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北方之王 >

第282章

北方之王-第282章

小说: 北方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好奇的是勘测出来的日本海图。这些海图有些详细到了极致,沈鸿烈甚

    有些细节日本军用海图上也不可能标明出来,而还有比商用海图详细一点,多年的海军生涯一下就看出来这些海图都是他们自己勘测出来的。至于他们如何在号称远东第一海军的日本海军眼皮子底下获取这些宝贵资料,就非沈鸿烈所能猜测了。

    若论收获,最令他感到满意的是,黑龙江海军学校内的潜艇分校,将潜艇专业分离出来成立一所分校。就足以看出他们对此地重视。当沈鸿烈参观的时候,这才注意到,这里受训的人数比海航、轮机两科人数多少数倍不止。曾经考察欧战的沈鸿烈也曾见识过德国潜艇在欧战中地作用,正因为如此德国战败后。同盟国才会在战后限制德国海军拥有潜艇。北洋政府时期,海军部也进行过论证。潜艇无疑是最适合中国海防的,无奈和无数强军计划一样因为种种原因而流产。

    沈鸿烈感到奇怪地是,学习潜艇的官兵人数众多达到了他难以想像的地步,仅仅一期的学员都远远不止可以操作数十艘潜艇,而且他们还采取了速成培训,开设了年限不等的速成班,加上以前培训出来的学员,这个数目足以让他吃惊不已。要不是这段时间看出他们从不做那些无的放矢、毫无意义的事情,沈鸿烈早就叫了起来。陪同的军校官员看出了他的疑惑,“这是为日后的无限制潜艇战准备的!”

    听了这话,沈鸿烈初大愕,续而大悟,笑着走开了。当初在日本留学,曾学习商船和海军多年,怎会不明白海运对日本的重要性,一旦日本海运被切断,那么日本战争潜力将大打折扣,国内甚至无法做到自给自足。若不如此,日本弹丸之国又怎会倾全国之力来打造世界一流的强大海军力量?潜艇或者对驱逐舰和护卫舰威胁并不大,收拾那些运输舰和商船,却是绰绰有余。

    日本到东南亚航线要经过马六甲海峡、南中国海、台湾海峡、巴士海峡等多个狭窄水道、水域,而日本周遍海域更是潜艇活动的上佳地域,这些因素都使其海上交通线在战时极易被控制。而且日本到朝鲜、中国东北以及国内四岛的货运也多依靠海运,战争中也会受到空袭和潜艇的影响,这都使其生产力大打折扣,这些因素决定了如若被切断海运,它将注定无法打一场持久的战争。

    如若日本海军不派遣军舰护航商船船队,那么这些商船只会成为潜艇的靶子;倘若护航,那么为了保证数量庞大商船的安全,必须要派遣大量的军舰为之护航,海军实力也将大为削减。更重要的是,躲在暗处的潜艇想要伏击商船要远比护航军舰护航来得容易得多。若采取无限制潜艇战,即便日本海军护航,商船遭受重创也是在所难免。一向提倡舰船小型化的沈鸿烈潜艇作战理论非常感兴趣,他很想知道为什么,李成坤会在这方面几乎孤注一掷,如此相信潜艇的作用。

    可他在听了两堂课后,心满意足、毫无牵挂的走了,第二天就跟李成坤辞呈回了青岛。呆在青岛海军学校,沈鸿烈感慨良多,这些年忙于政务,已经很少过问海军之事,对现在世界各国海军目前状况了解甚少。在听了他们的潜艇战术后,虽然简单的一堂课不可能讲明白所有地东西,这些东西却让他豁然开朗。这才明白了他们为何要培养如此之多地潜艇官兵。承认,对于海军强大无比的日本,利用潜艇袭击他们的运输线是最适合不过地办法。

    —

    尤其是把潜艇研究透彻。深刻认识到了潜艇的威力,采用的群狼战术也把潜艇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要执行这个战术,就要在必要的地点、必要的时间尽可能集中最多数量地潜艇,需要的潜艇也是越多越好,无论培训多少军官和士兵都是必要的。狼群攻击最核心的就是多艇群攻击。多艇集群攻击与单艇攻击相比,既可以提高发现目标的概率。又可以提高攻击成功率。

    以数艘或十数艘,甚至数十艘潜艇组成艇群,以二十至三十海里间隔成一字横亘在敌方运输船队可能经过的航线上,一旦一艘潜艇发现目标,立即报告设在岸上的指挥部,指挥部再迅速通知其他潜艇,白天抢占有利攻击阵位,天黑后则以水面状态实施近距离鱼雷攻击。天亮前停止攻击,全速抢占下一个有利阵位,等待次日天黑后再次实施攻击,直至将运输船队消灭。这样的战术不仅控制地海域范围大。而且极易发现目标和扩大战果。

    沈鸿烈弄明白了这个被称之为“狼群战术”后,也深深为这种残忍而可怕的攻击方式所惊倒。短短时间内给他带来的惊奇太多,他很可能怀疑自己心脏是否接受得了如此多的惊喜。倘若说以前面对日本海军根本不敢与之抗衡,也无力抗衡,在这里他却发现了日本海军和日本也并非固若金汤、不可战胜地。至于从那里可以获得潜艇,美国的中立法案修正案规定,“现金交易货运自理”,只要支付足够地资金,目前对日本警惕不已的美国是很乐意出售的。

    以前在海军部任职时,海军部就曾和美国洽谈购买潜艇之事,美国当时迫于日本激烈反对,甚至准备用第三国智力的名义订货转交中国,但海军部因为种种原因取消了订单。海军部严重缺乏必要的长远的规划和资金,很多计划朝令夕改,也为此支付了欧美军火商大量的违约金,却一事无成。现在看李成坤如此下力来培训潜艇官兵,想来也不会如当年海军部那些官僚一样,他可是很清楚这个李家可是商人世家,没有好处的事情想必他也不会去做的,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谁让他吃什么亏。

    和李成坤详谈后,让这个近六十的老头兴奋不已,回到青岛后,便着手亲自开始整编海军陆战队、教导团和青岛海军学校。更让人吃惊的是,他一反常态,开始构修缮港口设施并准备加以扩建。第三舰队司令谢刚哲对他的这些举动丝毫不解,跑来询问一向言听计从的老上司、老同学,“当初不是要沉船阻塞航道,准备破坏港口,防止日寇利用这些军港设施的么?怎么突然一下改变主意了?下面人对你的意见很大,议论纷纷。”

    沈鸿烈一听这个老搭档的语气,立刻就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回青岛就立刻做出的这些决定,不明原委的人看来的确有些让人匪夷所思。甚至有谣言,说他准备投靠日本人,想想突然有如此大转变,有些风言风语也在所难免。他笑了笑,

    刚哲不必担心,“日军恐怕是无力再进攻了,这些军我有大用。”谢刚哲一听,这话中有话,再看这位老上司精神焕发,好像年轻了不少,也放下心来。

    “是在那里有什么收获?”谢刚哲听了他的话,也放下心来,要让多年不理海军事务的沈鸿烈突然有如此大的转变,让他对沈鸿烈的黑龙江之行充满了好奇。如果说在海军内还有谁值得信赖的话,沈鸿烈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跟随自己多年的老同学和老下属,现任第三舰队司令的谢刚哲了。原本中日战争爆发后,第三舰队自沉舰龄在四十年以上的军舰于青岛港口,谢刚哲就应该带着剩下的军舰驶入长江,但谢刚哲胃病突发,无法启航,只好由副舰长带队出发了。病好以后,却得知剩余舰只几乎在淞沪一战中损失殆尽,也就只好安心留在了青岛,在海军学校里代理校长。

    想起临走时李成坤的叮嘱,他也不由感动不已。“群狼战术”虽威力巨大。却也并非不可抵挡。现在群狼战术也仅仅在摸索中前进,到目前为止,还是有相当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大规模投入实战还需时日。如若日本海军得知了相关情报,找出了相应地对策,那么潜艇将在战争中遭受巨大损失。所以在战术成熟以前严格保密对于这支还算幼小地部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毕竟潜艇虽好,也无法与巡洋舰、驱逐舰和护卫舰正面抗衡。

    潜艇部队现在一方面在实战中完善群狼战术,一方面也在找出自身的问题和破绽。以防止大规模成军后还存在致命地缺陷。当群狼战术突然开始实施的时候,即便日本海军想找出解决办法来解决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付出重大损失后,至少也要花费数月、整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干什么事情都够了,需要的就是这种时间差,在他们猝不及防地时候打的他们措手不及。

    关上门,沈鸿烈把他带到了书房。详细诉说了到黑龙江所见所闻,听得谢刚哲心里直痒痒,恨不得现在就过去瞧瞧。“稚洲啊,所谓天外有人山外有山。这次我沈成章算是见识了。原本在青岛几年建设,备受表彰。也引以为自豪,但到了黑龙江才知道自己小看了天下英雄。自认青岛之规划立足长远,也算得上颇有政绩。到了北地,看了数城规划与建设之规模,才知何谓坐井观天。

    询问才得知,他们城市之规划必须经专业人士反复论证,立足长远,留有余地,方可动工。他们教育体系更非青岛可比,当初我向李成坤将军提出建立海事编译局,招募和培训精通外语的人才,李将军含笑点头。直至我在访问途中,无意踏进一所中学看到的情景,让我终生难忘,在他们的图书馆里,不少的学生拿着词典对照正在翻译外文杂志和书籍,甚至看见有人正在翻译外军的军事杂志和文献。

    你可以想像我当时惊愕的程度,他们只是一群孩子,普通地中学生,外语水平竟然达到了如此地步。本来我也只以为这只是个别的现象,看见有个班级正在上英文课,便要求去听他们上课,他们答应了后。进入课堂感受到了这些孩子的外语水平,他们的英文老师是个犹太人,学生和老师基本上都能够用英文交流对话。听了一堂课,这才发现原来学外语也能如此地轻松,无怪犹太人被称为天生的语言大师了。

    根据他们介绍,这样地犹太老师几乎在每个城市的学校中都可以看到,这是李主席和犹太领袖达成的协议。当我后来再次见到李将军的时候谈起这件事情,李将军只跟我说了七个字:以夷之技以制夷。我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中国相比欧美列强已经落后了很多,如果不学习,那么差距只会越拉越大,要迎头赶上并超越,除了向他们学习别无他法可寻。这个时候我才知道李成坤当初接收几十万走投无路的犹太人并非义气之举。”

    谢刚哲看着意气风发的沈鸿烈,知道他已经下了决定。跟着沈鸿烈这么多年,深深知道他是个极重感情之人,当初海军从东北撤下,东北军陆军都被改编易帜,唯独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拒绝悬挂青天白日旗,为此还差点惹怒得蒋石。想起共处这么多年来的历程,只紧紧握住他的手,“无论你下了什么决定,我都你!”腾,紧紧握住他的手不肯松开。

    良久之后沈鸿烈才松手,想起从日本留学到如今,从当初的青头小伙子便在一起到花甲之年,两个人都有些动情,难以控制自己感情。好容易恢复过来,沈鸿烈便笑道,“想不到我们一大把年龄了,还是如此激动。”谢刚哲也感慨不已,这是多少年未有的事情了,两个老头子又哭又笑,要不是这里没有人看得见,他都不知道如何见人了。“是我们这段时间经历的事情太多了,大悲大喜之下难以控制自己情绪。”

    “对了,这次回来准备怎么干的?”沈鸿烈想了想,“现在首要的任务是,扩大学校的规模,招收更多地学员。潜艇专业为了保密需要。我们可以暂不设立。可以让学员在这里学习基本地航海、船艺、枪炮、鱼雷、轮机、气象、海洋和海、炮战术以及大学数学、物理、化学等专业知识,待他们掌握以后,再送到黑龙江去进一步的培训。我们学校的有些科目还是传授地以前我们从日本学习来的。李将军答应我们调遣一批到美、德留学的教官过来,传授国外海军强国的先进战术和新设科目。”

    谢刚哲点点头,虽然明白如此一来,青岛海军学校难免沦为黑龙江海军学校分校,却也未尝不可。一则青岛海军学校和黑龙江海军学校源远流长,黑龙江海军学校有不少教官就出自青岛海军学校前身东北海军学校和原沈鸿烈指挥的东北海军;二则沈鸿烈亲手缔造了东北海军。东北海军对黑龙江没有感情那是骗人的,至今,青岛海军学校和第三舰队内还有相当数量东北籍军官,更何况当初包括谢刚哲这些失意地海军军官来投奔东北的张作霖,深受其厚待,至今还有些感激之情。即便是两校合并也并无不可,只是考虑到李成坤现在处于风浪口,即使外人都知道两者之间的联系。这层关系还是不益暴露。

    沈鸿烈全盘托出了和李成坤的计划,在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