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冀连梅谈:中国人应该这样用药 >

第13章

冀连梅谈:中国人应该这样用药-第13章

小说: 冀连梅谈:中国人应该这样用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烈、无尿、腹胀或脱水程度加重等症状,应立即将其送至医院,对其进行输液补液。

    腹泻期间,无须禁食

    针对儿童腹泻,除了可以用口服补液盐帮他们纠正脱水外,还要对他们的饮食进行调节。宝宝腹泻时到底是吃还是不吃,这是难倒家长的一大问题。过去有种看法是禁食,认为腹泻时应该不吃不喝,这样腹泻就会减轻。因为吃得越多,喝得越多,腹泻就越频繁。目前的观点主张,宝宝腹泻期间应继续原来的饮食,但是不要吃新的食品或生冷的食品,也不要强迫进食。比如要避免给他们吃鸡汤、果汁之类的高脂肪、高盐或高糖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加重宝宝脱水的症状。应该给他们选择酸奶、水果、蔬菜和粥类等食物。

    经常有妈妈通过微博问我:是不是宝宝腹泻就不能再吃母乳了?不能再吃配方奶了?目前针对腹泻的治疗,推荐腹泻前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即使腹泻,也应该继续让他吃母乳。不仅可以让他继续吃,还应该让他多吃。因为让他继续吃母乳是在帮助他补充能量。要不要给腹泻的宝宝继续使用配方奶?这个问题取决于宝宝的腹泻是不是因为乳糖不耐受造成的,如果是,可以将配方奶换成不含乳糖的。目前也有一些医生建议在这个阶段可以将配方奶换成不含乳糖的配方奶粉吃一段时间,以保护肠道,等腹泻症状消失后,再换回原来的配方奶。

    管好手、口和尿布,对轮状病毒说“不”

    小儿秋季腹泻是感染轮状病毒引起的,所以为了避免宝宝患上小儿腹泻,就要避免宝宝染上这种病毒。轮状病毒属肠道病毒,是靠手口传播的,所以宝宝若接触了感染轮状病毒的人,或者是感染轮状病毒的人接触过的物体,就可能会感染此病毒。因此,家长平时要给宝宝勤洗手。让他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冷食物,并定期给宝宝的餐具、玩具消毒。
★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第14节。
e米e花e书e库e ;www。7mihua。com
    在疾病流行的季节,尽量避免让自己的宝宝和别的宝宝你吃一口、我吃一口地分享食物,因为这样更容易使宝宝感染轮状病毒。

    另外,家长还要注意宝宝尿布的卫生,要避免使用公共的换尿布台,不得已使用时,在给宝宝换尿布前,要用酒精湿巾对尿布台进行消毒。

    预防手足口病的五句真经

    没有一种药能有效预防手足口病

    经常有家长在微博上给我留言咨询手足口病的预防,有人问:“一同事告诉我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宝宝从外面玩耍回家后给他洗手、洗脸、换衣服,然后再给他喷儿童型的开喉剑喷雾剂。说这是儿科医生说的。开喉剑喷雾剂能这么使吗?没病也喷这个预防合适吗?”也有人问:“宝宝的幼儿园每天晨检的时候都往宝宝嘴里喷一种叫利巴韦林的药,说是预防手足口病,安全吗?”诸如此类的问题凸显了整个社会对手足口病的认识误区。

    就目前的医学进展,作为专业药师,我还从来没听说过哪种药可以预防手足口病,而上述提到的开喉剑和利巴韦林都不属于疫苗的范畴,起不到预防手足口病的作用,滥用反倒会带来新的疾病(参见第018页“抗病毒的利巴韦林注射液不治感冒”的相关内容)。另外,手足口病有那么可怕吗?家长们多了解一些手足口病的基本常识还是很有必要的。

    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体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的飞沫)及被污染的毛巾、玩具等物品而感染。手足口病多发生在6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所以手足口病预防的重点在幼儿园。

    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2~7天,没有明显的预兆,多数患儿突然起病,早期表现主要是发烧,随后会出疹子。手足口病引起的疹子是一种透明的水疱,主要集中在手、脚、口腔和肛门周围,疹子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出疹子的同时,患儿可能还会出现类似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比如咳嗽、流鼻涕、打喷嚏等。

    只要对症护理,1~2周多数可自愈

    跟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一样,绝大多数的手足口病例,病症都比较轻。目前还没有针对肠道病毒治疗手足口病的药物,所以治疗手足口病就只能尽力去缓解它表现出来的症状。比如手足口病患儿身上表现出了高烧症状,就给患儿使用退烧药;如果出现了呕吐和脱水等症状,就给他们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多数手足口病患儿1~2周可以自愈。

    但也可能会出现极少数病情严重的患儿,因此如果宝宝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都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1。持续高烧不退,2。频繁呕吐,3。四肢抖动、瘫痪或者抽搐,4。白天过度睡眠、容易惊醒、烦躁不安,5。呼吸困难。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实际上是肠道病毒。因为病毒种类比较多,因此得过一次手足口病不代表就不会得第二次,所以即使感染过手足口病的患儿也还是要预防这种病的。病毒主要是通过手口、粪口传播途径进行传播的。所以,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卫生部有一个五句真经: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

    用心呵护,让宝宝远离尿布疹

    尿布疹,大麻烦?有网友留言,说看了三四家医院,最后在我微博上搜到了治疗宝宝尿布疹的方法。我一个朋友最近也和我分享她当年和儿子尿布疹奋战的经历,说很难对付,为了保持小屁股干燥,经常要拿个吹风机朝宝宝小屁股猛吹。尿布疹真的这么麻烦吗?

    宝宝红屁股,多是由于粪便尿液的刺激

    每个宝宝在婴儿期都可能会得尿布疹,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红屁股”。顾名思义,尿布疹是指尿布包裹处皮肤上起的皮疹,皮疹可以是发炎发红的轻症,也可以发展成流水流脓的重症。造成宝宝尿布疹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第一,宝宝的新陈代谢快,每日排便排尿的次数多,粪便尿液中的氨水等刺激性物质经常刺激皮肤,加之宝宝皮肤比较娇嫩,就容易导致屁股、生殖器、大腿上部等处的皮肤受到损伤,这在宝宝腹泻期间以及服用抗生素期间尤其常见。这也是宝宝长尿布疹的主要原因。

    第二,粪便尿液刺激导致的皮肤发红治疗不及时、护理不得当,3天后就容易继发真菌感染,这种情况容易出现在腹股沟以及生殖器等部位,可以表现为发水疱,甚至溃破;要是合并细菌感染,则可能流黄色脓水。

    第三,对尿布中的染料过敏、疥疮等其他少见原因。

    尿布疹防治四部曲

    尿布疹的护理和治疗只有针对病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第一,为了减少宝宝皮肤与粪便尿液的接触时间,应勤换尿布,通常建议每2~3小时就要更换一次,或者宝宝只要拉了就要及时换掉尿布。有人会问,宝宝尿布疹是不是因为穿了纸尿裤导致的,用布尿布会不会更好?恰恰相反,布尿布一尿湿乎乎的,湿布紧贴着皮肤,更容易导致尿布疹出现。另外,布尿布的清洁方面也有问题,清洗布尿布时通常会用到有刺激性的清洁剂,如果天气不好,不能充分将其晒干、有效消毒的话,用在宝宝身上,也会造成宝宝皮肤感染。所以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还是推荐家长给宝宝用纸尿裤。生产纸尿裤的技术现在已经比较成熟了,一般厂家生产出的纸尿裤都能吸湿保干,让宝宝的屁股保持干爽透气。但是,再好的纸尿裤,如果家长犯懒不及时给宝宝换的话,也可能会让宝宝患上尿布疹。所以,要想有效地预防尿布疹,家长需要勤快一些。

    第二,更换尿布时,要用流动的温水冲洗屁股,之后用柔软的棉布或者纱布拍干屁股。注意“拍”这个词,只有当过妈妈的人才能体会这个词精准的意思,是要用我们轻柔的动作倍加呵护宝宝的小屁股才行。另外,避免使用卫生湿巾擦拭宝宝的屁股,湿巾里的消毒剂会对皮肤产生新的刺激,同时湿巾擦拭也会在皮肤上残留水分,而患有尿布疹的皮肤需要保持干爽才能尽早恢复。必要时,可以像我在文章开头提到的我朋友一样,使用吹风机的低温挡吹干宝宝屁股,或者阳光好时,让宝宝不用尿布趴一会儿晒晒屁股。

    第三,除了上述保持宝宝屁股干爽的护理手段外,避免粪便尿液直接刺激皮肤的手段还包括在干爽的屁股上面涂抹皮肤保护剂,这类保护剂可以是油脂类物质,包括家长们常说的橄榄油、茶油、麻油、鱼肝油等,利用的是油水分离的原理。也可以是涂抹护臀霜,包括含氧化锌、凡士林等有效成分的护臀霜,利用的是隔离的原理。给宝宝涂抹护臀霜,需要厚厚地涂抹一层才能有效隔离刺激物。

    第四,对于继发真菌感染的尿布疹,可以使用治疗性药物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如派瑞松),此药含少量的激素曲安奈德,有消炎的作用,另一个有效成分益康唑是抗真菌的成分,用于对抗真菌的感染;对于继发细菌感染的尿布疹,可以使用治疗性药物莫匹罗星软膏(如百多邦)、红霉素眼膏或者金霉素眼膏等。使用治疗性药物的同时,仍然需要在涂了这些药之后涂抹厚厚的一层护臀霜来隔离粪便尿液。

    绝大多数宝宝的尿布疹,家长在家按照上述方法正确护理和治疗就可以痊愈。少数在家护理无法改善或者症状严重的宝宝,则需要去医院看专业的皮肤科医生,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

    湿疹的护理和治疗是一场持久战

    湿疹有能断根的药吗?含激素的药膏真的不能用吗?母乳是诱发湿疹的主要原因吗?微博上每天都有人向我询问诸如此类的问题。宝宝湿疹困扰了千千万万的家长,我尽自己所能回复了无数家长有关湿疹的疑问,并将回复过的问答汇总成长文章,通过家长们4万多次的转发传播给了更多饱受宝宝湿疹折磨的新手爸妈,起到了很好的科普效果。现在我将湿疹的护理和用药方面的知识给大家普及一下,希望能帮助更多的爸爸妈妈。

    根治湿疹,无药可寻

    湿疹在5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身上高发,确切病因目前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可以根治湿疹,但50%以上的宝宝随着年龄的增长,湿疹可以自愈。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能做的就是通过正规渠道获得专业知识,通过科学的护理以及必要的药物来控制湿疹的反复发作,以减轻湿疹对宝宝生活质量和生长发育的影响,不要听信各种偏方秘方延误宝宝治疗。

    引起湿疹的原因很多,通常认为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一是遗传。比如说家族中有患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等过敏性疾病的人。

    二是过敏。宝宝的湿疹,常与自身免疫系统不成熟有关;成人的湿疹,常与自身的免疫系统失调有关。和过敏沾边的疾病,包括湿疹、过敏性鼻炎、哮喘等,都没有根治的办法。为什么不能根治呢?这要从过敏是怎么一回事说起。

    过敏是指在某些情况下,某些人的身体对正常的体外因素产生的不正常的过度反应。这些正常的体外因素可能是吃了海鲜,或者皮肤接触了刺激性的洗护用品,以及通过呼吸吸入了花粉、尘螨等东西。正常人的免疫系统对这些东西不会作出特殊反应,只有某些人的免疫系统不成熟或者失调时,才会将这些东西看成是破坏身体正常功能的“异物”(也就是医学上讲的“过敏原”),进而做出过度反应产生抗体,抗体会留在血液中,一段时间后,身体再次接触到“异物”,抗体就会对抗“异物”,进而产生过敏反应,释放炎性物质导致皮炎或过敏性鼻炎等症状。

    由此可见,人体的防御体系——免疫系统不成熟或者失调诱发的疾病,我们不可能采用破坏人体防御体系的方法去治疗,也就没有根治的办法,采取的治疗手段只能是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以护理或药物的方式控制症状,预防复发。

    既然湿疹没有彻底治愈的方法,家长要有和湿疹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常说母子连心,家长的焦虑状态很容易影响到宝宝,给宝宝造成精神压力。精神紧张也是诱发湿疹的原因之一,所以家长面对湿疹一定要心态平和,营造一个愉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