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国崛起·葡萄牙 西班牙 >

第7章

大国崛起·葡萄牙 西班牙-第7章

小说: 大国崛起·葡萄牙 西班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说西方人刻板,只认计划,没有权衡的余地,但今天我们再一次用事实证明它的谬误。
  在里斯本一个古堡前,矗立着开国之王阿丰索的塑像,我们前一段已经拍过一次,但当时是大逆光,拍得不太理想,趁今天阴天,我们想再拍一下,不仅秦老师,连司机Diogo都认为不可能了,但到现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我们如愿了。看来任何事情都不应该一棒子打死,只要努力。
  2005年10月11日
  里斯本仍然是阴天,但没有下雨,间或仍然是阳光,晃的人多少有些迷离,昨晚葡萄牙人做东,请我们及吕老师夫妇,李亢、曹克镭在特茹河边就餐,彼此都很愉快,不知不觉,又是3个小时。
  在国内拍片子头疼的也是吃饭,应酬。但这儿的宴会跟我们在国内有本质区别。
  国内即使是最困难的地区,也是一上一大桌,时间耗在拼酒猜拳的推嚷中,而这儿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等待,一共三四道菜,隔许久才能上来一道,余下的时间就是轻声细语地聊天,偶尔碰一下杯子,也只是象征性地抿一口,敬酒不劝酒。
  今天上午没有拍摄工作,嘉维和小顾出去落实资料,我们呆在房间里整理思绪。
  葡萄牙之行结束了,一切圆满,但西班牙是什么状况等待我们,不得而知。
  因为在国内时恰逢欧洲假期,在联络上明显脱节,嘉维以为秦老师都已安排妥当,但事实上秦老师仅仅是口头上的概念,他认为是嘉维已落实,真正快到西班牙了,才知道着急,很玄!这是这趟境外拍摄最大的失误,好在一直和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有联系,估计不会出什么大乱子,可心里总是七上八下,不踏实。
  这几天总有人打电话,或来信息,限于远距离的交流费用高昂,接得多少有点心慌意乱。
  晚上约好我们做东,请在葡萄牙帮我们的人吃饺子,不知味道如何?
  上车的饺子下车的面。希望里斯本最后的晚餐能给我们未来的忐忑之旅带来好运!
   。。

大国崛起·葡萄牙 西班牙 第四部分(11)
2005年10月12日
  火车颠簸了一夜,马德里到了。
  昨晚的饭菜都很可口 ,飞鹤厅的王老板不时给大家聊几句,吕老师夫妇不仅带来郎酒,还特地为Diogo和Daolla带了桂花陈,小曹新理了发,搞的很光鲜。
  饺子很受两个外国朋友欣赏,不仅现场消化了许多,剩下的Diogo打包,给她女朋友带回去吃。
  去火车站很快,但上车不顺利,嘉维他们找错了车厢,结果折腾许久才弄明白,那么多东西在窄窄的走廊里挪动一下都太不容易了!
  Diogo一直送我们上车,在我们的劝说下,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看起来心情沉重,20天虽短,但大家相处的很好,感觉已是老朋友了,经此一别何日再见?
  赶到马德里就是奔国庆,10月12日是西班牙的骄傲,1492年,正是在这一天,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因此青史留名,成为伟大的英雄。
  把行李在宾馆放好,我们便直切主题,但接我们的余导,在同使馆联系后认为此举不妥,被允许拍摄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想想已经来了,怎么可能就这么错过!
  余导把我们拉到戒严区,我们自己扛着机器走入人群中。
  事情出奇的顺利,秦老师同警察交流后,不仅没被拒绝,而且在当地电视台的拍摄点给我们找了一个机位,虽然不能到处转,但能这样我已很满足了。
  群众都是看客,庆祝的主题是军人,各式各样一身戎装的军人从我们眼前走过,大家都很激动,因为路并不是太宽,所以我们和他们的距离很近,即使在国内也没有如此近的拍摄阅兵。
  我最感兴趣的是骑兵,古装的骑兵。一个大胡子老头特有味道,大家一律昂着头,有时甚至令人担心他们是否看清了路。
  队伍中夹着两只穿国旗的小羊,不知是何用意,但效果很好,所到之处都是欢呼。
  在我们旁边,警察允许一个坐轮椅的智障儿童坐在里面,长相同中国的舟舟差不多,但总想同老大交流一下,我和他比画手势,他不甚明白,很有意思。
  游行结束,大家都涌向主席台,我们也希望能拍到什么,但过去看看,全是观礼台,临时搭起来的,实用并不中看,军人都已散去,只有群众兴奋地晃动着。
  两点钟吃午饭,使馆的熊参赞及夫人做东,帮我们安置工作的姓姚,是个新疆的小伙子,大家聊的很好。
  西班牙人吃午饭时间很长,据说从下午两点开始,到5点钟才收场。
  晚上到街上看看,丝丝小雨,天有些凉,这样也好,我们的衣服总算能派上用场了。
  在马德里节假日夜生活要到凌晨才结束,我们到几个广场采采点,10点来钟需乘地铁返回。
  到宾馆再次权衡一下拍摄点,内容调整并不大,但是牵扯到有些场所高昂的费用,我们必须作出一些取舍,同时根据画面来确定拍摄时间。在这一点上如果心中没有数,肯定完蛋。
  2005年10月13日
  又是因为假期,我们的计划不得不作出调整。
  在国内西班牙驻中国大使馆答应帮我们办理特别记者证,这样在许多场所拍摄可以不受干扰,但上午给总统府打电话;得到的答复是我们的材料、照片、护照复印件都因为假期搞乱了,只好给国内的西班牙参赞打拉索打电话,他答应给催一下,然后给我回电话,但直到现在,马德里10点半,北京的凌晨4点半,我依然没有接到电话,无可奈何。
  时间不等人,上午我们赶赴70公里以外的托雷多,留下秦老师继续落实采访事宜。
  托雷多小街小巷,但建筑都很宏大,整座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特茹河环绕三面,一看就知战略意义显著,特别是在冷兵器时代。
   。 想看书来

大国崛起·葡萄牙 西班牙 第四部分(12)
在主教堂的外边,钉着许多铁链子,据说当年宗教审判时,在上边挂了许多不肯屈服的异教徒的尸体!
  教堂前有一个石柱,以前是处死人的地方,柱子顶端立站着一个神情忧郁的少女,很奇怪,少女双手合十,极像佛家的作揖,而且形象也极像东方,问导游老余,结果他从来也没有注意过,也从来没听人说过。
  有多少摩尔人在这里被处决,可能永远无法统计,在死刑柱上塑立一个东方少女不知道是不是有意为死难者超度亡灵。天色有些阴,云层丰富,凝视这个双手合十的少女,心中有种异样的感受,是沉重还是神圣,是庄严还是安详,不得而知。
  2005年10月14日
  今天这点字不好写,从时间上来讲,这是到西班牙最忙碌的一天,但从工作成绩来讲却是最失败的一天。
  得到授权的是美洲博物馆,但拍摄时间定在中午12点,我们上午10点开始工作,因为是阴天,所以拍外景早一点、晚一点关系不太大。
  先去的是西班牙广场,塞万提斯的塑像和预先了解的不太一样,堂·吉诃德和桑丘倒和想像中的没有差别。拍摄中因为我给摄像师讲过这套片子的整体摄像要求是尽可能动起来,于是结果也大多是运动镜头,晚上的回看我几乎是快进完的,大家为此而争吵,但无论如何效果不理想。好在工作是抽空干的,我们的授权是下周一,重拍是必须的了,这样也好,通过折腾一下,我们可以更坚定我们自己的原则,镜头是否运动,只能根据内容和现场感觉定,任何概念都是不明智的选择。
  美洲博物馆也不是太理想,来到西班牙就听秦老师介绍这个博物馆如何如何,比拉美博物馆东西都多,但进去后多少令我有些失望,东西是不少,但反映的多是拉美文化的遗存,特别多的仍然是宗教信仰的变迁,当然这是很重要的,尤其在宗教信仰浓烈的地方,但对于我们的片子来讲,显然不切题。
  特别是展览的陈设很现代,灯光并不是太亮,但到处是玻璃,这给拍摄造成了困难。
  没有拍到太多内容,但时间很快到了,我们希望能延长十几、二十几分钟,但是整个博物馆是电子门,只能怀着怪怪的心情离开。
  下午直奔塞万提斯的故乡,是一个小镇,现在号称“睡城”,许多在马德里上班的人都住在这里,上下班不到1个小时,30公里,火车也特别方便。
  但只拍到一些外景,房子的管理员下午不上班,有一个门卫,但也无法交涉。
  2005年10月15日
  今天去的地方较远,在距马德里95公里以外,叫塞哥维亚。
  路倒是平平展展,但山路崎岖,颠得头晕,大约用了1个半小时,我们到达了白雪公主的城堡前。
  趁着光线还好,我们在外面拍外景,但很快不好的消息传来,使馆给我们落实的授权仅仅是外围,要进入城堡拍摄得给他们的管理处写申请,什么时候能批准还不好讲。
  类似的情况,在葡萄牙也遇到过几次,但通过解释我们的状况,不远万里,时间有限,大多会有满意的结果,但这在西班牙似乎行不通,除了第一天的国庆节。从这点上讲,葡萄牙人更像中国人,同情心多一些,而西班牙人更代表西方人,刻板,不通人情。
  为避免太多的遗憾,我们买了票自己带小机器进去,里面倒和老余介绍差别不大,几乎没有什么东西,都是一些以前的摆设。以前这里是炮兵学校,近年才腾出来搞旅游,除了墙和玻璃有些历史的遗布,其他已看不到,和它童话般的外型相差甚远。
  在这个小城市的第二个拍摄目标是罗马人留下来的大水渠,有多高不好目测,但气势宏伟,好像面对它也没有什么好形容的,只能不由自主地念叨——伟大的罗马人!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大国崛起·葡萄牙 西班牙 第四部分(13)
直到20世纪的60年代,大水渠还在发挥作用,塞哥维亚缺水,利用它把山上的雪水引下来,这也正是它能屹立到今天的原因,它倒和国内的情况类似。如果塞哥维亚发展迅速,现代水渠的修建可能比维护旧渠要经济许多,也许今天,这些砌起水渠的巨石已是老百姓修改房子的材料了。
  回到马德里已是天黑,山路依然令人不舒服,下车有点想呕吐的感觉,这是从来没有过的。
  境外拍摄和境内拍摄最大的区别就是乏,以工强程度来说,有时比国内好,天天睡眠问题也不大,但是总感觉乏,除了下午干活时感觉兴奋了一下,只要一休息下来,就不想动 ,也不知什么原因。
  2005年10月16日
  有点越走越远的意思,今天赶路的时间比昨天长得多,路上想睡一会儿,但没有成功,开点窗户感觉好很多。
  托尔德西拉斯,尽管曾经见证过世界历史上一次举足轻重的谈判,但知道它的人并不多,即使在西班牙。
  按资料记载,这个第一次瓜分世界的签约地距马德里约150公里,但真正跑起来,这“约”掉的竟然有30公里之多,在乏味的山路上奔驰了近两个小时,我们才赶到宁静的小镇。
  说是小镇,但比想像的还是大很多,一条河绕城而过,河边排列着一栋栋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给人的感觉是眼前一亮。
  周末的西班牙苏醒得晚,商店当然不开门,只有一个小咖啡馆在营业,四五个人在阳光下悠然地品着咖啡,但显然是游客。
  接待我们的是个热情的中年女性,看起来办事干练,又时时对我们微笑,东方的客人,尤其是中国的客人看起来不得多见,当我们把礼物送给她时,她竟有些喜出望外,这让我们很安慰。
  当年的签约地的确很宏伟,说是教堂,但显然也是个城堡,从外表看很踏实,但里面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因为年久失修,很多地方已经很危险了,1994年,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瓜分世界条约签订的500周年纪念日,西班牙国王和葡萄牙王室后裔共同出资,把这个历史的证物翻修一新,外观保持原来的面貌,里面也许没办法修复,干脆改做了图书馆。
  条约和地图都拍到了,这让我们在西班牙的工作又充实了一些,到下午人依然不多,看来都到其他地方过周末去了,只能记录一些零散的人,便匆匆离开。
  有时候,我们很难想像国外究竟是怎么发展的,托尔德西拉斯500年前是个小镇,今天依然是个小镇;500年前小镇的居民有6500人,今天是9000人,500年增长了2500人口,这在中国简直不可思议!
  回城的路不顺,全是渡周末回来的归客,高速路排大队,蔚为壮观。
  2005年10月17日
  今天几乎没拍什么东西,一方面把后边的日程敲定,另一方面准备一下明天的采访,天气阴沉沉,但几乎看不到雨滴,本来想拍一下西班牙广场,结果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