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

第31章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第31章

小说: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髦铮瓷忱暗饕病7鹎抨e调、般涉调、乞食调与苏祗婆七调之娑阤力调、般赡调、鸡识调宫商悉同,音亦近似。所以佛曲之出于苏祗婆七调,实属信而有征。唐太乐署供奉二百十六曲中,沙阤调有《龟兹佛曲》和《急龟兹佛曲》,于天宝十三载(公元七五四年)改此二曲为《金华洞真》与《急金华洞真》。太乐署供奉的曲就是苏祗婆七调,而为燕乐一系,其中既有佛曲之名,则佛曲与苏祗婆琵琶七调之关系因此更为明了。①而苏祗婆琵琶七调又出于印度北宗音乐,今将苏祗婆琵琶七调与中西宫调作一对照表如后:   

  苏祗婆琵琶七调,据我的研究,出于印度北宗音乐,为其一派,我在《龟兹苏祗婆琵琶七调考原》一文中说得很详细。本文只在藉苏祗婆琵琶七调以说明佛曲之渊源于印度,所以于此仅能撮举大概,如要知道详细,当参看《考原》一文。在没有说苏祗婆琵琶七调以前先将印度北宗音乐与西乐作一对照表如后:   

  苏祗婆琵琶七调之源出印度音乐,就历史上言,有三个证据,今举其概如次:   

  一、龟兹与印度北部在种族上之相同 《太平御览》卷三百七十四《人事部》十四《发》:   

  龟兹国男女皆剪发垂与项齐;唯王不剪发。   

  《晋书·四夷传》龟兹国条说龟兹人〃男女皆剪发垂项〃,玄奘也说龟兹国《大唐西域记》作屈支。〃文字取则印度,粗有改变。服饰锦毼,断发巾帽〃。断发是伊兰民族(Iranians)的一种习俗,所以有人说龟兹人原是伊兰民族。①北印度的雅利安人(Aryans)原也是伊兰民族。由此看来,龟兹同印度竟是同种同文之国了。   

  二、印度文化与龟兹古史 据古代传说,于阗龟兹俱属印度人殖民之地,如阿育王太子法益《坏目因缘经》说阿育王以龟兹诸地赐与法益,《大唐西域记》卷十二瞿萨旦那国同《于阗史》(Annals of Liyul)②说阿育王一逐子建国于阗。这虽是一种传说,但是传说的后面却隐有一段民族迁徙的史实在内,很可以证明第一说之真。而民族迁徙的又一面就是文化的传布。汉晋以降,龟兹的佛教甚盛,国势也极兴隆。班超说,〃若得龟兹,则西域未服者百分之一耳。〃吕光也以为〃唯龟兹据三十六国之中,制彼王侯之命〃③。至于龟兹之吸收印度文化更为显著,不唯语文大同,如第一说所云,就拿佛教之兴盛而言,西域诸国除去于阗,未见其匹。而丁谷山千佛洞的佛教美术,于敦煌以外,又别树一帜。所以龟兹史上之印度化,正不必去考查鸠摩罗什所译龟兹文经典,如何影响于中国佛教,才可知道。   

  三、龟兹乐与天竺乐 隋唐十部乐中,龟兹乐与天竺乐对立。但是我们试将两部的乐器作一对照表比较比较,就可知道两部大都相同。只不过龟兹部有竖箜篌、笙、箫、答腊鼓、腰鼓、鸡娄鼓、弹筝、侯提鼓、齐鼓、檐鼓,为天竺部所无;而天竺部的凤首箜篌、铜鼓也为龟兹部所无。但是如以琵琶为乐器之首,这却两部都是相同的。玄奘说龟兹国〃管弦伎乐,特善诸国〃。我们从种族上历史上考察,知道龟兹与印度有很深的关系,所以龟兹之特善音乐,说不定也受有印度影响,单就乐器之多同于印度而言,可以想知。陈旸《乐书》卷一百二十五至卷一百三十二有胡部乐器图,天竺龟兹两部乐器一一有图。若有好事之士,将中国史籍上所举天竺乐器拿来同印度现存的乐器比较,对于中国音乐史上一定有不少的贡献。A。H。Fox…Strangways同H。A。Popley两家论印度音乐的书上也纪有不少的乐器,并有照片,很可用来对照研究。   

  此外在音乐上也有三个证据,可以证明苏祗婆琵琶七调之为印度北宗音乐之一派。今约举如次:   

  一、娑阤力调即北宗之Shadjah调 《隋书·音乐志》之娑阤力调《唐会要》作沙阤调。娑阤力调之为北宗Shaja调(梵文作hajah)有两个证据:(一)印度斯坦尼文与梵文大致相同,AIU诸字收音者可以不发声,梵文也是如此。北宗音名同梵文一样,即可以梵文作例。梵文Nirvana译汉音为涅槃,Samgh?觬?觀ma译汉音作僧伽蓝。所以hajah一调译汉音正是沙阤。至于《隋·志》之作娑阤力,力字大约是传讹,原文全译应作娑阤阇。作婆阤力是因〃婆〃〃娑〃二字微近而误。(二)娑陀阇调义为具六,又第一声。具六者谓具鼻、喉、胸、腭、舌、齿所发之声也。第一音者谓为八音之首也。宫声之呼与具六同义,又为八音之首。这也可以证明娑阤力调之为北宗Shaja调。   

  二、般赡调即北宗之Pa?觡chama调 《隋·志》说般赡华言五声,即羽声也。这就是北宗的Pa?觡chamah,梵文作Pa?觡chama。北宗的pa?觡chama调译云等五,又第五声,译汉音作般赡摩,准涅槃、僧伽蓝之例,摩音可省。至于般赡在《宋史》作般涉,〃涉〃〃赡〃可以对转,故般赡与般涉无异。         

▲虹▲桥▲书▲吧▲BOOK。  

第85节:三 佛曲考原(2)         

  三、旦即北宗的th?觀t 我说旦即北宗的th?觀t,其中有三个证据。(一)隋志说〃旦者则谓均也〃。均字有调度之意,均又是一种调六律五声之器,其长八尺。所以古乐中之均就是后来的宫调,〃宫调明而后乐器管色之高低定矣〃。北宗音乐的th?觀t,〃义为行列,当奏某调时,知此然后宫调弦乐管色之高低因之以定。而一宫可容数调,故旦又有类析之义〃,〃即以音律表旋律之基础也〃。所以th?觀t与〃旦〃的功能正是一样。(二)旦字即th?觀t字之译音。旦字与汉字同属十五翰。梵文arhat汉译为阿罗汉,汪荣宝说〃古音同部之字平入不甚区分,故hat亦译为汉(han),以t与n同为舌头音也〃。t与n收声的字,古音可以对转,所以th?觀t对音可以为〃旦〃。虽然译〃汉〃字音的a是短音,译〃旦〃字音的?觀是长音,但是古来翻译梵音,a ?觀本来不分,以旦字音译th?觀t,并无不合。(三)雅乐宫调的说法是黄钟宫、仙吕宫等等,苏祗婆之七调五旦,据《辽史·乐志》作婆阤力旦、鸡识旦、沙识旦等等。北宗音乐所用的术语与此大致相同,也称为某旦某旦。所以就音乐上的术语而言,两者也是相同。   

  由以上所举各种证据看来,苏祗婆琵琶七调之出于印度北宗音乐,为其一派之说,大概可以成立。不过我之所以说为北宗音乐之一派而不即为北宗者,因为苏祗婆琵琶七调中的般赡调属A调,而北宗的般赡调属G调,北宗音乐要低一调。苏祗婆七调,照日本所存雅乐旋法属于吕旋,而北宗音乐七调的音程大小约如下表。   

  其Ga Ni二调俱为半音,依日本雅乐旋法,应为律旋。今作一北宗音名西洋音符和日本雅乐旋法对照表如次:   

  吕旋同律旋在音阶方面有上行与下行之别,因此苏祗婆七调中的般赡调比北宗的般赡调高一调。所以我说苏祗婆琵琶七调只是北宗音乐中的一派。这是因为印度北宗音乐自来派别繁夥,人各异制。苏祗婆所传大约又别是一派,名称和律吕因此多少有点不同。   

  佛曲源于苏祗婆琵琶七调;要晓得佛曲真正的来源,不能不先研究苏祗婆琵琶七调的来源。苏祗婆所传的音乐系统既传自印度北宗,佛曲的来源问题自然也迎刃而解了。         

。←虫←工←桥书←吧←  

第86节:四 论敦煌发见之俗文变文与唐代佛曲之关系(1)         

  四 论敦煌发见之俗文变文与唐代佛曲之关系   

  一九○七年供职于印度政府之匈牙利人斯坦因(M。A。Stein)探险中国新疆及甘肃西部一带,发见了敦煌千佛洞莫高窟石室的秘藏,佛书写本印本等等被他席卷而去的约莫有七八千卷。第二年法国伯希和(P。Pelliot)到此,又取去了两千余卷。这两大宗古籍分藏于伦敦的不列颠博物院和巴黎的国家图书馆两处。那时北京京师图书馆收拾残余,也在这里取得了八千余卷。谈中国文化史的,平空添了将近两万卷的材料,不仅许多古书可藉以校订,许多佚书可藉以考见一二,那时中国文化同西域文化在敦煌一带融合交流的情况因而著明;尤其重要的便是佛教美术同俗文学上的新发见。这都不是我的力量所能叙述的,我如今只能就其中所发见的俗文变文之类同佛曲的关系大略说一说。   

  最先介绍敦煌发见的俗文学给我们的,大约要算罗叔言先生的《敦煌零拾》,其中俗文学有《云谣集杂曲》、《季布歌》、俚曲、小曲、佛曲之类。我如今要说的就是《零拾》中称为佛曲的一类东西。《零拾》的佛曲后面有罗先生的叙录说:   

  佛曲三种,皆中唐以后写木。其第二种演《维摩诘经》,他二种不知何经。考《古杭梦游录》载说话有四家:一曰小说,谓之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公案,皆是搏拳提刀赶棒及发迹恋态之事。说经谓演说佛书。说参谓参禅。说史谓说前代兴废战争之事。《武林旧事》载诸技艺亦有说经。今观此残卷,是此风肇于唐而盛于宋两京,元明以后始不复见矣。   

  徐嘉瑞先生在《敦煌发见佛曲俗文时代之推定》一文中说道:   

  所以我断定敦煌所遗俗文,即是天竺乐中的佛曲。原抄虽无佛曲之名,而罗振玉先生已在《敦煌零拾》上标目为佛曲,这是很妥当的。并断定天竺乐佛曲的体裁也是弹词体,因为印度经文的体裁,即是弹词体。   

  佛曲一辞,自唐以后,很少人说及,梁廷柟偶尔提到,也没有人注意。罗先生此文虽不知其何据,但因为近来研究俗文学之风大盛,于是敦煌发见的这些东西,大交其运,佛曲一辞也因罗先生的介绍,而时常有人谈到。徐先生更忙,还从古书堆里找出一些有宫调的佛曲,来凑热闹。其实都不对;《零拾》中所收敦煌发见的三篇佛曲自有其名目,徐先生所找出来的有宫调的佛曲,完全是另一种东西,同敦煌发见的俗文学风马牛不相及。前者是一种音乐,后者不过是民间流行的一种通俗文学。  

  佛曲之为一种乐曲,而不是罗先生在《零拾》中指鹿为马的假佛曲,已见上述。至于敦煌发见的俗文学,西谛先生别有一篇专文论此,我可不用饶舌。我现在只将我的几点意见写出来以供参考。我所要说的大约有两点:(一)敦煌发见的纯粹韵文和韵散相兼的俗文学之渊源及其发生的先后;(二)敦煌发见的俗文学所受外间的影响。   

  敦煌发见的有韵的俗文学大致可分成纯粹韵文和韵散相兼的两种。前者如《零拾》所收的《季布歌》以及不列颠博物院的《孝子董永》即是。后者如《零拾》所收的佛曲三篇,京师图书馆藏《佛本行集经俗文》、《八相成道俗文》、《维摩诘所说经俗文》,以及不列颠博物院所藏《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之类都是。至于俗文同变文的分别在哪里,我还不知道。虽然有人举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所言净土变地狱变等等以解释变文的起源,可是于其意义,还是不甚明了。这两种俗文学大概都受有佛教文学的影响。佛教经典中如《佛所行赞》《佛本行经》一类的文学,洋洋数万言,纯为一种叙事诗。所以我疑心《孝子董永》、《季布歌》是从《佛所行赞》一类佛教文学蜕演而出。并且我以为《孝子董永》乃是摹仿竺法护所译《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而作,二十四孝人各一篇。《孝子董永》中有〃阿耨池边澡浴去,先于树下隐潜藏〃二句,阿耨达池是佛经中常见的名辞,两者的消息于此可见。至于俗文变文之类大约摹仿佛经的体裁,散文即是佛经中的长行,韵语即是佛经中的偈。   

  《佛所行赞》这一类文学在印度是很盛行的,义净《南海寄归传》卷四《赞咏之礼》一节中曾说及马鸣(Asvaghosha)道:   

  尊者马鸣亦造歌辞及《庄严论》(S?觠tr?觢ak?觬us?觭tra)。并作《佛本行诗》(Buddhakaritak?觱ya),大本若译有十余卷。意述如来始自王宫终乎双树一代佛法,并缉为诗。五天南海无不讽诵。意明字少,而摄义能多,复令读者心悦忘倦。   

  而戒日王(S?觘l?觗itya)极好文笔,下令征集释迦本生诗赞,总集得五百夹。这也可见印度当时搬演佛经颂扬大德的赞咏体文学盛行之一斑了。六朝时此类文学流入中国,乃有《本行经》一类的翻译,后来竟有唐代俗文变文等有韵与韵散相兼的俗文学出现于世,其间脉络渊源甚属分明。   

  至于敦煌俗文学发达的程序,大约先有《维摩诘经唱文》等等带宗教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