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西点男孩 >

第5章

西点男孩-第5章

小说: 西点男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漫语言,将艰难的纠偏训练包装成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绝对富有趣味性、挑战性的男孩子们的游戏。在真真假假的游戏活动中,吸引、号召、激励孩子们积极参加,通过切身体验与准确引导,逐渐调整自己的体态步态,矫正自己的行为习惯,修正自己的精神心理,获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魔鬼训练的目标,是培养男孩应有的耐力、毅力、魄力。
  2007年9月22日,星期六。晚饭后,万老师根据部分家长的建议,决定教孩子们学习洗衣服。平时因为上学,没有时间。星期六的晚上,时间相对宽松一些,安排孩子们学习最基本的洗衣服劳动。
  孩子们被召集起来,万老师首先简单介绍此次活动的缘由,是接受部分家长的建议,让大家尝试一下不借助任何现代化工具,学习掌握徒手洗衣服的基本生活技能。然后,介绍徒手洗衣服的步骤:先把要洗的衣服浸泡在水里,一般衣服都可以用温热水浸泡,毛料衣服只能干洗,化纤材料不宜用滚烫的水。大件衣物浸泡的同时,可以放入一定数量的洗衣粉。小件衣服可以不用洗衣粉,用肥皂涂抹在有脏的部位。待浸泡到一定时间后,用手搓洗,将脏污消灭。再拿到水里冲洗,揉搓。待到用手拧出衣物里的水清爽了,衣服就算洗干净了。晾晒出去,等到晒干了,收回,折叠整齐,全部工作就完成了。没有更多的说教,有的是有趣生动的劳动游戏。
  “愿意尝试自己洗衣服的弟兄们请举手!”万老师期待着孩子们的积极响应。
  总共28个男孩中,第一批举手的有8人,他们表示愿意学习自己洗衣服。
  “好,这8个弟兄每人加两颗星……”
  “哇!”万老师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欢叫声。举手的男孩为自己得到两颗星而欢天喜地,没有举手的孩子为自己错失机会而惋惜。因为,此次活动的两颗星,意味着本周奖惩会上将拥有更多的博弈资本。
  “还有没有人想学习洗衣服的?请举手!”万老师趁着孩子们起劲的势头,鼓励大家都能够主动参加这项基本生活技能体验活动。
  刷!刷!刷刷!教室里很快举起了一只只勇敢的小手臂。
  “欢迎弟兄们的积极参与!不过,现在举手没有加星的机会了。机会和挑战永远都是属于勇敢者的。”万老师总是在最适宜的时机作最适宜的启发引导。
  经过动员启发,28个男孩中,最后还剩下5人不愿意参加此次活动。万老师没有批评他们,而是请他们当众谈谈各自的理由。
  “我没有洗过衣服,怕自己洗不干净。”
  “我作业没做完,没时间洗衣服。”
  “我的手破了,沾生水会发炎。”
  “我会洗衣服,就不用洗了。”
  “只有女人才洗衣服,男孩子不用学洗衣服。”
  “现在有洗衣机,不用徒手洗衣服。”
  万老师等这5个孩子陈述完毕后,一一予以作答:
  没有洗过衣服,不会洗,没关系,我们可以学习着做。生活中的很多技术、技巧都是需要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的。
  作业没做完是速度太慢,落后不能够成为正当的理由。
  手破了,为避免沾生水发炎,可以不参加此次活动。
  会洗衣服,就不用洗了,请问会吃饭的人就可以不吃饭了吗?
  现代社会,男女平等,基本生活技能是每个人都必须掌握的。
  洗衣机可以帮助我们劳动,但耗费资源和能源;在时间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我们需要自己动手,体验劳动的过程和收获的结果。
  最后,只有一个孩子没有参加此次的洗衣服活动。
  孩子们学习洗衣服的任务是:
  1~4年级男孩,洗各自的袜子;
  5~6年级男孩,洗各自的袜子、短裤;
  7年级男孩,洗各自的袜子、短裤、汗衫。

魔鬼训练:耐力,毅力,魄力(2)
任务布置后,所有老师都参与指导孩子们的洗衣服活动,告诉他们肥皂抹多少,怎么搓洗,怎么清水,怎么拧干,怎么晾晒……
  第一批举手的孩子,积极性最高,很快就完成了各自的洗衣服任务。万老师宣布这8个先进分子,如果作业已经完成者,可以看电视;再给予每人奖励20元,可以集体去超市购物,或者留存到个人账户。
  “噢—耶!”
  一片欢呼。
  对于任何一个西点男孩家庭来说,洗衣机都是绝对会有的小物件。部分家长主动向万老师提出建议,希望西点男孩能够学会自己徒手洗衣服,要孩子们通过切身的劳动,体验其中的滋味甘苦,慢慢懂得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万老师认同这个建议,经过认真思索和准备后,开始了这次尝试。平时孩子们课业较重,训练中心没有安排这方面的学习内容,从今天开始,才在周末时间,由易而难,让孩子们学会清洗个人私用物品。
  预计到孩子中可能会出现不愿意主动参加的情况,万老师觉得没关系,大家摆理由,讲道理,道理讲清楚了,心平气和,相互感召。加之奖罚分明,褒奖先进,改进落后,意在动员组织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养成节俭勤奋的生活习惯。
  “天下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
  万老师从自己多年从事的儿童教育工作中总结出这样的结论。
  让孩子们成为一个健康、睿智、幽默、豁达的人,是西点男孩训练中心的培养目标。
  作业拖拉,上课做小动作,早晨不肯起床,看电视不愿起身,看到陌生人不敢讲话,平时看着蛮聪明,考试成绩不理想……出现在孩子们身上的这些行为偏差、学习习惯问题,光靠讲道理是没有用的,纠偏的关键在于创造机会,找到现在孩子们的兴趣热点,设计出一整套有针对性,有刺激性,有操控性,科学严密、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让孩子们在不断的集体活动中,纠偏改正,健康成长。
  平时受学校教学时间限制,无法实施集中训练计划。每年暑假将近两个月时间,很多家长没有时间照顾孩子。而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没有伙伴,又没有家长照管,就很容易造成孤单一人闷在家里,漫长的近两个月时间,处于自制力薄弱的年龄阶段,整天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人越养越胖,越胖越懒,身心困乏,恶性循环。
  为了改变孩子们暑假这种可怕的生活状况,西点男孩训练中心开办西点男孩夏令营活动。改变生活环境,改变生活规律,纠正不良习惯,引导孩子们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每到暑假,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学生家长纷纷致电致函,或者直接找到西点,前来咨询,“万老师,你们暑假到底是怎么训练的?”
  西点男孩暑假训练,主要包括三大版块:行为规范、学习习惯、文化课辅导。其中行为规范训练内容,属于“魔鬼训练”范畴。
  西点男孩训练中心给每个孩子建立了训练档案,根据家长介绍和孩子口述,以及老师们的观察,将孩子们分成六个队训练,由专业老师带队,每天上午8:30~10:30为特训时间。
  第一队:快乐奔驰队。
  入选标准:做事毫无章法,完全凭自己的意念做事,学习成绩差又不肯做作业,对人没礼貌,不会主动问候打招呼。
  第二队:精益求精队。
  入选标准:做什么事都粗心,明明会做的作业照样做错,经常心不在焉,听三不听四,人很聪明,做事不踏实。
  第三队:猛虎下山队。
  入选标准:胆子很小,做什么事不是往前冲,而是往后退,说话低声细气,与人交往,老是吃亏。
  第四队:心灵手巧队。
  入选标准:动手能力差,自理能力差,做什么事动作都很慢,简单工具不会用,鞋带不会系。
  第五队:小小男子汉队。
  入选标准:没有毅力,不敢担当责任,胆小怕事,做事虎头蛇尾。
  第六队:清华北大队。
  入选标准:一门功课极差,或门门功课都比较差,对读书学习没有兴趣。
  有的家长说:“万老师,我看我们儿子每个队都要去,他什么毛病都有。”
  万老师不赞成这种观点,认为这其实是不可能的。男孩身上带有一些这样那样的行为偏差是正常的,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认为自己的孩子一无是处。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优势,有他的潜能,作为家长或老师,最需要的,是善于发现孩子优势和潜能的眼光。尤其是从顽皮、顽劣的男孩身上发现优势和潜能,然后又有针对性地扬长避短,激发潜能,发挥优势,需要专业精到的眼光和科学严密的训练方法。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魔鬼训练:耐力,毅力,魄力(3)
“这个世界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光。”法国雕塑家罗丹的名言,不仅表现在艺术创作上,同样适用于对孩子们的教育中。
  每年的7月中旬至8月下旬,是西点男孩的暑假训练时间。
  早晨7:30~8:30,起床、盥洗、锻炼、早饭。
  刚开始训练,有的孩子很兴奋,早上5点多就想起床了,看着门口睡着值班老师,又不敢起床,机灵的孩子就将自己的小毯子垫好,等待起床铃声一响,他就可以夺得第一名,得到一颗星。另有孩子提出异议,认为这不公平,过早起床同样也是违背作息时间纪律。老师于是秉持公平、公正、民主、透明的原则,将早起男孩的星章暂且缓发,等到晚饭后的班会时间开展集体讨论,大家决断。
  这是个热闹的集体生活世界。起床铃声响起后,寝室里南腔北调,此起彼伏。带队老师一时还记不清所有孩子的姓名,急中生智,先给自己起个很形象的外号,明明是个男教师,偏偏叫个“羊妈妈”,然后再给孩子们起外号,形象、易记。高个的叫“长颈鹿”,动作缓慢的叫“海豚”,身体偏胖的叫“大胖胖”、“二胖胖”、“小胖胖”。还有“科学家”、“外星人”、“约翰逊”、“阿普金”、“大鲨鱼”……稀奇古怪的名称,你叫我应,陌生感很快就消失了。
  这些孩子们管别人闲事比做自己正事更热心。自己的眼高手低,与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融为一体,在集体生活中得到充分表现。
  洗漱完毕,每人都喝过大半杯温开水,整队出发,参加早锻炼,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麻雀都安静下来。
  低年级跑里圈,高年级跑外圈。操场跑道充分利用起来,早晨的校园顿时就沸腾了。
  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孩子们刚刚进入夏令营的第一周,早锻炼跑步量在每人每次1200~1500米,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制订参考标准。第二周开始,训练量增加到每人每次2500米,特别体质情况特别对待。下雨天,就爬楼梯,每人每次20层楼梯。
  大部分孩子经过早锻炼,都会大汗淋漓。稍事休息后,早餐时间,每个孩子都胃口大开。食堂自制的豆浆,富含高蛋白低脂肪,佐以鸡蛋、杂粮稀饭和肉包子,每天变换花样,确保孩子们训练期间的营养吸收和新陈代谢。用餐实现份饭制,需要添加者可以随时添加。身材瘦高的严俊磊被称为“永和豆浆”,他创造的最高纪录是一次喝下5碗豆浆。
  上午是文化课学习时间,对于不爱学习的孩子来说,是痛苦的开始。
  8:30~9:30,英语学习。
  很多男孩都不喜欢英语。
  “看到英语单词头都大了。”
  “万老师,我从来不做英语作业。”
  “万老师,我英语没有考上过及格线。”
  “万老师,我宁愿冲厕所,也不愿学英语。”
  左一个万老师,右一个万老师,目的就是不想学英语。复读机拿在手上,嘴里都没发出声音。
  “如果不认真学英语,那就准备进‘快乐奔驰队’吧。”万老师给这些孩子们的回答。
  一听这话,几个顽皮的孩子开始收敛了,口中念念有词了。
  万老师认为,人是在比较中生活的,看电视与做作业,看电视舒服,所以人们总是倾向选择舒服。做作业与进快乐奔驰队,做作业舒服。“快乐奔驰队”是所有魔鬼训练中要求最严、最苦的一个队。
  亿万富翁的儿子章哲被分配进快乐奔驰队。他没想过要尊重别人,也没认为要做作业,整天挂在嘴上的是游戏、奔驰、宝马、法拉利、阿迪达斯、耐克,学生之间比什么他不知道,他跟别人比爸爸。
  下岗工人的儿子林清也被分配进快乐奔驰队,他认为自己再努力也没用,不如有个好爸爸,索性破罐子破摔。
  单亲家庭的杨光也被分配进快乐奔驰队,由于跟外公、外婆长大,宠得不得了。外公、外婆觉得这孩子缺乏父爱,就用无数倍的溺爱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