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亲历微软--一个软件帝国的平凡镜像 >

第3章

亲历微软--一个软件帝国的平凡镜像-第3章

小说: 亲历微软--一个软件帝国的平凡镜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裕矫骋孜被幔‵TC)进行了调查,发现是无中生有。司法部(DOJ)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毫无根据。  ◆  苹果公司从不兼容的硬件环境中获得了巨大的利润。你不能往你的苹果机上添加其他制造商的硬件,也不能有多种芯片制造商的硬件。这些问题是由于不同厂商的芯片有些微小的差异。尽管从理论上来说,不同制造商遵循同一个严格的标准来制造芯片,所以芯片应该是完全相同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我们的软件不得不去弥补这些差异,但是苹果公司就不需要处理这种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和苹果机相媲美。  我们带给微机界的好处是我们真正地兼容了机器的许多不同点。兼容机被假定为和IBM的品牌机是一样的,虽然事实上不是。这迫使我们要求拥有更多的开发商来处理不同品牌硬件的兼容性,并测试硬件和软件的所有不同组合。  所以说,我们的操作系统首先必须能够克服那些由不同计算机之间的差异所带来的困难。接下来,还要考虑与微机相连的各种不同品牌的外围设备,操作系统必须能够识别他们。当然,不单单是识别他们,比如说一台打印机,还需要知道是哪个厂家制造的打印机,以及相关的芯片制造商。最后还要安装这些公司提供的、使得这些设备能够正常运转而又与我们的操作系统相互兼容的软件。  随着Windows操作系统的不断推陈出新,新版本的漏洞越来越少。但是由于涉及到的硬件和软件的数量日趋庞大,新的版本总是有更多的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  我们遇到的问题是操作系统要与之打交道的所有软件(需要在Windows下单独或同时运行的各种应用软件)和硬件(主机、声卡、打印机、键盘、鼠标等等)组成的矩阵的巨大规模。随着这个矩阵的规模不断增长,系统中一些隐藏起来的漏洞就不断地暴露出来了。我们必须不断地测试所有的版本,因为我们必须对所有用户以及他们的各种不同配置负责。  因此,如果你试图在Windows下使所有的工作都能顺利运行起来,你就需要考虑到所有奇怪的硬件,以及各种厂商生产的自身含有问题的软件,这些都是非常复杂的组合。  我们在推出版时遇到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第一周我们就卖出了100万份系统拷贝。那种响应是空前的,这意味着我们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这些用户正试图在各种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人们很难想像的成功是一个多么大的成就。  ◆  在我刚加入微软的时候,公司没有太多的流动资金。尽管股票已经首次公开发行过了,但是就算那些从1981年就加入的员工也并不富有。加上我们总是以为自己达到了最高点,股票价格也就不可能上涨了。在1988年的时候,一批人说我们的股票价格已经攀上顶峰了。他们一边这样说着,一边拍拍屁股走人了。  在对员工的奖励方面,微软是最慷慨的。毫无疑问,微软乐意与员工分享财富,在这方面其他公司绝无可以出其右者。这是一种激励和吸引人才的措施。这里没有贪婪的投资者(也就是所谓的风险投资者),所以在一开始微软就没有打算过放弃公司。比尔、史蒂夫和保罗·艾伦都乐意把股票分给员工。对待我们员工,他们一点都不吝啬。他们带领我们创造财富,然后大家分而享之,就这样创造了今天我们的“普吉特之声”(Puget Sound,一个地区性的投资计划)地区经济。  一些人选择不加入我们,是因为他们觉得微软不会成功。我在普林斯顿大学时期的一位舍友,他曾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的计算机博士学位。参加面试后,史蒂夫给了他一份工作,但是被他拒绝了,因为他觉得公司没有任何前途。  '返回目录'  

这里的一切都堪称极品'艾米丽(Emily)'(1)
我爱微软,是因为在我生命中,第一次也是仅有的一次,有人让我解脱了束缚,并且给了我思考的能力。  我爱微软,是因为微软里面到处都是我喜欢和尊敬的人。  我爱微软,还因为它拥有许多有趣的程序员。  我爱微软,因为微软的员工都很有特色。  我爱微软,因为我是个爱家的人,而微软给了我家的感觉,微软的成员如同我的家人。  我爱微软,是因为它对一切世俗的观念都那么地不屑。  我爱微软,因为这里有最优秀的群体。这里的一切都堪称极品。  艾米丽向我们敞开了她的心扉。我们看到微软公司是如何引导她、塑造她、带领她进入一片新的天空。我们也看到她在微软的职业生涯如何遭遇突变,起起伏伏。她是一个果断的中西部妇女,金发碧眼,架着一副象征读书人的厚厚的眼镜。她是一个非常忠诚的朋友,常常旅行,拥有歌剧院、交响乐团以及西雅图水手棒球队的季票。她这样描述自己第一次行使股票期权的情形:“我做事一向是非常有条不紊的。但我记得那一刻,当我盯着那些数字时,我的心突然开始狂跳,激动得颤抖起来!”  ◆  在微软的这些年里,我体会到了自己所能体会到的最大的快乐和不幸,有时这两种感觉会在同一天的同一时刻出现。  我最快乐的时候是当我作为一个团队的一部分时—这个团队不必很有凝聚力,也无需太过正式,只要有着松散的从属关系就行。微软就是这样一种团队,每个人都是一个和睦大家庭中的一分子。我们说着相同的语言;有着相同的缩略语;我们用自己的妙语说大家都能领会的笑话;我们有自己的行话;拥有相同的历史;我们一起分担磨炼和苦难,也一起分享胜利;我们也有着共同的敌人。  我刚刚来到微软的时候,曾嘲笑那些将微软当作他们生活全部的伙计。无论你在生活中有任何不足,微软都会帮你填补。你不需要买衣服,因为有一个稳定的供应流水线,提供给你T恤。没有社交生活?没问题!如果你喜欢唱歌,那里有爱好唱歌的团体,还有英式足球团体、单亲父母团体、男女同性恋者团体,诸如此类。你也可以选择最简单的填补生活不足的方式:让自己沉浸在工作的忙碌之中。你可以晚上8点到家,用微波炉做一些东西来吃,看一会电视,然后睡觉;第二天起床,狂饮一通咖啡,再返回公司工作。  和其他很多人不同的是,我在来微软之前做过其他工作,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使得我能够从独特的角度去看待一些问题。我曾经在关键的时候每周工作60小时;也曾经在自己病情严重到很想像狗一样卧着的时候,强迫自己投入工作;还曾因为不能离开工作岗位而被迫取消假期。所以,从很多方面来讲,微软高强度的工作环境对我而言不是什么新鲜事。  令人感到新鲜的,是那种愉快的、令人着迷的家庭感、温暖感。当那些穿着“垃圾桶盖子”的伙计拿着扫帚柄进行马上枪术比赛的时候,我简直被他们给迷住了。还有那些骑单轮脚踏车在停车场里兜圈的人,以及在下午工作间隙休息时连汗衫都不穿就在篮球场上蹿下跳的家伙。我从来不参加那些自发组织的每周五下午的聚会,但我对这些聚会非常关注。令我感到惊奇的是,他们环绕着沟壑、小溪和树木建立了这个美丽的、校园式的花园,而不是破坏周围的自然环境。这些所作所为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从来都很讨厌穿着盛装去工作,而这里的人常见的穿着是百慕大式短裤和贴身的背心。他们的办公室看起来就像是宿舍的房间,汽水瓶堆得像金字塔一样。电子邮件传递着走过5号楼停车场时要小心的警告,因为一只鸭妈妈正带着她的孩子们四处闲逛。这些都使我有一种在家的感觉。  还有比较新鲜的就是这里物资的丰富。在我来微软以前从事的工作中,你必须向办公室经理索要可再贴便签本。当你第一次要的时候,她会打开书桌的抽屉,拿出一把钥匙,用它打开另一个抽屉,手伸进去小心地拿出一本,然后很严肃地交给你。你要明白在最近一段时间里,最好不要再提出这样的要求了。而在微软,每栋楼里有4个供应间,里面堆满了可再贴便签本、软盘、钢笔、便笺簿、专用信纸、文件夹、各种颜色的标签以及所有你能想得出来的东西,并且没有人看管。厨房里有所有能想像得到的饮料—甚至连克拉莫(Clamato,一种并不常见的饮料的名字—译者注)都有,所有这些都是免费的。在碗橱里有羹汤,是为那些熬长夜的人在自助餐厅关门后准备的。每幢大楼的外面都有一个露天休闲区,天气好的时候,我们可以在遮阳伞下的桌子旁休息、吃东西。  接踵而至的是一种极具感染力的兴奋感,那是一种由于从事一份独特、新颖和刺激的工作而产生的感受。要我避开那些狂热、激情、兴奋在我脑海中的嗡嗡作响,是不可能的。我还记得在我首次参加的公司会议上,一个产品组的人穿着同样的产品宣传T恤衫坐在一起,在拥挤的会议厅里形成一堵鲜黄色的人墙。他们像鬼一样地大喊、咆哮,而他们本来也就是想这样。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微软名声鹊起,渐渐地为人所知。而这时候那些关于IBM的笑话、诋毁苹果公司的言辞和对于Novell及莲花公司讽刺的言谈,好像就变得更加意味深长起来。就我个人而言,此时我更加专心于我的工作,当我发现外界人士在讲比尔·盖茨的笑话时,我也会情不自禁地为公司辩护起来。  '返回目录'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这里的一切都堪称极品'艾米丽(Emily)'(2)
在一开始的时候,我还可以保持比较超然的状态;但最终,我还是在情感上被打败了,被引诱而爱上了微软。  这情景就像一开始你被放到一个体育班里,然后你却在他们的精心挑选中被选中了。当你知道微软想要你的时候,你会情不自禁地觉得你受到了很高的抬举。而此后,你就会发现那就像参加了一个邪教,当你成为微软员工的时候,你就失去了自己的个性。这个时候你所看到的世界,只是一个仅仅和微软有关的世界。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微软一直引领着我,使我成为一名真正的微软人,而我后来才发现这是一种错误的关系。公司经常滥用员工的时间,每天来公司露个面并努力工作一番是远远不够的。你必须牺牲自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来;每一次都必须像上次的绩效评估中一样表现优秀;你还必须和这个集体保持在一起,不离不弃。任何的反抗都是徒劳的。  但不久以后,事情开始发生改变。我在国际部的第一个工作团队在各方面都是团结和透明度极高的模范。我们有共同的目标,大家都向着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刚开始上级主管部门要我们注重团队精神,我们也遵守这一信条。不久,微软的某个更高级别的经理强调,如果我们在团队之间采取竞争的话,工作会做得更漂亮。于是,团队合作就到此为止,从此其他团队就是我们的对手,而不是友军了。  基于多种原因,像扣留重要事件进度表之类关键信息的渎职行为,开始屡次发生。公司中处于上游的研发部门在需求和真正能实现的程度之间往往存在着矛盾,而处在公司下游的我们就成了那些和公司预算、产品计划时间表、额外员工和外部卖主相脱钩的虚假时间表的“替罪羊”。我们慢慢地学会了从虚假消息里看出问题的实质,并且在公司上游培养内线向我们提供消息,以预测我们的工作任务。但在不久后,这些方法就被证实是极为愚蠢和不起作用的。据我所知,这也是公司今天的状况。  时不时地,新的想###打断你的思路,会有人出来指示你要按他的理念和想法来重组你的团队。而如果这样的话,你苦苦经营、深深喜爱的自己创造出来的团队就要毁于一旦。改组?这听起来很简单,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把它看作精神折磨的一种不同方式罢了。你那么全神贯注地为了这个团队的目标而奋斗,而这个目标又是那么重要。你拥有自己的时间表和一些计划的实施期限,你拥有完整的预算和员工的期望及其培训计划。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公司开了一个会议,突然之间,你所有的计划都不再重要,不光如此,你的整个团队存在不存在也都已经是无所谓的了。现在新的计划诞生了,新的策略诞生了,一个你不知道的新世界就此诞生了,这对你而言无异于断头台上的铡刀落下。  在头几次发生这样的事情时,对我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怀疑、恐慌、愤怒都已经达到了极点,它们完全能够导致地动山摇。人们总是说这种事情在微软是不会发生的,因为他们觉得我们不是像波音、萨费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