恶的。咄咄逼人很多时候都会让人产生刻薄的印象。试问,又有几个人愿意跟那些刻薄的人交往?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要学会不说偏激的话,不多说批评的话,即使批评也要针对具体的事情,而不要针对过于泛泛的群体,因为这个泛泛的群体很可能就包括了你的谈话对象。在谈话的时候,不要过多地表现出自己的喜恶也是一个必须坚持的原则,因为你所厌恶的东西完全有可能正是别人喜爱的东西,而你所喜爱的东西或许正是别人唯恐避之不及的东西。因此,要想不在言语上有所缺憾,不但要学会少言,而且要学会话语的柔和。

  ◎ 巧装糊涂,给人台阶

  做人最好不要树敌。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学会运用巧妙的言语,甚至是看起来很糊涂的言语,给别人台阶下。

  古时有一位国王,在领兵跟敌国作战时,遇到顽强抵抗。战争异常残酷,持续了几个月之久。

  一次,敌方将领想出一个“擒贼擒王”的计策——派一位武士行刺国王。这位武士骁勇机警、行动敏捷,他躲开岗哨,想从马棚偷偷溜进国王的卧室。不料,国王的马见有异客入侵,便嘶叫起来。这个情况是武士事先没想到的,他拿不准应该杀马灭口、继续冒进,还是脚底抹油、赶紧开溜?

  国王听见马鸣声有异,估计出了情况,手持宝剑出来察看,发现了刺客。他一声招呼,卫兵们便蜂拥而来,向刺客扑去。武士知道此番性命难保,想举刀自刎,却已经来不及了,被卫兵们捆得结结实实,扔在地上。

  这时,卫士长跑过来,一面向国王自责疏于防范之过,并请示如何处置这名刺客。

  国王走到武士身边,厉声问:“你是来偷马的吗?”

  武士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含含糊糊答应一声,心里却想:我是来取你性命的,怎么说我偷马呢?

  国王回头对侍卫长说:“这家伙一定是来偷马的。现在是战争时期,老百姓都很穷,想偷马卖钱,情有可原。把他放了吧!”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4。 老实人喜欢较劲
侍卫长急忙说:“不能放!他明明是来行刺的,不是来偷马的,应该将他就地正法。”

  国王说:“他明明是个偷马贼,为什么说他是刺客呢?我看他也是一条好汉,一定是迫不得已才干这种小偷小摸的事。把他放了吧!”

  侍卫长无奈,只好把刺客放了。

  这件事传出去后,人们都称颂国王心胸宽广、爱惜人才。各地的勇士如潮水般涌来投奔他,他的军队实力大增,很快就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后来,国王统一了北方各部,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王国。这位国王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

  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量。圣经说:“原谅你的仇敌。”这看似非道德说教,其实也是经验之谈。因为原谅仇敌可能带来很大好处。但是,原谅仇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方面,很难克制自己的仇视心理;一方面,在操作上很难做得恰到好处——带着鄙视、不屑心理予以原谅,反而成为新的仇恨的苗头。只有带着尊重的心理予以原谅,才可能完全收缴对方心中的锐器。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树一些敌人。在这个时候,我们如果想化敌为友,最好的办法就是假装糊涂。其实,假装糊涂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并不会损失什么,因为你内心洞察一切。相反,在这装糊涂的过程中,还显示了我们的胸怀,也感动了我们的敌人。

  古时候的智者,很多事情都看见了,但他们假装不知道;很多事情都知道了,但他们假装不相信。这种假装不是虚伪,而是为了不让别人过于难堪。一个人不但要懂得大度,而且要懂得如何大度。如果一个人只是嚷嚷着要以德报怨、化敌为友,却没有行动,尤其是那种给人情面的行动,那么化敌为友绝对不可能成功。因为人到最后,很多时候都是在争一口气,而并不是争事情的是非结局。所以,应该学会给别人情面,给别人台阶。

  ■

  
  4。 老实人喜欢较劲

  ■

  在社会中,我们与人交谈,很多时候都是在自我营销,将自己的才华和能力销售出去。我们不要总是想着凭借自己的口才和辩驳将自己的道理说明白,有些时候还要适当地从情出发,说些能够打动别人、感染别人的话。把道理说得太多,就有点木讷。把事实摆得太多,就容易招来别人的反驳。为此,以情动人是一种润滑剂。如果你能让人在情感上和你产生共鸣,你和别人心理上的距离就拉近了很多。

  人是有感情的,在交谈的过程中,你要学会针对别人感情的弱点,与别人产生共鸣。只有这样,你的交谈才能产生最大的效果。

  1914年,章太炎被袁世凯幽禁在北京龙泉寺。章非常气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