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改变世界汽车工业的六巨头:传奇 >

第15章

改变世界汽车工业的六巨头:传奇-第15章

小说: 改变世界汽车工业的六巨头: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威廉·克莱·福特(William Clay Ford Jr。)等。那一年,亨利二世开始策划除掉艾科卡,艾科卡也逐渐开始控制局面。当年6月,他乘公司的喷气式飞机飞往波士顿,与乔治·贝内特和卡尔曼商讨计策。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5章 对抗福特家族(5)
在自传中,艾科卡辩解说,他的波士顿之行是清白的。他声称是公司安排他去会见董事会成员,以解决那次关乎他未来的危机。有人认为,艾科卡的这次行动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他试图在董事会中为自己跟亨利二世的对决寻求支持。无论怎样,董事会都要做出选择,要么是艾科卡,要么是公司创始人的孙子……正是这个人,运用他的智谋在1945年将公司从一群流氓手中拯救出来。在双方讨论的过程中,出现了一股强大的势力支持艾科卡……这让亨利二世大怒。大多数董事都喜欢艾科卡,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一个非凡的汽车人物和英明的领导者。而且,在他的领导下,公司的经济效益一直很好。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亨利二世一定要如此侮辱艾科卡。实际上,已经有人开始对履行掌门人职责长达33年之久的亨利二世的能力表示怀疑了。他是不是犯了〃疯狂的亨利〃这个魔症?他祖父晚年时的暴行是否将在他身上重演?但是,艾科卡对董事会的期望太高了,他们并没有充足的理由一定要推翻亨利二世,况且,董事会也没有兴致那样做。李·艾科卡的确非常出色,但是,亨利二世代表的是整个福特家族。并不存在一场足以颠覆这个历史上最伟大的家族企业的危机。〃有他没我,有我没他,〃董事长下了最后的通牒。
  7月13日,艾科卡走进魔鬼老大的办公室,要求亨利二世给他一个解释。为什么要解雇他?魔鬼老大只能说:〃只是因为我不喜欢你。〃
  艾科卡已经无路可退。他唯一的救命稻草是当时也坐在那个办公室里的人……比尔·福特。但是,尽管比尔的脸色已经苍白,他还是不可能阻止自己的兄弟。艾科卡已经无法继续待在福特公司里。亨利二世温顺的弟弟小威廉·克莱·福特如果想帮艾科卡,他可以通过股权的形式帮他留下来。
  威廉·福特是当时艾科卡听到决定自己命运的判决时,房间里的第三个人。那天的会议结束时,比尔·福特哭了。比尔和李一起走出亨利二世的办公室,〃我无能为力,〃比尔说。
  艾科卡后来写道:〃我在想,跟他拥有同样多股份的兄弟比尔有一天可能会说,'看,那是我兄弟的弃将。我们很早就想除掉他了。'我知道,比尔的脑海中肯定闪过这样的念头。〃
  亨利二世认为,他是在帮助公司除掉另一个哈里·贝内特。1980年,为公司编撰历史的人曾经请福特回忆一下自己1945年以来的这个强硬的对手,〃哈利·贝内特是我一生中见过的最肮脏、最卑鄙的畜牲,除一个人之外,〃福特说。这个〃例外〃就是艾科卡。〃艾科卡真的以为他可以掌控大局,〃一位福特高管人员说,那次战争发生时,这个人还是财务部的一名年轻员工,他亲眼目睹了这场肥皂剧,直至它收场。〃但是他真的没有选择,那是一场殊死搏斗,无论怎样,他都要失败,所以,他不如索性一搏,也说不定会取得公司的控制权。〃这是一次没有任何希望的争斗,这位高管人员说。即使董事会选出新的董事长,罢黜亨利二世,福特家族仍将拥有决策控制权。〃福特家族将更换董事会,新的董事会将恢复亨利二世的董事长职务。〃
  当时的另一位福特高管人员说,亨利二世除掉艾科卡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伦迪即将退休,于是他所产生的那种平衡力即将消失。〃他不希望艾科卡在这种剑拔弩张的状态下接手公司。福特需要的是像考德威尔那样更加实际、更加注重财务问题的人,因为考虑到伦迪和亨利二世本人都很快即将退休。〃
  尽管艾科卡声称,亨利二世已经疏于业务,魔鬼老大的支持者们却不这么看。亨利二世一向非常准时,每次会议他都进行充分的准备……这一习惯他一直保持到职业生涯的晚期。他总是阅读各种材料,阅览上次会议就某一议题所做的讨论,哪怕上次会议是在两年前举行的。他从不关心财务方面的细节,他数学也不是很好。伦迪总会确保每次都以绝对相同的格式为他准备财务报表……相同的数字栏,这样他就会很习惯地阅览,并能迅速地找到想要的数字。
  在两次能源危机的过程中,他们认为,艾科卡患了妄想症……他一直在试图再取得一次像野马一样的巨大成功。为纪念福特公司成立100周年,福特家族曾授权道格拉斯·布林克利(Douglas Brinkley)编写了一本名为《世界的车轮》(Wheels of the World)的发展史,书中写道:〃他(艾科卡)越是急于求成,福特就越保守,他不愿意将自己的信任和公司的钱投入到一个虚无缥缈的传奇车型上。对他来说,前轮驱动就像是赌博,推出一款全新的前轮驱动面包车也是一样。公司在等待的时候,他和艾科卡彼此都互不相让。实际上,他们正在渐行渐远。〃
  布林克利记录道,长期在福特任高管职务的罗伯特·亚历山大(Robert Alexander)认为,艾科卡去找亨利二世的时候过于鲁莽,〃李实际上是在挑起战争,〃亚历山大说,〃李好象非常傲慢。他的确没费太多周折就战胜了邦基·克努森。或许他根本没把福特先生放在眼里,也或许是那个他认为他能制服任何人的环境蒙蔽了他。〃
  亨利二世的人认为,1975年福特汽车公司的发展状况不尽人意,是因为没有了艾科卡的领导,在他们看来,艾科卡是一个守旧的强行推销者,作为一个经理人,他野心勃勃,工于心计。他的信条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而且他也会犯错误。斑马(Pinto) 就是一个巨大的错误……那是一场灾难。他花掉了公司大量的补贴……在一个由创始人家族成员所领导的公司里,这犯了大忌。这不仅仅是指艾科卡频繁的使用福特的飞机所产生的费用……这是他最大的一笔开支……而是他这样做所暗含的意味,这是在无形中挑战福特家族的权威。但是,艾科卡坚持这么做。他还喜欢在开会的时候炫耀自己,言谈中总是使用很多工程师的专业术语,他觉得亨利二世肯定听不懂。这不仅仅是炫耀或者威胁,而是一种策略,他要证明,他才更具有领导这个公司的能力。
   。。

第5章 对抗福特家族(6)
艾科卡也成为美国最著名的实业家……比他在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公司的对手都更有名。野马的成功让他更加提升了一个层次,在戴克斯特拉、米勒和克努森都分别当上总裁的时候,他已经无法克制自己了,他后来的所作所为无疑是把福特当成了艾科卡汽车公司。
  艾科卡认为自己的身份与董事长可以相提并论……而在管理能力方面,自己还要胜董事长一筹。他不仅一直在挑战汽车行业中的等级障碍,他还在挑战整个美国社会贵族政治中的等级障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艾科卡甚至还有点喜欢那些长期性的争斗。通过反抗,在公司内部得到大家同情的支持,这让他在同魔鬼老大之间的战争中,实际上已经取得了某种意义上的胜利。
  亨利二世在公开场合很少谈论艾科卡。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他退休之后,曾经在戴维·刘易斯(David Lewis)的一次采访……不过那次采访的内容一直被封存,在他去世10年后才公之于众……中谈到过他的这位劲敌。
  〃在石油禁运和政府管制变得异常艰难之前,艾科卡一直是一名很好的管理人员。但是他……换种说法……艾科卡在产品方面很有天赋,他还是一名优秀的销售人员,无论销售什么产品对他来说都一样。他非常具有想象力,非常聪明,反应非常敏捷。但是,到了1974、1975年,他突然间一下子迷失了方向,彻底地迷失了,他对产品感到极度恐惧。我从未参加过产品开发,我认为那不是我的工作范畴。我只是批准产品,但我不参加开发。我可以不同意,也可以同意,还可以提出建议,但是我不进行具体的开发。但当时,我们的开发工作非常糟糕,开发始终在变,我们在任何期间都未曾拿出过好的产品计划……他认为他做得很对。但是,在最后那几年,他完全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做些什么,每隔两到三个月他就会提出一项新的计划,公司完全陷入了一片混乱。〃
  离开福特之后,艾科卡就非常渴望能建立一个与福特公司规模相当的集团,而他是这样一个集团的所有者,以此战胜自己以前的老板。被解职后几星期之内,他就开始考虑成立一个企业集团,由克莱斯勒、美国汽车以及大众等公司组成。〃我骨子里的实业家激情从未减退过,〃艾科卡写道。
  当年秋天进入克莱斯勒之后,艾科卡已经可以着手实现他梦想的这样一个企业集团了,但是,克莱斯勒的财务状况实在太糟糕,美国汽车和大众对它根本不感兴趣。
  后来,在1981年,艾科卡又提出一项计划,将克莱斯勒与福特公司合并。很多人认为,这不过是一次权力之争。艾科卡说,为了避免与亨利二世发生冲突,他会在12个月之后回避。但是福特公司没有人相信他真的会回避。他们说,艾科卡相信,他在福特公司仍然还有很大的声望,他可以通过口头表决被推任为CEO。最后,福特董事会只是就这一提议听取了一下大家的意见,此事就不了了之了。
  被解雇之后,艾科卡得到了公众的同情,并由此很容易地在与亨利二世之间的公共关系之战中获得了胜利。在公众的眼中,他是一名充满活力的职业经理人,完全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打拼。而亨利二世却已经堕落为一个嗜酒如命、脾气暴躁、昏庸无能的家族继承人,用艾科卡的话说,他〃从不需要努力去争取任何东西。〃这是一种极大的讽刺,从很多方面来说,亨利二世都是比艾克卡更伟大的创新者,他才是真正的主角,或者也可以说,他很有经营天分。在二战之后,是他将新的思考方式不仅带入到美国汽车业,而且带入到美国各个业务领域,也是他,创造了战后公司管理技巧的原型,这一技巧注重财务控制及财务制度。
  如果艾科卡当时留在福特公司,那将可能意味着福特家族对这个公司的统治行将结束。而艾科卡被解雇了,公司可以安全地交给忠顺的考德威尔,亨利二世也就能放心地退休了。最终,权力没有旁落,仍掌握在福特家族手中,当时的福特后代包括亨利二世的儿子埃兹尔(Edsel)和他的侄子小威廉·克莱·福特(William Clay Ford。 Jr。)。
  成功地从艾科卡的发难中挺过来之后,福特家族从此将能够一劳永逸。唐纳德·彼得森(Donald Petersen)在亨利二世去世前的两年……即1985年……接替了考德威尔的职位,他努力地想将福特家族的两个年轻的表兄弟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他们都努力进入了董事会,但是彼得森不给他们分配任何委员会工作,而且,在所有的董事会成员中,彼得森唯独不允许他们两个使用公司的飞机。1987年,彼得森派比尔·福特到福特瑞士公司出差,这是福特最偏远的一个分公司之一,在公司中属于极少有人问津的业务领域。当时比尔才20多岁,有人来向他报告的时候,他抖得厉害。这个年轻人似乎缺乏管理公司的勇气,几年后,他就从实际的管理事务中退了出来,在财务委员会挂了一个职位。
  9年间,比尔·福特在公司里很多经营性或事务性岗位上工作过,这些不同的岗位让他头晕目眩,他很担心长此以往自己将难以把握公司的大局。有些行业观察家认为,比尔打算放弃了。福特家族的所有人都在逐渐退出公司的日常管理事务,让职业经理人去负责。但是,在比尔从公司〃退休〃,而将更多的时间用在经营他父亲的美国国家橄榄球球队……底特律雄狮队(Detroit Lions)时,他实际上开始加强对福特公司的控制权,而不是减少。在财务委员会,他开始学习更多他需要知道的东西,而不是像他的表兄埃兹尔那样,去澳大利亚内地的偏远地区拜访经销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5章 对抗福特家族(7)
亨利二世最后还有一个人要除掉,这就是彼得森,因为彼得森正在切断他的信息来源。他最后也被解雇了,因为董事会成员们很担心他会精神失常。有一次在董事会上,因为什么事没弄明白,彼得森摔掉了自己的劳力士表,那块表在整个桌子上划过,然后他气冲冲地走出会议室。董事会成员很担心,他可能无法胜任管理福特公司这一职务了。彼得森必须离开,亨利二世早就预见到了这一点。
  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