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北方之王 >

第78章

北方之王-第78章

小说: 北方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也希望我们美国政府在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这些情报也是他们刚刚才发过来的。”

    罗斯福知道虽然在日本问题上国内的政客迫于商人的压力,目前不能给中国以任何实质性的帮助,可是对待苏联问题上就要好办得多。国会里有大批的反对苏联的议员,他们整天宣传“苏联比德国更加有威胁,更有侵略性”云云。自己虽然很清楚的知道暂时德国的危害比苏联的要大得多,可是要说服国会和人民都非常困难。不少议员对中国尤其是黑龙江有不少好感,很多美国人去了黑龙江对那里称赞不已,其中就包括了劳克林·柯里在内的不少高级官员,加上当地政府也比较重视和美国的关系,每年的交易额成倍的增长,美国政府也在那里建立了领事馆。自己和黑龙江的李成坤私交不错,每年都有不少的通信,自己也非常愿意帮助中国协调中苏冲突,这件事情国会也能够比较轻松的通过,希望苏联政府不要一意孤行,继续扩大战争,这对谁都没有任何的好处。

    日本人看了战果大吃一惊,连一直嚣张叫嚷要和黑龙江中国军队决战的日本陆军也乖乖的闭上了嘴巴。他们清楚的知道数千辆坦克和千架飞机以及数量庞大的炮兵部队对日本陆军意味着什么,他们心里想的是如果这次交战的是日本军队而不是苏联军队结果会怎么样?也许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些东西原来都是为日本军队准备的,只是苏联老毛子自己抢先撞上来当了替罪羊而已。日本内阁感到了巨大的危机,刚刚取得的淞沪会战的胜利也被冲淡了很多,就是淞沪会战中也没有取得预想中的那种胜利,大批中国军队在后卫部队掩护下从容的撤退,后卫部队完成掩护其他中国军队的任务后也非常狡猾的撤退到吴福线附近,依靠坚固的工事顽强的阻击住了帝国军队的进攻。

    如今突然发现了黑龙江的中国军队的强大超乎想象,日本陆军迅速的制订了相关的计划。直接和黑龙江的军队交战非常不利,除了和苏联交战的军队外,中国方面至少还有一百万军队可以用来对付帝国皇军,他们依托坚固的阵地,战斗力相当强大。加上两次对黑龙江作战失利,士兵们的士气下降了很多,甚至有些士兵和军官对和他们作战已经产生了一丝的恐惧。再次对他们作战,胜了还好,如果失败,那么帝国皇军对他们将完全丧失信心。所以要先选择一个容易而且可以消耗他们实力的目标,陆军和关东军都把目标锁定在了北平。这里有十几万黑龙江支援的部队,装备比较好,其余的是第二十九集团军九万余人,装备相当差,但战斗力也比较强。皇军在数量上占据优势,但是要强攻的话,损失将非常大。帝国皇军对第二十九集团军相当了解,打了不少交道,如果能策反部分部队就能取得许多强攻得不到的东西,甚至可以使他们防线松动乃至崩溃。

    计划重点是战斗力稍差的第二十九军,只要他们被消灭甚至击溃,那么整个中国军队的防御阵地将崩溃。这是非常好用的一招,在淞沪战场上就是因为从中国守军毫无防备的右翼杭州湾登陆才最后击溃中国军队的。土肥原自动领缨来做二十九军的工作,在“华北五省自治”的时候宋元哲饱受政府和日本双方的压力,在十分无助的情况下对也签定了一些有利于日本的条约,土肥原当时是“五省自治”的重要指使人之一,和二十九军打过不少交道。但是这次他打错了算盘,在举国抗战的形势下,宋元哲对日的态度十分强硬,全军上下都一致抗战,让土肥原大失去所望。劝降不成,土肥原又想出了一些阴险的招数,采取离间等多种卑鄙手段瓦解守军的斗志,在后来对我们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日本对我们军队战斗力非常顾及,火力根本没有优势,就将主攻的方向确定在二十九军防线上,企图从这里打开一个口子占领北平直下山西和华中日军形成对中国两面夹击之势。

    我们没有心情看外国的反应,接到美国领事馆的传来“罗斯福总统愿意为中国和苏联之间冲突调解,罗斯福总统已经邀请了包括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在内的等十三个国家来进行协调”的消息让我们安下了不少的心,却又感到心安理得,我们清楚的知道在这个世界中没有任何真正的真理,所有的一切都是靠实力说话。我们连续击败日本,两次大败苏联,这一系列的战绩足以让所有的人的人刮目相看,也足以引起他们的重视和尊敬,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他们这次愿意来调解我们之间的冲突。反观九一八的时候少帅委曲求全,撤出关外“以示清白”,想表明“战争是日本人挑起,中国人没有任何错”,把希望寄托在国际社会,寄托于列强的调解。可是那又怎么样,他们不是照样认同了日本的占领,几十万军队不战而逃给他们的只是无尽的鄙视,那里还能指望他们的调解?他们哪个不是以自己的利益为重,凭什么帮助你中国人?如果你自强起来,让世界都认同了你的实力,靠自己抵挡住了日本的侵略,你向他们控诉日本的罪行也许他们会赞同,有谁愿意帮助一个和自己毫无关系而弱小的人去得罪一个和自己关系更加密切也更加强大的人?换做是我,我也懒得去帮助那个弱小的人,首先你自己不自强,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我为什么要帮助你,更不谈用自己国家士兵的性命为此而拼搏?国家与国家之间只有赤裸裸的利益关系,没有任何的正义可言,美国、英国如是,共产党苏联也是如是,他们在这点上根本就是一丘之鹿。

    现在关键是看苏联领导人自己怎么想了,是体面的停火还是不顾一切的再次进攻。我想我们给斯大林的礼物应该会让他们认真考虑的,我们实力已经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这甚至只是冰山一角,只是如此都让苏联军队吃尽了苦头,更不要说扩大规模后战争了。斯大林一口口吸着他的烟斗,吐出大量烟雾,一句话也没有说。国防委员罗希洛夫元帅知道斯大林心里非常气愤,可是手上的东西上美国协同十三个国家联合提交过来的,本来是由外交部门提交的,可是关系到远东局势和被困的二十五万指战员的命运使得他不得不亲自来报告。罗希洛夫按照斯大林的习惯简单的报告了内容:“以美国为首的十三个国家希望能够通过协商和平解决苏联和中国之间的矛盾,表示愿意为和平谈判创造一切有利的条件。并保证在双方的利益不受到损害情况下,完全的解决争端,‘强调没有任何事情是不可在谈判桌上解决的’。

    斯大林沉默了半天,才问道:“朱可夫他们的情况怎么样了?”罗希洛夫说:“他们现在的日子很不好过,缺乏必要的补给。尤其缺乏食物,现在每天只能吃到一顿饭了,所有的指战员都饿着肚子,每天都有大量的伤兵没有医药而死去。他们那里的情况相当糟糕,本来就不足的武器弹药途中遗失了不少,剩余的也在几次突围中消耗得差不多了,朱可夫给我发报告的时候相当的沮丧,他报告说:‘部队已经丧失战斗力了,所有弹药都消耗干净,没有医药,没有粮食,中国人只要发起一次小的冲锋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完全消灭被围的红军将士。’如果不是我了解朱可夫不是一个爱丧失信心的人,我是不会相信他所说的,目前看来他们的处境是相当的不妙。铁路运输已经被中国人完全中断了,被困的部队完全依靠航空运输部队空投补给,但是这只是杯水车薪,加上中国空军的拦截,绝大部分的运输机都被击落,能空投的物资只是总运输量的十分之一。”

    罗希洛夫说完看见斯大林的脸色已经缓和了一些,知道他对前线将士的遭遇还是非常的心痛,面对中国这样三流国家的军队居然损兵折将,两次战斗被中国人消灭了四十四万军队,其中包括两次被俘的二十三万俘虏,并且有二十五万军队被团团围住,每天不断有大量的非战斗减员,这样的战果足以让苏联这个世界军事强国为此而羞愧。罗希洛夫非常担心前线的士兵的遭遇,他紧张的问斯大林:“我们对美国那些国家的建议怎么回复?”斯大林说:“告诉他们,我们正在商量这件事情,请他们等我们的通知。”

    等罗希洛夫走了以后,斯大林陷入了沉思中。这次对中国作战一是想削弱中国人的实力,造成对苏联有利的局面,另一方面也是检验军队的作战能力。显然他们没有向统帅部交上满意的答卷,在战争中反应出了相当多问题,军队也不能适应战争的需要,多年没有经过战争苏联军队战斗力锐减,根本不是那些装备了先进武器的中国军队的对手。如果按照这种状态来和德国战斗的话,情况就非常的危险了。不过这次暴露出问题也好,借这个机会再对红军进行大规模的整编,提高战斗力,以应付即将爆发的战争。那些在肃反中“罪名”相对比较轻,经过认真审查的指挥员和飞行员可以考虑送会原部队继续任职,这样也可以初步解决各个将军们关于缺少有经验的指挥员和飞行员的抱怨,更大规模的整编更需要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时间。

    如果扩大对中国的战争规模会使得苏联陷入到战争的泥团,中国人经过这么多年的蛰伏,已经拥有有一支令任何人生畏的力量。从现在的战斗力来看他们已经完全超过了苏联军队,至少再有一百个师才能完全的消灭他们,而这和被消灭的红军加起来将是红军部队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欧洲的防御将完全展现在德国面前。最重要的是现阶段最重要的敌人还是德国人,中国人连自己国家被侵略都忙不过来,在解决掉日本前期间内根本无力大规模的入侵苏联。攻打中国所需要的兵力和各种装备完全依靠远东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以中国人在这次战争中的表现,不可能不进行破坏。他们只需要在铁路上炸掉一座桥,堵死铁路的涵洞……等等一系列非常简单的破坏都可能使得运输瘫痪。更重要是大批的部队依靠现在的铁路全力运输至少也要四至六个月,如果在他们破坏和轰炸下,甚至时间还要拖延到六至八个月,这都是非常有可能的。少量的部队对他们的威胁都不大,必须集中大批的部队,这样的消耗是更是惊人,如果他们切断了补给线,那么数百万的苏联将士将重蹈朱可夫的覆辙。

    斯大林突然想到为了消除“可能”发生的对苏联的威胁,出动几十万军队,其中大部被歼、余部被围是否代价太过高昂了点呢?本来只是想打一场局部战争,那里知道激起了中国人如此强烈的反抗,更是引出了他们强大的报复力量,使得苏联陷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麻烦中。这一切只是因为出自统帅部想“预防”战争威胁的设想,可是真正的战争不仅没有预防还被激发出来并扩大,最重要的是红军接连惨败,损失惨重。中国军队甚至已经逼近到了伊曼和海参崴,虽然他们暂时停止了进攻,随时都有可能拿下那座防守薄弱的城市和苏联在远东最重要的港口,那样他们将很快占领兵力空虚的远东地区。时间不等人,等到苏联援军到达的时候也许整个远东已经变成了中国的领土,这将使得苏联在民众和国际中的地位一落千丈。也许美国人进入协调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虽然局势并不利于苏联,但是苏联拥有的战争潜力和巨大的生产能力不是中国可以相比的,更何况他们只是中国的一部分而已。调解可以,关键是中国人必须从苏联境内退出去,并保证不对苏联进攻,别的都好谈,就是这些东西不能改。

    罗希洛夫向美国方面传达了可以谈判的信息,消息很快传道了世界各地。虽然我们请求美国协调并开始和苏联谈判,没有任何国家敢小看我们,按照美国将军们说法:“他们已经做得够好了,谁也不可能干得比他们更出色!”面对苏联这样的强大的国家不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让他们开始妥协,将他们打到了谈判桌上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

第一部 第九十六章 防守

    苏联的消息很让人喘了口气,几十年我们都忍了过来,几年为什么就不能忍呢?我们在面临外敌入侵,内政混乱之际,我们凭什么靠自己拿回多年丢失的土地?我们仅仅只能在他们无力顾及的时候或者有一天我们有和他们同样强大的时候才能一举的消灭,所以德国的进攻他们的时候也是我们最佳的进攻时机。所谓《互不侵犯条约》就让他见鬼去吧,这个世界上什么时候有人真正遵循过所谓的“条约”?需要的时候可以签定,不需要的时候马上就可以被撕毁,我们对他们这些强国所谓的“条约”很是反感,在这里根本就没有一丝的诚意。不然为什么不在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