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学习哪有那么难 >

第4章

学习哪有那么难-第4章

小说: 学习哪有那么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机说怎么了,怎么都跑了呢?我说一会儿他们就回来,放心吧。那些学生回到宿舍里,不停地打扫卫生,收拾床铺,还有的学生,跑到餐厅里,擦桌子,摆桌子,拖地板,半个多小时过去了,一个个累得气喘吁吁地回来了,我再回去看了看,干干净净的。我上车以后告诉学生,如果人大附中的学生走到哪儿,就把垃圾带到哪儿,那么我们自己的品位,就沦落为一种垃圾的档次了,所以你们记住今天的表现,这才应该是人大附中学生应该有的一种行为准则。自此以后,这个班连班级日常的教室卫生,都保持得很好。所以要养成一种很好的行为习惯,看似很难,但是如果一开始用比较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就能够做得很好。   

  养成良好习惯的六个秘诀   

  怎样才能养成好的习惯呢?刘朔谈到,第一点;要有目标,人活着总得有个方向。小的方面的习惯的养成,也是同样的道理。树立好目标后,就要能抵御诱惑。比如电脑游戏,虽然好玩,可真耽误事,你要是被它抓住了,陷在里面一时爽了,一辈子可就不爽了。我们的学习效率越高,玩的时间就越多,可一定要玩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东西,而且一定要管住自己。他特别强调,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有些事是该干的,有些事是想干的,要命的是,该干的往往不想干,想干的又往往不该干。怎么办呢?只能靠管住自己,想办法把想干的纳入该干的范围,把该干的有兴趣地干好,能比较自觉地这样做了,就是成熟。他说现在我和我的一些同学,已经能够在学习的成功中,享受巨大的快乐,那是任何游戏都不能相比的。第二点,要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一个人的习惯好不好,素质高不高,往往反映在小事上。第三点,要开好头不要开坏头,习惯是通过过程养成的,只要想好了准备做的事,就要果断地开头,不要拖,不要等。比如说我打算背单词,那就立刻开始背;我打算写日记,那就立刻开始写。一段时间之后,你觉得它已经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到时候就自然去做了,好习惯就养成了。第四点就是咬牙坚持,开了好头,就要持之以恒,千万不能松懈。这个学生谈到,他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写日记,一天都没有间断过,有累得实在不想动的时候,有病得起不来床的时候,还是咬牙顶住,把日记本放在床头,写一句也要写。事后呢,甚至会被自己的精神所感动,进而更加珍惜自己的成果,越来越不忍心放弃,于是就形成了好的习惯。第五点是创造好环境,可以约定几个人,大家相互督促,形成一个相互竞争、相互帮助的氛围,这个氛围一旦形成,往往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很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建设一个非常好的班级,对于一个学生个人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第六点就是不找借口,美国的西点军校的校训就是,不准找借口。我发现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做错了,却不肯承认错误,不去深刻地认识错误的根源在哪儿,而是找一些客观原因。所以有时候,我的一些员工完不成任务,或者做错了事,到我这儿反反复复地解释,我就告诉他,如果你的智商、你的智慧,全用在怎么找理由上,你不觉得你的智慧用错了地方吗?我说,人最容易原谅自己,事情没做好,想办法找一些原因,让自己心安理得,这是一种坏习惯,它会让你软弱,让你偷懒,让你逃避,让你丧失勇气,让你不去反思,不去分析原因,不去总结经验,结果你丧失了智慧,从找借口到编借口,最终会丧失诚信,这太糟糕了吧。         

。§虹§桥 虫 工 木 桥 书§吧§  

第13节:好头脑创造好成绩         

  一个人要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可能一开始会难一点儿,但是一旦达到一定的高度,或者一旦坚持了一个阶段,形成一种自然,那么就可以说,一切进入到一种自主的状态,一个普通的学生变为一个优秀的学生,也就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了。   

  好头脑创造好成绩   

  大脑可以说是一种思维的花朵,它应该是人间一种最美的东西了。所以我们要懂得科学用脑,讲究用脑卫生,千万不要把这么美好的东西糟蹋了,那岂不是暴殄天物。   

  大脑可以说是一种思维的花朵,它应该是人间一种最美的东西了。所以我们要懂得科学用脑,讲究用脑卫生,千万不要把这么美好的东西糟蹋了,那岂不是暴殄天物。   

  虽然大脑在你还没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但是你真的认识你的大脑吗?要了解大脑,先要了解一下下面的几个数据:   

  第一,人的大脑里可以储存一千万亿个信息单位,相当于7?7亿册图书的知识,相当于整个南美洲的电信网络系统的信息量。   

  第二,一个人的一生,大脑的智力仅仅开发了10%。就像爱因斯坦这样的重量级的科学家,他的大脑也仅仅开发了12%。也就是说,一个人有90%的大脑是要白白浪费的,潜能挖掘不出来。   

  第三,一个人的大脑越用越灵。所以我们不要担心孩子过于刻苦,把脑子用坏了怎么办。因为研究发现,经常动脑的人,他的智商比懒惰不思考的人,高50%以上。所以,一个勤于思考的人,智力发展得快,大脑的潜能挖掘得多。但是一个无所事事、比较懒惰的人,他的智力衰退得就快,甚至会出现老年性痴呆。   

  所以,整天无所事事,不光使你的智力受影响,更重要的是可能为你的晚年带来巨大的不幸。   

  第四,一个人的脑神经只要缺氧一分钟,脑神经就失去知觉了,要是缺氧五分钟,脑神经就彻底死亡了。因此,在火灾的现场,死去的人大多不是被烧死的,而是因缺氧窒息而亡。   

  我们从以上这几个方面认识了大脑后,在平常的学习中,我们就得讲究用脑卫生。   

  饥饿伤胃更伤脑   

  因为人的大脑所需要的葡萄糖来源于肝脏中储存的能量,也就是肝糖。一个人一旦处于饥饿状态,肝糖会自动释放出来,于是大脑就因缺少葡萄糖的供应,处在被抑制的状态。因此,大脑就没法正常运转。我们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在非常饿的时候,脑子就一片空白,啥也不想干,啥也记不起来,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一个学生,不要在饥饿的状态下学习。特别是现在很多学生,早晨6点起床就简单地吃一点儿,甚至有时起晚了就不吃早饭,然后一直要学到中午12点,中间有五节课的时间。一般情况下,到了第四节课就不是学习了,简直就是与饥饿作斗争,到第五节课,甚至饿得发慌,摇摇欲坠。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是没法儿学习的。那么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早餐一定要吃好,多吃些蛋白含量较高的食品,比如喝点儿牛奶,吃个鸡蛋,再来点儿牛肉等,保证自身能量的供应。         

虹←桥书←吧←BOOK。←  

第14节:饭后学习毫无效率         

  饭后学习毫无效率   

  一个人吃完饭之后,胃部需要大量的血液来消化、吸收刚吃过的食物,但是人的血液量是有限的,大量的血液参与胃部消化,大脑就会缺少血液供应,而处在被抑制的状态下。大部分人在吃完中午饭之后,都会想睡觉、犯迷糊,就是这个道理。另外,一个人刚刚吃完饭接着坐在那儿学习,暂且不说学习效率,对身体也不利。长此以往,压迫正在处于消化状态下的胃部,极有可能形成胃部的积淀而导致胃下垂。有人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是有科学依据的。   

  污浊的空气更有害   

  大脑的活动需要氧气,而氧气源于新鲜的空气。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脑运作需要很多氧气的补充,但是如果在空气污浊的环境中,缺少氧气,人就会变得头昏眼花。北方的冬天,天气比较冷,而教室里边很暖和。一个班五六十甚至八九十个学生,都坐在屋子里边,又不敢开窗,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二氧化碳排放器。但是这帮学生在这样污浊的氛围下都习惯了,并不以为然,外人要是推开教室的门,就会感觉有一股热浪,掺杂着各种不好的气味扑面而来,直熏得人想吐。这样的学习会严重损伤到学生的大脑,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乃至身心健康。   

  我当班主任,一直有一个规定,凡是靠窗的同学,下课的第一个任务也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就是马上把窗子全部打开,让外边的空气进来,把里边这一节课排放的二氧化碳全部散发出去。上课了把窗子一关,大家来呼吸新鲜的空气,学习效果就好多了。   

  这一点很重要,而且不费什么事。特别是冬天,一定要让学生养成下了课就把窗子全部打开的习惯。如果孩子在家里边学习,家长也要注意为孩子创造空气流通的学习环境。   

  要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   

  生活一定要养成规律,要有节奏感。我们应该形成一种生物钟,比如说到时候该几点起床就起床,该几点睡觉就睡觉。当学习生活形成一个很强的规律时,大脑的负担也就相应的减轻很多。比如说起床,到时候就起来了,大脑也就不需要思考,但是有些懒虫到该起床的时候,还得做痛苦的思想斗争:现在能不能起床?要不再睡上五分钟?有的学生经常为了起床,做这种无谓的思想斗争,甚至有时候家长叫了好几遍还起不来,而且每天的起床都是这么磨磨蹭蹭的。如果这一个小小的行为,都形不成一种规律的话,那你的大脑跟着你可受罪了,什么事都得动脑子、都得去思考。          

。←虫工←木桥 书←吧←  

第15节:通过锻炼身体来锻炼大脑         

  通过锻炼身体来锻炼大脑   

  这里不仅是说要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生物钟,调节自己的心态、情绪。比如我的孩子,在高中三年,我一直要求她除了学校安排的体育锻炼之外,每天晚上9点必须出去跑步。起初她不愿意出去跑,我就陪着她跑,后来她形成习惯了,每天晚上9点一到就很自然地去操场跑步。当她锻炼回来之后,她的身体处在兴奋状态,血液循环也比较快,这对大脑是一种刺激,这个时候学习的话,效率特别高。   

  但是学了一个多小时,身体就开始感到疲劳了,疲劳的身体就会抑制大脑,大脑就警告你抓紧时间睡觉,再不睡觉,我们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要向你提出抗议了。疲劳的身体逼着她去休息,这个时候人睡得也投入,睡得快,睡眠质量也好。   

  众所周知,我们要是在一种半睡眠半做梦的状态下睡觉的话,有时候睡八个小时,不仅不清醒,还感觉头脑昏昏沉沉的。我们要是踏实地睡觉的话,哪怕睡六个小时,起来以后也浑身清爽。   

  所以睡觉也有一个效率问题,有一个节奏问题。你要是经常进行身体锻炼,入睡就快,那些不经常锻炼的人,还可能经常失眠,长时间睡不着,影响学习。   

  我本人比较喜欢游泳,工作了一天,回家以后吃完饭,累得什么都不想干,有时候就想躺在沙发上看电视。但是一种社会的责任要求我得锻炼身体,硬逼着自己去游泳,一个猛子扎下去,一口气游个一千米,出来以后冲一个澡,就感觉到神清气爽,精力旺盛,干什么都有效率。所以游完泳后,就庆幸自己多亏来游泳,要不然的话,我这一晚上就只能躺在沙发上迷迷糊糊地看电视。但是一游完泳,我就有很好的精力,可以干很多事。   

  我在沂水一中当班主任期间,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是农村的孩子,家里很穷,甚至有些人只能勉强吃饱肚子,更别提什么补充营养了。作为班主任,我没有能力改善他们的生活,但是我可以帮他们打造一个健康的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好身体,一切都是白费。所以我当时就做了一个规定,除了学校安排的早操、课间操之外,我要求我的学生在两个时间必须再加强锻炼。一是下午四节课之后,有课外活动,之后就是吃饭时间了。我要求所有学生都得出去跑步,你上哪儿跑、跑多少我不管,但我要求,每个人回来以后必须得汗流浃背,我就站在门口一个一个地验收,如果看哪个学生回来以后,脸不红、气不喘,就说明他活动量不够,我就得采取措施:第二天我上数学课的时候,让不合格的几个同学上操场去跑步去,补昨天的,什么时候跑得汗流浃背了,什么时候回来上课。学生一听,数学这么好的课听不着心里着急,出去后就使劲快跑。冬天跑出汗来还是一个挺难的事,但那几个学生拼命地跑,跑出汗来就可以上课了。那些懒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