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做个会理财的好太太 >

第2章

做个会理财的好太太-第2章

小说: 做个会理财的好太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庭成长期:孩子出生到大学毕业前(约20年)
  理财分析:家庭成员不再增加,家庭成员的年龄都在增长,家庭的最大开支是保健医疗和子女教育。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有了小孩,夫妻俩的责任就加重了,如何保障家庭财富安全,为孩子构建一个快乐无忧的成长环境,是重中之重,因此一家三口的保险问题一定不能忽视。同时,随着子女自理能力的增强,父母精力充沛,又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投资经验,投资能力大大增强。 。 想看书来

不可不知的“五步人生”(2)
理财顺序:
  第一,子女教育规划是这个阶段最重要的理财话题,对于城市中等收入的家庭来说,定期定额基金是筹备子女教育资金的最好方式之一。
  第二,购买适当的保险。家庭经济支柱一定要买好“三险”——意外险、寿险、重大疾病险,可以为孩子购买一份少儿健康险,也可以购买教育保险或分红险,为教育资金多做一些保障。
  第三,满足子女教育和家庭保障需求之后,可以实施资产增值计划,创业或者购买高收益、高风险的理财产品。
  第四,准备家庭日常应急基金,这一点在家庭成长期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孩子的开销是个无底洞,而且双方父母开始进入养老期,有很多突发性的资金需求。
  理财建议:将资本的5%留作活期储蓄,作为家庭应急基金,15%用于家庭保险支出,40%用于投资房地产(投资型房产)或者创业,20%用于风险性投资,例如股票、外汇、期货等,20%用于银行定期存款或债券等安全性较高的理财产品。
  家庭成熟期:子女工作到自己退休前(约15年)
  理财分析:这期间,由于自己的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经济状况都已达到了最佳状态,加上子女开始独立,家庭负担日益减轻,因此最适合积累财富,理财应侧重于扩大投资。但由于已进入人生后半期,万一风险投资失败,就会葬送前半生积累的财富,所以,不宜过多地选择风险投资的方式。此外,还要存一笔养老金,作为强制性储蓄,保险无疑是最适合累积养老金的方式之一。
  理财顺序:
  第一,理财需求应该首先考虑养老,千万不要等到退休后才考虑如何养老,退休前多想想退休后去哪里度假,或者发展哪些兴趣爱好。
  第二,制定资产增值规划。没有了养育子女的负担,可以加强投资方面的安排,但一定要坚持“分散投资,降低风险”的原则。
  第三,为子女创业或结婚买房筹备资金,以便减轻子女的生活压力,这是为人父母的一片苦心。
  理财建议:将资本的40%用于股票或同类基金投资,20%用于保险投资,应逐渐偏重于养老、健康、重大疾病险,20%用于定期存款或债券等安全性高的理财产品,10%用于发展夫妻俩的兴趣爱好,例如养养花草、收藏古玩等,10%用于活期储蓄,作为家庭应急基金。
  退休期(大约20年以上)
  理财分析:这段时期的主要内容应以安度晚年为目的,投资和花费通常都比较保守,身体和精神健康最重要,财富只是一个数字游戏,不要太过在意。保本在这时期比什么都重要,最好不要进行新的投资,尤其不能再进行风险投资。另外,在65岁之前,检视自己已经拥有的人寿保险,进行适当的调整。
  理财顺序:如果在第四阶段——家庭成熟期已经安排妥当养老,那么这个阶段就没有太多的担忧,尽可与儿孙享受天伦之乐,也可尽情地游山玩水。
  理财建议:将资本的10%用于股票或股票型基金,50%投资于定期储蓄或债券,40%活期储蓄。对于资产比较丰厚的家庭,可采用合法的节税手段把财产交给下一代。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你是哪种“主心骨”?
由于理财观念的不同,每个太太在家庭中的角色定位会有所不同,大概分为以下四种:甩手太太、AA太太、“独财”太太和搭档太太。
  甩手太太
  顾名思义,甩手太太就是指那些甩手不管家庭理财的太太们。她们不管家庭理财的原因很多,有些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有些是不懂理财,能力有限;有些是根本没有理财的想法,过得稀里糊涂……
  大部分甩手太太都是因为不懂理财而放弃理财主动权的。正如网友所说,“你可以不会赚钱,但你不可以不会理财”。作为新时代的女性,一定要在经济上保持适当的独立,才能促进家庭和谐,学会理财也是一种经济独立能力的体现。
  AA太太
  AA制是流行于西方的消费方式,如今在我国也大行其道,聚餐AA,购物AA,旅游AA……朋友之间AA还可以理解,夫妻之间AA就难免有些别扭。
  AA太太表面上看起来财务独立,生活自主,实际上可能隐含着夫妻间的不信任、对家庭没有责任感。有些AA太太是迫不得已,而许多年轻的AA太太过得十分幸福。只不过一旦有了孩子,这种夫妻之间的AA制就难以维系了,常常以离婚收场。真正过着幸福生活的AA太太少之又少。
  “独财”太太
  “独财”太太的定位是由家庭分工决定的。很多太太(以全职太太居多)成为家庭财政大臣,全面负责家庭财务,颇有*风范。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想必都会有一位长袖善舞的“独财”太太。
  “独财”太太大多有强烈的理财意识,热衷学习理财知识,关心国家经济发展,关注适合自身的投资理财渠道,有长远的家庭理财计划,为家庭幸福做坚实的后盾。在一定程度上,“独财”太太能缓解丈夫的工作压力,激发更多的赚钱动力。
  搭档太太
  和谐美满历来是我国家庭生活的最高境界,夫妻双方在家庭理财上的和谐主要体现为“共同决策,优势互补”,形成搭档式的理财关系。比如,丈夫喜欢炒股,追求高收益,而太太青睐基金,比较稳健,那么夫妻双方可以共同商量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投资组合,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再比如,虽然丈夫工作很忙,但对宏观经济的认识比妻子深刻,丈夫就可以在理财决策中发挥核心作用,一旦做好了决策,太太则可以按计划执行,因为女性的执行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好。
  

“主心骨”的三颗理财心
大多数女性的心理特点是感性有余,理性不足。在理财方面,她们最大的缺点就是缺乏主见,喜欢跟风,而一旦遇上投资亏损就六神无主,如坐针毡,很容易改变甚至中断原来制定好的理财计划。
  作为一个家庭的女主人,太太在理财时应该考虑得更全面。好太太能把家庭理财做得井井有条,她们从不跟着感觉走。好太太的理财优点主要体现为“三颗理财心”——小心、虚心、爱心。
  小心,驶得万年船
  正面说辞:女性似乎天生就比男性更谨慎。一般来说,小心理财的太太们特别关注资金安全,喜欢保本型理财产品,对高风险的理财产品有所顾忌。
  这次金融危机让很多大胆的投资者亏损累累,而小心翼翼的李太太则丝毫没有受影响,因为她在2007年6月就完全撤离了股市,保留了每个月2000元的基金定投。李太太说:“我已经感觉到市场有些不对劲,很多人都不工作,整天盯着电脑炒股,连和尚都开始关注股票,太疯狂了!虽然后来上证指数涨到了6000多点,但我一点都没后悔,因为我逃过了这次大股灾。”李太太的成功不在于她的投资技巧和理财知识,关键是她小心谨慎,不贪婪。
  反面说辞:从另一方面看,小心理财经常使得太太们过于关注细节,对理财的系统性缺乏足够的认知。同时,小心理财容易导致做决策时犹豫不决,错过最佳的投资机会。
  2004年初,王小姐就和男朋友开始到处看房子,到2006年底几乎把广州每个区的楼盘都看了一遍,有些楼盘还看了三四遍。王小姐一再叮嘱自己,开发商的骗人招数实在太多,一定要倍加小心,千万不要买到“问题房产”。但过于小心的她,总是这不满意那不满意,后来房价越来越高,王小姐更加犹豫了。就这样,王小姐错过了在广州最佳的买房时间。
  虚心, 学习中成长
  正面说辞:由于大部分太太缺乏金融知识,理财观念不够成熟,她们经常会阅读一些专业的理财书籍、杂志、报刊,或者浏览理财网站,加强对理财知识的学习。当然有些认真的太太在决定购买理财产品之前,会虚心向专业人士咨询各类问题,以便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2006年3月的一天,有个网名为山菜花的网友通过QQ向我咨询关于基金投资的事情。山菜花当时什么也不懂,只是看别人抢着买基金,自己也想买点。我给她仔细分析了各种基金类型,并根据她的家庭理财需求推荐了一个稳健的基金投资组合。但是过了一个星期,再和山菜花聊天时,我发现她在基金方面颇有见解。原来山菜花在短短一个星期内看了两本关于基金投资的书,还经常在各大门户网站上浏览基金新闻。后来,在一次网友聚会上,我得知山菜花在2007年6月转行做了某网站的基金编辑,她自己的家庭理财也做得顺风顺水。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山菜花及时地把股票型基金都转换成了债券型基金,把损失降到了最低。
  反面说辞:虽然“虚心理财”可以使太太们获得越来越多的理财知识,但她们的虚心好学容易被某些不良的理财从业人员利用。
  2007年9月,周太太认识了一个资深保险代理人。这位保险代理人开始并不向周太太推荐保险产品,只是带周太太去参加保险公司的一些讲座,等周太太意识到了保险的重要性之后,这个保险代理人就开始不断地向周太太推荐高风险的投资连结险。很快,周太太被说服了,为一家三口每人买了一份投资连结险,年缴保费高达3万多元。到2008年12月20日为止,周太太投资连结险的亏损已经高达40%左右,她觉得很对不起辛苦工作的丈夫。其实,周太太一家主要应该购买保障性保险,如意外险、重大疾病险、长期寿险等,不应该买这么多投资连结险。
  耐心,将理财进行到底
  正面说辞:太太们对家庭更加细心,也更加有耐心,一旦制定好了家庭理财计划,便会坚持不懈地执行。其实,只要我们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理财渠道,坚持投入,长期持有,尽管只是小小的投入,却也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时间永远是最好的投资伙伴”。
  江西省抚州市有个60多岁的老太太,她一辈子只进行了一种投资,就是从她有积蓄的那一刻起,不间断地购买一整套当时正在流通的货币和一些特殊功用的货币,比如纪念币等也被她尽收囊中。到现在,光是她收藏的几套珍贵的人民币纸币已经价值30多万元了,足够她在抚州这个中小城市轻松养老。
  反面说辞:过于耐心也不是好事,容易陷入“死守”的困境。在牛市急转直下,进入极度低迷的熊市时,千万不要“耐心等待市场反转”,必须调整理财方向,从进攻转向防守,加大债券或债券型基金等安全级别高的理财产品的投资额度。
  过犹不及。小心,虚心,耐心,会理财的好太太总是拿捏得很准,做得不偏不倚。切记理财是变动的,如果家庭财务状况发生变化,理财规划也应该做相应的调整;如果理财市场出现根本性变化,也要灵活地修正理财方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效理财,达到财务自由!
  

铲除理财六大“心魔”(1)
前面提到的“三心理财”主要是从太太们普遍的心理特点出发来谈的。在日常生活中,太太们经常有一些错误的观念,遭遇许多“心魔”,只有努力铲除这些“心魔”,太太们才能修炼成新时代的“财女”。
  心魔一:我月收入才3000元, 没有必要理财
  陈小姐2007年6月毕业于上海某大学,在一家报社工作,月收入2800元左右。尽管陈小姐很少冲动消费,但在上海这个高消费的城市里,除去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开支,每月能省下的只有500元左右。工作一年多,陈小姐只有一个银行活期存折,每月500元左右的余钱全部躺在里面。陈小姐在QQ上这样对我说:“我一点理财的概念都没有,每月才500元,怎么理呀?!”
  与陈小姐一样,很多刚刚工作不久的年轻女性,工资一般都在2000~3000元,除去各种必要的生活开支,例如房租、餐费、化妆品、衣服等,每个月可能就只剩下几百块钱了。要是稍微大手大脚一点,就成了“月光仙子”。她们总是以“我月收入才3000元,没有必要理财”为借口,逃避理财。
  事实上,理财不在于财富的多寡,而在于理财观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