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在萧条中飞跃的大智慧 >

第3章

在萧条中飞跃的大智慧-第3章

小说: 在萧条中飞跃的大智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条期打造的筋肉坚实的企业体质保证了高收益。我总强调达不到10%的利润率就算不上经营,但是正因为经历了萧条期降低成本的努力,才形成了高收益的企业体质。“因为萧条,亏本也是没办法的事”,如果抱着这种态度,那么即使景气恢复,取得的利润也是微乎其微的。
  萧条时即使营业额减半,仍能挤出利润,形成这种体质,一旦营业额上升或恢复,就能实现高利润。困难时降低成本,好像是逃避困难,是苦肉计,但这决不是消极的对策,这将成为企业实现再次飞跃的有力武器。
  抓住萧条这个机会,花心血与员工共同努力,彻底削减成本,“走廊里的灯关掉,厕所里的灯也关掉”,与员工一起,从所有方面削减经费,这种努力在企业发展中是必不可少的。萧条期降低成本如能成功,景气恢复后,就能转化为高收益企业。所以说:“萧条是高收益之源。”
  我一直在说萧条是成长的机会,萧条本身当然是不好的,但萧条期削减成本的努力,打造出一个再次飞跃的“节”,企业因此会变得更加强大。所以,我们经营企业必须将萧条当做机会并紧紧抓住。
  

萧条对策四:保持高生产率
必须在萧条期仍然保持高生产率。因萧条而订单减少,要干的活少了,如果仍然由过去同样多的人来生产,制造现场的生产效率就会下降,车间里的工作气氛就会松懈。这种情况下,应该把多余的人从生产线上撤下来,让他们集中学习或做一些车间的整理工作,为景气恢复做准备。同时,制造现场留下必须的最小限度的人员,保持同最忙碌时一样的紧张工作的气氛,才能维持过去经过许多努力才提高上去的生产效率,这一点很重要。
  第一次石油危机时,许多企业或解雇、或临时解雇、或让员工在家待岗。当时我考虑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员工失业,但订单减半,甚至减了三分之二,如果仍由原有人数来做,就无法维持过去的高生产率。
  上一条对策讲过,萧条期必须削减成本,但用原有的人数只做原来三分之一的工作,生产效率自然非常低下,过去花了不少工夫,好不容易提高的生产效率,一下子被破坏了,作业工序的效率迅速下降。作业效率一旦下降,订单增加时想要恢复原有的高生产率谈何容易,所以当时我只把三分之一的人员留在现场工作,三分之二的人去做平时无暇顾及的车间维修及清扫等工作,或举办哲学培训班,学习做人做事的正确规范。
  也就是说,生产因萧条减少到原来的三分之一,那么人员也减少到三分之一,这样才能继续保持过去的高生产率。
  调离生产现场的员工无论清扫还是维修工作都很认真,因此车间变得干净起来,工厂院子里筑起了花坛,大大美化了企业。当然三分之二的人不在现场工作,企业又要维持下去,正如前面所讲的,需要企业积累充分的内部留存,正因为是高收益体质,我们才能做到这一点。
  

萧条对策五: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萧条是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绝好机会。萧条是考验劳资关系的试金石,景气时彼此都可以冠冕堂皇,一旦面临萧条,要求严格时,光说漂亮话就不管用了。
  在困难的局面下,职场和企业的实力受到考验,同甘共苦的人际关系是否已经建立,上下一心的企业风气是否已经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讲,萧条是调整和再建企业良好人际关系的绝好机会,应趁此机会努力营造更优良的企业风气。
   。。

构建互相信赖的劳资关系
我一贯强调,经营中小企业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经营者与员工的关系问题。经营者要爱护员工,员工要体谅经营者,互相帮助,互相扶持。我们必须建立这种关系,不是资本家和劳动者的对立关系,而是共同经营的伙伴关系,建立这种关系、形成这种企业风气的企业就是优秀的企业。
  为此,我一直跟大家谈哲学,劝大家把这种想法与自己的员工分享,并通过经常性地举办情感酒话会,与员工交心。针对我的这些话,有人会说:“我们公司人际关系不错啊!” 但一到萧条期,光说好听的话是没用的,“要多干活,经费要一降再降,今年奖金要减少三成,发不出奖金希望你们忍耐”,到时这些话不得不说。
  平时以为员工理解企业的经营,与自己同心协力,所以到了萧条期就要求员工更加出力,要员工做出自我牺牲。但想不到员工却不接受,出来抵制,这时候才明白员工并未真正与自己一条心。
  换言之,萧条是劳资关系的试金石。自以为企业的劳资关系不错,但员工却说“公司提出如此过分的要求,我们接受不了”, 也许还趁此机会成立工会组织。萧条期受外界的煽动,有的企业新建工会,不仅自己公司的员工,而且联合外部支援者一起来向经营者进行严厉交涉。本以为自己得到了员工的信赖,企业员工与经营者关系良好,但一到萧条期才明白事情并非如此。
  萧条到来时,本该齐心协力克服困难,但人际关系是件复杂的事情,往往就在这时员工却叛离了企业。从而导致公司的分裂。形势好时,大家很团结,员工也很配合,但最需要大家同心协力时,却偏偏离心离德。
  此时应该深刻反省:“自己的经营有问题,员工从内心并不信赖我,本想萧条时大家能风雨同舟,却没能做到。” 今后怎样才能与员工建立信赖关系,不但自己,而且要与员工一起认真思考。
  平时这些问题并不会显现出来,患难时方见人心,这时不能一味地叹息,而是应该考虑如何改善,如何吸取教训把今后的事情做好。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分担萧条苦难的“京瓷”工会的信念和勇气
20世纪70年代,随着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员工工资也以每年20%、25%的比例大幅上涨。但1975年因遭受到石油危机的冲击,“京瓷”的销售额和利润都大幅下降。本该照例大幅加薪,但由于发生了严重的萧条,作为薪金基础的销售额和利润都严重滑坡。在这种状况下,再维持很高的工资上涨比率,就必须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这样“京瓷”就会失去竞争力,拿不到订单而陷入困境。于是我直率地对“京瓷”的工会讲:“今年的加薪有困难了,暂时搁置吧。” 也就是说,公司经营面临这么大的困难,今年不加工资了。
  福井君现在是“盛和塾”的顾问,当时他是工会主席。我耐心地向他解释道:“这种时刻更要削减成本,增强企业实力,如果萧条期再大幅加薪,增加成本,就会丧失价格竞争力,企业就不好经营了,所以这次加薪只好暂缓考虑了。”
  工会全体干部经讨论后得出结论,今年的加薪冻结,并向全体员工做出了说明。
  当时“京瓷”工会组织的上级部门是“前线同盟”,他们使用各种手段支援下属的工会团体,帮助他们与经营方交涉,实现加薪。而“京瓷”工会宣布“今年冻结加薪”,“前线同盟”就慌了手脚,指责“京瓷”工会说:“你们那么软弱让我们很为难,这种时侯就该向经营者提出强硬要求,获得加薪。” 对此,我们的工会表示:“提出如此无理的要求,等于要搞垮公司,这样的工会团体,没有继续加盟的必要。” 并正式发表声明,退出“前线同盟”。
  下级工会从上级工会团体中退出,这在当时是一个特例,“京瓷”工会的退出成了一个大问题。当时以福井君为核心,工会干部们理直气壮地宣传“京瓷”工会的宗旨和主张,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就是说,工会也承担了企业发展的一部分责任,协调劳资关系,为全体人员谋幸福是“京瓷”工会的使命。用这个理由向上级工会做解释,退出了“前线同盟”,这件事一时成为热门话题。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觉得“京瓷”工会当时还真有勇气。
  “京瓷”的员工一贯理解、支持公司,萧条时期更表现出超出预期的献身精神。就是说,“京瓷”内部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由此得到确认,而且员工与经营者之间的这种坚韧的纽带,对事后“京瓷”的发展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正因为企业内部平时就具备健康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萧条期冻结加薪的决定才能被全体员工所接受,同时又毅然退出反对这一决定的上级工会组织,就这样,“京瓷”工会顺利通过了自己的主张。“一味讨好经营者就不是工人运动,劳动者就是要在萧条期强迫经营者接受自己的条件,捍卫自己的权利。” 在那样的时代风潮中,“京瓷”工会站出来,堂堂正正地说:“不!我们的观点不是这样的。” 而且毅然决然地退出了上级团体。这件事不仅证明了“京瓷”的劳资关系是良好的,是正确的,而且给予了作为经营者的我以莫大的勇气。
  当然企业有如此密切的劳资关系并不容易,往往在最需要大家齐心协力的时候,员工中却爆发出牢骚与不满。但此时不应埋怨,而应该谦虚地反省,反省过去自己在经营中做得不好的地方,努力重建企业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才是最重要的。
  “京瓷”运用以上所讲的一项预防策略和五项对策,在克服每一次萧条之后,都获得了新生和提升,也就是打造出了一个个的“节”,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面对萧条来袭,企业所处的环境将变得越发严峻。如何应对萧条,以上的内容都是我自己多年的经验,希望大家铭记在心,把即将到来的萧条看做企业再次发展的飞跃台,不断钻研,不断努力,不断前进。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