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北方之王 >

第119章

北方之王-第119章

小说: 北方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很清楚这是一种因缺少强敌的外在压力,以致心理松懈的结果。以致帝国对坦克兵种的建设,反应是比较迟钝的,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而李成坤部一直被帝国压制住,有很深刻的危急感,任何可以让他们占据优势的机会他们都不会轻易放过,事实也证明了他们决断的正确性。

    这些年来自己费力的游说,到处为成立更多的坦克部队而奔走,可惜举国上下还没有认识到坦克的重要性,都还停留在“刺刀前进决定战争胜负”思维中。费尽力气加上在长春一战中也吃了不少坦克的苦头,陆军才勉强同意成立两个坦克师团和一个独立坦克旅团。

    星野利元很是看不起国内生产的九五式轻型坦克和八九式中型坦克,就连两年前开始装备部队的九七式坦克也感到不满意。按照帝国现在的生产水平,九七式坦克已经算是相当成功的一款坦克了,可是他面前有一个无法逾越的高山——中国军队装备的真正的中型坦克,德国制造的四号坦克。

    按照国内的标准,九七式坦克已经算是中型坦克,无奈在世界上,甚至在东北的中国军队眼中都只能算是轻型坦克,战斗力远不如李成坤部的三号坦克。在对比世界强国的坦克中,日本的主力坦克的缺点十分明显:火炮口径小、装甲薄弱、吨位低、速度慢、行程短。

    坦克的落后并不代表它们是一无是处的,在三二年的上海一二八事变中,最后正是靠着坦克击溃了反坦克能力不强的十九路军,最后逼迫中国的国民政府签订了“和平条约”,将中国军队赶出了上海。在长城作战,坦克部队的突击也给中国军队造成了比较大的麻烦。

    只是从那以后,坦克部队再也没有讨到好处,长春战役中,坦克的火炮近距离都无法击穿李成坤部的坦克装甲,而他们装备的坦克在极远距离就可以将帝国坦克的炮台全部掀翻,整个战役根本就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分散的坦克部队没有能起到一点阻挡他们的目的。

    淞沪会战中,成建制的坦克部队投入战斗,并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成效,只是在最后从杭州湾登陆穿插到中国军队两翼的作战中稍微有点闪光之处。可是整个战役中暴露了许多让人措手不及的问题,这也直接导致了帝国陆军高层对坦克部队的更加不信任。

    在淞沪会战中坦克部队的使用极易受天气影响。遇连续降雨而平地积水时,坦克不得不连日寻找高地停放车辆。其次渡河技能差。在中国南方河网纵横,且常降雨,致使河宽水深,由于工兵架桥和驾驶人员操车方面的问题,致使相当坦克落水沉没。

    同时发动机质量也不尽人意。道路泥泞,行驶困难,需要使用发动机的大转速来获得较大功率,但这样又产生耗油量大、发动机温度过高、故障频多的问题。后勤保障也不力。没有专业的后勤保障体系,器材、弹药、油料随同困难,坦克常常停下来等待供应,大大影响了前进速度。如果不是因为国民党部队战斗力太弱,此役的胜利是难以想象的。

    这一切都不是星野利元最担心的问题,他在看到关于李成坤第一军和苏联的坦克大战后,对使用坦克战胜李成坤部的信心已经跌到了谷底。作为已经在装甲部队服役二十多年的军人,他很清楚苏联参战的坦克性能远超于自己装备的各种型号的坦克,他们尚且落得如此下场,他不敢想象自己的坦克部队和他们交战是怎么样的后果。

    他很清楚日本的坦克水平只不过达到了三十年代初的欧洲水平,对手北方的中国军队的坦克却是属于世界四十年代先进水平之列,世界上只有他们和德国首先大规模的使用坦克和机械化部队,依靠装甲部队高速的机动性和强大的突破力屡战屡胜!

    如果是将这些坦克部队用于对付步兵,或许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果,要是直接和李成坤的坦克部队对抗,基本上无胜利之可能。坦克交锋虽然也有勇气与意志的因素,却不至于与其他陆军部队那样鼓吹以意志取胜。

    黑龙江的李成坤部坦克部队直接取师于至今为止坦克力量运用最成熟的德国,从训练,装备,战术,保障各个方面均全面优于帝国的坦克部队,这在坦克交锋中未已经先败了。光呈匹夫之勇是无法取得胜利的,装甲部队数量要用训练来抵挡,可是钢铁是无法用肉弹来碰撞的。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的公主为了寻找自己真正的爱情只身来到了这里。她到这里以后感觉这里的风景很好,但是这里的人还很贫穷所以她决心帮助这里的人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就这样过了很多年。不幸的是她得了重病没过多久就死了,当地人为了纪念这位崇高无私的公主把这里取名为——公主岭。

    可惜这么美丽的地方已经被一群魔鬼所霸占,将这里搞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老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第三方面军司令在得到要塞被攻破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就乘飞机从奉天赶回了公主岭,带回了关东军最新的命令。

    当星野利元回到公主岭的时候,正好看见一队队的士兵开始开拔,进入附近的伏击地点,开始进入那些相比永春要塞要简易得多的防御工事。他对坦克部队前途希望十分渺茫,此时已经无法用坦克部队来压制中国的坦克部队,只能依靠步兵和陆军航空兵来阻挡他们了,坦克部队唯一可以做的是协同步兵作战或者突击中国军队的步兵。

    在永春要塞上空高高升起鲜红的军旗的时候,地面负着进攻的第七军士兵向发了疯一样涌向了前线。与传统的进攻不同,李成坤要求部队在突击的时候尽可能多的突击进去,放弃两翼,直接穿插,将两翼的敌人留给后续部队解决,这招配合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推进十分奏效。

    在甩开第三十六守备师团后,先头的第二十师一马当先冲在了最前面,其他友军部队不甘落后也跟了上来,被突破防线的日军三十六师团,损失虽然不是很大,但是他们依仗的碉堡,轻重火炮均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根本没有能力对进攻的中国部队形成阻挡,只能眼看一批又一批的中国军队冲破防线杀向公主岭方向而去。

    日军刚刚被击溃,那些躲藏起来的工人们很快又从各地走了出来,配合军队修复已经被损坏的公路和铁路交通。他们将早些时候为了阻止日军增援而下下来的铁轨和枕木很快又装了回去,帮助部队疏通那些被堵起来的公路交通,在他们忙碌后大批的军队从这些路上直扑公主岭。

    ……………………………………………

    不好意思刚才贴错了,呵呵

第一部 第一百三十四章 骑兵

    从小就生长在草原上的热旺,从小就喜欢万马奔腾的感觉,喜欢骑在马上在无边无际的大草原放肆的奔腾。在和两个大哥放牧的时候,他最喜欢的事情就就是赶着牛羊飞跑。在家乡,已经没有人的骑术可以赶得上他了,年轻的他却有一颗不安动的心。他最喜欢的事情是听原来是王爷骑兵旅的大哥讲外面的世界,讲铁血的军旅,每当听到这的时候他都感到热血的沸腾。

    对于王爷他并没有多少好感,相反他更喜欢现在的生活,原来被迫拉去当兵的大哥也回到了家乡。他清楚的记得王爷在世的时候,没有一年可以吃饱肚子,王爷要钱要牛羊,汉人也要牛羊,每年辛苦连吃饭都吃不饱。后来王爷被汉人杀了,听大哥说所有旗盟的老爷们也都被杀干净了,汉人们把这些老爷的牛羊全部都分给牧民。

    这些汉人到草原以后,就再也没有发生抢牧民的牛羊事情发生了,他们只是要求牧民可以将除了生活必须的牛羊能够低价卖给他们,他们保证在以后会把这些差价还给牧民。这些对牧民来说都不重要了,没有人去计较这些,草原上的人都知道,没有这些汉人,都不可能过上如今的好日子。

    汉人对那些安分牧民十分照顾,遇到大雪灾的时候他们会从很远的地方运来粮食和御寒的棉衣棉被,还尽量安排小孩去免费上学。他们对那些反抗的人从来都不手软,现在蒙古汉人最大的官,已经杀了好几万和他们做对的老爷们。大家都叫他杀人魔王,但是他从没有随便乱杀贫困的牧民,大家也渐渐习惯了他们的行为方式,只要安安心心的过日子就不会有任何事情。

    大哥回来后娶了临近部落的一个漂亮的姑娘,一家人都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可是旺热总觉得生命中缺少了什么。当一天看见一队膘悍的骑兵来到部落里征兵的时候,他明白了自己心中有成吉思汗的血,心中渴望的是战斗,渴望的是向大哥说的那样在战场上纵横驰骋。凭借多年养成的精湛的骑术和强壮的体魄,很快就通过了他们的审查。

    兴高采烈的回到家里说了要去当兵的时候,家里沉默了,当初大哥出去当兵是被迫无奈,这次没有人逼却自己跑去当兵,家里人很是担心。最后大哥说了,这次汉人招的士兵都是蒙人,不会有问题的,大家都是成吉思汗的子孙,都有好战的血液,是应该出去闯荡一番。只有真正上了战场,才是真正的蒙古男儿!

    当规定的时间到的时候,那天征兵的军官带着二十多个临近部落的青年男子骑马过来,带着已经准备好行装的自己又去其他地方接了十多个人才返回到他们的军营。这里的军官都会蒙语,士兵都是蒙人,进了军营也没有感到有陌生感。

    旺热身披一件羊毛坎肩,进来军营也是左顾右看,直到带他们劲军营的军官将他们带到马厩将马安顿下来后,才跟他们简单介绍了军营的情况。在一下午的忙碌中,终于领到了属于自己的军服,作战服,训练服和军礼服,整整发了三套。发完军服后他就迫不急待的在军官们的指导下穿起了崭新的褐色军礼服,戴上军帽,看起来简直威风极了。

    领完军服后,除了生活必须的毛巾,饭盒等必须的东西外,又领到了一堆稀奇古怪的东西。和其他新到的士兵一样,旺热也兴奋得大半夜没有睡觉,直到天快亮的时候才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早晨嘹亮的起床哨把他们从睡梦中惊醒,这次发现意识到,现在已经在军营了,已经是一个军人了。

    连续三天都没有投入到训练中去,基本上是教官在讲述军队各种军规和主意事项,尤其是四条必须遵守的军规,违反杀无赦。奸淫者,杀;抗命不遵命者,杀;投敌者,杀;逃兵者,杀。三天中各种军队中的礼仪也开始慢慢的介绍给他们。

    最让旺热感到遗憾的事情是至今还没有碰一下枪,最让他满意的是这里的伙食待遇。他吃惊的发现,这里吃的东西比草原上部落里的原来的老爷还要好。在进入军队后就发了许多小东西,吃的糖果和蜂蜜,这以前从来没有尝试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他越发的觉得来到军营是个正确的决定。

    可是在三天过后他就感到后悔了,甚至连诅咒的力气也没有了。在三天的教育中,他们已经被灌输了很多军人的条例,让他们印象最深刻的是“抗命不遵者,杀”这条铁血军规,他们更不敢去触及另一条军规“逃跑者,杀”,训练的日子虽然艰苦难以忍受,可是不至于死,如果违反了这些条例,那么只有死路一条了。在别的部队他们还有胆量试一试逃跑,可是在那个杀人魔王的部队里,是没有任何机会的。

    发枪的时候特地举行了一个仪式,早在发枪之前教官已经反复的说过,枪是军人的另一半,必须要像爱护自己一样的爱护自己的武器。旺热紧紧的握住自己的枪,仿佛一切都在自己的手中,周围的一切都好像不存在似的。可惜他的高兴没有维持几天,接下来的训练让他变得疲惫不堪。

    旺热一直没有弄明白,自己是骑兵,为什么每天要负重背这么重的武器弹药来全副武装的越野行军,每天早晚各有十公里。就连在这些部队中属于健壮的自己也都有些受不了,难以忍受,更何况那些身体条件差的,开始几天每天都有人被抬下去的,这种现象过了一个月才慢慢的消失,那个时候大家都基本上可以跟上队伍了,跑起来也不是那么吃劲了。

    最让他热血沸腾的是格斗训练和马上的刀法训练,虽然训练难度很大,可是难不倒从小喜欢摔交格斗的旺热,他很快从这群蒙古汉子中脱颖而出,在马背上用骑刀挥舞的感觉是难以令人致信的欢快淋漓。最让他头疼的是每天晚上的两个小时的文化课,不仅要学校蒙语,更要学习汉语,这些都让以前从来没有读过书的他感到困难,好在所有传授的东西都是从启蒙教育开始,还是比较容易上手的。

    日复一日这么枯燥的训练,很多士兵都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