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北方之王 >

第256章

北方之王-第256章

小说: 北方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断的闪过,无数的战友倒下,但是进攻依然不止,负伤、战斗、再负伤……最后定格在撤退时候师长决然的神情,“老子还会回来的!”

    第九师的官兵对第八师的兄弟们未能攻破日军的防线原来还尚有一丝的埋怨和置疑,在他们看见了第八师的官兵后彻底的消失得无影无踪了。那些在帐篷外疲惫不堪就地酣然入睡的兄弟让他们感到阵阵心酸,他们轻轻的将他们的武器收了起来,集中放在了中间,然后毫不在意,轻轻把这些浑身散发着异味兄弟抬进了自己的帐篷,帮助医务兵来清理他们的伤口。虽然他们动作很轻,很多退下来的士兵,这么长时间战斗的神经还是绷得紧紧的,在警醒后第一件事就是摸自己的武器,发觉武器不在身边的时候,就开始大叫了起来,当他们真正清醒过来的时候,发觉周围都是兄弟部队的战友的时候才松了口气。

    吸取经验后,照顾这些士兵的战友也不拿开他们的武器,只是小心翼翼的将他们武器子弹退出来,将刺刀下下来收藏好,看他们的样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不抱着武器睡不着觉了。这也是精神紧绷,在激烈地战斗中遗留下来地后遗症。好在这里虽然

    ,可是空军的运输机常常可以在战斗机的掩护下飞临继续地医药品和食物以及部分的武器装备,那些受伤稍微严重的士兵都被注射了少量的吗啡,让他们安然睡上一觉。伤员数量实在太多,仅仅能先为那些伤势严重急需立刻手术的伤员医治,其余的人只能尽量保持他们地伤势不恶化,等待那些重伤员做完手术后再处理了。

    战斗以前就已经加强过编制的部队。能带回来却只有这么点人,而且各个带伤,足以见证他们到底经历了一场何等艰苦的战斗!在建军十年来,即使在哈尔滨保卫战条件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也未遭遇到如此沉重的打击。这次战斗持续的强度和激烈程度也是历年战斗所未闻。看着那些咬紧牙关一声不吭忍受疼痛的伤员……这些都是自己的兄弟,他们知道这些兄弟心里有多难受,他们再也不能忍受他们受到任何地委屈,他们已经尽力了!荣耀并未只能给那些胜利着。他们也清楚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的不败之旅,只要它存在就会有失败的一天,可是看见自己的兄弟地样子还是忍不住的伤感。

    川岸文三郎如同一个斗胜地公鸡,翘起了尾巴。战场上弥漫的各种臭味让随行的参谋苦不堪言,然而川岸文三郎对此却毫不在意。此时此刻他的心中充满了骄傲。的确,他是有资格来骄傲,支那攻击力最强的步兵师之一就是在他的面前刹羽而归,扔下了无数的尸体狼狈而逃,还有有什么事情比这个更值得骄傲的?战场上的这些尸体正在被焚毁的尸体正是他创造的荣誉见证,这些旁人闪躲不及的味道在看来简直美妙无比。

    他已经忘记了无数次被在中国人攻击下所承受担惊受怕,那些毕竟已经过去了,自己还站在这里,而中国人的进攻已经被击溃了,这才是最重要的,他可以当之无愧的说自己是这场战斗的最后胜利者,无论过程有多么的曲折,自己的损失有如何的重大,毕竟胜利了,胜利才是最重要的。他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浑浊难以忍受的空气,回想起这几天来和中国人的战斗,感觉如同做梦一般,胜利来得如此的突然,简直让他有些不可置信,直到亲眼看到了战场上无数被抛弃的遗骸才真正意识到这一切是如此的真实。

    四天前,当中国人发起第一次冲锋的时候,就让这些刚刚上战场的士兵吓破了胆子,一个营的中国士兵在迫击炮和机枪的掩护下凶猛扑过来的时候,担任敢死队的中国士兵端着清一色的冲锋冲到了近身射程内,猛烈的火力如同收割麦子一样撂倒了那些暴露在他们射程内的日本士兵,其余的人也被这如暴风骤雨般的子弹压制得抬不起头来,第一道简易防线没有起到丝毫的作用,就在这些悍勇的中国士兵的冲击下崩溃了。

    川岸文三郎并不是没有见过凶狠的士兵,可是望眼镜中看到的一幕还是让他咬牙切齿却毫无办法,在他们攻击下步步溃退的日军让他真正的意识到,在中队中素来有善攻之名的第八师果然名不虚传。攻必猛,一鼓作气集中火力迅速的在阵地上撕开口子,后续部队从他们撕开的口子中向两翼发起进攻,在他们这种攻击下,只要防线上有一点突破,那么整个防线的崩溃也就不远了,要防守住难度极大。

    以川岸文三郎从军的经验来看,那些士兵在无论是匍匐前进还是发起冲锋,动作都极为果断干脆、决不拖泥带水,身边落下的炮弹和呼啸而过的子弹丝毫没有对他们的行动产生阻碍,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他们却显得游刃有余。望远镜中的这支部队是让他寒而生畏的,只有经历过血战的熏陶和无数的苦战才能有如此表现,那怕训练如何的逼近实战、官兵如何刻苦的训练,都无法做到这种程度,这是战斗经验的沉淀和平日严格不怠的训练才能做到的。川岸文三郎手中捏得紧紧的拳头,心中立刻有种明悟,要阻止住中队的进攻势头,就必须要将他们这些精锐的敢死队消灭干净。第八师在如何精锐,也不可能全部都是这种战斗经验丰富的战斗精英和骨干,消灭掉他们,对自己的威胁就要小得多。

    —

    就是他此时的一念之间,让日军为来得及撤退的部队和这些发起猛攻的中队一起丧生于炮火连天的火海之中。由于时间的紧迫,林志必须在短时间内打开缺口,发起的冲锋是一波接着一波,双方都被毫不休息的攻防战累得疲惫不堪,到了后来第八师完全是凭借着毅力在战斗,而日军却只能依靠那些新来援的部队来勉强支撑住战斗。炮火无情的吞噬这双方士兵的生命,一个在仅仅存在于记忆中的很久词语突然浮现在林志的脑海中——炮灰!

    无论他给自己多么正大光明的理由,无论将士是何等用命,毫不犹豫的执行了所有的命令,那怕是这种九死一生,甚至是即使完成了也根本就不可能存活下来的任务,都无法掩盖住这个实事。士兵们是用他们的性命和鲜血去拼搏,作为一个指挥官,他知道自己绝不能心软,在指挥高级班的时候,教官就告诉过这些高级指挥班学院,为了保证战役的胜利,有时候必须要有一部分部队和人付出牺牲。当事情真正发生的时候,心中的震撼是无以复加的,可是现实永远比传闻和教导更加血腥和残酷。……………………………………………………………………………………………………

    喜欢本书的:追忆一票。点击本书的首页书评置顶的红色公告连链便可参与投票。

第二部 第二部 第一百一十二章 鏖战30

    战之折翼七

    “今天,我们终于打败了顽强的中国人,他们已经开始撤退,但是我们也无力追击,在和他们的战斗中,我们付出的代价远远比他们要大,但是我们还是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我从未见过如此疯狂和残酷的战斗,当那些中国人嗷嗷叫着冲上来的时候,我第一次感到了压迫感,他们戴着钢盔,拿着冲锋枪一波接着一波的冲锋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让我感到心惊肉跳,他们好像不知疲倦为何物,整整两天两夜没有让我们合上眼睛,每当我们刚刚想休息一下的时候,他们就立刻攻了上来。

    长官们丝毫不敢大意,只要被中国人抓住一个失误就会被他们利用,这在过去的十多次战斗中表露无遗,他们都是一些战斗经验非常丰富的军人,我们不得不全力戒备。长官们反复告诫我们,中国人比我们更加疲倦,只要坚持抵挡住了他们进攻我们就会取得胜利……我抱着枪靠着战壕边上闭上了眼睛,只迷迷糊糊的听见长官们的话,我们在这两天里已经习惯了这种睡觉的方式,即使很有可能下一刻就丧生于敌人进攻的炮火中,但已经无人感到畏惧了,经历了残酷的厮杀,身边熟悉的人一个个倒下,我已经感到麻木了。在这种煎熬中,负伤或者阵亡是我们在这里唯一可以得到的东西,如今恶梦终于过去了……”

    平日对士兵极为粗暴的指挥们也难得的没有对那些倒在地上一动不动地士兵加以指责,拿着指挥刀死死地盯着战场,大口的喘着气。身上满是尘土。蓬头满面简直比难民营出来的人还要狼狈不堪。及为自己地同胞战死而悲伤。军官们望着远方的一成不变的面孔上却出现了些笑容,这次中国人终于惨败于自己的手下,每个人都清楚这其中的分量。不仅仅是完成了战略部署,将中队阻拦下,更是前所未有的击败了他们,将他们赶了回去。

    在日本指挥官地眼中,哪些死伤的日本士兵的数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他们的信心立刻膨胀了起来。在脑海中勾画出一个个美好的蓝图。是的,这只是皇军胜利的第一步,中国人也并非不可战胜,他们王牌部队都被大日本皇军所击溃,那么还有什么胜利不能取得?木村虽然也为取得的这个战果连饮数杯,相比军官们地兴奋,他还是保留了一丝的镇定的。在向奉天和东京发去捷报后,虽然刻意的保持着和以往一样地镇定。副官还是从他喜上眉梢的眼神中发现了他地内心。

    在那些经历过日俄战争的日本高级军官眼中,对这个胜利的企盼也的确太久了。只从以弱胜强击败了俄国,通过一战树立了在亚洲的霸主地位后,军方和那些政客就从未掩饰过他们对亚洲尤其是中国广袤陆地的渴望。那种从骨子里上千年割舍不断的登陆情节在自我实力的增长和中国迅速的衰败的刺激下变得无比的强烈。然而在“满洲事变”近十年后。除了耗费巨额的军费囤积了无数的大军在满洲外,帝国几乎没有取得任何决定性的胜利。这对陆军来说简直是难以洗刷的耻辱,屡次战败,也让国内对陆军怨声载道,民众抗议不断。

    在淞沪莫名其妙的一战,最后虽然借助海空军绝对的优势和远比华军精良的武器装备击溃了华军,最后却未能进一步的扩大战果,让大部分华军成功的撤退进了他们花费数年构筑的防御工事内,至此华南战场也陷入了僵局。即便如此,华军在华南的表现也让陆军和大本营大吃一惊。这支部队战斗力仍然远逊于帝队,可是他们表现出来的战斗素养和顽强好战的作风还是让帝国陆军吃了不少亏,他们也不是在华北一战即溃的三十多万杂牌军可以相比。经历了淞沪会战,日本大本营才发现中国并非如想象中那么软弱可欺。要同时面对华南和东北、华北战场作战,帝队疲于应付,根本难以发起更大规模的攻势来消灭他们,这个结论让他们沮丧万分,却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正是如此他们才会和文官达成共识如果政治上需要将从华南撤军。

    东京街头民众难以压抑的兴奋,日本国内大部分的报纸都通过号外报道了这一胜利,一时之间国内士气大涨。在东京的军官们在兴奋之余也暗自瞠目咋舌,国内的民众和官员,也包括自己居然为了在中国战场的这么一次小小的胜利全部都沸腾了起来,这在以前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但是现在却没有任何人感到奇怪。民众和军方一如既往的看不起那些中国人,在内心却不得不接受北方中国人实力与日俱增,强大到足以和帝队对抗,足以让他们感到担忧的事实。

    《时代周刊》驻日本记者,如实报道了在东京日本人的欢庆,“东京的市民得知他们的军队在中国东北取得了一次重大胜利后,便疯狂的涌上了街头欢庆了起来。几乎所有的报社都免费赠送报道这次战斗消息的报纸,但是我们得知,之所以如此时军方和内阁强制命令的结果,他们太需要胜利来刺激民众对战争的信心,所以即使这仅仅是一次战役中一次战斗的胜利,也被他们渲染成了一个比取得一个战役更为辉煌的成功。

    我们回想在早些时候,日本人数万军队便可追赶中国几十万的大军,在很多日本人眼中,中国人是猪的代名词,除了数量多以一无无是处,这也助长了他们对中领土的渴望,所以他们在中国实施了一系列残暴的大屠杀。或许现在日本人已经开始后悔,正是他们的无知唤醒了中国这头沉睡了百年的东方雄狮。用德国最先进武器装备武装起来地中队,同时也学习到了世界上最优秀地战术思想,用严酷的法律和军规武装起来的这支中队展现出来地战斗力简直让人吃惊。他们甚至在铸造不败的神话。日军的这次成

    |弱中队,对中队来说影响好处就是激励起自己军队的士气。有利于帮助那些新兵克服对中队的恐惧。

    从东京市民和他们地政客脸上的绽开的无比灿烂的笑容上,我们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