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雄关:大明王朝1644年的山海关 >

第30章

帝国雄关:大明王朝1644年的山海关-第30章

小说: 帝国雄关:大明王朝1644年的山海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斗志全无,阵势顿时崩溃,再回头看,主帅李自成也不见了,于是,不等号令,竞相撤退,说撤退是好听的,其实此时就是在逃跑了。大顺军与关宁军乘胜追击,尘沙滚滚,石河成了血河,红瓦店真的是遍地红瓦,大顺军这一退就是四十里,四十里间,杀红了眼的关宁军与清军,一路杀来,竟不止歇,远望去,惨声阵阵,人头滚滚,这一战,杀得大顺军再也没有还手之力,一部分军队跑到了海口处,纷纷投海,也是他们运气不佳,海水涨潮,淹死的不计其数。
  有关此战的惨烈,历史上多有记载,因为是实力之战,故而伤亡之众,在当时也极为罕见。据统计,大顺军损失最重,主帅就死了十五人,而武将之首刘宗敏亦身负重伤,吴军同样死伤不少,双方实力就此大打折扣,清军则伤亡最小。石河西的红瓦店一带是交战最为激烈的地方,几万人的尸骨留在了了这里,暴露于荒野之间,有人收了三年也没有收完。石河一带,尸体充斥田野之间,河水都被染成了红色,而被遗弃的辎重、军械,更是数不尽数。而很有趣的是,后人还把这场战争进行了演义。李自成当年站立过的那个高岗,名叫将军台,而他宣布撤军的驻脚之处,则被人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回马寨。
  数年后提起此战,目击者仍然侧目惊心,直至石河大战过去二十年间,当时的山海卫掌卫印守备陈廷横还写了这样的一首诗来凭吊当时的场景:“二十年前战马来,石河两岸鼓如雷。至今河上留残血,夜夜青磷照绿苔。(《临榆县志》)不过,这是文人的笔法,对此战,在百姓中还流传着这样一种歌谣:“朱家面、李家磨,做好了馍馍,送给对过赵大哥(指爱新觉罗氏)。”
  不过,对于死去的人来讲,一切都已经结束了。但对于活着的人来说,一切才又重新开始。石河一战,彻底的告结了中国历史的又一个“三国局势”,从此,大顺王朝走上了结束之路,大明则再也没有翻身机会,大清帝国开始走上正轨。这一战,最大的赢家是多尔衮,最大的输家是李自成,而起了决定因素的是吴三桂。
  石河之战结束了,但是吴三桂、李自成、多尔衮的战争还没有结束,甲申之战也没有结束,在这以后的几个月里,在每个人的命运面前,都有如同被石河之战时那道突然出现的风沙一样,突然掠过后,一切渐渐清晰。对李自成来讲,崇祯走过的命运这一次轮到他的身上,他已经没有路可走了;对吴三桂来讲,他赢了这一仗,但他同样也输了一切,最后他已经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除了走下去,别无他法;对于多尔衮来讲,他一生中最值得荣光的时刻到了,但就这荣光背后,依然潜伏着巨大的危机和叵测的形势,这一切,要在多少年才会显现。
  而决定命运的这一切时刻,要在石河之战的后一个月才会出现。
  随着各路兵马的撤走,石河沉寂了,这条害河,从此后真的成了害河,谁也不愿再踏上这片地方,无论是汉人还是满人,石河成了死亡之河,在这里,留下了人们捡了几年也捡不完的尸骨。石河见证了中国历史上惨烈的一幕,而他的命运,同样也要在很多年以后,才会发生巨大的转变。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最后的残局(1)
一###四年的春天,马上就要过去了。进入四月底,天气依然没有变得更温暖的一些,但是天下的形势已经有了根本的改变。
  石河兵败后,李自成连夜逃到了永平,在这里,他第一次表现出了失败者的姿态,他接受了吴三桂的条件,交出了崇祯的太子。这个时候,李自成如同一只丧家之犬,在他身后紧紧追赶的是多尔衮与吴三桂的联军,人数大约在十五万到二十万之间,而他自己的军队已经损失过半了。吴三桂开出的条件是,交出太子,速离京师。这个条件里没有提到陈圆圆,也没有提到他的父亲吴襄,这是一个很微妙的事情。
  李自成对此的反应是,条件可以接受,但必须保证他不受阻碍的回到京师。吴三桂也接受这个条件。
  这是李自成与吴三桂之间最后的一次谈判,历史如果写到这里,会是一个完美的结局,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吴三桂的身后,还有英明的多尔衮。多尔衮看出了吴三桂的真实意图,拥太子在手,就等于抓住了一张非常强硬的政治王牌。和其兄皇太极一样,多尔衮也熟读《三国》,此时的局面,与《三国演义》如此相似,吴三桂想打的是曹操的那张牌,“挟天子以令诸侯”,利用自己的力量,消灭强大的敌人,得到天下人的信任,再得到那张最硬的政治王牌,从此拥天下之威望,享一方之权势,此人居心之野,不可忽视。
  这个时候,多尔衮不无嘲讽的想到,打着为父报仇的旗号对抗李自成的吴三桂,在这个时候为什么反而不再把父亲、爱人的生命放到了第一位,而一心想要迎回朱家太子?他是真的忠于明室,还是仍在为自己打算?世人看不明白,我难道看不清楚?可惜的是,我多尔衮并非李自成,也不是目光短浅的明室大臣,这个局现在是由我控制,我才能决定谁出哪一张牌!
  多尔衮在这个时候是真正的出牌人,李自成不是,他已经成了别人手中的牌。交出太子,赶快回到北京是他最想完成的事情,于是他派出了原明朝降官张若麒——这位从松山之战之后一直命运不济的前监军大人作为特使,交出了太子。吴三桂顾忌到父亲还在他手中,停止追击,率师返回山海关。只一夜间,似乎天下又重新风平浪静了。
  吴三桂开始做起了一个美梦:如今太子在手,接下来的事情是借多尔衮兵力攻下北京,或者拥立太子于南京,再救出父亲和情人,然后,他就是护国的功臣,真正的掌权者,如多尔衮一样,他也是明朝残余帝国的摄政王。他会成帝国的英雄,也会成为帝国最有权势的人。
  这个预想如果不出意外,完全可能,因为在这个时候,吴三桂出卖山海关还不是人们眼中有失道德水准的事情,此刻拥太子回师的呼声已经日渐高涨,没人把吴三桂看成“汉奸”,没有人认为他在引清兵入关这事上是一个背叛的行为。明室的残余力量听到李自成被打败的消息后喜极而泣,各种消息不胫而走,吴三桂要复国了,吴三桂要复国了!这是人们最强烈的愿望。
  多尔衮与吴三桂一道回到了山海关,在城外五里,他命令清军驻扎,他没有进城,是听了洪承畴的意见,因为多年来的挣战,中原百姓对清军非常恐惧,如今形势虽已不同,但仍保不住会出现摩擦,所以驻师城外,以免扰民。
  多尔衮此举当然还有更深的原因,军队在这里小憩片刻,马上还要出发,李自成是劲敌,怎能给他喘息之机?
  这个时候,同样要做的重要事情是稳住吴三桂。石河一战,清军截获无数战利品,多尔衮全部拿出,犒劳军士。此战居功,吴三桂最高,因此获得的奖励也最大,多尔衮以顺治帝的名义,封他为平西王,赏赐玉带、蟒袍、貂裘、鞍马、玲珑、撒带、弓矢等物;接着马上又令三桂以下各将领及山海关城内军民尽皆剃发,从此成为清朝的顺民。(《清世祖实录》)
  吴三桂没想到自己获得了这么高的职务,这个职务比崇祯给他的还要高,远远超乎他的想像。自后金建国,直到改国号大清再到入关,汉官被封为王爵的,只有四人,即恭顺王孔有德(后改封为定南王),怀顺王耿仲明(后改封为靖南王)、智顺王尚可喜(后改封为平南王),加上新封的平西王吴三桂,共为四王。顺治十四年十二月,原张献忠部将孙可望降清,被封为“义王”,是为汉人第五王。(《清世祖实录》)这些王中,以吴三桂的地位最高。
   。 想看书来

最后的残局(2)
吴三桂之被封王,是自皇太极开始满清统治者在用人策略上倾向汉化的集中体现。明朝自建天下始,为防权力旁落,对文武群臣始终以压制手段为主,不管功劳多大,从不给非朱姓子弟封王,但皇太极却敢于这么做,多尔衮同样也如实的贯彻了这一主张,吴三桂以献关之功获此殊荣,对汉姓官吏震动极大,一时间,投降成了一条“明路”。
  多尔衮在此时给吴三桂以高官位,当然还不只是笼络人心这么简单,他接下来的命令是令吴三桂带军作为先头部队,继续围追李自成,直至攻下北京。
  这个时候,吴三桂开始知道,局势并非自己想的那么美好,多尔衮要的不是河北土地,划疆而治,他要的是整个中国,但是这个时候,他已经没有选择了。他是清朝的王公,从此后,他的主子只有一个,是清人。他已经不能再由自己来决定命运了。
  四月二十三日,多尔衮下出了命令,第二轮战役开始,所有清军全部出发,乘胜追击,直取北京。为立军威,多尔衮先斩了因去劝说吴三桂投降而的被捕获的王则尧——李自成的兵部尚书。然后给吴三桂马步兵一万,作为先锋,追击农民军。于是,带着极为复杂的心情,吴三桂的军队又开拔了,这一次是他失信于李自成,他是来解决李自成的,但对他来讲,无疑同样面临着灭顶之灾。
  出征之前,多尔衮再次会晤范文程、洪承畴两位汉人文臣。他们提出两条中肯意见:一、彻底打垮李自成,决不能姑息,否则以他们的流民本质,百死不僵,如星星之火,很可能会死灰复燃,不能犯崇祯曾经犯过的错误了;二、严明军纪,无论攻下何关何城,均要以安定为中心,不可再做烧杀抢掠之事。
  多尔衮采纳了这些意见,于是,兵马未动,安民告示就由范文程亲自起草: “此次出师,所以除暴安民,灭流寇以安天下也。今入关西征,勿杀无辜,勿掠财物,勿焚庐舍。不如约者罪之。”多尔衮规定,此次征战以“救民”为宗旨,不得无故杀人,所有降者全部赦免,除剃发外,不得伤人身体,旗人亦严格遵守此令,有犯者当即斩首,随从为奴,财产籍没充军。
  这个安民告示的出现,与李自成进入北京前的宣传攻略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都起到了安定民心、兵不血刃的目的,可惜的是,李自成进入北京后没有遵守此诺,所以很快的,就失了民心,失了天下。
  李自成此时仍在永平,他集结军队,正准备回师北京,传来的消息是吴三桂的军队又杀来了,李自成的军队勉强应战,一战之下,溃败如山倒,李自成马不停蹄地日夜兼程逃往北京。这时的他,不但兵败,还失去了太子这个重要的砝码,他的心中屈辱、愤怒、悔恨的情绪兼而有之,而这一切,都化成了对吴三桂的极大愤怒,甚至远远超过了对清军的愤怒。于是,他终于做了一条不给自己留一点后路的事,他在永平城西二十里的范家庄,下令将吴襄斩首,用竹竿将吴襄的头颅挑起来,示众以镇军威。(《庭闻录》)
  北京城内,多尔衮的安民告示和吴三桂的事迹已经传遍大街小巷,此时,人心浮动,前明遗老纷纷出来,准备迎接勤王之师,官吏士绅阶层亦活动积极,甚至往墙上贴上了标语,准备“拥戴新主,恢复前朝。”也有人暗中准备兵器,欲图里应外合。
  四月二十六日,北京遗老们没有迎来吴三桂,迎来了李自成。李自成已经疲倦不堪,在这个时候,他的手下牛金星正忙着为他准备登极大典,没想到迎来的是一个因打了败仗而惶惶不可终日的主帅,而李自成此时最想做的事就是,放弃北京,回到关中陕西老家去。
  对于北京,李自成没有什么感情,更没有意思在此久留,这是从他一开始出征之前,就已经有的感觉。在李自成的心中,始终认为,关中地带才真的是自己的老巢,自己在那里起事,成功,自然应该以那里为大后方,在他心中,陕西一带,胜过燕京十倍!此时,吴三桂的军队已经集结北京城外,他无力,也无心在为了守住北京而耗费实力。
  

最后的残局(3)
不愿以北京为都,这是李自成流民本性的体现,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对北京,只当成路过,从来没有想过合理的利用和控制,致使军纪松弛,终成败局。
  李自成的这个想法得到了牛金星的认可。而这时吴三桂的军队已经攻到城下,李自成曾准备迎战,但终因军心不稳加上李自成自己的问题而作罢,此时,北京城内,迎吴的呼声极高,形势对大顺军极为不利,牛金星趁机劝李自成“登基”,李自成并不同意,他说:“这种时候,危机重重,安能做此事情?”但牛金星的理论是“若不此时登上大位,将来退守关中,就难以正名了。”刘宗敏也附和牛金星的意见。李自成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