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蒋经国密码 >

第40章

蒋经国密码-第40章

小说: 蒋经国密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骂,周围的邻居都跑出来看热闹。有人认得蒋经国,便悄俏地劝阻曾丙凤:“你胆子蛮大,敢骂专员!”
  曾丙凤不知道是不懂专员为何官,还是生性泼辣胆大,仍是不依不饶继续出言不逊:“专员?皇帝冒犯了我都要骂!折断水车叶子,耽误大事,我还要他赔钱!”
  一般的官员被农妇这样泼骂,都会摆摆威风发发脾气的,蒋经国好脾气,听到这一顿泼骂,一声不吭,只抱歉地一笑,就走了。
  

赣县梅林示范区(2)
还有一次,蒋经国又惹上了曾丙凤。他正跟一群天真活泼的小孩子在稻草堆里翻斤斗玩,把晒在禾场上的禾草,弄得乱七八糟。曾丙凤看见,又直着嗓子骂开了。蒋经国晓得是上次骂过他的那位老太太,不好对付,就低声告诫孩子们说:“别玩啦,别玩啦,老太太在骂人哩!”
  此后,蒋经国出入政干团,不时与附近的村民们打照面,他总是笑眯眯地点头招呼“老表、表嫂”。因此,蒋经国的度量和不拘小节,常为村民们所称道。连两次大骂蒋专员的曾丙凤,都对他改变了态度。
  吕尧臣的本家,八旬老翁吕尧训,抗战前夕是赣州城里的刻字工,抗战时失业回家,晚景凄凉,儿子不孝,把吕尧训赶出家门。他无路可走,便去找“和气的大官”蒋经国。吕尧训白发苍苍,长髯垂胸,跪倒喊冤。蒋经国十分同情,当即给吕尧训五块钱生活费,并且护送他回家,严厉地教训他的儿子吕门生一顿。还责成保、甲长们严肃过问此事。吕门生谢罪悔过,从此再也不敢虐待父亲了。
  

新赣南的新气象
菩萨换了,庙也得换;庙里念了新经,里外也要装修一新。蒋专员舍弃了旧衙门,在当专员一年后建起了新赣南专署大院,位置在赣州新赣南路一号,是当时赣南的政治经济军事中枢。
  专署大院占地颇宽。大门以内,一条笔直的甬道直通礼堂。礼堂宽阔有柱,占地三大间,无座椅,约可容纳两百人排队站立。礼堂正中靠北墙设一讲台,台后壁上,挂孙中山先生遗像。礼堂专供做“总理纪念周”和临时###之用。大门内雨道而侧,东西相对,各为一排单列式平房,每侧五间,为赣县县政府各科室办公处所。南道两侧有长方形花圃,有树有花,四周围有冬青,修剪整齐。礼堂正面两侧,各有小门,通向后进。后进是一间相当大的会议室,室内挂着中山先生手书的对联,联语是“安危他日终须杖,甘苦来时要共尝”,上款“介石吾弟嘱书”,下款“孙文”二字。这副对联是蒋专员从他父亲那里拿来的。蒋专员常在此召开小型会议及会见一般客人。会议室西侧,曲径通幽,另有平房数间,为小蒋办公和下榻之处。他的办公室,宽敞明亮,室外树影婆娑,环境幽静。室内靠北墙设一大办公桌,两侧有木制沙发,墙角有木架面盆,壁有字画。东院办公室外为会客室,设长桌及木靠背椅。蒋专员常在此召开小型会议及会见来访者。
  从小蒋办公室走出去,在大会议室后面,有一栋三合式的平房约十余间,为专署及司令部办公地址。会议室东中间为保安司令部政治指导室,是赣南自卫总队的政治部。自卫队是经小蒋整编的地方部队,总队以下设四个大队,十三个中队,分驻在赣南所属各县,负责维护地方治安。当时由刘德藩任总队长,范魁书任总指导员,王升任第四大队政治指导员。在专署、保安司令部后面,是一带空地,有大榕树一株,枝叶繁茂,荫蔽宽阔。树侧有土丘,下挖防空洞一个,可容数十人。空地四周有墙,西北角有小门。大院东侧又有空坪一片,辟有篮球场,设有旗杆,供升旗之用。专署大门西侧为机关图书室,东侧为县政府会议室。
  新赣南路一号的门面装饰了一番,大门口两侧竖了两方石碑,分书“大公无私”、“除暴安良”八个银色大字。沿甬道进大院,在礼堂外面的花园尽头,又竖了两碑,分书“日新月异”、“自强不息”八个字。大门东侧政府会议室的白粉墙上,用红纸剪贴了两条大字标语,一边是“我们要为老百姓解除痛苦!”一边是“我们要为老百姓谋取幸福!”
  1942年,专署机关大院公务人员所佩带的新的铜质证章,都以“公仆”二字为标志。职员的工作证封皮上也印有“公仆证”三字。这些证章证件都是蒋专员授意设计的,他自己也佩带这种证章证件。把政府公职人员比作民众的“公仆”,虽然不是小蒋首创,但在20世纪40年代的国民党统治区,却使人感到新鲜别致。
  在蒋专员的努力推动下,赣南地区的建设和改革出现了一些令人可喜的现象。在社会革新方面,公布“集体婚礼办法”,主持集体婚礼,破除乡民铺张浪费的习俗。设贫民食堂,收留流浪无依的孤儿;办新人学校,帮助犯人改过自新增进就业技能。
  在经济政策方面,防止通货膨胀,人民遭殃,维持下层平民的生活,专署成立了新赣南合作社和国家商店,把各种日用品如油、盐、米等统制起来,实行统购统销,定量出售,以打击奸商,平抑物价,保证最低限度的供给。一则打击投机商人谋取暴利;二则使赣南人民免受通货膨胀的生活威胁。
  在教育建设方面,蒋专员还搞起具有样板作用的中华新村,创办学校、体育院、托儿所,成立救济院、义童教养院、养老院、贫民医疗所、妇女工厂,一系列的教育设施先后面世。
  蒋经国把其父发动的、主要是宣传封建伦理道德的“新生活运动”中的不少内容,同苏联的许多社会改革内容加以融合,推行于赣南。只有他敢这样做,而且就是他做得也不容易,阻力重重。
  以上出台的改革措施,在国民党统治的22年内,不说一个贫穷落后的山区公署,就是江西省府、南京政府也难以办到。蒋经国敢于办,某些方面还能收到一定的成效,无疑是有蒋介石为后台,没人公开反对不说,各方还大力支助,故成功的把握要远大于他人。他以特殊的身份,把平淡封闭得出奇的赣南11县,搞得轰轰烈烈,再加上他主办的中华正气出版社、《新赣南报》、新赣南书店、《青年中国》、《江西青年》、《青年日报》等出版、宣传机构的鼓噪,蒋经国建设新赣南政绩顿时四处传播,吸引了不少中外记者前来采访。
  一些外国记者大惊小怪地写道:“新赣南给一个陌生人的印象是朝气蓬勃,严肃整洁,在这里可以体会到温暖的热情,跳跃的人生,新赣南是从古代中国长出来的产物。”“中国方面的有识之士,都一厢情愿地高谈中国的现代化,却只有在赣南真正地执行。”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蒋专员治下的“十多”(1)
实现“五有”,这个口号总算动人,与别处相比,有一新耳目的感觉。
  赣南人民一时被蒋经国的漂亮口号迷往了,刚开始时来不及推敲这个口号的现实可能性,也没有去分析这“五有”是多高的标准,不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还有“小康”的生活标准在里头呢。在1940年至1941年间,赣州本地的老百姓曾经这样说:“这下好了,蒋专员给我们‘五有’,可以不愁吃,不愁穿了。”谁知到了后来,“五有”没有给到手,便有人说:“没有饭吃的照旧没有饭吃,没有衣穿的照旧是没有衣穿,没有屋住的照旧是没有屋住,没有书读的照旧没有书读,没有工做的照旧没有工做……”在他的梅林示范区各处风雨墙壁上,甚至在写着“人人有饭吃”、“人人有工做”的大幅标语前头,就有人辛辣地添上几个字,变成了“浙江人人人有饭吃”,“赣南人人人有工做”。借此讽刺蒋经国“建设”下的“新赣南”,真正白吃饭、享清福的是蒋经国信任的浙江官僚,赣南老表只有做工卖苦力的份儿。因为在用人方面,一开始,蒋经国多用家乡人和留苏生。后来,才逐渐审慎地起用政干团结业的本地学员。
  “新赣南”的“五有”牛皮基本吹破了,“五有”虽然基本上落了空,可是,蒋专员治下的赣南,和当年国府统辖的各个政区比较起来,却仍然有其显著的特点,在搞“五有”的过程中冒出了“十多”。
  1。赣南的保安团和自卫队的兵多。随同蒋经国开进赣南的,有一个保安旅,两个保安团,旅长是熊式辉的留日同学黄新富,黄以有胆识有魄力见称,当时也不过三十多岁。他率领两个经过整训的保安团三千多士兵,驻防赣南。这支武力成了蒋专员的有力后盾,但黄和蒋之间也常常发生龃龉,黄旅的兵同赣州的警察,多次在闹市大打出手。因而蒋专员到职后,就扩编专署的直属自卫大队,枪新,兵足,有一营以上的兵力,归他直接掌握作专署的警卫。老蒋又派了侍从室的一个警卫班十多个人到赣州为蒋专员作贴身侍卫,他们穿便衣,随时随地紧护蒋专员左右。彪形大汉曹松,长于双手用枪,百发百中。蒋专员还布置各县加紧扩编自卫队。正因为有如此雄厚的枪杆子听候调遣,护卫蒋专员有力有威地厉行镇压,所以小蒋才有恃无恐地放手收拾赣南的烂摊子。否则,怎么能使土皇帝放下武器,甘心就范呢。
  2。赣南的宪兵警察多。当年一个县通常不过驻有宪兵团派出的一个班,号称宪兵队。而赣南则驻有一营宪兵,营部驻在赣州,可见宪兵之多。江西省警察总队又派了警察第二大队驻扎赣州,警察也比一般专区多。大队长张寿椿,日后成了蒋专员的得力干部,蒋曾派他兼办粮食征购统销,以后发展成为交易公店。
  3。赣南的专业特务多。军统、中统的特务到处都有,而赣南是中统特务的重点。赣南设有“江西省第四区党务办事处”,那里集结了###的老手。而且还有以###宣传见长的党特兼文特,他们公开发行机关杂志《东南评论》,主编为赣县县党部书记黄问白。江西中统负责人冯琦(中共叛徒),常驻赣州办案。更特别的是专员公署设有特务处,主任是蒋专员留俄同学黄中美,负责侦缉的是蒋专员的旧部蔡百里。三青团支团部还有特工组,负责人是胡重义。赣南一度是各派特务交汇混杂,竟相称能,各显特技的特务大校场。由此可见,说蒋专员在赣南单枪匹马唱独脚戏,实是无稽之谈。
  4。赣南的额外公务员多、保指导员多。一般专署官员编制不到二十人,四区专署及所属工作队,有一百人以上,有时专署的秘书有七八个之多。蒋专员有一批留俄同学担任秘书,例如:徐君虎、黄中美、高理明、周百皆、徐季元、刘汉清、彭健华等。特别是各保除保长而外,又设保指导员,都由高级官员兼任,直接大力控制保甲,这是其他行政区所没有的。
  5。赣南特务秘密逮捕的人多。赣南一度显示的开明进步,和蒋专员提出的诱人革命口号,曾经吸引了不少青年人奔赴赣南。在泰和的江西省当局一度风传“蒋经国在赣南搞共产了”。但是,风云突变。1940年3月,赣州发动了###秘密大逮捕,这是江西范围内动手最早的地区,也算是为全国性的###高潮打了先锋。那时泰和马家洲的集中营都还没有开张。赣州逮捕速度和效率都比其他地方高,因为比之其他地方少费侦察的周折,共产党都是明摆着的,特务只要查一下《新华日报》的订户和“生活书店”的雇主,应捕者的名单就有了。蒋专员治下的赣南,当年###秘密逮捕的做法和“成果”都是很突出的。
  6。赣南印刷的法币多。当时,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物价,天天以至时时刻刻都在猛涨,法币则无时无刻不在狂跌,因而需要印刷大量法币供应贬值。那时,赣州城郊有从上海迁来的太东书局印刷厂,有全套比较完备的制版印刷,有技工上百人,该厂就专门为“中央银行”印刷法币。这里印刷的法币供给东南地区近十个省的需要,每天大箱大箱地装汽车往外运。蒋专员在赣南坐镇,有权有枪有兵对印刷厂严密护卫,厂里和过往的钱币没人敢抢。
  

蒋专员治下的“十多”(2)
7。赣南对东南地区的征税、募捐以及其他施政的贡献多。财政部税务署在赣州设置“东南税务局”,又设“东南直接税局”,统辖东南各省的税收。曾在赣州办“东南税务人员训练班”,多数税务人员又被蒋主任领导的“三青团”支团部吸收为团员,还有中央发动的临时性的捐献,赣南也做得很出色,例如1941年春扩大“全国出钱劳军运动”,蒋主任亲自领着团员们一起上街,义卖日报。蒋主任拿着一叠报纸,登上大商店富户之门,一眨眼的功夫就卖光了,他个人就募到上万元。赣南还常举行义演募捐。总之,小蒋在财力上对国民党中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