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清留学生 >

第5章

大清留学生-第5章

小说: 大清留学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了雀儿这么个宝贝,据说生意也有了几分起sè,唐老爷更是爱护着这个带着福气的夫人来,嗯,据唐老太太说这就是旺夫!

    唐老爷一个月里一半多时间都在广州,这次如果不是发生这么个事儿来还没到他回家的时候,让家里慢慢没落的生意起死回生,趁着这两年茶市回暖的机会,赎回西关的老屋是他生娃娃之后最大的梦想。

    对着姑娘眨眨眼睛,杨彦昌正开个头“姑…”

    唐耀摆摆手,“彦昌,本来说好再给你吃上两天安神补脑的药就该去学堂读书了,但刚才刘先生让人传话过来,说他父亲昨个儿跌伤了腿,大夫还说有些许惊吓,得暂时休课,稍有好转会再来通知的,所以这往后几rì你就在家好好看书吧,嗯,跟着老赵学学武,让身子骨也更结实些。”

    敬语还没出口就被唐耀的一串子话堵了回去。

    “好的,彦昌知道了。”脑子里不由自主想到那个坠着花白发辫,抚着胡子摇头晃脑看大戏的身影来,却加了句“不知老夫子的身体怎么样,姑父,孩儿想去看看先生。”

    唐耀一听这话乐了,转过头对嘴角含笑的杨氏说道“哈哈,还是夫人看的准啊,我们彦昌第一句话就是要去看先生,夫人教导有方啊,哼,同是跟着姑姑的晚辈,不提吃喝拉撒几年的香火情,单单顾着一分血脉情谊,若是有彦昌的一半那畜生也不会做出这等丧心病狂的事来!真真一头白眼狼!”最后一句话让唇上一撇胡子都抖了抖。

    “好了,好了,不用抬高我了,毕竟是亲戚,娘以为浪子回头招进屋来无可厚非,彦昌因此而受伤,娘也是心疼的,我可不是铁石心肠的人,老爷可见到这几天我对娘有什么不敬?”杨氏一个白眼飞过去。

    被戳破窗户纸,唐老爷干笑两声,也不尴尬,却道“秀芳,还不快去添茶给夫人。”赶忙转个话题,对在一旁作无辜状的杨彦昌说,“好小子,看姑父笑话,你能想到的,姑父自然也知道,赶明我得去广州,这次赶得急了些,等我回来带你一起去看望刘夫子,人家都知道你自个脑袋后边还肿着,晚两天无甚大碍。”

    昨儿刚知道李狗才混在哪片,此时乍一听“去广州”这三字,顿时把刘老头放到一边,想也没想,一张口,“我也去!”

    这话刚一出口,杨彦昌只恨不得抽自己,自己都知道那李正仪的事了唐家人缘不差怎会没个通风报信的!

    哪知道,唐耀却问“我去照看生意,你去干什么?好好养着!”

    偷偷瞅瞅唐耀脸sè,并没什么不对的地方,看样子压根没想到李正仪身上去。

    杨彦昌眼睛一转,试探道,“我的伤早就好了,也不疼不痒的,好久没出过门了,再说好不容易休几天课老在家里闷着,人都傻掉了,上次去省城都是年前的事了吧?”再给老唐夫妻两放放电,许是那个“傻”字触动了姑娘的心,谁也不想真出个读书读傻了的愣头青,终究是同意了,至于唐老爷,嗯,我们要理解“气管炎”的优良传统,我们源远流长。

    按着杨彦昌前世的所见所闻黑社会一般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而见了好处断断没有放过的道理,更何况这次癞皮狗一样的李正仪非但没捞到好处反而伤了自己,怕是不会甘心。

    虽然唐家顾着那点藕断丝连的香火情碍着面子,没有报官,但指望李狗才感恩那用脚趾头想都知道不可能的事儿,这李正仪混的虽是一百年前的黑帮,但这xìng质其实没啥区别。

    再说这老刘是小彦昌的老师,又不是我老杨的,迟几天看看尽个心力也算仁至义尽!

    传说李狗才受了伤也不知有多重,“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话可不是说小人的,万一杀个回马枪,估摸着就不是带着一个人来了,唐家人丁加起来还没俩巴掌,怎么挡?

    俗话说的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还说“窃玉偷香,先得看脸”,小偷行窃都知道踩点,想要趁早了结这祸害不去瞅瞅怎么行?

    杨彦昌并不知道徐小胖的大伯压根就没给唐家一伙人说,早就猜到唐耀定会顾忌着老娘的面儿不会告官,说了徒然惹人恶心,不如不说,竟只是自己暗暗留着心眼,打定主意盯紧了坊间巷口的生面孔!

    而唐耀做了十多年生意怎会不知个人心险恶,除了拜托邻里多照应着点,早早就知会了赵阿伯留意着,杨氏也是时时顾着生人的,而坊里几个瞎转的混子也答应不会让唐老爷的酒钱打了水漂,更别提公所里常年喝着唐家免费茶叶的几个搭半边脸的亲戚了,唐家人,甚至小半个从善坊都在杨彦昌不知道的情况下绷紧着…
第六节 西关
    从来没想到区区不足百里的旅途竟然这么漫长,这么累,昨儿一路上受够了马车的颠簸,除了可以极目的一个连一个出现的村落,一座跟着一座矗立的宝塔,珠江三角洲百年的沧海桑田愣是被他给错了过去,还没到广州在马车上就迷糊了过去。

    杨彦昌起个大早便迫不及待的出门了,以一个古人的身份贴近一个真实的古城,无疑是令他激动的,当然他身后还跟着一个虎背熊腰的跟班,赵虎,赵阿伯的大儿子,已经十七八了,也唤作虎头,在西关唐家茶庄里以学徒的名义干着保镖的勾当,杨彦昌闹着要出门,唐老爷的生意正忙陪不了,他自然被唐耀派出来做个贴身护卫。

    “郡城之俗,大抵尚文,而其东近质,其西过华;其南多贸易之场,而北则荒凉,故谚云:‘东村西俏,南富北贫’。”

    从十三行时代开始广州的经济中心便不再属于内城了,古老的城墙外延至珠江岸边慢慢开始繁荣起来,而广州西门外的西关从道光伊始大片的良田变成了民居、商栈、道路,在上海还没有取代广州成为中国最大的口岸之前,这就是西关的黄金时代也是广州的黄金时代!

    而唐家传了三代的茶叶铺子就在这里,据说原本唐老爷的祖父在离着不远的旧宝华①置办的还有宅子房产,不过在英军攻破广州城那年就卖掉了,还差点顺手结果了这家铺子。

    “可惜在城外不然可得见识下老夫子口中的大书院了,啧啧,换成将来的单位怕不得有个三四平方公里吧,大学见得多了,古代版的还真没见识过。”杨彦昌驴友情怀有些膨胀。

    “不过话说回来,记忆里过年才见过赵虎头,这怎么好似又壮了几分,赵家这爷两一个比一个剽悍,生在江南这地界也真算是奇葩了,赵虎头老实巴交认个死理还能打,跟着我刚刚好,万一遇见那老李,忽悠两句保管教他只往上冲,嘿嘿,最好直接把老李打他个半身不遂,一劳永逸啊…”心里嘀咕着,杨彦昌眼角不怀好意的扫过身边的壮硕少年。

    “凼凼转,菊花圆,炒米饼,糯米团。亚妈叫我睇龙船,我唔睇,睇鸡仔,鸡仔大,捉去卖。卖得几多钱?卖得三百六十钱。”

    几个小娃娃在街边追逐着唱着歌谣,手中拿着料泡偶尔的几声鸣响应和着清晨的西关街头巷尾的喧嚣,并不宽敞的街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或许会有几个轿夫矫健的扛着轿子稳步却不失迅捷的走过,令人无法相信他们的速度,再或者忽然出现个金发碧眼的洋人悠哉的走在这道旁挂满了木质店牌的街道上,杨彦昌目不暇接中却蔚然一叹,满街的长辫,古老的稽首礼,一切亲切又陌生,这十九世纪的中国。

    即使被上海拿走了最美的华冠但清晨的西关繁荣昌盛,街道上的老百姓们看着洋人们畏缩的目光,“殖民sè彩的繁荣就是这样的吧?一如这畸形的帝国!”杨彦昌不知怎的忽然回想起很多年前那位很愤青的初中历史老师来。

    …

    “少爷,我们走吧,再往前就是华林寺了,那边还有些田地池塘,听说有几家豪商正在那边盖院子,这段时间就属那的变化最大。”

    杨彦昌正蹲在街头研究着小贩摊上的料泡,这种用玻璃吹成的小馒头似的泡儿刚刚就被几个孩子吹着,爆破开的一下还把他给唬了,瞄了眼说着这话的虎头,顺口又衔着那小管呼吸几下,薄薄的玻璃便响动起来。

    “这样薄的一层怕是一使劲儿就得破了吧!”杨彦昌想着自己刚才的被几个小孩鄙视的样儿忽然有些好笑,“自己得是被那几个小子当土鳖了。”

    “嘣儿”一声,腮帮子一鼓,果然。

    “嘿,小少爷,弄破了这玩意儿,还不说买吗?”油光的大辫子盘在头顶,咧着黄牙的小贩听着响声就叫嚷开了,“赶早的第一庄买卖,再送你个图吉利,算八十文的东西算个五十就便宜了你,赶紧的。”

    杨彦昌一愣,还没答话,“别胡咧咧,你赵爷爷在西关这片地待了三四年,还没听过五十文一个的料泡儿,荸荠大小一个,零卖只得三四文一个,给你五文钱算看得起你。”赵虎头瓮声瓮气的说完甩下几个铜子,拉着杨彦昌就汇入了人群。

    “少爷,我问你话那晌就要你走的,那小贩从料泡铺里提的货,盯着的就是面生的小孩子,少爷要是喜欢料泡玩儿,料泡铺子里馒头大小的也才十几文一个!再说以前不是给你买回去玩过嘛。”

    杨彦昌抬起头看了看这说话直接的大个儿,颇有些羞赧,也有些纳闷自己身子骨变小就罢了难道心也嫩了?

    暗道“难道要我告诉你,我已经李代桃僵了麽,这玩意儿,咱还真没玩过!”口中却道声“虎头哥,我知道了!”转而说“我们不往这边走了,去江边吧,听说那边有比小火轮更大的蒸汽船。”

    杨彦昌航空母舰都见过,虽然是二手的,自然不会稀罕那百年前的的老古董,最关键的是徐胖子明明白白说了话。

    “比腰还粗的炮筒子就架在那大大的蒸汽船上,比往常看见的小火**多了!我正看着发愣呢,大伯说红毛鬼子又在显摆了,我还要瞅瞅呢,大伯就把我拉开了,又说是看见李狗子了,阿昌哥,李狗子就在那呢!”

    那cháo红的圆脸明明白白把话刻进了杨彦昌的脑海里。

    他知道在这个时代,自从香港被英国人占了去那里就有支海军存在了,虽说不至于没事抽抽风北上广州转悠圈,但时不时派艘小船耀武扬威体现下存在感也是必不可少的,至于“我大清”,嗯,他们或许已经习惯了吧,再说,就算有意见又能怎么着?

    大清国委曲求全让洋人可以在通商口岸居住的同时却也留了一手,洋人不能进城住,所谓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大抵就是如此表现了,不过貌似这并没有什么作用,该破城的时候还是得破。

    不过也有些后遗症了,跟这个时代无数的殖民地港口贸易城市一样西关地区越靠近港口的地段就越繁荣,由外到内,贫民百姓的小作坊,一般商业区,豪华住宅区,洋商区,租界,码头,层次分明。

    杨彦昌过了安和里再走几条街就到了江边,看着极目所及的江对岸,小岛上具有强烈英式风格的建筑对比着一路以来的传统建筑却也别有一番滋味。眼中百态晚清生活的图画,顺着路就慢慢悠悠晃荡过去。

    他心中明白,说是找人其实撞人还差不多!能不能撞到只能靠老天爷垂怜了。

    打着赤膊的码头装货工人,黑红sè的肌肉,一个接一个串着串,扛着偌大的木箱;江面上一溜的窝棚船,上边搭着女人的内衫,偶尔一个衣衫不整的男人从里边爬出来,或者传出几声喝骂…

    杨彦昌转个方向也不理虎头就往前走,他现在才发现自己虽然穿过来无父无母,但也没有穿成个苦哈哈,好歹衣食无忧,这已经是上天无比的厚赐了。

    越过一条街,再往前,脑子里满是之前所见所闻,充斥着各种杂念,猛然一声喝骂传来。

    “打,打死这死瘸子,没钱还来充大爷,赶早的生意,晦气!”

    “别,别打了,别打了,谁说老子没钱的,哎呦,老子,老子前次命不好没弄到钱,马上,马上就有了,草,你把老子的宝贝打掉了…”

    一个大男人哭着喊着“你把我的宝贝打掉了。”往常老杨定然是要乐乐的,但这一刻他的思绪却无比的清晰,虽然没有见过,但这嗓子捏破了他也能认出声来,因为嗓音的主人—李,正,仪。

    杨彦昌好似豹子循着声音猛然窜了出去,浑然不知,湍急的人流把被他的反应猛然惊骇的虎头瞬间给淹没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