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枪杆子1949 >

第45章

枪杆子1949-第45章

小说: 枪杆子194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如吉老人说,海南岛解放后,40军奉命北上,到河南驻防。哇,大家乐坏了。当兵5年了,还没见过那样欢乐、痛快的行军。
离休前为后勤学院军事系主任的辛殿武老人,是辽宁本溪市桥头镇人,1945年参军,南下时是40军118师作战参谋。1953年到汉口第一高级步校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69年学校撤销,教职员工大都是北方人,都是当年四野的老底子,分配工作时都希望到北方去。
老人说,离当年南下整整20年了,一些人的孩子都长大成人了,按说应该习惯了吧?不行,还是心系北方。可想是想,那时那人听党的话,党叫去哪就去哪,说走就走没二话。


第十六章 “兵强马壮运动”


1949年7月23日,林彪等人致电军委并各兵团:
湘赣主力部队决在三伏天内不做大的行动,以利于休养主力及开展地方工作,各军应进入指定地点休整;休整期间,为扩大占领区及对于尔后之进军,各兵团均应派出先遣师压迫敌人东退。
林彪等人认为,已经和正在发生着的、而且势头不减的疾病、缺粮问题,使四野部队不得不进行一次休整。既是休息、治病、养病,也是等待后方筹集粮草,修好道路,将粮草运上来。军无粮不行。饿着肚子,如何南进、打仗?
特别是7月16日,毛泽东提出“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方针,准备在桂林、南宁、柳州等地围歼桂军,这等长途奔袭,眼下又正值盛夏三伏,不经过休整,更是难以达成目的。
26日,毛泽东复电林彪等人:
二十三日电悉。
盛夏行军,病员大增,极为悬念,你们已改为旅次行军及三伏休整,当可使情况改善。
从8月1日至9月10日,四野主力11个军和二野4兵团4个军,分别在鄂西南、湘西、湘中和赣中、赣西南休整40天。
时称“兵强马壮运动”。

一、养好本钱

各兵团各军各分部和各医管处特司野司并报林邓肖赵:
根据廿三日和廿四日林邓肖赵首长电示部队开进一定地区进行休整特责成各级卫生机关用全力组织防疫治疗工作以突击方式将已病的治好归队为此特提出如下办法请考虑施行
(一)各类集中会诊治疗将已病的按病种集中组织起来进行隔离将医生组织起来进行会诊以突击方式实行治疗
(二)为保证体力恢复的快特决八九两月份凡在医院或休养所的病号除原有病号伙食待遇外另补助特重病号(吃流食的)每人每日猪肉八两重病号六两轻病号四两以军为单位按市价折合购买月终以原始单位报销
(三)此项补助肉建议不要单纯买肉吃应有计划的调剂按病员病形需要的食料进行调整如发疟疾可食猪肝王八鱼鸡汤等痢疾可食鸡卵乳汁等设法研究办好伙食是恢复病员唯一要事
(四)严格注意隔离防止传染力求讲究卫生保证不发生合并症
(五)开展防疫运动打扫驻地疏通沟渠选择水源改善厨房厕所设备强调防疫的重要性组织起深入检查具体领导号召将病员快治好未病者严防病消灭疾病保证健康
周李罗孙①
七月廿七日
鞠海清老人说:
39军在沙市、澧县一带休整,我们团在孟溪附近。到了那儿,先修厕所,扫院子,收拾环境卫生,点柴草熏蚊子。然后是收拾个人卫生,洗衣服,抓虱子,制定连排班及个人卫生公约。那时对讲卫生、防病治病抓得可紧了,医生给讲卫生课,连里也这不准、那不准的,尤其强调不准喝生水。大家也都明白道理了,住下来也有条件了,凉开水,盐开水,管够。
在那儿住上几天了,还有掉队的陆陆续续赶上来。我们团的,别的团的,拄棍子的,互相搀扶着的,走不动了就坐路边歇会儿,一个个有气无力的。我们给他们送水喝,有的还给点吃的,说加把劲,马上就到宿营地了,咱们休整了。问休整多长时间,说一个来月,有人说那我就吃顿饱饭,睡一个月觉。那觉睡得吓人,一些人 20多小时也不醒。之前行军打仗时,起床了,谁没动弹,就吓人一跳,八成就得赶紧送医院了。这回隔上个把小时,值班查铺的就挨个儿看看,重点人物再把手放鼻孔前试试,就怕有人睡死了。
有人醒过来就说:这一觉可救了命了!
何有才老人说:
解放后,进城了,住进营房了,讲正规化,睡觉也正规化,要求脱掉外衣,只穿衬衣睡觉。开头这个别扭、不习惯呀,翻来覆去睡不着,怎么的也觉着不舒服。
行军打仗,有点空儿,不管刮风下雨,冰天雪地,倒头就睡。在老乡家也是一样。穷人家,参军前睡觉,大人孩子都脱得光溜溜的。白天出门衣服都不够穿,晚上睡觉还能穿衣服?一些地主老财也一样,有衣服也舍不得呀。在炕上翻来覆去的,那多费衣服呀。打参军后就反过来了,江南休整那么长时间,也没脱过衣服睡觉呀。那时就是热了脱一件,冷了加两件,哪有脱衣服睡觉一说呀。
鞠海清老人说:
累极了,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能睡,缓过点了就难睡了,天热啊。三伏天,正是最热的时候,坐那儿不动也热得直喘,就差像狗那样伸出舌头了。就冲凉,冲一次能凉快一会儿,浑身汗孔又都张得像嘴似的。干脆跳进水里,头上盖块荷叶什么的,在水里泡着。那水也热乎乎的,怎么也比上边凉快点。
这是没病的,或是病轻的,病号就更难受了。
连长让我去休养连,我说我行,能挺住。我们连近一半人去休养连了。我拉肚子,开头一天五六次,就拼命吃大蒜。有病治病,没病防病,大蒜立大功了。
大蒜治痢疾挺有效。喝黄连水能治中暑。那时那土方子多了,就像八路军刚到东北治冻伤一样,上下重视,到处讨教,各种办法很快就来了。有的是医疗部门提供的,有的是在休整地向老乡问来的,各部队互相通报、交流。
头十来天、半个月,主要任务是休息、治病。开头用些土方,后来各种药都送上来了,这些土方也用。那时年轻,又很少吃药,那药用上去真好使。
韦统泰老人说:
135师住萍乡,我们405团在安源,团部设在矿物局大楼里。师里是个休养团,团里是个休养营,休养连三四个,五六个。我们团是4个,将近700人,这些都是比较重的病号,应该送去住院的。都住在老乡家里。这个村子是打摆子的,那个村子是拉肚子的,其他杂病又是一个村子。比较大的乡镇,就分类分片,为的防止传染,又便于治疗。打摆子的,这些人冷得哆哆嗦嗦,牙磕得直响,那些人烧得迷迷糊糊说胡话。拉痢疾的那样儿,就更难以形容了。

我1937年参加革命,带兵也快10年了,哪见过这么多病号,经过这种场面呀!就是那些老红军也没见过呀,真着急上火愁人哪!
开头,除了团卫生队的医生,就是军师派来的几个。不久,四野后勤部的各路医护人员就到了,我从未见过那么多穿白大褂的人,好像一下子就从哪儿冒出来了似的,其中还有些日本人。人到药也到。看病,打针,送药,还消毒,厕所、池塘,村前村后,到处撒药。到处都是白大褂的身影,一个个急匆匆的,那眼睛熬得像兔子眼睛似的通红。
我又拉肚子,又打摆子,吃了十几片白的、黄的药片,嘿,两天后就行了。
我没负过大伤,也没生过病,对医生不大了解,这回一看哪,这医生了不得呀。那一个多月里,从鄂西南到赣西南,多少村镇都成了战地医院,这些医护人员不就像我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一样,打了场漂亮的歼灭战吗?
没有这些人,后来那衡宝战役就不大好打了。
医护人员立大功了!
周之同老人说:
我们团住在长沙北边的捞刀河北岸,5个休养连,又叫康复连,每连100多人、200来人。除了打摆子、拉肚子,比较多的是肿腿。许多人两条小腿肿得差不多有大腿粗了,亮晶晶的,站起来一撑,腿肚子那皮肉都要胀裂了。在东北强行军,一天120里也没这样子呀。当地有个老中医,还有几个徒弟,针灸,几针下去就消肿了。那老中医一针就见效。那是真功夫,救人呀。
过汨罗江,马夫病了,我让他骑马。后来马也病了,我也病了,拉肚子。到休整地后,团长说你快去休养连吧,我说你怎么不去?他打摆子,和我一样,面黄肌瘦,眼睛特大。他叹口气,说部队这个样子,还休养个什么呀。我摇摇头,说咱们是没资格生病的呀。
医生给我几片药,第二天问我怎么样,我说还行。他觉得不对劲,说你没吃药吧。我说没吃。他眼睛有些潮了,说周政委,药有的是,干部战士都一样。我说我知道。
南下时带好多药,过江后病号越来越多,后来不管什么病,就剩点十滴水和仁丹了。饿肚子饿怕了,没药吃也没怕了,就想把那几片药留着,没药时给重病号。
杨雨田老人说:
医生上来了,药品多了,粮食也到了,饭管够吃了,油水也大了。许多南方菜东北人没见过,管空心菜叫“无缝钢管”,管莴笋叫“60炮弹”。大家高兴呀,开玩笑。几十万大军,又那么集中,弄那么多粮食不容易呀,后勤供给部门立功了。
当时咸鱼挺多,咸鲅鱼,从东北运来的。有道是“臭鱼烂虾,吃饭的冤家”,咸鱼下饭呀,而且补充盐分,一举两得。那时许多粮食是从东北、华北运来的,吃着家乡的吃食,挺亲切,又自豪。东北人就说:咱们东北贡献大呀。
病好了,伙食好了,那人瞅着一天天精神起来,“东北虎”又虎虎有生气了。

二、三伏练兵

翟文清老人说:
记得头几天好像没出操,个把星期左右恢复正常了。早操列队,我们几个营里干部各连转,有的百十来个人,有的只有70多,近一半人去休养连了。
早操练习走田埂。过江后经常走田埂,有时还在稻田里发起攻击。走不惯田埂,行军摔跤、费力,打仗吃亏,这回就练田埂上的铁脚板。
看南方女人挑着担子,在田埂上走得那么轻盈,有人挺羡慕,有人挺不服气。开头不服气也不行,可什么事情架不住练,而且男人怎么也比女人矫捷、灵快,更何况我们这些人都是摸爬滚打惯了的。
正课时间练爬山。我们40军在南满没少打山地战,东北那山顺着山脊梁一座座就过去了,广西那山就像那笼屉里的馒头似的,一个个沾边不沾边的,你就这山那山的上去下来吧。我们在湖南攸县休整,稻田挺多,那山有的也和广西差不多,我们就在山里呼哧呼哧地爬上爬下、钻来钻去。
白崇禧的主力,像7军、48军,军官军事素质比较高,老兵多,射击好,也顽强,善于运动战,敢于小群作战,穿插渗透,不声不响就摸上来了。这些我们并不比他差。有些头痛的是广西兵爬山快,钻林子快,又熟悉地形。广西兵个不高,黑糊糊的干巴瘦,穿大裤衩子扎绑腿,翻山越岭,草深林密,离你几十米、十几米远,三晃两闪就没影了。那时我们叫他们“广西猴子”,山地战确实有一套。最关键的还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他们就是那方水土中人,谁听说他们有热死的?
正是三伏,全副武装,那人一个个像从水里捞出来似的。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那时候,这句话是不用总挂在嘴边的。湘赣战役经常发生遭遇战,以后也随时可能在行军状态下发起攻击,一个冲锋几百上千米,冲上去还要嘁哩喀喳拼刺刀。坐在那儿还热得喘不过气儿,能冲上去吗?冲上去不也是白给吗?大家都明白,这一关闯过去,老天爷、土地爷不再是最可怕的敌人了,白崇禧就不难对付了。
当然要讲科学。刚从休养连归队的,先单独编组开小灶,其余的也要循序渐进,一步步加量。猛打、猛冲、猛追,战场上讲“三猛战术”,追得上才打得上。可你现在突然猛起来,非把人再猛去休养连不可。
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伙食好了,营养上来了,体力有保障了。
从平津南下时,四野开展“巩固部队好”、“群众纪律好”的“双好连”运动。从武汉南下要打仗了,就加上个“行军打仗好”,变成“三好连”了。
当然还要练战术,练“六个战术原则”。
林彪的“六个战术原则”是从实践中来的。衡宝战役、广东战役、广西战役,林彪指挥作战的电报中也讲“六个战术原则”,配属四野作战的二野部队,后来隶属四野的江南部队,不一定懂。可我们经过辽沈、平津两大战役,“六个战术原则”已经深入人心,南下后也是这么练的、打的。那时练兵没有搞花架子的,一打仗就露馅了不说,你可能就是那花架子的牺牲品。


夏克老人是河南郑州市荥阳县人,抗战前在开封师范读书,“七七事变”后参加革命,四野南下时为40军119师参谋长。
老人说:
湘赣战役,和白崇禧的广西部队没有大的接触,但也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