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韩娱之巨星时代 >

第217章

韩娱之巨星时代-第217章

小说: 韩娱之巨星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邦尼和尤杜拉都是艾伦·里克曼的影迷,她们同样也很喜欢伊妮德,因为伊妮德长得很漂亮,而且不像别的女星那么做作,感觉很真实,两人都非常喜欢《安和安吉拉》,两人都认为安吉拉是一个非常有魔力的女人。

没有女人不想做安吉拉,即使面容普通也能让男人拜倒在她们的石榴裙下,每个女人都渴望做一个坏女人,人人都爱她。

两人对《暮色》抱有十二分的兴趣,特意从英国来到飞到威尼斯,就为了第一时间看到《暮色》。

随着影片情节进行,尤杜拉忍不住抓住同伴的手,她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劲,就是有一种毛骨悚然地感觉,好像冰雨拍打在身上,“你有没有觉得,身上毛毛的……”尤杜拉忍不住问身边的邦尼。

邦尼点点头,“有的,我快把爆米花的纸袋捏爆了……”

两个小姑娘互相握着手,她们突然能理解,为什么《暮色》会定为惊悚片,这部电影里根本没有一个正常人。

照这个节奏,看完电影也变成神经病了!

               

作者有话要说:欧也也~~~~~撒花,么么哒,看文愉快

☆、威尼斯电影节谢幕

意大利权威影评人恩里克·马格莱利接受派拉蒙的邀请;前来观看伊妮德·夏的第二部电影《暮色》。

事实上来之前他对电影并不抱有强烈的兴趣;原因很简单;伊妮德·夏太年轻了。

一年一部电影;别说是新人导演;就算是对有经验的导演来说;都非常高产,更何况伊妮德·夏太忙了,她不仅仅是一个导演;一个编剧,还是一个演员,她甚至要腾出时间拍摄时尚杂志!

虽然有诸多的不满,他还是去了,因为伊妮德上一部作品《安和安吉拉》。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对这位新人导演,还是抱有一丝期待的,能拍出《安和安吉拉》那种电影的导演,就算是拍的不如上一部电影,又能差到哪里去呢?

原本以为是不差的电影,但是看过之后才发现,这个评价远远不够。

一部好的荧幕作品,根基取决于剧本,好的剧本若是配上好的演员,就是成功了百分之四十,另外百分之四十在于导演和幕后工作人员,最后百分之二十,则取决于成片的宣传。

恩里克·马格莱利最担心的是剧本,因为《暮色》的剧本创作时间实在是太短了,若是一部电影从根基坏了,后期弥补是远远不够的,可是《暮色》并未出现他担心的这种问题。

一个好剧本、一个合格的导演、超一流的制作班底和实力派演员、以及强大的宣传攻略……

恩里克·马格莱利想不到任何《暮色》不火的理由。

显然,观众也感受到了这一点,电影播放一个小时,没有一个观众起身离开或者是“嘎吱嘎吱”的嚼爆米花,大家都聚精会神的观看,包括恩里克·马格莱利本人。

电影里每一个角色都是活的,这个故事也是活的。

一个抑郁症患者眼中绝望的、冰冷的世界。

但电影里主旨是这个吗?

显然不是,电影后半部分,女主人公发生了变化,当她知道爱人出轨,公司同事绘声绘色传着她的谣言、老人酷似吉姆的狗并不是她走失的吉姆时,她整个人都绝望了,饶是如此,她还是不愿意在出轨的男人面前露出脆弱的表情。

当巴伦试图用甜言蜜语再次欺骗贝拉时,女人终于忍无可忍地说道:“巴伦,闭上你的猪嘴,不要给我说话了,你的嘴里长满了痔疮,它现在还在流脓,真TMD恶心!”

在巴伦错愕的眼神中,贝拉头也不回的走掉,事实上她远比巴伦更难过,因为她哭得快要死去了。

对于一个原本就有抑郁症的人来说,这种接连的打击不亚于八级地震,可是在绝望中,老人拉了贝拉一把,用他独有的方式,谩骂。

【“你这个脑袋里全是脓包的白痴,你的脑子里其实都是脂肪吧,金头发的蠢货!”】

被老人骂毛的贝拉,忍无可忍的回骂了过去,【“老不死的,你活着就是碍眼,你应该赶紧下地狱!我从来没有见过你这么讨厌的老头子!”】

贝拉愤愤不平的转身离开,但是第二天,她又回到医院,因为贝拉是善良的,尽管医院让她窒息,她还是担心老人没有人照顾,孤零零的死在医院,就像是她的大狗吉姆。

贝拉和老人的相处方式就是对骂,这种别扭的互相关心,让观众渐渐感觉到了温暖。

在和老人的相处中,贝拉似乎变得开朗起来,她的脸上有了越来越多的笑容,苍白的脸也渐渐地有了血色,而无神的双眼也开始有了神采。

电影先前营造的冰冷刺骨的感觉渐渐消失,基调开始回暖,在一部不到两个小时的电影里,大家看到了一个女性的蜕变,而这个世界也并非贝拉原本以为的冰冷。

至少在她背着老人在雨夜奔跑的时候,会有开车的路人为他们打开车门。

恩里克·马格莱利突然有些感动,为贝拉为老人也为那只忠诚的狗。

电影几位主角的蜕变丝毫不突兀,贝拉开始尝试看医生,承认自己社交障碍,并开始尝试接触人群,怪老头终于认识到自己的孩子已经死了,他开始珍惜余下来不多的时间,珍惜对自己真心好的贝拉,尽管他们还是经常拌嘴争吵,但是原谅他们,那只是父亲和孩子的小别扭。

电影最后,贝拉的一段话让观众尤为深刻,“……人生处处有绝望,只要怀有一颗希望的心,绝望的土壤也会长出希望的花朵。”

伴随着舒缓的钢琴曲,字幕慢慢出现,《暮色》没有彩蛋,完了就是完了。

当音乐结束,电影字幕定格在“谢谢观看”时,放映厅的灯依次亮起。

夏真和主创人员站了起来。

“啪——啪——啪——”

第一声掌声,“啪——啪——”第二声掌声。

随后掌声越来越多,瞬间放映厅成了掌声的海洋。

观众不知道用什么言语表示对影片的认可,只能用掌声代表他们的肯定。

“Good!”“It's cool!”

“Very good!”“Cool——”

“丽贝卡太赞了!你是独一无二的贝拉!”“艾伦·里克曼,酷极了!”

口哨声尖叫声,连成一片,片刻后,这些人像是说好了一般,一起高喊夏真的名字:

“伊妮德,伊妮德,伊妮德——”

不断有影迷冲上来几位主演和导演夏真送上鲜花。

“谢谢,谢谢大家喜欢,谢谢,希望电影公映后,大家可以去电影院支持,谢谢大家。”夏真手捧鲜花,鞠了半躬。

艾伦·里克曼富有磁性的声音响起,“谢谢大家,我会拍出更多好电影,还希望大家多帮《暮色》宣传,谢谢。”

“拍这部电影非常不容易,剧组每一个人都付出了许多,都很辛苦,看到大家喜欢,真的非常高兴。”丽贝卡·豪尔笑着说道,脸上的笑容分外灿烂。

瑞恩·高斯林扬了扬手上的鲜花,“虽然我在电影里饰演了一个花心的混蛋,但是我发誓我在现实里很专一,我不是坏男人!”

他话落,尖叫声一片。

电影已经播放完,可是没有一个观众想走,他们还想听片中几位演员说点什么,什么话都可以,只要是关于影片的,都可以。

可是他们已经耽误了太长时间,接下来还有别的影片要放映,这样占着放映厅是不礼貌的,影院工作人员也很为难,因为待会儿下一场电影的观众就要进场了,《暮色》剧组不能再耽误时间了。

可是影迷并不愿意离开,他们希望导演再给他们说说剧情,比如说吉姆到哪里去了,贝拉还能见到吉姆吗?贝拉和浪子回头的巴伦会在一起吗?还有影迷大叫着“没看够”,希望电影院再放一遍。

“那个,我们真的要清场了,很抱歉大家,请大家有秩序的离开放映厅。”影院的工作人员拿着扩音喇叭说道。

“大家不要为难工作人员了。”夏真拿着话筒说道,“若是大家有哪些地方不明白,请关注电影后续报道。”

在工作人员的驱赶中,影迷不得不遗憾地离开,等候在门外的记者非常惊讶,他们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电影放映完,影迷迟迟不出来,而出来的观众,却又满脸遗憾的样子。

“请问一下,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吗?是电影有什么问题吗?”一位等候采访的记者忍不住问道,她有些兴奋,莫非电影砸锅了,影迷吵吵闹闹让退票?

出来观影的影迷摇头,他没有说出记者想要的答案,“电影很好看,《暮色》是一部好电影,艾伦·里克曼和丽贝卡·豪尔都非常出色,他们俩的演技天衣无缝,简直太出色了,但是我很想要签名,可是想要签名的人太多了,我挤不上去……”

这位前来采访的记者不死心地问道:“您认为这部影片和《安和安吉拉》哪个更优秀一些。”

“我更喜欢《暮色》,不过我并不认为它比得上《安和安吉拉》,我是指的票房,电影后半部分比前半部分更好。”这位影迷诚实地说道。

影迷不看好《暮色》票房?记者暗暗在心里记了一笔!

该记者随后又找到另一位愿意接受采访的影迷,她的评价却和上一位完全不同,“我认为《暮色》比‘安吉拉’出色太多了,‘安吉拉’商业化有些严重,不过这一次导演在结尾方面落了俗套,她走了温馨路线,我个人更喜欢惊悚路线,不过如论如何,这是一部酣畅淋漓的好电影,艾伦·里克曼演得太好了,丽贝卡·豪尔也是,他们都很棒!”

第三次记者采访了一位EVE,她穿着苹果绿衬衫的服装,手上还拿着导演伊妮德·夏的画报,接受记者采访让她觉得很兴奋,她激动的说道,“Enid就是一个天才,太棒了,我敢说,这是2012年最好的作品,太好看了,每个演员都很出色,我最喜欢那条叫吉姆的大狗!哦,我也要养一只那么棒的狗!”

英国权威电影杂志《帝国》记者特意赶到威尼斯采访夏真,和随即采访跑新闻的记者不同,她得到了专访的机会,作为专业电影杂志记者,她关注点和娱乐记者是不同的,“Enid,首先道一声恭喜,据说电影首映非常成功。”

“谢谢。”夏真笑得很有亲和力,明知道这个笑容可能掺杂了水分,记者还是被恍了一下。

记者很快从夏真的笑容缓过劲来,开始提问:“Enid,请问您认为《暮色》和《安和安吉拉》在拍摄过程中,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或者是您认为您在拍摄《暮色》时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拍摄‘安吉拉’时没有的?”

夏真想了想,说道:“《暮色》长镜头语言运用较多,对演员演技有很大的要求,拍完这部电影,相信无论是我还是演员都有了很大的收获,还有一个在拍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部电影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由一只叫查理的拉布拉多犬担当,而宠物并不是人,虽然查理很聪明,但是在拍摄过程中,我们还是遇到了沟通困难的问题,为此不得不重拍多次,不过这都不算什么问题,最大的障碍是在后期制作中,因为长镜头的大量运用,在后期剪辑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这些长镜头若是全部保留,成片效果就会像文艺片,这显然不是我想要的,在剪辑师彼得罗·斯卡利亚的监督下,我的导演剪辑版足足有156分钟,我认为这已经剪到头了,我开始无从下手。”

“不得不承认,我的导演生涯实在是太短了,尽管我是专业毕业,但有些事情并不是只有技术可以解决的,还需要经验,我为此非常苦恼,不得已,我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剪辑师彼得罗·斯卡利亚和他的团队,这其实是很为难的,因为我几乎将所有可以剪掉的镜头都减去了,而他要把这部电影再剪成120分钟以内的电影,他花了半个月做这件事情,我们沟通了好多次,大家看到的成片,是剪辑师和幕后团队共同的心血,要剪去这么多时间,还要保持剧情的完整性,非常不容易,他们为此在长达半个月的时间,平均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

夏真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她认为这是斯卡利亚应该得到的,虽然他本人并不一定在意。

“谢谢您的回答,还有一个问题,在沟通方面,您是否遇到过困难,听说您的剧组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人。”记者感兴趣地问道。

“我们合作过一次了,这是第二次合作,所以沟通很顺畅,若说哪地方不对,大概是饮食方面的问题吧,各国口味都不一样,不过我们求同存异,大家都是奔着一个目标,就是让电影拍得更好,即使有分歧,我们也会想到一个妥当的解决方法。”夏真笑着说道。

第二天,关于《暮色》的报道出现在各国娱乐新闻版面,不少记者并没有购买电影票收看电影,只是人云亦云,从影迷的评价中猜出影片受欢迎程度,记者采访对象不同,报道内容也是五花八门——《叫好不叫座,‘暮色’难超‘安吉拉’》、《‘暮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