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可怕巧合 >

第33章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可怕巧合-第33章

小说: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可怕巧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急问是不是手术快结束了?她说妹妹的手术才刚开始,我似乎能感到医生正在割阑尾和缝合刀口。等到手术真的结束的时候,她才露出笑容,果然,医生告诉她们手术时间推迟了。
最神奇的是弗吉尼亚州的一对孪生姐妹,姐姐叫露丝?格罗费,妹妹叫南希?格罗费。她们中学都是在纽约州的奈亚克中学读的,她们的心灵相通是学校里出名的事情。一次考试,监考老师在先交卷的南希的考卷末尾写的几行字:南希和露丝分开坐在本教室的对角位置,她们选择了相同的考题,并且几乎每句话,每个字都写得一样,我们推测她俩是孪生姐妹。这让后来交卷的露丝很吃惊,因为这些考题都是经过她慎重考虑后,特意选择的。事后,问道南希,原来她也是如此。她们心灵相通的事情就传播开来,成为公开的秘密。
在美国印地安那州,有一对双胞胎名字分别叫斯特拉和迪拉。有一天,迪拉去参加狂欢节。而斯特拉不愿出去,就留在家里熨衣服,正在她熨衣服的时候,突然不小心被电熨斗烫了手。当时她忽然感到一阵恐惧,恶心地直想吐,预感将有不幸的事情发生。她想到了参加狂欢节的姐姐,于是立即奔向正在举行狂欢节的公园,并且给救援队打电话说是公园出了危险事故。当斯特拉赶到公园的时候,看到很多人围在—架已经倒塌的滑车前。在高空中有个座舱在架子上晃来晃去,眼看就要断开,可怕至极。而她的姐姐迪拉正坐在上面。幸亏救援队及时赶到,不然迪拉真有可能出现危险。
英国一对异卵双胞胎姐妹,名字分别叫吉玛?霍夫顿和莉妮?霍夫顿。虽然外貌不尽相同,可是由于兴趣爱好相投,两人平时如影随行。几个月前,妹妹莉妮被诊断出患有癫痫症,无法再去学校,只能待在家中接受教育。上个月的一天,吉玛突然感到莉妮遇到了麻烦,但是当时莉妮应该独自在家中二楼的盥洗室中洗澡。于是,吉玛立即冲到楼上的盥洗室中只见莉妮癫痫发作,已经失去意识,整个身体都浸没在浴缸水底下。幸亏吉玛发现的及时,否则又会有一场悲剧。
以上这些,是真的有心灵感应,还是巧合?




国王与平民相似的命运

国王应该是一个国家中地位最尊贵的人了,平民则地位普通,如果说国王与平民的命运相同,会让人很难理解。然而,在意大利确实曾有过这样的巧合。
意大利国王翁贝尔托一世,于1844年3月14日在米兰降生。1878年即位。翁贝尔托的一生处在意大利刚刚统一,并与欧洲其他强国争夺利益的时代。作为地位尊贵的君主,翁贝尔托没有想到,他的命运竟然跟一个平民的命运惊人地相似。
一个偶然的机会,翁贝尔托一世遇到了一个跟自己十分相似的人,他们在太多方面都有惊人的相似。1900年7月28日,米兰城外的蒙察举行一个运动会,主办方邀请国王参加闭幕式并给获胜者颁奖。翁贝尔托一世在副官的陪同下前往。参加完闭幕式后,国王、副官二人到当地的一家饭店吃饭。吃饭时,国王有了意外发现,他觉得饭店的老板跟自己长相十分相似,甚至连身高、声音都很相近。最让人吃惊的是,这个店主也叫翁贝尔托。
开心的国王,立刻邀店老板和自己一块共进晚餐。他们聊起了很多事,越聊越发现彼此有太多的共通之处。比如,店主也是出生在1844年3月14日。家也在米兰。也是在24岁结婚,且婚礼都在4月22日那天举行。国王的妻子名叫玛尔盖丽妲,店主的妻子也叫玛尔盖丽妲。当然,她永远不可能成为皇后。
另外,国王有很多小孩,有一个孩子叫维托里奥,店主虽然只有一个儿子,但也叫维托里奥。1878年1月9日,翁贝尔托加冕为意大利国王。同一天,店主翁贝尔托在蒙察开了这家饭店。更巧合的事还有。因为国王是名人,很多人都认识他,店主也是其中之一。店主说,他和国王同时参军。1866年时,在军营里,店主作为二等兵第一次见到当时身为上校的翁贝尔托。那年,他们同时获得了英勇勋章。1870年,他们同时站在军营的授勋台上,不过店主晋升的是中士,而国王晋升的是军长,成为军区的统帅。
如此多的巧合,让国王很是意外。为了这些难得的巧合,他决定授予店主“意大利王室骑士”头衔。国王让副官第二天带店主去见他,准备在当地市政府颁发头衔。第二天,店主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准备去参加授勋典礼。然而,就在他走出店门的时候,外面发生了枪击,一颗子弹直接击中他的头部,店主当场死亡。在得知店主的死讯后,国王十分震惊。难过之余,国王决定参加翁贝尔托店主的葬礼,并让副官赶去安排。结果,副官刚走出国王的房间,就有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冲进来,对着国王连开三枪,其中两枪击中了国王的心脏。因抢救无效,国王于当天去世。
这世上有太多的巧合,让人们惊叹、惋惜,感叹造物主的神奇。两个同名同姓同日生的人,命运殊途同归,都死于非命。这是离奇的巧合,还是无奈的宿命呢?




上帝的宽恕

信仰上帝的人,在危机时刻往往会祈祷,祈求上帝的宽恕。你相信吗?真的有人成功获得上帝的青睐,逃过一场劫难。
美国有个叫珀维斯的年轻人,一天,他正在田地里劳作,突然来了几个警察把他逮捕了,说他谋杀了密西西比州哥伦比亚市的一个农夫。珀维斯不知所措,立即让家人找律师,请求法官裁决。
然而,经过几个星期的调查,所有的证据都表明珀维斯是杀人凶手。十二名陪审员一致认定他有罪。法官于是依法判处他死刑。在庭审时,珀维斯多次发誓自己是无辜的,没有杀任何人,请陪审员相信。但是,十二名陪审员无动于衷。谋杀罪名成立,珀维斯已经必死无疑了。愤怒的“谋杀者”百口莫辩,他痛哭流涕大声告诉所有的陪审员,他要活下去,他要看着陪审员一个个死掉,陪审员不死,自己绝不会死。
1894年2月7日,年轻的珀维斯被推上绞刑架,他即将以谋杀罪被处死。他的朋友、亲人都知道他是被冤枉的,很多人都站在绞刑台前为他送行。站在绞架上的珀维斯几乎要崩溃了,他极度绝望,但是绝不甘心。于是,他虔诚地向上帝祈祷,希望上帝能够给他一次机会,让他逃过这一劫。
祈祷完的珀维斯看着活门板,紧闭双眼,等着上帝的判决。
就在绞刑员把活门板打开的一瞬间,或许是上帝真的被感动了,绞索竟然松解滑脱了。珀维斯直接掉了下去,只擦破一点皮。欣喜万分的珀维斯立即爬了上来。人们正在欢呼。当执法员要再次将他推上绞刑架的时候,现场的几千人愤怒了,他们高呼珀维斯的名字,要求法官重新审判。他们信仰上帝,认为珀维斯不该死,上帝已经恩赐了他缓刑,不然他刚才就已经死了。
群众的呼喊声惊动了哥伦比亚市法院,法官看到刑场上人情激愤,不敢断然再执行死刑。这时,围观的群众开始大声喊叫着歌颂上帝,甚至将珀维斯视为英雄。连执法的警官也被热烈、虔诚的场面感染,最后按照法官的要求,将珀维斯送回了牢房。
此后,珀维斯的律师多次向密西西比州最高法院上诉,但每次都被以证据确凿为由驳回。一年后,珀维斯再次被定为死刑,在当年12月12日执行。珀维斯对生命充满了向往,他在狱中写信告诉他的朋友们,他想活下去,最重要的是,他坚信自己是被冤枉的。朋友们看了珀维斯的信后,都非常感慨,联想到上次的意外事件,他们决定营救珀维斯。于是,在行刑前几天,珀维斯的朋友们劫了监狱,并把珀维斯藏了起来。
珀维斯的案件引起了美国各界关注。密西西比州最高法院几乎每周都会收到许多来信,有实名的也有匿名的,无一例外都是替珀维斯求情的。一个月后,密西西比州选出了新任州长。州长是位虔诚的基督徒,他相信珀维斯大难不死,是上帝在施以援手。他十分同情珀维斯,表示会重新审判珀维斯。珀维斯在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感动。他主动自首,请求州长的原谅。
由于有新任州长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珀维斯的死刑判决先是被改为终身监禁,后又被州长在州议会上提议赦免,获得议会通过。如果故事到这里就结束,我们可以说,这只是一个法律之下也有真情的故事。但是我们的故事是讲巧合的,珀维斯的好运还在后面。
珀维斯被释放二十年后,密西西比州一个叫比尔德的人在临终前,向法院承认,珀维斯杀害的那个农夫是自己杀的。他证明谋杀案确实与珀维斯无关。案发的时候,珀维斯只是恰好路过,并跟被害的农夫有过交谈,但并没有杀人。也就是说,珀维斯完全是被冤枉的。
冤案得以昭雪,这让那些支持珀维斯的人万分高兴,而那些判处珀维斯死刑的十二个陪审员则备受世人诟骂。或许已经没有人记得当年珀维斯在法庭上的咒言:我要看着你们死去,你们不死,我是不会死的。这些出自愤怒时的诅咒,谁也没想到会成为现实。就在珀维斯死前的第三天,十二个陪审员中的最后一个也死去了。
或许这一切都是巧合,或者,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命运吧。




法官的厄运

在法治社会,给罪犯量刑、定罪必须由法官依照法律来决定。法官的地位可谓至高无上。然而,就有这样一个巧合,审判一个罪犯的前后五任法官都陆续去世了,而且去世的原因也不甚明了。
这个走运的犯人叫布莱克曼,是英国伊斯特本市的劳工领袖。他成为被告的原因是:没有向妻子支付赡养费。布莱克曼夫妇在没有离婚的时候,也有过快乐美好的时光,但天长日久,双方性格中的不足就暴露出来了。二人经常大吵大闹,日子过得很艰难。布莱克曼忍无可忍,就向法院提出离婚。然而,在判决书上,法官同意布莱克曼妻子的请求,要求布莱克曼每月付给她一部分生活费。这一结果让布莱克曼十分费解,他认为既然已经离婚了,就应该自己养活自己,怎么能再让他付钱赡养呢?布莱克曼的妻子以他不遵守法院判决为由,屡次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得到一部分赡养费。法官自然支持她的请求,要求布莱克曼支付赡养费。布莱克曼本来就认为判决不公,于是一直坚持不给。
20世纪20年代初,布莱克曼首次被起诉。由于一再拒绝支付赡养费,他被判入狱半年。然而,判定布莱克曼有罪的法官杜克,因年老多病,在一天工作结束后,突然昏倒在地,从此再也没有起来。
服刑半年后,布莱克曼出狱。他仍然拒绝付钱,于是再次被传讯。审判结束后,地方法官莫林诺斯郎宣判布莱克曼有罪。可是没多久,莫林诺斯郎就莫名其妙地得了重病,而且正当壮年的他竟然医治无效,最终去世。
接连的判罚都对布莱克曼不利,后来已经没有律师愿意为他出庭了。布莱克曼只好自己为自己辩护,这当然无法改变其败诉的命运。第三次出现在法庭的布莱克曼满不在乎,他坚持自己的看法。当然,结果似乎是注定了的,他依然被判有罪。然而,就在布莱克曼被宣布有罪的几分钟后,法官竟突发脑溢血,当场死亡。这在英国历史上也是为数不多的一次——法官死在法庭上。
经过三次审判的布莱克曼下定决心与法院对抗到底。巧合的是,他再一次让法官倒霉了。
那是他从狱中出来的时候,他赶上了法官麦卡尼斯的葬礼。奇怪的是,麦卡尼斯法官死前没有任何征兆,属于突然死亡。麦卡尼斯是在宣判布莱克曼第四次有罪后去世的。他的去世让人们开始惊叹布莱克曼的命运,他已经使四位审判他有罪的法官去世了。
最后一次审判来临了,人们开始密切关注审判官的命运了。1924年,布莱克曼最后一次被判有罪,这次宣布判决的是法官赫尔比。果然,两个月后,赫尔比无故去世,没有疾病,也没有死于事故。
这一次次离奇的变故,让人瞠目结舌,更让人感受到了布莱克曼的神奇。当然,我们可以说这都是巧合。




死里逃生

曾有一部日本影片讲述了一个富家少爷被女友和好朋友合谋害死被埋入坟墓却大难不死的故事,故事的男主角在坟墓里待了十几天,靠着坚强的毅力生存下来,并活着爬出了坟墓。其实,不仅仅是在影片中,在现实中也曾上演过这样一出奇事。
事件发生在南美洲的秘鲁。发现这一幕的是一队坟墓维修工。工人们接到任务,要求修缮一批坟墓。因为连日大雨,坟墓被雨水冲坏,必须加以修缮。工人们按着顺序修理,有些坟墓比较麻烦,因为棺木都露出来了,需要打开墓门加固。当工人们打开一个碑上写着柏斯加的墓门时,全都惊叫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