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好孩子的成功来自妈妈1%的改变 >

第3章

好孩子的成功来自妈妈1%的改变-第3章

小说: 好孩子的成功来自妈妈1%的改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欢◇迎访◇问◇  
第17节:接受失败的能力(1)       
  此外,了解金钱的价值并正确的运用,就等于朝稳定的未来又靠近了一步。   
  在期待孩子成功赚大钱之前,先教导孩子钱要如何使用、如何管理,因为会正确使用并节俭的孩子,等于已经为自己开启了未来之门。   
  接受失败的能力   
  ………走向成功的桥梁   
  〃博士,我真的很羡慕您,子女永远都考第一,相信您都不需要为孩子操心,子女们应该都过得很幸福快乐吧!〃   
  这是每当我碰到妈妈们时,最常听到的话,不过每次我听到这样的话时,内心便会一再的去反问自己。   
  〃难道我的孩子们幸福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成绩好,进了好大学吗?只要孩子的成绩好,就不需要为孩子操心吗?〃   
  真的只要考第一,在好大学读书,然后进入大企业上班,透过所谓的菁英过程,就能幸福吗?   
  那么反过来想,如果孩子们的成绩不好,无法进入大企业,就会变得不幸吗?   
  当然我并不是说孩子们的成绩好,就读人人称羡的好大学,然后在社会上成功是件不好的事,不过,至少我不认为孩子只要拥有这些条件,就能变得幸福。   
  如果我认为孩子只要有好成绩就能变幸福的话,也许我会鞭策孩子更努力的读书。   
  看名次之前,先问孩子〃有没有尽力〃   
  虽然俗话说,十只手指头咬一咬,每一只都会痛,不过,在养育很多孩子的过程中,总是会有带起来比较容易的孩子,也有让妳格外费心的孩子。       
▲虹桥▲书吧▲BOOK。  
第18节:接受失败的能力(2)       
  对我来说,虽然我很关心凡事都很内向的彼得,以及爱撒娇的南希,不过,最让我关心的,是身为老大,永远表现成熟的大女儿艾丽斯。   
  我第一次遇见艾丽斯的时候,她是个国小生,由于亲生母亲过世,因此三个孩子都是在别人手中抚养长大,不过艾丽斯与年纪还小的弟弟妹妹不同,她对于自己的情况非常敏感,这也表示她内心受到很大的创伤。   
  也许因为如此,艾丽斯对于人非常警戒,她与第一次和我见面就敞开心房的彼得及南希不同,虽然嘴巴喊我妈妈,不过隐隐约约的依然防着我。   
  俗话说,被爱过的人才会爱他人,每当我看着无法对我敞开心房的艾丽斯时,我可以深深感受到她内心深处的伤痕,而这样的感觉经常让我哽咽。   
  虽然之后花了一段时间,但很庆幸的是,艾丽斯后来也和弟弟妹妹们一样,找回了她开朗活泼的本色,不过那不是意味着百分之一百的变化,艾丽斯有一种强烈的强迫观念,那就是任何事都要求最好,包括学业成绩。这样的意识与本人的努力合而为一,让艾丽斯在六年级的时候,获得朋友与老师的信赖,被选为学生会长。   
  有人说,职位会改变一个人,成为学生会长之后,更加受注目的艾丽斯比之前更努力于课业方面,终于获得全科目都是〃A〃的惊人成绩。       
§虹§桥§书§吧§。  
第19节:接受失败的能力(3)       
  可是,有一天,从学校回来的艾丽斯,却哭着跑进自己的房间里。我很紧张地跟上去问她原因。   
  〃妈妈,这次考试我没考第一名。〃   
  听到孩子这样的回答,终于让我放下心来。   
  成绩总是会有进步或退步的时候,而且我认为,对每次都考第一的艾丽斯来说,这样的失败也可能是一种很好的经验。   
  我以为过几天就该没事,不过,没想到艾丽斯反而愈来愈焦虑难安。   
  看到那样的艾丽斯之后,我才发现,艾丽斯太过执着于成绩方面,因此我把艾丽斯叫到我面前并问她:   
  〃艾丽斯,妳认为自己尽了一切的努力吗?〃   
  〃是的,妈妈,我真的尽力了!〃   
  〃真的很遗憾呢!不过,艾丽斯,人总是会有遇到结果不甚理想的时候,这个时候,我希望妳不要执着在结果上,而是要问自己是不是真的尽力了。虽然结果很重要,不过比那个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妳有多努力。〃   
  我认为艾丽斯不可以再执着于任何事都要拿第一,人一辈子怎么可能每次都考第一名呢?   
  在一个团体社会里,输给别人的机会,本来就比赢他人的机会多,因此,当时对艾丽斯来说,比起把目标放在第一,努力迈进,更重要的应该是对任何事都尽力的心态。   
  唯有真正尽了一切努力,才对得起自己,而那样的自信心,才是开创人生最大的一股力量。       
▲BOOK。▲虫工▲木桥▲书吧▲  
第20节:不知失败无法成功(1)       
  我并没有对艾丽斯成绩的退步感到遗憾或追究,反而对她说:〃妳尽了一切努力,虽然考了第二名,但是比起以前,我更以妳为荣。〃   
  而且我还告诉她,未来不论任何事情,我都希望她尽自己一切努力去做,而不是永远只要求最好、最高。   
  不知失败的孩子是无法成功   
  记得我看过这么一段文章,IBM公司的副总经理向总经理提出新产品开发一切相关简报,而总经理也下达副总依计划进行的命令。   
  不过,实际状况却与当初副总的信心背道而驰,新产品开发计划宣告失败,而且为公司带来了一千万美金的损失。   
  为此,副总扛起责任,向总经理提出了辞呈,但是总经理却把那封辞职信放进自己的抽屉里,并对副总经理说:   
  〃公司花了一千多万美金让你受教育,如果你现在递辞呈就太不应该了!这封辞呈我会保留,等有一天你所学到的教育有成果之后,如果你还希望辞职,我再接受。〃   
  听完那番话的副总,更加努力研发,终于开发出新产品,并创造出比自己当初造成损失的好几倍利润。   
  如果当初总经理把责任归咎于副总,并接受了他的辞呈,如今公司就无法获得副总所创造出的利益。由此可知,失败不能单纯只是把它当作失败,而应该当成是教育、是经验,这也是我以当妈妈的立场及一个教育者的立场所得到的最大教训。       
BOOK。▲红桥▲书吧▲  
第21节:不知失败无法成功(2)       
  不过,很遗憾的是,现今的韩国社会对于失败感到羞耻,甚至会感到罪恶。我还看到某个企业所写的广告文字是………任何人都不记得第二名。   
  当然我也知道第一总是比第二好,不过,为了成为第一而要动员一切的现今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针对短短二到三年之间急增的菁英自杀事件,精神科医师是如此表示………   
  〃一个不知道什么是失败,一直走在成功的康庄大道上的人,突然面临失败,根本不知如何应对,亦没有危机管理能力,结果就选择了极端的方法。〃   
  为了一次的失败而选择极端的方法,并不只限于菁英们。与他人的竞争当中只被要求胜利的孩子,同样为自己成绩的退步而悲观,只因为一次的落榜而选择自杀之路。   
  永远只知胜利、只知成功之道的孩子们,当面临人生大小不同的挫折时,他们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克服,此外,他们也不知道要如何透过失误与失败,来学习经验与教训。   
  反而那些经历挫折,克服失败的孩子们,他们会牢记自己为什么失败,并更加努力,而且未来就算再次碰到失败,他们也不会有挫折感,因为就算面临失败,他们还是拥有再次尝试的信心。   
  当然也有妈妈们会这样问:〃如何确定孩子们会克服失败,然后重新站起来呢?如果真的无法站起来怎么办?〃       
▲虹▲桥▲书▲吧▲BOOK。  
第22节:不知失败无法成功(3)       
  话说回来,孩子们真的是因为失败而失去信心吗?那不过是做妈妈们的多虑。畏惧失败、认为如果失败便不可能再有机会,那种想法只是限于大人立场。   
  孩子们是不会怕失败的,因为他们尚未在失败所带来的挫折感当中被毒害。正确来说,他们不知道要对失败感到畏惧。   
  艾丽斯之后恢复了以往的成绩,但偶尔还是因几次大小不一的失误,而漏失过第一的位子,不过,再也没看到她像第一次那样,因为挫折感而流泪的样子。甚至她还会笑着对我说:〃这次是因为我懒散了,下次我会更加努力。〃而这也使得她的学校生活变得更加快乐。   
  美国失败博物馆所给我们的教诲   
  美国密执安州安那宝市有一个世界独一无二的博物馆,那就是失败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是一位叫作Robert Maxmus的市场专业家,从一九六○年开始搜集各公司的失败品,并且展出,有趣的是,这里所展示的皆是可口可乐、IBM等世界著名的大企业的失败品。   
  对于创立失败博物馆的理由,Robert Maxmus是这样回答的………   
  〃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当中,有百分之八十是失败的,会以失败为借镜,分析失败的理由,了解消费者的特性与需求,这样的企业才能制造出成功的产品。如果是不把失败当作借镜,永远在原地踏步的企业,则永远会不断地重复失败。〃   
  其实失败或成功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不畏惧失败,并以失败为基石,重新再挑战的精神。   
  此外,不重复上次的失误或失败也很重要,如此一来,那个失败就不单纯是失败,而是成为成功的基石。   
  孩子们永远都要有跌倒的准备,就算跌倒,也随时都要有拍拍屁股站起来的准备,不过,为了想要让孩子长成如此强壮,首先要改变的,应该是妈妈。   
  当孩子在马路上跌倒之时,妈妈们不要只顾着问孩子:〃痛不痛?要不要妈妈背你?〃而是应该要说:〃还好嘛!要学着忍耐哦!〃并设法让孩子自己站起来,这才是身为妈妈的角色。   
  扪心自问,你本身是否在畏惧孩子的失败呢?   
  请不要忘记,在你畏惧孩子的失败之时,孩子更多的成长机会正在被你剥夺。我们不能再因为自己的畏惧而执着于第一,并无形中把孩子的手脚给捆绑,反而应该要培养孩子跌倒后,可以有站起来,并再次勇往直前的能力。   
  我们要切记,没有〃失败力〃的孩子,其人生绝不会成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