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消逝的军号 >

第70章

消逝的军号-第70章

小说: 消逝的军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部要静心阅读的退伍兵人生(二)
想通过违法的黑社会性质致富的活动结束后,心高气傲的周飞又走上了一条外出打工之路。一方面,他想躲避恨铁不成钢的父母、亲友;更重要的是,他想躲避开他心里还一直深爱着的初恋情人——秦芳吧,虽然作者没有对此进行详细的描述,不过,从书的前面就可以看出周飞对秦芳的感情了。他的外出也不过是想在外面混出个名堂,好给自己的父母争光,同时也能在秦芳和老朋友岳文平面前改变自己自卑的心里。 

  每个人都想过得好一些,都想着出人头地。可是想要做到这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方面对于人的发展应该是至关重要的。周飞第一次外出到上海打工之路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去上海的路上丢失了学历证件,因为学历和地域的问题而没有在上海找不予考虑一份满意的工作,这也许是对周飞的一种生活磨练吧。通过这些经历,使周飞原本心高气傲的心态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本以为通过几年部队锻炼,加上自己在部队上写作经验可以找到自己满意工作的周飞,通过上海找工作的失意之行清醒地认识了自己的实力,对自己的人生发展有了重新的定位,从这个方面来说,失败的上海之行对于主人翁周飞而言也应该是一件好事。作者大大在此故事情节的描写用词精炼,使读者更进一步地了解了周飞的性格,同时也从另一个方面了解到,外地人在所谓大上海这个城市打工的艰辛。面对着遍地是黄金的大都市——上海,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在这个地方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自己的实力、文凭、职称、工作经验等等,加上一些好的运气,这也许是每个能在上海找到工作并且顺利发展的必备条件吧。 

  周飞在上海找工作的经历,让读者看起来是姥的真实,感觉不到一点的夸张。对于故事这个部分的描写,我想作者是真实感受过,也或许是从一个亲身经历过后的朋友那里了解到的,不然此部分不会描写得那么的贴近生活。不过作者大大在此处只是从周飞的一面进行了描述,而没有从上海本地人对于这个外来人员的看法去描写周飞当时的窘境,这也许是书中的美中不足之处。建议作者大大在此故事情节部分增加少量地第三方描写,主要是上海当地人的心理活动。我知道的是上海人有一种自卑的心理优越感,好象总是感觉自己要高人一等,其实这种几乎于病态的优越感,才应该是此部分的重点吧。因为这种优越感,才能使他们面对着一个农村青年时,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从他们的心里活动才能体现出周飞当时的实际情况。比如在周飞去超市应聘的时候;建议作者就对人事部负责人和超市负责人,面试周飞时的一种简洁的心理活动进行描述一下。面对周飞这个将进入大城市的农村青年,他们更多的是一种看不起的轻视,所以建议此处应加一点内容,从第三者的角度让读者了解到周飞当时所受到的打击来源,这样也可以进一步将周飞的心态变化过程表述出来。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作者大大如觉不对,请不予考虑我的建议。 

  周飞从上海回家后的暂时休整,也应该是其人生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时间长短所确定的,而应该是从其内心的痛苦拼半来决定以后的发展方向。作者在此部分应该加大周飞这个主角的心理活动描写。从上海回来后的人生感悟应该是很多的,特别是在以后的发展这个问题上。周飞从一个对自己十分地充满信心之人走入大上海,在上海的那些失败的求职遭遇,也应该给了周飞以沉重地打击,人的思想转变在这这个人生的转变过程中也应该是非常复杂的,而作者大大在此时所用的篇幅也太节约了吧,根本没有体现出这一点。在此给作者大大一个建议,在下次修改的时候可以用简短的语言将周飞的复杂心态变化描述一下。 

  作者将周飞通过中介机构进入拓邦电子公司工作的过程描写得微妙微俏。这部分看似平淡的内容,却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农村青年离乡背井到城市找工作的艰辛,这也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现实吧。想要找不予考虑好的工作,并不是只要有高操的技能就行的,而要靠一定的关系和门路才行。周飞家乡搞工作推荐的陈总和到找工作时深圳的陆总,都是吃信息饭的人,因为他们消息灵通、及时的招工信息,使他们在人才招聘的行业中创下了自己天地,这不能不说是他们的一种生存技能吧,我想他们开始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也应该有自己的艰辛吧。每个人都一样,只看到了别人成功的一面,却往往没有看到别人艰辛创业的另外一面。 

  相对于当保安这个职业来说,周飞的武警特勤班长出身,良好的搏击技能,加上其强健的身体应该是他的专长和强项。可是,面对中国千万个退伍军人,他只是沧海一粟,比他强的退伍军人大有人在。也许其他退伍军人找的工作要比周飞好一些吧,也许比他找的差的退伍军人也大有人在,能在那个时期找到月收入800多元的保安工作,这或许是作者安排给周飞这个主角的运气吧。就是这种运气,周飞在深圳的发展应该是他的人生转折点吧。 

  周飞的人生转折及其本身的素质表现,应该是在他认真地训练新入厂员工时表现出来的。对于认识单位的负责人这一点,书中写得比较好。周飞训练新入厂员工的时候,因为不认识厂里的台湾老板而无意间顶闯了老板韩总。我想,如果周飞当时如果是认识自己的老板,估计不会做出那种令他能在以后迅速发展的举动——让老板的车向后退,不影响自己的军训工作。这种阴差阳错的机遇,使周飞的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更重要的是台商老板也是一个特种兵退伍军人,这种军人之间的相互吸引,军人所表现出的坚韧性格,也是周飞所能改变人生命运的重要方面,可以说,拓邦的老总韩总才是周飞的伯乐,周飞这个千里马遇到了韩总这个伯乐才改变了人生的轨迹。在公司的主管会议上新来副总的表态,让公司各部门重点培养周飞的发言,就注定了周飞的人生发展前途,不过这个前途不是一帆风顺的,韩总应该是对周飞的初次印象很好,所以对于周飞的关注肯定要比其他人要强得多。 

  书中对于台湾老板的人性化管理描写得淋漓尽致,如果不是亲身感觉到,你是不会了解的。每个当老板的都是通过剥削来加大自己和发展自己的经济实力,不过台港一带的老板应该会更从性化一些。他们的人性化是通过一些较少的支出来赢得打工者的心,比如文中所提到的将缺勤扣款、废旧物资销售收入来成立困难基金,以帮助厂里的困难员工这一点来说,国内的大多数老板是做不到的,他们的一般做法是将这些款项全部计入公司帐上,不会有这么人性化的举动。我想正是因为台港企业的这点所谓人性化,所以才能吸引这么多的人去他们的企业工作。就是这点人性化的东西,作者虽然没有用大幅的内容描述,不过却让人通过阅读了解到这些在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东西。作者在此处的描写不是多余的,而是为后期周飞能在拓邦公司中成长打好了基础,毕竟周飞是一个刚从部队转业、刚刚踏入社会的新人,公司的老总也是退伍军人,只有退伍军人这个特殊的身份,才使得公司的韩总了解周飞的想法,也知道周飞所面临的发展瓶颈。文中后期讲述到周飞因为处理对外纠纷时候的方法不得当,而被公司韩总当面训斥;加之其他的一系列矛盾,使周飞这个青年人在不冷静的情况下,离开公司去其他工地打工。就是这个识英雄的韩总在国外知道情况后,通知全厂员工全力找回周飞,一方面韩总是在向全体为自己打工的员工证明自己对员工的重视和感激之情,简单地说就是收买人心;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韩总通过与周飞的短暂接触,他感觉到了周飞身上的潜质,周飞现在是个刚出道的毛头小伙子,他有的是工作的热情,而缺少的正是工作经历和规范的工作方法,还有严密的工作思路。如果假以时日的培养,周飞应该会是韩总真心实意地手下干将,这也应该是作者大大以后的写作思路吧。 

  对于该书的第二部分就闲闲散散地写到这里,好象没有写到的东西还有很多,想的太多,真的是写时才不知道如何下手。书到用时方恨少呀! 。 想看书来

评《裸奔》之混在黑社会的边缘
文/海绪

  来铁血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其实铁血最吸引我的就是关于军事题材的小说。因此我在阅读小说的时候总是以军事题材的小说为主。而在看到小说名字《裸奔》的时候自己同样也被小说的名字所欺骗,这个名字在内心中的感受就是言情,根本没有可读的概念。直到有朋友介绍后才明白这也是一部关于军人的小说。在没有看过小说简介以前,感觉是那么的别扭,甚至怀疑作者给小说弄了这么一个名字就是为了吸引读者的视线而已。随着阅读的进行,感觉在慢慢的改变。虽然到现在我还是对作者使用这个名字来命名小说的理解很模糊,但是内心的感觉已经逐步的接受了小说的内容。 

  《裸奔》是一部关于退役军人的小说,也是我看过的第二部关于退役军人离开部队后独立创业的小说。虽然在小说中作者很少有透漏出时间的感念。但是从对小说的内容中的情节分析和小说的只言片语中我知道小说的发生时间应该在90年代末期。也正是这个年代才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以前的退伍分配被修改了,从那里来回那里去成了最后的选择。几乎所有的退役军人都在为自己回到地方后的出路在苦苦寻找摸索。记得那个时候社会上流行着那么一句话:校官无效,尉官无位。到了地方上,军人在部队的级别已经没有用途了。我单位就有一个退役的少校营级干部,因为没有地方安置只好去保卫处干门卫。作者也是很好的利用了当时社会的现象,为主人公安排了一次不成功的就业,从而引出了下面合伙走向黑社会边缘的故事。但是作者在合伙后对于主人公的描写感觉与前面在部队的表现有不相符。一个在部队中被冠名为“大叫驴”的军人退役后合伙中却忧忧郁郁的,显然与人的性格有矛盾的地方。不过作者这样的描写也是为了主人公能够对合伙失败起到一定作用所做的改变,所以对于这种改变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最好不要将这种改变太夸大,应该尽量作到点到为止。 

  从小说的第一部分上看,与其说小说是一部关于退役军人创业的小说,还不如说是作者反映社会现状的小说。一个拥有丰富煤炭黄金资源的地方,居然成了全区出名的贫穷乡镇,这本来就是不可思议的,但是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么贫穷的一个小地方它的领导者却都非常富有,不管是从住房、坐骑、吃喝、金钱上都可以与全国最发达的地方相提并论。这是为什么?作者虽然只是一带而过,但是读者心中都是很清楚的。有这样的社会风气存在,那就为黑社会的风气自然滋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而有了这样良好的环境,以主人公为代表的退役军人合伙走向黑社会边缘,甚至以后真正成为黑社会也是没有什么好怀疑的了。其实如此现象、如此行为也不仅此地才有,在当时的国家范围内这样的情形多的很,这也应该算是开放与法制脱节的必然现象吧。从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描述上看,作者对于社会上存在的很多细小的问题都能很详细的为读者展示出来。可以说作者应该是深入的了解过或者说作者应该是亲身经历过这样的遭遇。所以在阅读小说的时候总有把主人公与作者对号入座的感觉。从这一点上也反映出作者写作的功底是很深厚的。 

  在阅读小说后的最大感受也可以说是最大失落就是那种与现代军事题材小说中所共同追求的“不离弃,不放弃”的精神所不相溶的战友情感。可以说现在几乎大部分军事题材的小说都把这个精神在贯穿到小说内涵中,而且大有重点化、扩大化的意思。有人曾经对我说过,战友之间的感情比其他的那种情感都要真实深厚,因为那是面对生死考验过的情感。虽然现在是和平时期,大多数军人都没有机会面对战争的考验,但是从大量的演习训练和教育中走过的军人在对于这种精神的理解不是平常人所能理解的,因此他们应该比平常人要做的更好。但是人与人是不一样的,心理也是不同的,军人中也不列外,退役的军人也是如此。作者在小说中就是用了5个战友之间的内心变化反映出与之相反的一个结局。可以共患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