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哈佛教子枕边书 >

第3章

哈佛教子枕边书-第3章

小说: 哈佛教子枕边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抓它。刚开始由于看不准,所 以总是抓不 到。当他终于捉到了时,就显得特别高兴,把手指放到嘴里吮吸起来。这时我就用温和而清 晰的语调反复发出〃手指、手指〃的声音。  就这样,在威特刚刚有了辨别能力时,他的父母就拿各种各样的东西给他看,同时用温 和而清晰的语调重复东西的名称。没多久,威特就能清楚说出这些东西名称来了。  小威特稍大一点后,老威特和妻子就抱着他念餐桌上的餐具和食物的名称,还有身体的各个 部位,衣服的各个部分,屋里的各种物品,房子的部位,院子里的草木及等等所有能引起威 特注意的东西的名称,同时还教他动词和形容词,使他的语汇逐渐丰富起来。  这样的训练需要反复进行,只要你一有空闲,或者孩子有兴趣玩的时候,就要尽可能多地重 复前面所学的东西,直到他能跟着你毫不费力地说出来为止。  教孩子说话,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不好好下点功夫就收不到理想的效果。但是老威 特却做得非常出色。我们学习外语,就必须要多记单词。但是想要多记,却往往劳而无功, 很快就忘掉了。有一个时期,我也把维布斯特的袖珍小词典揣在怀里从头往下背,但总是随 记随忘,并没有多大收获。要想多记单词,还是应该多读有趣的书,在轻松的阅读中去记住 书上的单词。同样的道理,为了丰富孩子的词汇,一味采取填鸭式的硬塞,非但达不到目的 ,反而适得其反。  老威特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他通过与威特谈论饭桌上的器具、室内的摆设、院子里的花鸟鱼 虫等,巧妙地使他掌握新单词的发音和词义。当然,刚开始说的都是非常简单的话,但是只 要每天坚持训练,持之以恒就会收到非常的效果。  当威特稍微能听懂大人说话时,他的父母就天天给他讲故事。对于幼儿,没有比故事更 为重要的了。因为孩子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所以应该尽早让他了解这个世界,越早越好。 为了让孩子了解世界,最好的途径当然就是讲故事了。讲故事不仅能扩展儿童的知识面,同 时也丰富了他的语汇。老威特不仅让威特听故事,而且还要他自己讲。只有这样,才能完全 达到讲故事的目的。  经过这样的教育,据说威特五六岁时就毫不费力地记住了3万多个单词,这的确是个惊 人的数字。日本的中学生学了5年英语,最优秀的学生也不过是记住了5000个单词,普通学 生是在3000个左右。可见,早期教育的成效有多么大。  老威特的语言教育法,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他从不教孩子说半截话、方言和土 话。他认为教孩子〃手手〃〃果果〃那一类的话毫无意义。孩子到了两岁左右,如果父母能 缓慢而清晰地向孩子说某个词,一般来说,孩子都可以学会正确的发音。当然,像〃手手〃 〃果果〃这样的词发音容易些。但是本来一教就可以学会的东西,却故意不教,岂不是很愚 蠢的吗?  因此,老威特从来不教不标准的话。他清晰地把每一个音发给儿子听,耐心地教他标准 德语。如果儿子发音准确,老威特就摸着他的头表扬说:〃很好,说得对。〃当威特发音不 标准时,老威特就对妻子说:〃你瞧,你儿子不会说了……〃于是妻子就回答说:〃不会吧 ,我儿子连那样的话都不会说吗?〃这样一来,小威特就被激起了拼命学习的劲头。结果, 他还在父母怀里的时候就口齿清晰,在很小的时候就能说一口标准的德语了。  老威特不让他停留在孩子式的表达方式上,而是教他逐步了解和使用复杂的词语,并且 力求准确生动,绝不使用暧昧的词语。他的信条是,要想有清醒的头脑,就必须掌握清楚明 了的词汇。他认为要做到这一点,自己和妻子应该以身作则,力求发音标准,用词规范。  老威特不仅这样要求妻子,对女仆和男仆也是如此,他严禁仆人说方言。因为他 觉得让威特学会方言是浪费时间。他只允许威特记标准的德语。因为只要记住标准读 法,就可以让他毫不费力气地读懂书上写的东西。  老威特的做法应该引起许多年轻父母的深思,由于忙于工作,很多父母只好把自己的孩子交 给一些文化素质偏低的保姆和长辈来看管,孩子整天生活在方言和土话中,学到的是一些残 缺不全的只言片语,从早期教育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孩子一开始就失败了。  

唤起孩子的兴趣
卡尔·威特有一个教育原则,就是〃教育不能强迫〃。不管教什么,他总是先努力唤起 孩子的兴趣,只有在孩子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时,他才开始教。教读书也是如此。他先给小威 特买来小人书和画册,绘声绘色地讲给他听,并且说:〃如果你认识了这些字,你就 能明白 这些故事了。〃他用这种方式来激发威特的好奇心,或者干脆不讲给他听,只告诉他:〃这 个画册上的故事非常有趣,可是爸爸没时间给你讲。〃这样一来,威特就有了一定要识字的 想法。这时,老威特就不失时机地教他识字。  卡尔·威特教识字的方法和现在学校的方法不一样。他首先买来各十套10公分见方的德语 印刷 体铅字母、罗马字母和阿拉伯数字各十套。然后把这些字贴在10公分见方的小板上,以做游 戏的方式教。和别人一样,他也是先从元音教起,接着以〃拼字母游戏〃的形式在玩耍中教 威特把字母组合起来。在100多年前,他就实践了今天的蒙特梭利女士正在推行的教法。现 在看来,这些方法显得有些可笑,但在当时却是最有创意的,这反映了卡尔·威特在教育孩 子时的良苦用心。  西方字母只有26个,加上德语的发音并不像英语那样复杂,所以威特很快就学会了读……他 在没有学习所谓〃读法〃的情况下就掌握了读。学会读之后,威特就掌握了更多的词汇。由 于他学的是标准德语,所以很快就能读书了。  我认为这一点对年轻的父母很有参考价值,孩子在学校里成绩不好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语 言上有障碍。  西方语言,无论是德语、英语、意大利语还是法语,都多少有些相似。所以威特能用德 语自由阅读后,又立即开始学法语。当时他才6岁,只花了一年的时间,就可自由阅读各种 法文书籍了。之所以学得这样快,是因为他有非常丰富的德语知识。  按照惯例,孩子学习外语一般都先从拉丁语学起。但老威特觉得这样做过于勉 强,他认为从与德语最相近的法语开始学起更合理,因而他教给威特的第一门外语就是法语 。对西方孩子来说,学习拉丁语也是相当难的,是所谓〃令人头痛的语言〃。因此,老威特 在教威特拉丁语之前做了相当的准备,他在教拉丁语之前,先把维吉尔的《艾丽库斯》中的 故事情节、深刻的思想、漂亮的语言等讲给威特听,以唤起他的兴趣。他还告诉威特,要想 成为一个优秀的学者,就一定要学好拉丁语。  小威特7岁时,老威特经常带他去参加莱比锡音乐会。有一次中场休息时,威特看着印 有歌词的小册子问父亲:〃爸爸,这不是法语也不是意大利语,这是拉丁语〃。老威特说: 〃不错,你想想看,它是什么意思。〃于是威特从法语和意大利语进行类推,基本上明白了 大意。他说:〃爸爸,既然拉丁语这么容易,我为什么不早点学呢?〃这时,老威特觉得条 件已经成熟,才开始教他拉丁语,结果威特只用了9个月就学会了。  接下来威特开始学英语,学完英语又学希腊语,英语用了3个月,希腊语用了6个月。威 特8岁时,已经可以阅读荷马、波鲁塔柯、维吉尔、西塞罗、奥西安、费奈隆、弗罗里安、 梅塔斯塔西、席勒等德国、法国、意大利、希腊、罗马等各国文学家的著作了。  可以说,只要能尽早开始适当的教育,不使孩子们的潜能衰减,那么,普通孩子也完全 可以具备这种才能。但是,在老威特的教育理论已经产生了1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一方面 不在孩子们应该受教育的时候去教育他们,致使他们的潜能日渐衰减;另一方面却又埋怨自 己的孩子成绩不好。有的家长甚至在学年结束时买了很多礼物去教师家里请求〃多关 照 〃,别让孩子留级。每当我见到这样的父母,总不免为他们的舔犊之情所感动,同时也可怜 他们的无知。让本应留级的孩子勉强升级,对孩子是有害无益的。如果他们真爱自己的孩子 ,那就应该把心思花在了解孩子的心理和对孩子的教育上。  现在,我要提醒读者,卡尔·威特在教授外语方面值得我们注意的几个问题。  1、他认为学习外语与其背不如练。他并没有系统地教语法,他认为即使教孩子语法, 孩子也不会理解。我完全同意这一观点。当然,对大人来说,以语法为基础来学习外语是有 效的,但是对孩子则必须采取老威特的〃与其背不如练〃的办法。我们不妨想一想,所有的 孩子,不正是用这种方法学会了本国语言吗?  2、孩子们对故事是百听不厌的。大人读小说,读过一遍就不想再看了,而孩子们却乐意反 复地听同一个故事。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不能从大人的角度去揣摩孩子的心理。老威特抓住 了这个秘诀,在教儿子外语时,让他用各种语言去读同一个故事。比如,在读安徒生童话时 ,既让他读德语版,又让他读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和希腊语版。事实证明,这个方法非 常有效。  有些读者也许会问,要那么小的孩子学那么多的东西,他受得了吗?很多人可能以为小威特 的生 活除了日夜苦读,就没有其他活动了,或者以为他除了学究式的知识和几门外语,其他什么 都不懂。但事实并非如此,用他父亲的话说,小威特坐在书桌前的时间比任何一个孩子都少 。他有大量的时间来尽情地玩耍和运动,可以说,他是一个非常健康活泼的孩子。在学习方 面,他除了学外语,还轻松地学习了植物学、动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等。  能够让孩子轻松愉快地学到如此丰富的知识,老威特一定有他非常独特的教育秘诀。这个秘 诀就是,唤起孩子的兴趣,让他自己提出问题。威特三四岁时,老威特每天都要带他散步一 两个小时,不过这种散步不单纯是溜达,而是一边交谈一边溜达。比如摘下一朵野花,老威 特就会给孩子解剖一下,告诉他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或者捉个小虫,顺便给他说说有关昆 虫的知识。就这样,一块石头、一草一木都是他的教育素材。  老威特绝不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方法,而总是首先唤起威特的兴趣,然后根据他的兴趣不失时 机地进行教育。同时也绝不对他进行系统教育,告诉他哪个问题属于植物学范畴,哪个问题 属于动物学范畴等等。只是就散步中威特感兴趣的东西,向他传授相应的知识。  再看看今天,我们大部分人是怎样做的呢?当孩子三四岁时,总是不厌其烦地向大人提出各 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大多是敷衍了事,很少耐心地说明和解释。就这样,当孩子的潜能几乎 枯竭之后,我们却在孩子上学时大惊小怪地说:〃为什么我的孩子成绩这么差呢?〃老威特 的做法恰恰相反。只要威特能提出问题,他总是给予鼓励,并耐心地回答,绝不像我们那样 敷衍了事。  在教育上再没有比教给孩子错误的东西更可恶的了。老威特的讲解并不难懂,他是充分考虑 了孩子现有的知识量才进行讲解的。当孩子问到连自己也不懂的问题时,他就老老实实地回 答说:〃这个爸爸也不知道。〃于是两个人就一起翻阅资料,或者去图书馆寻找答案。用这 种方式,他培养了威特追求真理的精神,使孩子极力排斥不合理的和似是而非的知识。  为了扩大威特的知识面,除了让他学习动物学和植物学知识外,还教给他地理方面的知 识。地理教育是这样开始的:首先,他经常带年幼的威特到周围村庄去散步,等到威特基本 了解了邻村的情况之后,就带着他拿着纸和笔爬到自己村里的一个高塔上,放眼四方,问他 周围的地名,不知道的地方就向他说明。并让威特画出周围的略图,然后两个人再去散步, 在略图上添上道路、森林和河流等等。这样,邻村的地图就画出来了。老威特还会去书店买 来这个地方的地图,和他们自己画的地图进行比较并做修改。他用这种方式使孩子饶有兴趣 地学会了难以理解的地图知识。这就是卡尔·威特教育法的独到之处,这和我们绝大多数人 的教育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老威特在物理学、化学和数学的教育上用的也是同样的方法。天文学是请梅泽堡的一位贵族 泽肯多夫教的。泽肯多夫虽然是个贵族,却是个知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