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北方之王 >

第105章

北方之王-第105章

小说: 北方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是伤兵却无法治疗。而他们的援兵却越来越多,我们再也没有继续进攻的能力了,被迫转入防守。这个时候我有些想念在家乡的妻子和女子了,真想早日杀光这些可恶支那人回家去。”

    我手上拿到的是那个署名为外山义胜的日军中队长的日记是刚刚结束的战斗大战前的一次伏击中缴获的。大家看了都无言,和这个日记一起缴获的还有他全家一起的相片,上面有他的妻子和女儿,就是这样一个日本普通的人,到了中国却干下了如此滔天罪行,丝毫不以为耻,反以此为荣。这不仅仅是他们国家,而是他们平民对中国的看法,是怎么对待中国人的,和这样的国家,出这样无耻无良知畜生的民族,还有什么道理可以言语?

    一个月后,我们从战场上收集到了大量的日军暴行的大量的图片,这要“感谢”日本这些畜生,他们不仅以杀人强奸为乐,更喜欢将这些东西拍照保留下来作为纪念,我们打胜仗后他们这些准备拿出来炫耀的资本,都成为了控诉日军暴行的最有利的证据。宣传部门的官员希望可以借助这些东西加强国民爱国反日教育,并且得到国际上的,即使是口头上也好,这会让我们以后的工作更容易开展。由于这些照片的血腥,残忍,大家意见有些分歧,最后我说:“把这些东西拿出去,让那些心存幻想的人清醒清醒吧!”

    蒋介石看见桌上的报纸半天没有说话,沉默半天后才问已经等待半天的戴笠和陈立夫说:“娘西皮的,你们中统和军统是干什么吃的?这么大的动静也没有阻止,也没有看到你们的报告!”蒋介石生气的时候,他们是不敢开口的。两天前作为政府临时所在地的武汉突然出现了大量揭露日军暴行的报纸,各大报刊也纷纷转载,上面记载的日本暴行耸人听闻,更为可怕的是这些记载都是有日军自己拍摄的图片为证的,让这些没有经历过的老百姓初次知道了什么叫做战争,什么叫做亡国奴的命运。他们根本不能算是人了,是连禽兽都不如的畜生。

    只要拿起这几天的报纸就可以看见日军做出的令人做呕的罪行,有他们屠杀的成百上千人的尸体,有他们强迫中国人自己挖坑让后将他们推下去活埋的,更多的是日军砍头,将中国人绑在电线杆上或练刺杀或练射击的。他们侮辱,强暴中国妇女的照片更是多如牛毛,他们甚至丧心病狂的将孕妇肚子中的胎儿挖出来食用,食活人心肺更是他们家常便饭……

    看见报纸上刊登的日军杀人取乐,杀人食心那种禽兽才干的出来的事情的时候,蒋介石就已经知道,如果此时和日本妥协,那么政府的威信全无了。可惜了这段时间和日本人接触,本以为可以和日本议和取得一段修整的时间,最重要的是要日本人消耗李成坤实力,如今看来要重新打算了。而民众的反应却不仅仅只有这么简单了,虽然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虽然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忍受各种压榨剥削,但是他们也是人,也是中国人,看到自己同胞的遭遇,他们震惊了,在现在的社会居然会出现这样无耻病态的民族,如果再不为国家,为民族做点事情,也许这就是以后的自己的样子。

    这些东西很快在神州大地上传播开了,他们用事实唤醒了中国人心中的热血,彻底打碎了那些对日本还存在幻想的人的黄粱美梦。如果报纸上还只是简单介绍的话,我们的巡回展出团带去的缴获的日军实物肯定了这一切的真实性,让民众都明白面对这样丧心病狂的敌人,只能拿起武器与之对抗。这些证据同样也在国际上引起了轰动,那些外国人怎么也想不到,在如今这样一个标榜民主的社会居然还会出现这种禽兽般的暴行,而且不是单独的,是整个国家军队都是如此,国际社会对日本的评价急剧下降,对他们的暴行提出了抗议。日本外交顿时陷入困境,日本天皇感觉事情闹大了,无法改变军队的现状,只得下令军队禁止军队随便私人拍照,私人相片都必须经过审查方可保留。

    宣传部的那些家伙这此的确干的不错,既唤醒了民众的爱国抗战的决心,又在暂时断绝了国民政府妄图妥协退让的念头,也让日本在国际上陷入被动,这个结果我们还是乐意看到的。尤其是我们刚刚取得一场战役的胜利后。国内对我们的日益高涨,我们巡回展出居然为我们募捐了近十亿元军费,更多的年轻力壮的人赶到了北方参加我们的军队。一时间抗战成为了国内主流,无论以前是什么主张,在此时均不敢反对对抗战的。

    延安八路军总部,毛泽东首先发言说:“最近的报道,大家也看到来了。日本人简直欺人太甚嘛,就是古时候打仗也没有他们这样野蛮,他们的礼义廉耻都丢到那里去了?不过李成坤这些这下也是来得时候,现在老蒋在想不抗日也是不行了的。据我们得到的可靠消息,在这些报道照片没有公布出来前一段时间,蒋介石已经秘密派人和日本人联系了,那个时候他很有可能和日本人妥协的。但是现在局势不同了,再也没有机会了,李成坤这招釜底抽薪用的是时候啊,看来他是被上次老蒋的背信弃义给弄怕了,生怕老蒋又给他来一次,就搞出这么一个办法出来把老蒋也绑了上去!”

    朱德马上也接上来说:“这对我们也是个好机会,只要我们表现出我们高度的抗战热情,打几个漂亮仗,我们就很有可能赢得全国人民的好感,对我们以后,对我们队伍的成长壮大都是很有好处的。目前就有一股从北平战役后被击溃下来的日本军队正攻打山西,企图从山西突围出去,我和主席商量了一下,依照我们对阎锡山军队的了解,他们是无力抵抗这么多日本鬼子的进攻的。这对我们而言绝对是一次好机会,我们只需要打一场漂亮的胜仗就可以让全国人民都知道的抗日主张,所以我们准备选派一直精锐的部队去担当这个任务。”

    他们刚一说完,底下的指挥官都开始交头接耳讨论了起来,反应快的人已经想到这次任务又与自己无缘了。在三个师里面,资格最老,战斗力最强的只有一一五师了。更何况他们刚从淞沪战场和日本人打完仗回来,对日本人也远比其他的部队要了解,他们在淞沪战场虽然伤亡比较大,却也跟着孙立人从李成坤哪里捞到了不少好处回来的,底气比其他部队足多了。他们部署的地方也离阎锡山最近,不派他们去派谁去?再说了,这支由原来红一军团组建的部队中央也指挥得顺手些。

    到具体表决到底派遣谁去的时候,参谋长叶剑英主张派遣林彪带部队去,原因是他们对付日本人比较有经验,这次作战关系重大,不得不慎重行事。在商讨半天后,大家都认为派遣林彪的一一五师无疑是最适合不过的,对一一五师淞沪会战的损失,中共中央决定从友军部队抽调部分有经验人员进行补充。力争取得初战大捷,虽然上了淞沪战场,可惜一直和鬼子僵持,后期还被鬼子差点包了饺子,也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战斗。林彪早在看到孙立人风光无限的表演后,好战的鲜血也沸腾了起来,也渴望拿一场真正的胜利来证明自己。有这样的机会他当然不会放弃,当场向拍胸表示:“若不成功,就提着自己脑袋回来!”朱德和毛泽东对望了一眼,心里一笑,这个林彪啊,看来在上海那里受到刺激不小啊,不然按照他的性子也不会有这样的行为出现的。

    最后悔的人恐怕是阎锡山了,原本和南京一样想看日本人和李成坤两虎相斗的好戏,却发现自己也成了一只老虎的目标了。在北平以南的这股日军屡次突围无望的情况下,居然决定打通山西通道,那样就可以摆脱李成坤部的围剿,去面对比李部弱小得多的中国军队,从山西转道与主力部队汇合。初次见识到日军猛烈攻击的阎锡山慌了阵脚,一个劲埋怨手下当初不应该建议他拒绝和李成坤联合吃掉这股日军,否则今天也不会到这个地步。可是他没有想当初谁说要坐山观虎斗,手下的人还能说什么,再说那里知道日本人居然怕李成坤到这种地步,居然舍近求远来攻打山西呢?

    阎锡山多年的戎马生涯让他明白现在不是埋怨的时候,冷静了下来,开始布兵遣将布置山西防御。山西是阎锡山二十多年苦心经营的不是白费的,这块领土蒋介石千方百计的想把自己的势力插进来,就是苦于没有办法,即使在中原大战战败了,阎锡山也保全了山西,也保全了自己东山再起的机会。山西晋军的军权被阎锡山牢牢的抓在手里,晋军军官大多是他一手提拔的,所以他在晋军中的威信还是颇高的。阎锡山将自己亲信派遣到各个重要的战略要地,以求固守后,连夜派人送了求救信给北平的吴克仁和哈尔滨的我,信写得可怜之极,说什么悔不该当初误听小人言,丧失消灭日寇之良机,导致有今日之事的发生。望兄弟看在山西百姓的份上帮兄弟一把,以后必有厚报!

    其实我们在消灭包围圈中的日军后就有了这个想法,将这股日军歼灭,只是他们跑得太快了,才没有得逞。要不是怕日军占领山西造成大屠杀,我们更乐意跟在他们后面光明正大的收复山西,彻底将阎锡山的势力清除出去,谁叫当初他们在我们和日军决战的时候竟然在绥远边界附近屯重兵,意图指染绥远的呢。这次又是他们首先不理会我们的好意,拒绝和我们一起消灭日军引起的。但是看到目前情况的确危急,日军要是困兽顽斗,那样估计山西我们光复了也是一片废墟,更重要的是可能造成的平民伤亡是难以估计的。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袖手旁观。要等到我们的部队赶来,真正的消灭他们还是要花段时间来的,我们虽然刚刚取得胜利,我军伤亡也不小,更重要的是日本从国内也不段调兵遣将,还有一场大仗要打,我们也不得不花些时间做好防备,这段时间就看晋军可不可以挺过这个难关了。

第一部 第一百二十章

    “什么,支那军队已经占领了兴隆?”

    “李成坤部已经完成对承德以南的第九师团和第十七师团的合围,另外有第六师团两个联队和山代骑兵旅团也被围困在其中了!”

    “第九师团发来急报,在几次突围下,伤亡惨重,弹药和医药品严重缺乏,大量的士兵已经丧失了战斗力,但他们还在顽强坚持战斗,要求司令官阁下立刻空运去必须的弹药补给和医药品,否则第九师团很难再坚持下去了!”

    “陆军航空兵已经和李成坤部进行激烈交火,互有胜负,但我军损失的飞机是李部三倍,航空兵已经无法为地面部队提供支援,如果要取得制空权必须要海军航空兵的支援。”

    自从第八师团和第六师团打通封锁的计划失败以来,多田骏就知道事情已经很难以控制了,只得不停电请大本营增兵决战。战争已到如此地步,做为前线指挥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原本占领北平,顺而占领华北的计划反被人将计就计搞了反包围,二十余万帝国精锐被困于此。

    现在多田骏下被战场上的时局搞得焦头乱额,还要应付国内的质询,但是对此已经无力回天,唯一的希望是这些久经战火考验的部队可以为后续部队多赢得一些时间。

    日本国内接到这个消息也闹翻了天,内阁大骂多田骏的无能,军人大骂文职官员误国,如果早日在苏联和他们交战的时候消灭了他们就没有现在这么多麻烦了。而文职官员反驳说,当初最后表决军人不也赞同了这个计划么?而且也得到了天皇的首肯,现在军队打了败仗就开始推卸责任了?

    吵归吵,日本内阁很快再次下达了动员令,第二批的预备役也开始征集起来,计划组建新的五十个师团,每个师团人数比常备师团和第一次动员组建的师团人数均要少,仅为一万五千余人。同时命令海军航空兵全力华北日军行动,务必让包围圈中的军队到援军的到达。

    负着担任主力穿插任务的第十六军,在第三十六师番号被取消后受到的冲击是最大的,在其后的战斗中也是知耻而后勇,表现最突出的。一路打下来没有任何退缩,指挥严谨也不乏变通,也为十六军长了次脸。

    他们首先面对的就是第六师团的残部,对这些人他们毫不手软。这些日本军队都欠下了中国人民的大笔血债,在华北地区为数不多的歼击机部队却抵抗住了数量是他们二倍之多的日本航空兵,取得了战场上空的制空权,俯冲轰炸机为地面提供了大量的有利支援。

    在建军思想中就是强大的火力和加上严格的训练和灵活的指挥来铸就一直支强大的军队,当年德国教官为了培养我们部队指挥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