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散打"运筹学" >

第7章

散打"运筹学"-第7章

小说: 散打"运筹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借用东坡先生《石钟山记》里的一句的话:“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我没有瞧不起专家学者企业家的意思,就名牌锻造而言,我也许比一般人多一些感悟。为此将有关感悟及实际操作情况与读者分享。

  一、名牌创作论

  毫不疑问,品牌竞争已成为现代商战高层次的竞争,名牌战略已成为现代企业的基本战略,实施名牌战略已成为商家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商战中制胜利剑。那么,什么是名牌呢?

  就概念而言,名牌是知名度很高的商标或商号,但就本质而言,名牌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创造的。一方面生产者要依靠对消费者的研究,对其口、合其味,满足其物质和精神双重需要,另一方面消费者要善于维权,要提高消费水平。

  本篇不去讨论企业如何研究消费需求,如何引进技术,如何提高质量,这些本位的东西,重点研究名牌推广运用。

  一、名牌实用论

  文章合为时而作,名牌锻造也是如此。

  企业是经营单位讲究投入产出,产一个名牌不用或大材小用就像建一个落后的生产线一样,是对企业不负责任。

  企业“创牌”要有计划,有预算,纳入企业战略管理。

  通常,附加值高的产品,创牌投入高,否则,创牌预算就要降下来。

  马克思说:从商品到货币是惊人的一跳。跳不好,碎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生产者。

  因此,具体怎么把握品牌在销售过程中的作用需要定量分析。

  三、名牌推广论

  名牌的本质是质量,其核心是知名度,决定其知名度的关键因素是消费者认同,因此,围绕消费者做文章就是名牌推广的中心工作。

  首先要对消费者的年龄段、职业特征、文化程度、收入情况、支付能力、消费习惯以及接受信息的习惯等进行系统的研究。

  其次,寻找适合将产品信息传递给消费者的传播渠道,比如公众传媒、公共场所及其他分众渠道,并对这些渠道作性价比分析测算。

  第三、寻找契机将产品信息有机传播。

  四、名牌保护

  主要指商标注册、打假和危机公关处理。

  五、名牌创新

  任何一个品牌都有生命周期,都存在衰退期,怎么延续名牌生命就有个创新问题,因此,名牌还必须在市场竞争中,不断调整完善,不断满足消费者价值需求和心理需求。

  六、名牌运用

  产品出了名不仅可以促进销售,同时,还能促进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企业资源的吸收和充实,为企业发展提供品牌支持。因此,有必要对名牌产品进行必要的知识产权保护。

  七、名牌管理

  名牌作为企业知名商标,不仅代表产品质量、企业信誉和形象,而且还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的一笔巨大财富。它和企业的所有动产和不动产一样,既有自身价值,还可以创造价值。因此,对名牌的管理与运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狭路相逢“狠”者胜
狭路相逢“狠”者胜

  
  
  这里所说的“技术”不是建筑技术,而是知识智慧。那么,楼盘策划的技术含量究竟在那里呢?

  老实说,学校老师会讲一些,单位领导也会讲一些,茶余饭后还能听到一些,但的确很少有策划师将平生经验系统阐述。希望我的这些体会对你有所裨益。

  一、顺势而为“势”在那里?

  顺势可为,逆势难为,大家都知道。难点是对“势”的把握,我们这些秘书出身的人喜欢预测,没事的时候常常从中央到地方的猜测那些人进常委、那些人进政治局,班子可能怎么调整,往往十猜九中。这就是我们秘书的“天分”。

  有人问我疲于2007年底的房地产什么时候会好起来,我几乎不加思索的说:“看十七届三中全会怎么定调”,对此,我没有做什么调研,往往大势预测也用不着做太多的调研。

  我的理由很简单:改革开放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什么叫“三中全会”,“三中全会”就是新一届班子工作一年后对施政纲领的一次总结会或者说调整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十二届三中全会“城市改革”,十四届三中全会“市场经济”,十五届三中全会“新农村建设”。

  十七届三中全会有几个备选题目:

  1、怎样应对金融危机以及可能由此引发的实体经济危机?

  2、经济增长后劲问题

  第一个题目尽管很棘手,但问题涉及太宽太大太空太专业,党的全会上全面研究的可能性不大,也没有必要。

  第二个经济增长后劲问题必须研究。我有个公式叫“经济发展——就业增加——物价上涨”正循环。中国的人太多了,不能让太多的人在家里发牢骚,发多了要出问题,因此经济发展速度不能停下来。

  通常,经济增长方式无非两种,一是投资型,一是消费型。我们以前搞得,还有资本主义国家搞的都是以第一种为主,从###当总理和###当第一届总理效果也不错——把城市建得很漂亮,城市居民住进了很时尚很现代的新房,不少人买了车,还有闲钱、闲时耍“农家乐”,还有不少耍“外国”。

  但是,单靠出口,单靠拉动城市需求,中国这部机器想长期高速运转越来越难。眼看,经济发展慢下来了,城市消费萎缩了,加之出口出点问题,一下就找不到“北”了。

  怎么办?

  读中学学《政治经济学》我们批判资本主义有句话:不能让劳动者死了,不能让劳动者没有后代,因为,资本家需要继续剥削的对象。由此,我想到为什么不想想咱农村,咱农民呢?

  在本书的其他篇章中我提到:“扩大内需靠农村农民,抑制通胀、通缩靠农村农民,解决许多基础性问题都得从农村农民那里想办法”。我们城市的干部、大师们可能也看到了,要不发那么多“一号文件”干什么呢?

  但是“一号文件”发得越多说明农村问题越难办,因为城里的干部往往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救世主难当,城里的“老板”也只看到一个方面——生意不好做,所以愿意在资金、智力、人力方面作实质投入就很少。我有几位农村干部常提醒我:“农村投资‘水’太深,死的多,活的少。”

  所以,本次“三中全会”很尴尬,不研究农村中国经济没有出路,甚至许多政治问题都很难解决;研究吧,“水”的确太深。

  我家在农村,我至今也算农民,我知道我弟弟妹妹为什么不想留在农村,再苦再累都想往城里跑——因为农村经济太脆弱了!

  试想,如果农村经济发展条件成熟,这几亿经过城市文明熏陶的新型农民会产生什么效应——我相信,不是“蝴蝶”就是“骨牌”。让我们试目以待!

  在本书即将完成初稿的时候,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了,会议第一天全国各大媒体都在显要位置转发南方周末记者马昌博、苏永通 发自北京的新闻分析文章:《三中全会:是该“出手”的时候了》,新浪“新闻中心”以《党史表明三中全会易出重大转折性决策》为题进行转载。

  从历史惯例上说,一中全会和二中全会分别讨论党和国家机构的人事问题,而三中全会则通常要为本届中央和政府做一个“大题目”,因而总是带有里程碑式的色彩。

  中国经济要不要调整,不要去看一时的政策导向,要看发展经济的本质意义——看来中央是决心要做“农村”的文章了。

  对于房地产怎么办?

  显然,中央已经准备把经济增长及就业安置的大头交给农村了,意味着中央的票子、权威及其他公共资源都会向农村转移,原来由房地产等基本建设拉动的投资增长及就业增加的担子要适当放一放了。

  现在那么多土地及在建存量怎么办?土地房市启不动国家财税怎么办?

  放心,应对金融危机以及房地产实体危机国家肯定有过渡政策。

  二、狭路相逢“狠”者胜

  房地产快速发展十几年来,想找空白市场,想寻求所谓的个性化已经非常难了。怎么办,生意就不做了吗,怎么做?

  狭路相逢“狠”者胜,比如做品质你就把某方面做到极致,好得“过不得”,做推广,你就想办法“聚焦”,进行饱和攻击,千万不能“隔靴搔痒”,要不,纯粹浪费。一个小楼盘,买断主流媒体全天广告版面,实施“信息屏蔽”,有点象我当初在华东地区打希望饲料墙体广告,所有的外墙一寸不留,刷满刷尽。竞争品牌只有发传单了。还有在迪康集团我专程到“三峡合拢”全世界媒体摄像镜头的正对面山上弄巨幅横标,想把那些做气球广告条条的气死。

  在信息爆炸,消费者无所适从的情况下,做传播,你“狠”不起来,你出不起“风头”,你不能引导舆论目光转向。怎么也做不好。

  三、需求密码——深入心灵

  营销学老师说:销售是在适当的地方,以适当的价格,用适当的方法,将适当的产品卖给适当的人。我用这句话给人家培训销售员,有位文化不高的销售员给我说,你这话很拗口,是不是“卖什么东西,卖给谁,怎么卖”的意思。嘿,一句话点醒梦中人。

  所以,我们有必要专门研究“需求密码”,即研究这个“谁”。

  记得1990年代末,我帮一个亲戚买房,那时我就是卖房的销售人员,并且是经理,按理我比一般的消费者更专业更理性。

  其实,并非如此。我帮他选了市中心一个街道狭窄,景观为零的小区,理由只有一个,那是我心中的“城市中心”。这种选择与我小时候羡慕乡镇“街上”有关,天府广场就是成都的“街上”——这就是消费情结,即消费需求密码。

  怎么解开这个“密码”,就需要对消费者做精细化研究,比如刚才提到的心理情结。

  这些年,楼盘打“环境牌”的很多,为什么?因为我们长期生活在环境比较差的地方,羡慕人家国外或发达地区“一匹黄叶都找不到”的美轮美奂的景观营造,所以我们心中就留下了一份心愿,当有一天你也有条件购买新房时,这个心愿就愈加强烈,变成消费情结。因此打“环境牌”每打必胜。

  还有做“水”的文章,我做天合“溢阳绿城”项目推广,打“水景公园里的家”,效果奇好。为什么?府南河的水不好,成都人看得到水玩不到水,想“水”呀!特别是夏天促销,那份“水的清凉”似乎已经感染了消费者那颗灼热的心。

  此外,芝芝城市花园针对成都“儿子长大要‘新房’,老子退休积蓄少,留在市区无事做,干脆买房住远郊”的部分客群,将楼盘定位在这个细分市场心灵深处,一举成功。

  四、广告表现——一笔天成

  锦官新城征名广告:“一笔天成万古惊”,叫人高看一眼。

  草堂之春“城中十万户,此地三两家”令人羡慕不已。

  眉山东坡外滩“豪放眉山,浪漫外滩”让人对眉山另眼相看。

  还有“锦官新城,身份的名片”当仁不让。

  从这些许多优秀广告中,我们看到了当代广告人的艺术天才、文化修养。从一个侧面,我们感受了知识智慧的无穷魅力。

  原创作者:四川农民工 洪正举 txt小说上传分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