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西点男孩 >

第28章

西点男孩-第28章

小说: 西点男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到的回答是:报纸杂志、互联网上都报道了。
  公安局方面迟疑了一会儿,说道:如果新闻报道失实了呢?我们公安局抓人第一要时间确切,第二要地点确切;第三要后果确切。没有一个家长和孩子来举报,我们怎么去抓她?
  对方无言以对。
  

像信徒那样操办西点
西点男孩被部分新闻媒体妖魔化后,给万国英带来很多麻烦,却更加坚定了她办好西点男孩训练中心的决心,促使了她进一步完善男孩发展训练培养的理念、规则、程序,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张。
  原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先生说:新闻记者不是你的朋友,也不是你的敌人;不是你的上级,也不是你的下级;而是你的挑战者。
  回顾自己与新闻媒体交往的经历,万国英觉得自己太把新闻记者当朋友了。她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她在面对所有记者采访的时候,永远是坦诚的,开放的,透明的。因为她创办西点男孩训练中心,没有任何不可告人的动机、欲念、诡计和手脚。为了筹措运转资金,她变卖了一处闲置的房产。她不需要它为自己挣钱,也不需要它为家庭挣钱。经济上的目标,她只希望持平就好。当教育不是个赚钱的行业,才有真正的敬业精神和崇高道义。孩子们交来的学费,主要用于孩子的伙食、器材、场地房租、工作人员工资。在西点所有工作人员中,唯独她自己是不拿工资的。
  2007年暑假,西点男孩夏令营期间,她到厨房去巡查,拿起一把大海勺,从一个大保温桶中轻轻地舀起一勺为孩子们烧制的绿豆汤,发现只有汤水,没有绿豆,顿时火冒三丈,当时就把保温桶给掀翻了。责令厨房马上重做,绝对不许在孩子们的伙食上动任何手脚。
  “你们要多少工资,可以找我谈;你们要多少伙食费,可以找我批。如果再发现孩子伙食上不合格,立马给我走人!”万老师很少会这样动气。
  她始终相信,西点男孩训练中心是属于社会公益范畴,其规模有限,其救治有限,有缘进入西点的男孩,都是幸运的。能够尽自己的努力,多培养出一个身心健康的男孩,就是多积一分功德,多做一件善事。她深深地爱怜着每个孩子,而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属于自己,他们是国家的明天,社会的未来。
  她始终坚信,西点男孩训练中心应该是一个非营利性机构。政府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减免其税收,它则每年向社会公开经济账务,承担政府与市场之外的社会救治功能。
  她始终深信,任何对西点男孩有益的事,都是我们每个人自己对社会的爱心和贡献;任何对西点男孩有害的事,都折射出我们每个人自己的道义良知。
  新闻媒体广泛传播了西点男孩的名声,其中一些不负责者严重夸张放大了西点男孩的个别局部教学手段,最终将西点男孩妖魔化,给西点男孩带来许多麻烦。万国英说:“如果客观理智地讲,我对新闻媒体是又爱又恨。我对某些记者编辑的做法有意见,对他们人格上是尊重的。我始终很乐观,蛮看得开的,因为我在西点的问题上是无私无畏的。”
  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2006年年底的事态刚刚平息,2007年5月31日、6月1日晚,江西某电视台在没有实地采访的情况下,仅仅依据从其他方面获得的音像资料,就主观臆断地剪贴编辑出一档电视评论节目《学校用皮鞭、黄连体罚学生》,分两次连续播出。这是典型的主观臆断的主题结论在先,即首先认定西点男孩训练中心是一个实行体罚的反面材料,辣椒酱、黄连根、鞭子是西点男孩的三件法宝;然后围绕这个主题,剪贴画面;再配上主持人说评书式的电视评论。整个电视节目严重脱离了客观事实,也严重脱离了新闻职业道德。节目最后,主持人夫子自道:“传奇故事嘛,我们说的事情总要有点稀奇古怪的。”他们就是为了达到节目内容的“稀奇古怪”,就到处寻找材料,加工编造出异乎寻常的故事来,以夺人耳目。
  更令人遗憾的是,杭州市有关方面的个别领导人收看到这档电视节目,据以为证,认为电视上都播了,还是假的吗?于是,责令有关方面再次对西点男孩训练中心进行联合执法,取缔这个给自己的工作惹是生非的办学机构。
  万国英觉得自己太委屈,这件事情整得太窝囊。经济上散尽千金,可以不在乎;但是如何向孩子们交待?如何向家长们解释?尤其是那些平时生计忙碌,根本没有时间照管孩子的家长们,好不容易找到万老师这样可以托付的人,现在忽然解散了,简直是天顶塌落了。他们知道事情原委后,非常气愤,纷纷表示:“万老师,一切听您吩咐,只要孩子能继续托付给您,您让我们干什么都可以!”“万老师,您到哪里,我让孩子就跟到哪里!”
  在最艰难的时候,万老师万般无奈,一度也想过领着孩子们去上访,授权律师起诉江西那家电视台,甚至出家……
  每一条绝路想到极端之处,放不下的还是西点男孩们。母亲面前不能尽孝,还有哥哥姐姐;公婆面前不能尽孝,还有丈夫;女儿已经大学毕业,可以完全独立了;夫妻恩爱,今生今世已够美满;自己平生创过业,出过名,露过脸,挣过大钱,置下了足够两代人享用的财产,没有遗憾,没有抱怨,属于个人的和家庭的一切,似乎都可以丢下了。西点的所有账务都可以公开,员工全部遣散,财产捐赠,孩子们都通知家长各自领走……
  可是,晶晶的父母在无锡经营企业,外婆看管不了,这个孩子怎么办?
  程国豪的妈妈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正赶着写毕业论文,爸爸是杭州一家大医院的外科主治医师,一个星期难得在家吃一餐饭,这个孩子怎么办?
  李镛蔚的爸爸经营证券公司,每个交易日的晚上都在办公室守着电脑,看美国和欧洲股市行情,妈妈在旅行社工作,时常外出,这个孩子怎么办?
  穆栋父母都在服刑,舅舅忙于生意,根本无暇照看孩子,自己的儿子和外甥都托付给西点,让两个孩子回家跟老人一起,肯定又要回到堕落的老路上去,这两个孩子怎么办?
  张凯锡生活在单亲家庭,妈妈经营服装百货,早出晚归,这个孩子又怎么办?
  还有孟学洲、李大力、陈秦襄、颛雷霆……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不行,我不能轻易地把这些孩子赶回去!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在这样的时候,在这些孩子们最需要拉一把,帮一手,扶一程的时候,我撇下他们不管,是把他们从泥沼里拽出来,又把他们推回到泥沼里,那是对人性的亵渎,对生命的践踏,是要遭受菩萨的谴责、上天的惩罚的。
  人生有意义吗?人,生来是没有意义的。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把本来的没有意义变得有意义。那么,人生意义都在经历中,艰难都在征途上。
  人生是一出戏,不演主角固然遗憾,演好配角一样没有白来,白来的是那些看客。
  万国英放弃了要解散西点男孩的念头。她认为这是自己走到山穷水尽之处,与上天问答,受菩萨感化,回心转意,继续陪伴孩子们的人生旅程。
  她相信,有家人的信任,有家长的支持,有孩子们的笑脸,有朋友们的鼎力相助,没有理由不在这个世界上尽人事,达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努力把现代中国男孩培养训练的事情做得更好!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任达锴:爸爸认为教育投资做人为本(1)
经万老师介绍,本书作者拜访了任达锴的爸爸。西湖边的一个临水茶坊里,我们就男孩教育问题交换着彼此的看法。这是一位成功的父亲,不仅在自己的事业上蒸蒸日上,而且对于孩子的教育培养,思路清晰,见识锐利,善于调配周边的社会资源。
  听过这位父亲的介绍,我没有再去结识任达锴。因为我相信,那肯定是一位已经很优秀的男孩,在继续成长着。
  爸爸:当时我们和万老师并不熟悉,把孩子送到西点去,其实理由很简单,就是感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因为承受着过分的溺爱,让他在很多方面,尤其是待人接物方面存在比较大的欠缺。以我的工作经验和生活态度,觉得这些方面的重要性是超过学业的。而且,家庭教育的功效是非常有限的,有些孩子任你做父母的整天跟他唠叨,他也不一定听得进去。只有改变环境,才能期待新的效果。孩子生活在一个集体环境中,他能够得到家庭教育所得不到的东西。学校当然是一种集体,不过不是集体的全部,还有其他集体生活方式,比如西点男孩训练中心。
  因为我是做金融投资行业的,经营管理着几个公司,觉得环境的变化可能让孩子发生比较好的进步。而环境变化的关键是靠人,西点男孩训练中心的老师们是否能创造一个让孩子们改变自己的新环境呢?
  在这种情况下,我抱着一种尝试的心态,2005年暑假送孩子去参加西点男孩夏令营,当初只想哪怕是待上一个月时间。实际上是夏令营结束后,我们发现孩子身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新学期开学后,孩子主动提出继续住在西点,我们同意了,就住了半年时间。离开的主要原因,是我觉得让他学习接人待物方面的教育效果已经达到了,我要安排他在别的方面得到更好的锻炼。2006年暑假,孩子又报名参加了西点男孩夏令营。
  我的孩子当初在家里主要是跟外婆,因为外婆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所以对孩子娇惯得比较厉害,溺爱的有些方面超出我的想象。比如,早上外婆早早地起床,做上七八个花样的早点,然后让他去选。而孩子呢?他反而不吃。在家里,孩子态度最不好的、最凶的就是对他外婆。你对他百依百顺,他反而爬到你头上。像我们做父母的,狠也不是最狠的,我们那种狠是有道理的,先跟他讲明道理,该惩罚的就要坚决惩罚。那种威严是永远在那边的,很多东西我们和他说了一次两次,第三次就没有好果子吃了。在家里,我们教育孩子是很严格的,除了他外婆,我们没有办法,我们不能讲的,因为是长辈。回过头,她老人家又悄悄地这么干了。加上我们工作很忙,成天不着家的人。
  现在大部分城市家庭里的孩子,生活条件太好了。锴锴从幼儿园到小学二年级,有的同学的东西是不给别人玩的,他是随便别人怎么玩,想拿走就拿走,他没有那种占有的意识,因为他什么都有,也就无所谓了。
  我的孩子在西点经历过几个月训练回来后,的确有了变化。以前看到别人打招呼的时候,他是看也不看人家的。我们教他跟人打招呼,他就像是完成任务似的,敷衍了事,我们觉得别扭。经过西点男孩训练后,不一样了,他看到人就会主动打招呼,彬彬有礼,很自然,我们觉得很满意,他自己也会感觉很舒服的。孩子对待外婆的态度也根本转变了,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很孝顺。一个好的环境,一个好的老师,可以让他有很大的转变。这些转变,都是和西点男孩训练有关系的。
  很多人把孩子送到万老师那里去,希望把成绩搞好,或者是改掉坏习惯。我是想让孩子学习尊重师长的礼仪。
  现在,根据我们的培养计划,我让孩子回到家里,但仍然聘请西点男孩训练中心里的老师,上门做家教辅导,希望把西点的生活作风继续下去,再加入我认为所必须的东西,见效非常非常快。这让我们感觉到,只要是合适的教育方法、教育模式,比较好的教育人员去执行,完全可以让一个孩子得到良好的锻炼,达到完美理想的教育效果。
  当然,不同的家长完全可以持不同的教育观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我对孩子的教育培养观念,是从我自己本人的生活工作经验中总结出来的。那就是,做事先做人。在我自己的公司,在我们这个社会环境下,我对人员的选择、录用、提拔,其技能水平远远不到我对他人品的要求。人品好的人,我可以花时间去教他掌握技能。相反,如果他技能水平很高,人品方面存在很大缺陷的话,这样的人,你敢去用吗?尤其是在很多社会法制不够健全的情况下。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西点男孩训练中心是取得很大成功的。

任达锴:爸爸认为教育投资做人为本(2)
我看过一个资料,一个好的或者是坏的习惯的养成或更改,通常都要21天一个周期,等他慢慢养成这个习惯以后再慢慢固化,甚至出现反复,然后再矫正,再强化,就养成这个习惯了。
  有的时候,教育投资不是说一天两天的,很少立竿见影的。教育投资是一个长线项目,这个阶段目标完成后,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