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宫廷电子书 > 二重铜花门 >

第22章

二重铜花门-第22章

小说: 二重铜花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显点头:“这个你和赵氏看着办吧,账上的银子还够吗?”
  “又不准备大过,当然是够的。”张宪薇道,“今年过年,是不是让老二也回来看看。”
  李显愣了一下,说:“没事,我让人给他送过信了,今年家里守孝,路又远,我让他不用回来了,省得麻烦。”
  张宪薇垂下头,他看她这样,问:“怎么,你想见见他?”
  她迟疑的说,“这孝,按说老二也是要守的。去渑城的事没跟他说,可既然孩子想回来给大伯磕个头,也是一份心意。”
  李显不说话了,屋里又安静了下来。
  大概过了有一盏茶的功夫,他叹道,“既然这样,也确实该让他回来一趟,也见见兄弟。”他放下茶杯,“你安排吧。”
  张宪薇答应下来,心里一阵七上八下的。
  等他进里屋了,她去贞儿的屋里看了看,又四处找了些活干,耗了好一会儿时间才回去。洗漱之后上床歇息,闭上眼睛,心中就浮现起了以前的事。
  李显前后纳过四个妾,朱锦儿进门的时间虽然早,可是张宪薇是最后一个喝她敬的茶的。论排行,她是最小的一个。
  第一个妾是钱氏,她是侍候李显的丫头中的一个。张宪薇已经忘了她长得什么样了,只记得是一个长脸的,细眉小眼的女人。她没有孩子。老太太病重的时候,张宪薇去侍候老太太。她就发誓天天只喝一碗稀粥,求菩萨保佑老太太能好起来。
  老太太没了,她替老太太守孝,每天熬着不睡觉替老太太守灵。老太太死了一年,她也跟着去了。
  这样的义举,李显自然非常感动,给她风光大葬,还特地在靠近老太太的地方给她圈了个坟地,让她到阴间去继续替他侍候老太太,给老太太尽孝。还让人送了五十两银子给她的娘家。
  第二个妾是江氏,她生了家里的老二,李华,跟李克差一岁。李华不如李克聪明,从小就不爱说话,长得也是一副萎缩样。江氏生了他之后,曾经想过要把他给张宪薇。
  不过张宪薇总觉得这孩子跟她没缘分,他到她跟前来就一句话都没有,总是缩在角落里。就算江氏打他也没用,这孩子一见到江氏就往她身后躲,好像张宪薇打他了一样。这种事情来了几回,她也算了。
  等他不来她的屋里了,这个孩子见了她也不躲了。张宪薇跟良缘说过,就算是这样的孩子,也知道谁是他的亲娘。别看孩子小,心里什么都清楚。
  “抢别人的孩子,还是损阴德的。”她叹气。李克让老太太抱走了,李华又一见她就害怕,她也就死了抱养妾的孩子的心。
  可能她就是没有子女缘吧。
  当时,张宪薇就是这么想的。等李克娶妻后,她就死了要孩子的心了,觉得都那么一把年纪了,还是想点别的吧。
  第三个妾是卢氏,是一个特别爱笑的丫头。原来是老太太身边侍候的,后来就给了李显。这个丫头脸长得圆圆的,有没有事都能自己一个人笑得哈哈的,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这么多可乐的事。
  要说这几个妾,张宪薇最喜欢的就是她。卢氏没有心眼,也爱往她跟前凑。可能是从老太太屋里过来的,不太怕张宪薇。她常侍候张宪薇吃饭,有她在旁边逗笑说话,张宪薇常能多吃半碗。
  她也说过,等生了孩子就抱给张宪薇养。
  张宪薇跟她说:“有了孩子,你抱过来,咱们两个一起养。女儿就是咱们两个的女儿,儿子管我叫一声娘就行。”
  可是卢氏生孩子的时候没了,孩子让脐带勒住了脖子,生下来也断气了。
  张宪薇那几个月夜夜做恶梦,总能梦见卢氏在生孩子前摸着肚子对她说:“姐姐,孩子落地了,我让他管你叫娘。”
  她都觉得是不是因为她没有子女缘,卢氏的孩子才生不下来,才母子一起没了命。
  后来,张宪薇让人在西山的观音庙替她做了几场法事,念了往生咒才不再做恶梦了。
  李华在李克成亲前就去了江氏的家乡,在那边娶了江氏的外甥女,之后就在那里安了家。后来李显让人把江氏也送了过去,让他们母子团圆。虽然这样不合规矩,但是张宪薇觉得人家母子能在一起是件好事,特地还了江氏的身契,又备了不少东西送她过去。
  上一次,李华也是接了李显的信没回来给李芾上香磕头。之后张宪薇再也没有在燕城见过他,除了逢年过节,李华和江氏往燕城送些礼物,像是江氏亲手做的鞋一类的。
  他们在江氏的家乡未必就过得比在燕城好,不过虽然日子穷一些,可是人只要知足,就比什么都强。
  张宪薇本来不想勉强那对母子再跑回来,可是她想让他们见一见李单,再给李芾和薛氏上香磕头。本来去渑城的时候没叫他们已经不好了,如果今年还不回来,这就是李华和江氏失礼。
  她不能再让事情都按照李显想的去做了,不能明明看到他做错了,还由着他去不动声色的陷害别人。
  张宪薇突然找到了她曾经做错的地方了,她不应该对李显盲从。
  很多事,明明她认为他做的不好,不应该这么做,可是她总是轻轻的放过了。像李华和江氏的事,像他们不知道渑城,不知道李芾和薛氏的事,她明明觉得这样不好,可是她也没有做什么。
  既然觉得不好,还是应该做点什么的。
  张宪薇翻了个身,心里想着以前和现在,慢慢睡着了。
  第 22 章
  李华要回来的事,张宪薇本来谁也没说,只是让良缘收拾出一个院子。
  “家里没有空院子了。”良缘为难道。
  李家并不算大。当年家中二老还在的时候,李家也不过两个院子,每个院子都是一间正屋,两侧各有一处厢房。正院归二老带着李显和张宪薇一家住,西边的院子是李显的两个弟弟住。后来老二娶妻分了出去,老三跟着成亲也出去了。李显才带着张宪薇搬到弟弟们的院子去。
  后来二老接连去世了,李显守完了孝就想把房子修一下,格局也改了。
  二老的旧院子没敢动,仍旧空着,现在里面摆着二老留下来的旧东西,那些箱子都还在原处,钥匙在张宪薇这里。
  西边的旧院子给推了,改在东边新起了一座新院子,就是现在张宪薇住的地方,陈设还跟以前的房子一样,正房是一个大通间,两边隔出小屋来,一间放着箱子柜子,张宪薇也在这边做做针线,看看账本之类的,还有一间是让丫头们起卧用的,现在只有良缘用。
  两侧是厢房,以前是给妾住的,现在一处给了贞儿,一处是李南住着。
  在张宪薇住的东边正院的后头,原来有一处假山石景,还有石凳石桌一类的东西,后来都推了。起了两间屋子,本来想当成库房用,正好就在她的院子后面,结果盖起来时李显说想给朱锦儿,后来就垒了一道矮墙圈起来,勉强算她的院子。
  西边的院子不算小,旁边原来还有一片竹林。盛夏时在那里放一张小榻,是纳凉的好去处。以前李显常跟弟弟们在那片竹林下喝酒的,听说以前他们兄弟都是住在那个院子里的。
  推倒后隔成了两个院子,李克没成亲前自己住一座,另一座让李华住。后来李华出去了,李克成了亲照旧还住在自己的院子里,李显又修了一遍,将李克的院子重新扩了一圈,将门前的半条小径也给圈进去了,后来还栽了两株桃树,只不过都没活。
  李单没去曹家前,住的就是李华以前住的院子。虽然他现在去曹家了,可是李南一天也要去一回。现在总不能再让李华夫妻两个住进去,何况过年时李单必定还是要回来的。
  这下张宪薇也为难了,她从来没考虑过家里的房子会不够住,自从二老去世,两个小叔又搬出去后,家里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李显、她和朱锦儿,空荡荡的就像永远也住不满。
  现在家里的人可比以前多多了,也热闹了,她的心也不那么空了,可房子要不够住了。
  良缘还在等她的话,她在心中转了一圈,一时冲动道:“让赵氏收拾屋子,就让她二叔一家要回来看看,住上几个月。”
  “这,合适吗?”良缘倒吸一口冷气,李单的院子就那么空着不动,非让李华去跟李克挤?她试探的说,“要么,我去把单儿的院子给收拾一下?还是让他们住在那里吧。”
  “不好。”张宪薇开口时冲动了,可仔细一想,还只能这么安排。她说:“老二已经娶妻了,他们两口要是跟单儿住在一个院子里,那不成乱套了吗?”
  “这……”良缘结巴了。猛一听,这样安排好像是故意欺负李克,可是家里也没有别的地方。就像张宪薇说的,李单的院子是空的,可他一是要守孝,二是还没有娶妻,房里没有女眷,让李华带着妻子搬过去住,难免有瓜田李下之嫌。
  家里剩下的院子,老太太以前住的院子肯定是不能动的。朱锦儿那边住过去就成笑话了,而张宪薇这边不是不行,可儿子都成亲了,还住在娘的院子里倒不如跟兄弟一起住着方便。
  “这事宜早不宜迟,越往后事情越多,还是让赵氏早点准备起来吧。”张宪薇拍了板,让良缘去跟赵氏说了。
  不说赵氏听了以后是个什么心思,也不提李克听了以后又是什么想法。张宪薇想着已经许久不回张家了,趁着还不到忙起来的时候,倒不如带着贞儿和李南回去看一看,散散心。
  叫人备好了车,再带着给家里人准备好的过年的东西,她带着贞儿和李南去张家了。
  张家住在城南,家里是四代同堂。张宪薇的爷爷还在世呢,进了门先去看望他老人家,就见他正领着家里的小孙子和外孙子写大字,看见她领着两个孩子进来,招手叫李南过去,再对着她摆手:“行了,这个小的给我留下,你去找你大伯母说话吧。你娘也在她那里。”
  贞儿在这个太姥爷跟前从来不敢放肆。不是别的,张宪薇的爷爷从来不喜欢女孩子,他自己的女儿出嫁时只得了四箱嫁妆。梁氏开始生了张宪薇,一直都不敢出现在这个老爷子的面前,后来儿子出生后才好点了。
  张宪薇本来也不入这个老爷子的眼,小时候被梁氏拘在屋里不敢出去。十岁左右第一次跟着梁氏去张家正房磕头时,被大房里的男孩欺负。那个男孩正是她的二表弟张宪明。张宪明是长房嫡子,对张宪薇这个大表姐一向没看在眼里,也根本没见过。梁氏他倒是有印象,可惜梁氏本人从不出头逞强,别人没说话她先软了三分,所以连个小辈也没把她看在眼里。
  张宪明让梁氏带着张宪薇出去,梁氏就带着她出去了。等到进正房磕头的人都出来了,大伯母高氏出来了才发现梁氏没带着张宪薇进去,问是怎么回事,梁氏没说,只说来晚了。可张宪薇在家里就看够了梁氏这副软骨头样,指着高氏身边的张宪明就把刚才的话说了。
  高氏把张宪明打了一顿,张宪薇才明白刚才这小子狐假虎威。
  外面闹得这么凶,里面的张家老太爷就问是怎么了?
  高氏就领着梁氏、张宪薇和张宪明进去,跪下一五一十的跟老太爷说了。张宪薇就是从这一次觉得高氏是个心底磊落的人。
  老太爷也不偏向,让人打了张宪明十下手板子。张宪薇自请要亲手来打他,一顿手板子下去,张宪明以后见了张宪薇不自觉就矮了三分。整个张家,同辈里没有一个人敢动他一下,更别提那些表妹们了,结果这个大表姐头一回见面就把他的左手打肿了,不肯打右手是说不想误了他写字。
  老太爷夸张宪薇知道替弟弟着想。
  要说张宪明日后有没有想过报仇,那当然是有的。可惜的是张宪薇第二天就跑到高氏那里去了,不到半天就得了高氏的喜欢,中午还留她一起吃饭。在自家的饭桌上看到这个厉害的大表姐让张宪明这顿饭都吃得有点食不知味。
  后来,张宪薇因为梁氏太软弱的关系,她就加倍的厉害。高氏慢慢的磨她的性子,也只勉强教会了她什么叫三从四德,可是梁氏的例子在那里摆着,张宪薇到出嫁也没学会往自己身上添上一点软和气。
  不过也因为高氏做得好,她认为只要像大伯母这样管家,这样重规矩,家里就不会乱,就不会落到梁氏的地步。
  张宪薇牵着贞儿去高氏的院子,又想起以前的事了。重活一回,她对以前自己肯定的事已经不那么坚定了。明明她想跟大伯母一样,把家里管得好好的,为什么大伯母能过得这么好,她就过得这么糟?
  看着贞儿,她又该怎么教贞儿?她吃过的苦不想让贞儿尝,可她也不知道怎么做是对的。
  跟着门口的小丫头进了屋,刚进去就听见里屋那边传来一阵欢笑声。梁氏是个闷葫芦,笑也是用手帕掩着嘴,轻轻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