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成为崇祯以后1 >

第20章

我成为崇祯以后1-第20章

小说: 我成为崇祯以后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旗兵呐喊着,悍不畏死前仆后继,一次次蜂拥而上;明军也不甘示弱,远的八旗兵就用火枪弓箭射,近的八旗兵就给与滚木雷石、沸油开水,反正是各施看家本领。就这样,后金八旗兵一波接一波的进攻,明军则拼命死守,一时间战事呈白热化状态。
  皇太极在阵后观战,尽管心里急的恨不得一口气攻下遵化城,但是脸上却丝毫没表现出来。分析眼前的局势,很显然明朝上下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否则小小的遵化不会有如此实力能抵挡的住八旗劲旅的攻击,难道又是袁崇焕?皇太极想到了八旗的恶梦袁崇焕,却没料到这一切都是他缺乏了解的不到二十岁的皇帝崇祯所部署。
  一连两天过去了,战事仍呈现胶着状态,后金已经伤亡了近五千人,但是遵化城依然牢牢的屹立在那里,似乎在嘲讽后金八旗劲旅的无能。
  北城下,八旗兵踩着同伴的尸体再一次发起猛烈攻势,可是明军的抵抗仍旧顽强,枪炮,弓箭,一股脑的落下来,八旗兵除了扔下更多的尸体外,一无所获。此战以后,八旗兵的士气明显下滑,长途跋涉和连番血战,使他们的精气神已经损耗了太多。
  当我得知皇太极和八旗军兵被阻挡在遵化城下后,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一面传旨让袁崇焕不必急速进兵,只要能让后金军队探知大军行踪即可,我打算只让袁崇焕做策应之师。至于正面战场的交锋,则交给我和卢象升,借这次机会检验一下新军,究竟可否一战。
  “臣卢象升参见皇上!”卢象升行了一个军礼,随即站到一旁。
  我微笑点头,“建斗的精神不错啊!”我见新军将士士气高昂,心中非常高兴。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当前鞑子猖狂,犯我边关。需要你们奋勇为国的时候到了,你们有没有信心?”
  “有!”撼天震地的喊声听着叫人热血沸腾。卢象升走出一步,“微臣愿领兵出战。”
  我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朕等的就是你这句话。”当即命令卢象升为前锋,率领新军三万人开赴遵化。
  御驾亲征一定是要的,因为推行了军事化管理,那些往常唠唠叨叨的文官们除了嘴上说说以外,也没有真正极力劝阻我不要御驾亲征,在亲征之前,我把张庆臻给找了来,有件好事还得让他去办呢!
  正文 第四十章 地道战不管用了
  “张爱卿,朕有件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你,你可别辜负朕的希望啊!皇太极率领大军围攻遵化,相信他所带领的都是八旗兵的精锐,因此老巢沈阳肯定空虚,朕要你立刻率领所部人马,直奔沈阳。”我说完这个话,发现张庆臻的脸色为之一变,知道这个任务对他来说太艰巨了,艰巨的超乎他的想象。
  “张爱卿不要担心,朕让你去沈阳,并不是要你攻下沈阳,你只要去那里转悠转悠就可以了,顺手再杀几个鞑子,烧几间房子什么的。”本来这个扰敌的工作应该派给袁崇焕的人马去做,毕竟袁崇焕的人马熟悉关外地理,但是袁崇焕的兵马大部分要策应遵化的行动,因此我只好让张庆臻做这个工作。
  张庆臻听完了崇祯皇帝的话,悬着的心才算落下了,“皇上放心,微臣一定努力完成任务。”这个任务还算轻快,相信他能胜任。
  做好准备工作后,大明帝国的新军开始开赴战场,这是一支比其他任何一军都具有先进性的部队,卢象升的人马虽然是步骑混编,但是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而崇祯皇帝亲率的一万兵马,更是超时代的部队,士兵们人手一支火枪或者佛朗机,每队还配备了一门火炮,一挺中型的佛朗机,改良的武器加上新式的军装,使这支部队看起来很有意思。
  “禀报满将军,这个人叫李大胆,他说他家房后昨晚突然发出奇怪的声音,比老鼠打洞的声音还大,特来禀报。”一个士兵带着一个农民妆扮的中年人来见满桂。
  满桂实战经验非常丰富,一听到打洞的声音,马上起了疑心,叫李大胆头前带路。李大胆家的房子后面是一块空地,李大胆指着靠着栅栏的地方说道:“声音就是从那下面发出来的。”
  满桂抽出钢刀不慌不忙来到栅栏附近,弯下腰来贴着木栅栏仔细倾听,果然听见了下面发出的嘎吱嘎吱的声音,像是在铲土,满桂冷笑一声道:“好鞑子,竟然跟老子玩这么一手,老子让你好看。”
  原来八旗兵久攻不下遵化城,皇太极只好调兵来挖地道,为了掩护地下的工事,皇太极命令八旗兵不停歇的作战,扰乱守城明军的视线,而挖地道的八旗兵则镐挖筐运,忙的不亦乐乎,进度也很快。
  八旗兵忙活了两天,终于把地道挖通了,可还没等他们庆幸呢!地道突然塌方,发愣的八旗兵被明军切菜瓜似的砍死了十多人,因为地道狭窄,八旗兵不得施展,没多长时间挖地道的八旗兵就死伤殆尽,后面的八旗兵想要继续进攻,可面对兜头而下的沸水滚油,哪还敢露头啊!
  攻城不下,地道战又没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皇太极有些沉不住气了,命令八旗大军展开更加猛烈的攻势,十万大军直把遵化城撼的摇摇欲坠。
  遵化城的守城重任基本是被满桂和赵率教承包了,他们两个谁也不想输给谁,都亲自率领兵卒守城。
  八旗兵的攻势异常凶猛,明军的伤亡不断增加,但是在满桂和赵率教的带领下,没有人怯懦,仍然冒死奋战。
  巡抚王元雅面对此情此景,倍受感动,也不扯那些文词了,振臂高呼道:“兄弟们,以身报国的时候到了,大家一定要顶住啊!”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
  遵化城的百姓因为明军坚守了几天,惶惶的心情得到了一丝安慰,也都前来帮助明军守城,年青的拿起武器补充兵员,年老的和妇人们就干一些后勤工作,遵化城内军民同心,尽管八旗大军把遵化城打的摇摇欲坠,可城池就是不倒。
  皇太极下令收兵后,天色已经黯淡下来,遵化地界也迎来了一个平静的夜晚。皇太极的汗幄内,几大贝勒正在商议着眼下的时局。
  “大汗,我军自打进入长城以来,就没得到过有效的休整,而且粮草得不到补给,再这么下去,对我军极为不利啊!”代善原本就是反对进兵的,此时他觉得这个仗打的没什么意思,还不如收兵回去呢!
  莽古尔泰接着道:“是啊!如果我军不是拿下了三屯营,只怕粮草早就吃紧了。”
  岳托见皇太极脸色不善,了解皇太极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会退兵,但是兵锋被阻挡于遵化对八旗军很是不利,他想了想道:“大汗,我军善于野战,骑兵来去自如,跟一座城池耗实力,我军耗费不起呀!我看不如绕过遵化,攻打蓟州,不知大汗以为如何?”
  岳托的提议正和皇太极的心思,“也好,明天一早兵发蓟州。”
  第二天风云突变,乌云低垂的仿佛就在人的头顶,而且浓雾弥漫,能见度极低,天将过午的时候大雾才消散一些,就在皇太极想要趁此机会绕遵化而过的时候,探马突然来报:“禀报大汗,西南方向发现一支明军,大约有数万之众。”
  代善听着探马之报,险些拍大腿,暗道怕什么来什么,那支人马肯定是明朝抽调的各地兵力,更有可能是袁崇焕的兵马,这可怎么办才好。
  繁星点点,晓月如钩,帝国新军日夜兼程终于在这个晚上抵达了遵化地界。我的心情是激动的,那种激动的情绪无法用言语形容,恨不得现在就跟皇太极比个高低,看看自己训练将近一年的新军到底能出什么成绩。
  “趁着夜色,金兵没有防备,我们是不是突袭一下,挫一挫鞑子的锐气?”我找来卢象升,虽然是咨询他的意见,但是我已经摩拳擦掌,准备一展拳脚了。
  卢象升当然理解崇祯皇帝此时的心情,他的心情也是激动的,也想检验一下自己的成绩,但是他不得不反对崇祯皇帝的想法,“我军日夜兼程,此时已经人困马乏,锐气有所损耗,上策乃是休息一夜,派出骑兵探探鞑子的虚实,等待袁督师的消息,明天再做决断。”
  正文 第四十一章 枪炮与奇兵
  卢象升见崇祯皇帝还想说什么,忙接着道:“打仗的目的是为了取胜,而不是为了别的什么,我军如果今晚就突袭鞑子,胜负不可预料不说,遵化城内的守军也不能及时的配合我们,对整个战局来说是不利的,明天一早我军再发动进攻,遵化城内的守军能看的清楚,里外夹击之下,胜算大增,不知皇上以为如何?”
  我的积极性被卢象升这几句话给弄没了,仔细想想卢象升的话很有道理,这次出来是打仗,可不是演习啊!还是稳妥为上吧!
  一早起来,看着弥漫的大雾,我恨不得给卢象升几拳,早知道天公不作美,昨天晚上我就提兵出击了,这老天爷真是没长眼睛啊!
  大雾渐渐消散后,我看着经过一夜休整,人人精神焕发的将士,又让我生不出卢象升的气来。
  我翻身上马,扫视全军,大声道:“你们还没打过仗,没有尝过鲜血的滋味,而即将要面临的却是一场恶战,一场硬仗,没有舍生忘死的精神是不行的,没有不怕牺牲的精神是不行的,为了你们自己,为了家里的亲属,为了大明帝国,你们能做到舍生忘死吗?”
  “愿听陛下吩咐,刀山火海,面不改色。”别的不说,新军的士气还是不错的,卖相很有看头。
  “好,朕今天就看看你们能出多少彩,众将士,随朕冲啊!”我说完,将手中的钢刀一挥,一抖马缰绳,战马一声长鸣扬开四蹄,在阵列之前行进。
  帝国新军布成阵列急速前进,不一会就到达了后金八旗军的外围。先是小型火炮被推出阵列,这种小型火炮是徐光启新近打造的,杀伤力大大不如红衣大炮,但是优点是个头小,利于部队运输携带,而且射程能达到二三里远,是新军冲锋的有力武器。
  士兵们早就经过了严格的训练,对操炮射击熟悉无比,一声令下,百炮齐发,炮弹犹如一条条火龙射入八旗军的阵营内,造成了一定的伤亡。
  火炮之后是单兵的“火箭弹”,威力自然不能跟“喀秋莎”相比了,但是每名士兵都随身携带一支,像是过年的时候放的烟火似的,一支支飞离明军的阵地,落到八旗军的阵营内。火炮和火箭,就是明军的远程攻击武器。
  皇太极得知明军援兵到来后早就做好了准备,为了不陷入腹背受敌的局面,他命令莽古尔泰和阿敏率领两万人马继续攻打遵化城,另派奇兵见机行事,而他则亲自率领人马想要给这支明军以迎头痛击。
  皇太极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实际情况让他倒吸冷气,先是明军的火炮,使八旗兵马露出慌乱苗头,这就是宁远之战的后遗症,之后的火箭弹更是让八旗兵发蒙,因为之前他们从来没遭受过如此饱和性的火器攻击。
  “列队,冲锋!”皇太极的眼角都快瞪裂了,虎吼着指挥八旗兵马予以还击。火炮和火枪都是走直线的,俗话说神仙难逃一溜烟,但是八旗兵也有应对的办法,那就是列成整齐的骑兵编队冲锋,前面的骑兵算是后面骑兵的人体盾牌,再借着战马的快速前进,使骑兵能突击到明军的阵前,达到弓箭的攻击范围。
  “预备……!”卢象升在打过火炮,发过火箭之后,见鞑子已经列队冲了过来,忙依照崇祯皇帝交给的战法,明军三队为一阵,头一排做好射击准备,第二排则随后补上。
  五百米
  三百米
  二百米
  八旗兵阵内如蝗飞箭一波波的射出,明军士兵有几人被射中,惨叫倒地。
  “不要慌,不准射击,不准后退。”卢象升见鞑子还没达到火枪的射击范围,咬着牙盯着越来越近的鞑子骑兵。
  “射击!”
  一百五十米,是火枪的有效射程,冒烟的家伙得到命令,整齐的喷射出杀人铅弹,第一排射击完毕马上后撤,第二排紧跟着补上射击,第三排跟进。
  但见火枪冒烟后,八旗骑兵就倒下一大片,这让在阵后观战我高兴的有点忘乎所以,心说照这个打法,枪毙皇太极不是做梦啊!
  皇太极的脸色铁青铁青的,八旗健儿一波波的倒下,他心疼啊!他不明白为何明军的火器变的如此犀利了,跟以前相比相差太多了啊!
  “岳托和济尔哈朗怎么还不出现?”皇太极望战场,不见他布置的奇兵,心中不禁有些颤动。早在探马探到明军援兵的时候,皇太极就分兵一万给岳托和济尔哈朗,令范文程为参谋,让他们相机进兵。
  岳托和济尔哈朗绕过战场来了一个大迂回,迂回到帝国新军的后方,当他们看见那独树一帜的皇旗的时候愣住了,连范文程也是一愣,不能相信道:“是明朝的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