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红楼之暖玉 >

第51章

红楼之暖玉-第51章

小说: 红楼之暖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当贾政通知她,以后休得再插手管家事宜,只听王熙凤安排便好的时候,王夫人却无法淡然处之了。

贾政不通俗务,他一直都以为,这家里,早就是王熙凤管家的了,至于王夫人,不过是起个指导作用,没得还叫人说嘴不肯放权,还不如不去管它的好。反正只要老太太在,这府里就短不了他们二房的花用,况且他们的女儿可是皇子妃,给王熙凤几个胆子,也不敢慢待了他们。

当然,贾政之所以表现得那么乐意,可不是因为他觉悟高,否则他早些年怎么不说呢?他如今之所以这般斩钉截铁地要求王夫人收手,不过是因为贾母的话里话外,透露着一个意思:二房若想管家,那就公平一点儿,将本该大房居住的荣禧堂,还给大房住。

贾政如何甘愿?这荣禧堂他若从未住进去过,也就罢了。可如今他已经住了那么多年了,突然搬出去,不是招了人笑话么?至于这妇人管家之权,在贾政看来,有没有的影响不大,反正他有需要都是去账房支银子,难道还怕有人不给他不成?

贾政觉得无所谓的事情,在王夫人眼里,却不是那么回事情了。王夫人嫁进贾家,也是带着丰厚的嫁妆的,这些年来,在公中捞得也不少,几乎是只进不出,她的私房,早已经达到了贾政想象不到的程度。但是,王夫人可不会觉得自己的钱够多了,她只会觉得钱再多都不够。所以,当王熙凤对她的明示暗示都不理会的时候,王夫人十分恼怒,觉得王熙凤这是投靠了老太太,背叛了她。

正想着要去找贾圆春出出主意的时候,贾母突然病了。

贾母病得似乎很重也很奇怪,叫了太医来看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倒是贾宝玉的寄名干娘马道婆来了,说是冲撞了什么,要有那孝子贤孙去给老太太念足七七四十九天的经文,才能让老太太转危为安。

贾政向来比贾赦孝顺,故而立时便提议叫自己的儿子贾宝玉去庙里给贾母念经祈福。贾母一反常态地没有拒绝,只拿眼瞥着王夫人。王夫人知道贾母这是要叫她去呢,到庙里待上两个月,这府里的事情,她就真的没办法插手了,王熙凤一定会趁此机会安插人手,架空她的。王夫人本打算咬紧牙关不去,反正她相信贾母是断然舍不得贾宝玉去庙里受罪的。不过贾政却很坚持,居然真的叫人给贾宝玉收拾了行礼,甚至还不许他带了丫鬟婆子去,只给他配了两个小厮。

贾宝玉自小受贾母宠爱,自然也是孝顺贾母的,可是如今要叫他离了这温柔乡,两个月看不见清爽的女儿家,衣食住行也必定会粗糙不已,他的心底也是惶惶然不乐意的,不过贾政叫他去,他是半点儿不敢说不的,只能眼泪汪汪地看着王夫人,希望王夫人能够帮他。

眼看着贾宝玉就要被贾政打包送走,而贾母还是没有松口,王夫人稳不住了,终于站了出来,说贾宝玉年幼不懂规矩,万一冲撞了佛祖反为不美,还不如她替了贾宝玉去的好。

贾母立刻便同意了,反正她的本意也是要拿捏王夫人,根本不舍得宝贝孙子受罪的,若是王夫人再忍几天,到时候贾母要么就想别的法子逼王夫人去替了贾宝玉回来,要么就只能自己“康复”了而接贾宝玉回府。

似乎是生怕王夫人反悔似的,王熙凤动作迅速地给王夫人打点好了一切,备了马车将王夫人送走了。

65第64章薛宝钗

王夫人去庙里给贾母念经祈福的消息传到薛家;薛姨妈便有些坐立不安,忍不住去找薛宝钗。

薛宝钗正在后花园里,听到薛姨妈找她,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对身边的丫鬟名雀儿的道:“我先回去,也不知母亲有什么事情;你在这里帮我摘几朵花回去插瓶。”

“是;姑娘。”雀儿应道,留了下来。

待得薛宝钗的身影消失,树丛间突然转出个年轻的男子来;大约十□岁的年纪;眉目清俊;身上有种尊贵的气度。

“三爷,”雀儿低声唤道,“奴婢送您出去。”

男子转身朝后门方向走去,雀儿躬身跟在后面。薛家的后花园里,安静得很,竟是一个人都没有。男子毫不隐藏身形,就不惹人注意地出了薛家的侧门,很快便坐上等在不惹眼处的一辆普通的马车走了。马车慢悠悠地到了一家酒楼门口,男子便下了马车进了们,马车却继续踢踢踏踏地离了酒楼。

男子径直上了三楼,在最里间的厢房里,已经有人备了酒菜在等他。

男子进了门,只见当今大皇子——敏靖郡王庄炜一手执壶倒酒,一手捏着酒杯饮酒,一副十足惬意的模样。

“炜皇兄好兴致。”男子对庄炜随意地施了一礼,便径自坐下,拿过酒桌上另一个酒壶,自斟自饮起来。

庄炜眼神一闪,却是笑道:“不如灱弟远矣。”

说完,还挤眉弄眼地朝着男子露出一个别有深意地笑容来:“与美人幽会,是不是别有一番滋味?”

男子却是神色一肃,道:“炜皇兄慎言!钗儿不是那般的人……”说完就露出懊恼不已的神色,似乎是在懊悔自己怎就将心上人的闺名给说出来了呢?

男子名庄灱,是忠敏亲王庄晞第三子,乃是侧妃所出,非嫡非长,在忠敏亲王府所受重视不多,比起擅诗书的长兄、擅经营的二哥,才能平均的他,反倒显得平平,且在女色之上,颇有些风流,不被忠敏亲王待见,娶了正妻之后,短短两年,又纳了三房小妾,通房五六个了。

庄炜看着庄灱懊恼的神色,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道:“想不到我们‘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灱弟,居然也有认栽的一天,看来这位国色天香的牡丹佳人,果真如本王的王妃所说,是个绝色了。既然灱弟喜欢了,还是快些下手的好,不然万一叫旁人捷足先登了,那可就不妙了。”

庄灱的脸色有些不好看,很显然不想再就着这个话题继续谈下去了,毕竟庄炜的语气,实在不像是在谈论好人家的姑娘。

庄灱便转移了话题,道:“消息我都打听到了,不论是诚恪亲王府,还是林家,如今都是一切正常,不见半点慌乱,就连那个小世子妃,也还稳得很,把林家管得跟铁桶似的,并不怎么好钻空子。我觉得,庄煜和林海出事的消息,必然有诈!”

庄炜却是摇头,道:“那可不一定。我们的十一皇婶就不是个省油的灯,她教出来的儿媳妇……呵呵,还是不要以常理推断的好。我反倒觉得,她们这是在虚张声势,为的就是要让人以为,庄煜出事的消息……是假的。”

庄灱想了想,觉得庄炜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毕竟如果庄煜出事的消息是个陷阱,那么裘卿妤和黛玉就应该表现出慌乱来,这样才好引人上钩,绝不该是现在这般镇定的模样。可若仅凭这一点就断言她们是在虚张声势,却又让人觉得信心不足。

“可惜了,”庄灱越想越没底,“若是能够叫林家乱起来,最好是林家夫人这时死了,就不怕探不出庄煜和林海的虚实来了。”

若是贾敏死了,他相信林海和庄煜必然会想尽办法赶回京来的,那是他们被困是真是假,就不必费心猜了。

庄炜也觉得可惜,不过对他而言,不管庄煜出事的消息是真是假,都决不能叫他再平安地回了京。庄焰渐渐长大,庄炜看得出来太上皇和皇帝对他的重视宠爱,他不能再等了。还不如趁着庄焰羽翼未丰,先将其最得力的后盾斩去一半的好。反正,这次唱主角的,是他的好三皇叔,出了事情就是现成的替罪羔羊,可怪不到他身上来。

想着,庄炜的眸子得意地眯缝起来,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

庄灱看着庄炜得意的样子,低头抿了口酒,眼底露出些许嘲讽来,却半点不露声色,黄雀的背后,还是可以有猎人的。

却说薛宝钗,还来不及和庄灱多说上几句话,就被薛姨妈急急地叫了回去,却是有些不满的,不过不想叫薛姨妈看出端倪来,便也只是如往常一般的随和安分,问道:“母亲这般着急叫我来,不知有什么事情?”

薛姨妈忐忐忑忑将王夫人被送进庙里的事情说了一遍,问薛宝钗道:“你姨妈被送到庙里去了,会不会和我们那日跟贾大太太说起林家的事情有关?”薛姨妈知道王夫人和贾敏的那点龌龊,毕竟王夫人常常会在她的面前咒骂贾敏,不过薛姨妈是没有那个胆子去和林家不对付的,不过在没有外人的情况下,附和王夫人几句罢了。这次之所以会提起林家,一来是林海和庄煜出事的消息确实是如今京里最热门的话题,二来正好之前薛宝钗和她说起要请一尊高僧开过光的佛像回来供奉,顺嘴说到林家是不是撞了邪的话,便被薛姨妈记在心里了。所以在和王夫人、邢夫人聊天的时候,就说了出来,倒叫王夫人动了心思,故意挑拨了邢夫人去林家献殷勤。

薛宝钗好看的眉峰轻轻扬起,笑道:“母亲在说什么?我们不过是说起要请佛像回来的事情,便是说给姨妈她们听了,又有什么关碍?我猜姨妈之所以会被送到庙里,怕是跟她们府里的老太太起了什么冲突吧,母亲又何必把什么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揽?若是母亲实在担心姨妈,就抽空去庙里瞧瞧,若是姨妈缺了什么东西,就给姨妈送去。想来又敏靖郡王妃和宝玉在,姨妈是受不了什么罪的。”

薛姨妈听了薛宝钗的话,觉得很有道理,这事还真和自己没多大关系,顶多是在王夫人和邢夫人——即贾府大房和二房的争斗中,被王夫人利用了一回罢了,根本怪不到自己头上来。

薛姨妈安了心,道:“既然如此,那我便趁着那日去请佛像的机会,去瞧一瞧你姨妈,她养尊处优惯了,哪里受得了庙里的清苦?凤丫头也是的,也不替姐姐求个情,到时候姐姐受了委屈,郡王妃怪罪下来,她可怎么受得起?”

薛宝钗嘴角勾起嘲讽的弧度,若是要将自身该得的利益全部奉上才能得了贾圆春的欢心,王熙凤会愿意才怪了,这世上有多少傻子,愿意做那损己利人的事情?

说到请佛像的事情,薛姨妈又来了精神了,道:“这天华寺的佛像最是灵验,最好能保佑你哥哥说一门好亲事,成了家的男人便会有担当,到时候这铺子里的事情还是叫蟠儿管着,也免得女儿你总是担着家里的重担,不能好好儿地做女红针凿,这银钱铺子的事情,哪里是个女儿家该管的?这万一要是叫你未来的婆家知道了,恐怕不好。”

薛宝钗的脸色微微一僵,继而含羞道:“母亲说到哪里去了?什么婆家不婆家的,真真羞死人了!”

薛姨妈哈哈笑道:“这儿就我们母女二人,这种事情你早晚要面对的,有什么好羞的?待得你哥哥娶了媳妇儿进门,我就去求了嫂子,帮你好生物色一个出息能为的如意郎君,当娘的我啊,也就对得起你们死去的父亲了……”

薛宝钗见薛姨妈提起早死的父亲伤心起来,连忙轻声安慰,只这眸子里,有丝丝的阴霾,挥之不去。

薛家的铺子,表面上是薛蟠管着,然而实际上,薛蟠早就被薛姨妈宠坏了,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根本不懂经营之道,这几年若不是薛宝钗在幕后打理薛家的铺子生意,薛蟠只要照着薛宝钗的吩咐办事,这薛家的生意绝不会如今日这般红火。

王子腾原本打算将薛蟠送进军中历练,本朝大战已平,近年来并无战事,不必担心薛蟠被派上战场,历练一番也能整一整他懒散的骨头,不过薛姨妈舍不得,哭哭啼啼地硬是叫王子腾打消了念头。便又说叫薛蟠进学读点书,不指望他科举为官,通点文墨也是好的,恰好贾家有个家学,便将薛蟠送了进去,倒也是安分了一段时间的,不过到底也没读书读出什么名堂来,倒是在外面传了些风流名声,说是在学堂里和那些不三不四的小子搞在了一处。薛宝钗若是养在深闺的小姐,自然是不知这些事情的,不过这几年薛蟠无用,薛宝钗隐在幕后打理生意,又和庄灱有了瓜葛,对外面的事情不再是两眼一抹黑,知道了以后实在又是气愤又是羞恼,只觉得这样的兄长让她蒙了羞,在庄灱的面前一贯以来的矜持也似乎变成了笑话。

若是如此,便还罢了,只是薛蟠此人不仅能力不强,偏还爱惹是生非,以前怵着王子腾,并不敢太过胡闹,薛宝钗还能指示管束得了他,如今王子腾放了外任,薛蟠更是撒了欢地胡闹起来,纠集了一帮纨绔子弟,每日里花天酒地,当真算得上是吃喝嫖赌无所不精了。那些纨绔子弟当薛蟠是冤大头,每次都让薛蟠付账,薛蟠仗着家财万贯,从来都是大手一挥,手里完全没数地到账房支取银子。

薛宝钗一个小姑娘,苦心经营薛家营生到如今的地步,不可谓不艰难,绝对是费尽了思量的,对于薛蟠的这种行为,薛宝钗根本无法忍受。然而,在她想和以前一样约束薛蟠的时候,薛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