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慧性图文思维教育 >

第6章

慧性图文思维教育-第6章

小说: 慧性图文思维教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类智识的进化与回归(10)
老子的执一思维方式,正如他自己所说:“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执一思维方式“能知”、“能行”的技能培养,全在于从小培养或者自己主动培养,“抱一无离”才能逐步形成。主动“修之身,其德乃真”,是掌握这一思维方法的前提和基础,修身才能“得一”,主动修身提升内在的道德品格,才能“德一”。
  人类在后天智能的发展进程、过程中,当这个后天的智能已经启动,并且开足马力向前跑的时候,是很难主动去亲近老子的执一思维方法的,所以老子在自己的五千言当中发出了这种感叹和预言,因为后天智识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惯性运动期,这是一种动势能量的惯性作用。那个时代能够听得进去的人,稀之又稀,少之又少。但是,当人类的智能发展到了巅峰期以后,就会失去了惯性的动能,无法“登峰造极”;那么,自然回归的契机也就会必然性地呈现出来。而老子的执一思维方法,就是人类思维方式真正的回归之路。
  人类后天智识的智能,主要是运用人体的前六根做功发挥智能的功用,这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我们将它们集约起来称之为后天智识。人类的智识,在初始期与性慧具有同源一体性。一体性分解的出现,分阴分阳的变化,是因为离道失德,品质的下降导致精神营养的来源出现了改变。精神系统七魄的转阳,以德一为精神的食粮,是进入执一思维方法的灵魂。而老子的“双可教育法”,又是最简、最易、最有效的技术方法。只要尽早应用,善加应用,长期应用,就能使人们产生和养成“执一”的思维方式,这就引导人们进入德一之中,回归德一。
  人类精神系统分阴分阳以后,阴我心智识逐步取得了人体的主宰地位,使智能独立发展地完成了逐步完善的过程。这种前六识长期“盲人摸象”式的妄动,虽然是一个“去性从智,伤性增智”的过程,使人们的性慧伤损严重,但是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的后天智识这众多的瞎子进入“统一意见”的阶段,终于可以“拼凑”出一个完整的“象”了。像高度近视眼看到的一头象,虽然模模糊糊的,但终于拼出来了。而本性的一点灵光,由于它具有不生不灭性,虽然历尽苍桑,却不会悄然离开人的生命。
  这正如《庄子?外物》中所说:“目彻为明;耳彻为聪;鼻彻为颤;口彻为甘;心彻为知;知彻为德。” 人类的智识在长期的跌跌撞撞中,终于逐步开始通彻了。六根的运用,可以进入一种慧智和谐双运、“动静合德,执两用中”的使用期之中。“心彻为知,知彻为德”,后天的心智走到了尽头,也就明白知道:哦,还是有个性慧系统,要让她来主宰我的生命,那才是真道和正道。“心彻为知”,对这个智识具有了认知以后,那也就是德的境界。最后,人类的智能终将还是会复归于德,重新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再次回归于德一之内。但是这次的回归,人类已经是一个完全崭新的面貌,是一个有别于人类初始期“大慧无智,大慧初智”而迈向“智慧圆融,大智大慧”的全新境界。
  第五阶段,老子的“执一法”是否能够早日出现,这取决于人类对道德根文化复兴的觉悟性和重视性,以及持续性。只有复兴德道,以尊道贵德为纲,以“修之身,其德乃真”为原则,把握住这个纲,掌握住这个原则,从教育抓起,从小抓起,全民学习,终生实践,执一思维法的时代才会早日到来。她一旦到来,就真正会为人类创造最科学的无比灿烂的辉煌。因为不再是瞎子了,不用八个瞎子去摸象了。一切科学成果,将会最高程度地符合自然的客观规律,符合人类与自然和谐的关系。
  我们有幸看到,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以民间努力而发起的经典诵读春风,已经吹遍九州的原野大地。一个走进中国传统文化、走进道德根文化的时代潮流已经形成强大的力量。我们可以相信,经典诵读的浪潮经过一番荡涤,必将会正本清源,最终走进道德根文化,进入老子《德道经》五千言之中,诞生出老子的执一思维方法。老子的这个大智大慧的执一思维方法的曙光,已经出现在世界的东方。让我们共同努力,全面实践老子《德道经》,敞开胸怀,伸展双臂,迎接这早晨的明媚阳光!
  ……
  

现行智能教育法的反思(1)
在正式讲课之前,大家一起做一个小测验。说明一下:这是一道选择题,要求在A、B、C三个答案中,勾选一个,确定为自己个人的答案。测试题是:
  你是否被自己的父母和老师给教笨了?你将你自己的子女和别人是否曾经教笨过?
  第一个:A、不可能教笨(那是不可能的事儿,只有越教越聪明。所以,第一个答案是不可能教笨。);
  第二个:B、确实教笨了(我们自己或者孩子,并没有达到慧智的状态。这是第二个答案,确实教笨了。);
  第三个:C、暂时难以判断(所谓“暂时难以判断”,就是我曾经受过这样的教育,但是我现在是否比过去有点笨;或者说我过去曾经教育过别人,但是别人是否被教笨了,还难以判断)。
  A或者B或者C,三个当中选一个就行了。想选哪个都可以,但要是同时选三个的话,那就自相矛盾了。
  要研究孩子们是不是可能会被大人教笨,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命题,这一命题涉及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如果要想比较正确地解答好它,却并非三言两语就能够说清楚。这一问题的答案,涉及到生命真相中比较多的领域和相关环节。然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其实是应当把它弄清楚、搞明白,我们才无愧于是一个万物之灵的人,没有白白来人世间走一趟。因为教育是民族的灵魂,教学相长,教与学之间,如果教育失误,对所相随而学的人也就会贻害无穷,影响深远,可以贻误一代又一代人的品格素质、慧智状态以及他们的创造能力,关系到整个民族、国家、社会的前进和推动。
  教育的研究,如果离开了对人类思维方式的研究,脱离对历史经验的全面回顾,丢弃对生命实相不同生理阶段的分析和认同,就必然难以诞生出最符合人类生命真相特征的教育方法。我们的家庭教育是如此,社会教育同样是如此,国家教育更是如此。
  在前一阶段,我们研究了人类文明交替而具有文明承传特征的伏羲易道思想、黄帝法道思想、老子德道思想以后,并且剖析了人类的性慧、演绎、归纳、直觉、执一等五阶段的思维方式以后,如果再回过头来对智能文明期中的智能意识,从修身生理学中进行一番解析,也就不难归纳、总结出大人是否具有将孩子教笨的可能性,智能教育是否确实存在着愚智培养的误区性。
  智能教育在我们的老子思想当中,也就是老子所预言和揭示的“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的历史发展必然现象。我们可以看一下,老子的预言是否在历史中得到了验证?家庭教育、国家教育,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教育之路?是教育孩子们既具备慧性心灵的同时,也具备良好的“前识”头脑?还是仅仅教育培养孩子们和我们自己的前识而形成愚智,而丧失了对性慧心灵的教育和培养?那么,答案也就会自然地产生于每个家长、教师以及教育管理者们自己的心中。
  我们在回顾历史的过程中,分析了人类的几种思维模式:伏羲、黄老、苏格拉底、柏拉图这些2500年前的圣人们,他们运用的是内求法诞生的慧性思维方式;而轴心时代后期,中国的孔子与西方的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智者,所引领社会而诞生的是智能前识的教育方法。这种智能前识的教育方法,是演绎归纳的思维模式。这种外求法的智能思维模式,奠定了2500年以来人类的智能教育模式,根深蒂固,而且影响极为深远。所以,我们在回顾历史、回顾思维方法,要把这个关键点牢牢把握住。 。。

现行智能教育法的反思(2)
在智能思维模式大行其道的这一人纪末期,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却诞生出自己的直觉法思维模式,也就是图像思维模式。他曾经尖锐地批评学校智能教育的局限性。他说过这样一段经典的话:“能忘掉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学到了其他的东西,才算是教育。”这段话非常地经典,要求能够忘掉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学到了其他东西,才算是教育。这是他的经验之谈,是他个人的深切体会。那么,学到了什么样的“其他东西”呢?如果用智能教育和慧性教育来进行判断的话,那么这个“其他东西”就是慧性教育。慧性自我教育获得的真知,才算是教育。
  他的批评,虽然并未能对西方智能教育的体制产生一种革命性影响。但是,由于他那非凡的科学成就对人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所以他的思维模式才开始得以被世人重视和研究,开始重新审视人类智能演绎、归纳、推理、思维模式方法的片面性、局限性和误区性。但是,我看了一下、浏览了一下,西方对爱因斯坦图像思维的直觉法研究,仍然跟他们以前的智能方式大同小异,还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孤立型的研究、认知。
  比如说,对脑科学的研究,就将整个科学研究完全局限在人体这个几斤重的大脑里面,还是缺乏全局观和系统论。只有东方的道德根文化,那才能够真正窥破爱因斯坦图像思维直觉法的真谛,使智能教育有可能真正走出自己的误区,使智能教育能够具备科学创造潜力的可培养性,只是看我们能不能发现和运用。发现了,我们首先可以在自己身上,在我们的家庭,在有助于提高我们民族素质的幼儿园、学校、班级里面进行运用。
  爱因斯坦的图像思维直觉法,在中国的历史上其实从来都没有断灭过,没有绝迹,只是长期被儒学智能教育的“独尊儒术”所排斥和限制,未能重新登上文化教育的前台。道学文化教育的承传中,在每一个修身、修真学子实践的全过程中,由于是内求法的运用,几乎所有的内观过程,全部都是图文思维的运用、采用和直觉灵感的捕捉。所以,黄老思想的修身,如果离开了内观,离开了图文思维的运用,那么几乎是寸步难行。就像大家所熟悉的古代的河图洛书、易象太极、三才四象、五行六甲、丹鼎炉火的全息图文情景,其实全都是诞生于“内取诸于身,外取诸于物”。这个“内取诸于身,外取诸于物”的“内取诸于身”,就是运用了内观的图像思维法而诞生出来的。因而,道学的承传教育,丝毫不能脱离在体内对它们运用图文思维和直觉灵感的慧观性捕捉。可以说,离开了图文思维法,就不会存在道学教育的承传和应用。
  因此,当我们研究爱因斯坦的天才成因时,与其跟在西方学者身后,亦步亦趋地、鹦鹉学舌般地进行纯智能性研究,还不如研究几千年前自己祖先早已固有的道学根文化。其中的结论,将会更符合自然大道的客观规律性。当然,这里我们并不是排斥西方的研究成果,相反,更应该西为中用,但是我们应该站在中华传统根文化基础之上,去进行洋为中用,用中解西,而不是用西解中。因为如果单纯停留在智能研究的框架之内,如果脱离了老子解析的“知其白,守其黑”的认识和最佳研究方式,也就不可能在我们双眼所能看到的白境中,得出最真实而又正确的结论。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现行智能教育法的反思(3)
通过几次的探讨,我们已经明确了人类的思维模式基本是三大类和五个形成阶段。我们只要掌握好性慧思维、慧智思维、智能思维这三大类思维模式的本质和形成过程,也就不难诞生出适应我们当代社会的最正确的教育模式。
  但是,在儒学土壤当中成长而从未接触过道学文化熏陶的人,可能会问:是不是存在着第四种“智慧思维模式”,而被我们疏漏了呢?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黄老修身学说的实践者们千万不可以被改良儒学所创造的这个“智慧”一词所蒙蔽。你可以用它,但是却要看穿它,看穿“智慧”这一个词的实质。我们民族的教育,其实已经被这个“智慧”一词蒙骗了几千年之久,而不应当再被继续蒙骗下去。要想以智驭慧,那也只能是一厢情愿的自我安慰,也是一种智能独尊的鬼蜮伎俩。这种方式,比西方智能文化对慧性的压抑还要更为狡黠。西方的慧性思维(闲暇思维法)与智能思维(逻辑推理思维),两种思维方式的分裂是一种决裂式地断开,看起来有点儿泾渭分明。至今,我们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