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可怕巧合 >

第30章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可怕巧合-第30章

小说: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可怕巧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言都没有留下。最奇怪的是,那位肇事的司机既没有喝酒,也不是疲劳驾驶。事后检查车辆,竟然没有任何问题,那位司机因此被起诉故意杀人罪,判处终身监禁。
比辛格去世两年后的一天早上,希拉姆准备出去买一些生活用品,并答应给即将过生日的女儿玛丽?威斯勒购买生日蛋糕与生日礼物。可是,当他走过父亲丧命的那座桥梁之时,感到心里一阵紧张,接着就感到头晕眼花,视线也模糊不清了。他正准备在路边休息一下,不幸就发生了,一辆重型卡车从他身后飞来,他被撞成重伤。当他再次醒来的时候,他知道这次伤得很重,将不久于人世。他满怀愧疚地向女儿致歉,未能给他买到生日礼物。很快,希拉姆就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看到这里,读者一定会认同“死亡之桥”的说法了吧。一家三代先后毙命与同一地点,都是死于车祸,让人在为他们一家哀叹惋惜之余,也深深地体会到“天命难测”的无奈。




水手的倒霉运气

辽阔的海洋总是给人不同的感受,风平浪静的时候,风光无限,充满了平和宁静。风暴来临的时候,却又昏天黑地,海浪滔天足以致人死地。所以,在人类与海洋搏斗的时候,失败的总是人类,许多轮船因运气不好,沉入海底。
水手是海船上必不可少的人物,他们的存在和优秀与否是决定海船能否顺利航行的根本因素之一。有这样一群水手,或许他们是厄运的代表,竟然使四艘海船接连遇难。只是因为水手中的一人与阔别多年的母亲相见,才结束了这一切。
这群倒霉的水手是英国快速船上的水手,一共21人。1829年10月的一天,他们随同“玛梅德”号,从大英帝国的殖民地澳大利亚的悉尼港出发,前往纽约。开始的几天,海面上风和日丽,天气十分晴好,水手们整天都在甲板上晒太阳。可是,一天下午,本来明媚的阳光突然就被乌云遮住了,随后天气骤变,狂风卷起海浪使劲拍打着船体。不幸的是,他们这次遇上的是热带风暴,他们的船在风暴中显得十分渺小,根本禁不起风暴的肆虐。第二天清晨,筋疲力尽的水手被迫弃船,因为轮船即将沉没了。水手们跳海后,拼命地游。渐渐地,他们都无法再抗拒风暴地打击,许多人都再也游不动。就在他们中有人要放弃的时候,突然有人喊前面有礁岩,于是,众人使尽全身力气游到了礁岩上,等待船只经过。
巧合的是,两天后,“斯伊英特修阿”号轮船因为躲避热带风暴,改变航向往南偏行了几十海里,正好遇到这群水手。于是,他们幸运地获救。他们在“斯伊英特修阿”号获得了食物和水,补充了几天来饥渴的身体。可是,由于“斯伊英特修阿”号改变了航向,无法再回到原来的航线上,他们误入了一片从未经过的海域。这里有股强大的海流,“斯伊英特修阿”号在海流面前根本无法控制航向,只能随波逐流。3天后,“斯伊英特修阿”号被冲上浅滩搁浅,不幸的是,搁浅的时候,船整体翻过来,再也无法航行了。
水手们都在海滩上等待救援,这次他们更加幸运,因为几个小时后,澳大利亚政府的快艇“库梅特”号经过荒岛,将他们救起。然而,就在水手们感到庆幸的时候,他们又遇到了风暴,“库梅特”号太小经不起风暴,很快就沉没。水手们只得再次奋斗在海水中。他们挣扎着,许多原来“斯伊英特修阿”号和“库梅特”号上的水手都淹死了,但是“玛梅德”号上的这21名水手都没有失去信心,因为他们已经遭遇了两次危险。果然,不久之后,“嘎巴那?莱迪”号轮船经过,幸存的水手都被救起。这些水手中,除了“玛梅德”号上的21名外,已经所剩无几。
然而,或许这群水手注定会带来霉运,他们在“嘎巴那?莱迪”号上只待了几个小时。他们正在吃晚餐的时候,不知为何船舱突然着火,等到大家发现的时候,大火已经无法扑灭。船员只能乘坐救生艇弃船,两个救生艇装满了水手,原来的那21名水手全都坐在同一个救生艇上。
巧合的是,他们并没有受到太多的煎熬,因为“嘎巴那?莱迪”号上的大火引起了附近船只的注意。邮船“丘比特”号率先赶到,将水手们成功救起。在短短一周的时间里,这21名水手先后四次落水,四次被救起,人们不得不感叹世事的巧合。
或许是他们经受的磨难太多,上帝不愿意再惩罚他们,也或许是母子的真情感动了上帝。因为就在这艘邮船上,一位身患重病的老人处在弥留之际,他频频呼喊儿子的名字。但是,正处在航行中的邮船如何寻找他的儿子呢?于是,船长决定找一个水手顶替老人的儿子,以安慰病危的老人。正好21名水手中有位名字与老人儿子名字一样的人,于是就让他去顶替。谁知,这名水手一见到老人就大哭起来,原来这位老人真的就是水手的父亲。老人一见是儿子,立刻病情大转,竟然转危为安。
这种种的巧合,只有那些亲身经历过的水手们才能体会到。巧合的力量,让他们从死神的魔爪里逃脱了四次。




倒霉的猎人

猎人捕捉兔子似乎是从远古时期就存在的正常现象,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猎人捕捉兔子的工具和能力在不断地提高。从最早的弓箭射杀伴随陷阱捕捉,到近代猎人可以用枪支捕杀,兔子一直是被捕杀的对象。可是,你是否听说过兔子杀死猎手的巧合呢?
乍一听,似乎不太可能,兔子是食草类动物,它是不会攻击人类的,即使是在情急之下,它也没有攻击人类的能力。然而,确实发生过这样的奇事,一个猎人因为巧合的不幸,死在了兔子的手里。
这位倒霉的猎手河南淮滨县的王冬才,是一位农民,从小就练习打枪,所以练得一手好枪法。无论是飞鸟还是走兽,只要他看见就能准确地打中。王冬才还有个习惯,就是每当麦收的时节,都会背着猎枪到处转悠,寻找机会练练枪法。可是,他不知道,正是这个不是太好的习惯最终葬送了他的性命。
一年麦收的时候,王冬才看到山上麻雀成群地偷吃麦子,一方面出于气愤,一方面想练上几枪,就拿上自己的猎枪上山,准备打几只麻雀。他溜到麦田附近准备突放冷枪,多打下几只麻雀来。可是,正在他要开枪的时候,麦田里突然窜出一只灰色肥兔。意外而来的猎物激起了王冬才的兴趣,他放弃打麻雀的念头,直追野兔而去。追了一段时间,他发现野兔藏在一堆草里,于是王冬才赶紧端起枪瞄准,立刻开了一枪。可能是由于太兴奋,也或许是太着急,这一枪并未准确命中,只是打在兔子的耳朵上。受伤的兔子飞奔而去,结果不小心掉到了田地里的一口土井里。
王冬才追到井边乐开了花,他想这回不怕兔子跑掉。这个土井有两米多深,即使人掉下去也爬不上来,何况是只兔子。可是,王冬才也不敢下去,他也害怕爬不上来。于是,他一边抽着烟,一边想着法子如何逮住这只兔子。王冬才看到井边有只破水桶,估计是以前废弃的。他用绳子绑紧水桶,然后放到土井里,想把兔子捞上来。可是,那只兔子贼机灵总也不往水桶里爬。中午的太阳十分毒辣,晒得王冬才浑身大汗。再看到兔子依然抓不到,王冬才不免有些着急,想着总不能这样跟兔子耗下去吧。他趴在土井口,上身探下去,他的手已经距离井底不远了。于是,他想用枪托把兔子敲晕,然后再捞上来就容易多了。
枪身的长度加上王冬才的手臂,如果他在使劲探身下去,基本上能够到井底。他拿起枪,枪托朝下,使劲地往兔子身上砸。兔子受到了意外的重击,躺倒在井底,以避免再次受到重击。可是,枪托还是能打到它,绝望的兔子狂乱地在井底绕圈,逐渐地越来越慢。王冬才一看有戏,只要再给它几下就能打晕它了。
他准备使劲捅兔子一下,却不曾想,巧合的事情发生了。兔子在慌乱中挥舞着爪子,巧合地碰到了猎枪的扳机上,并勾动了扳机。猎枪发射出来子弹,正好命中王冬才的脑门。王冬才当场毙命,死在一只野兔的手里。
这是纯粹的巧合,无论谁都不会相信兔子能杀死人,然而事实上确实就发生了。如果王冬才当时别急于抓住野兔,完全可以等兔子折腾够了再抓它,或者一枪打死它也行,可是他偏偏选择了活捉。乡村猎人王冬才最终不小心丢了性命,着实让人感到惋惜。




冰人诅咒

1991年,德国探险家赫尔穆特?西蒙来到阿尔卑斯山探险,当他爬上海拔3000米的冰山顶时,发现了一具被冻僵的木乃伊。这具木乃伊就是“奥茨”冰人,他是现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木乃伊,至今依然保存得非常完好,具有相当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但是,就在赫尔穆特?西蒙发现冰人的第13年,也就是2004年,他在攀登阿尔卑斯山时不幸葬身雪山。当地救援队出动了直升机和警犬展开大规模的搜救行动,但因山上突降大雪而一再受阻。8天后,人们在山顶发现了他的尸体,上面覆盖着一层冰雪,如同他发现的冰人一样。
事实上,这位知名的探险家赫尔穆特?西蒙并不是唯一一个接触过“奥茨”冰人而死于非命的人。
在赫尔穆特?西蒙之前,第一个接触“奥茨”冰人木乃伊的人是法医赖纳?亨恩。1991年,他自告奋勇、徒手从雪堆中将冰人“奥茨”的骸骨挖掘了出来。然而一年后,当他驾车前往一个与“奥茨”冰人有关的研讨会途中时,与另一辆汽车迎头相撞,最后因为伤势过重不治身亡。
接下来是库尔特?弗里茨。当时,他是引导直升机搬运“奥茨”冰人的向导,也是他将冰层挖开,使木乃伊的脸重见天日。但是,在1993年的一次登山中,库尔特?弗里茨和队员们遭遇雪崩,可是让人惊奇的是,只有库尔特?弗里茨一人遇难,其他人则平安无事。
赖纳?赫尔茨是第三个死于“冰人诅咒”的人。当时,他是唯一一名被允许将木乃伊发掘全过程拍摄下来的记者。而在2004年时,他却突然死于脑瘤(平时非常健康,未见任何病症)。
赫尔穆特?西蒙是第四个死于“冰人诅咒”的人。当他的葬礼举行完刚刚一小时之后,负责上山搜救、并亲自发现西蒙尸体的救援队队长迪特尔?瓦内克猝死于心脏病,成为了第五位死于“冰人诅咒”的人。
接着,2005年4月,奥地利著名的历史学家、“奥茨”冰人调查小组负责人康拉德?斯宾德勒死于多发性硬化并发症,享年66岁。
2005年的10月,63岁的澳大利亚考古学家汤姆?罗伊扎死在家中。早在12年前,他就开始从事对“奥茨”冰人的研究,但之后没多久,就被诊断出患有一种罕见的血液病。据他的助手透露,他生前打算将自己研究发现的一些关于“奥茨”冰人的秘密公之于众,并已经完成了笔记整理工作。但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他的家人搜遍了他的办公室和住所,却没有发现相关手稿,电脑中也没有文件的存盘。
据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教授、欧洲著名的冰人研究者沃尔特?莱特纳所说,在赫尔穆特?西蒙遇难的当晚,他自己也险些丧命。当时,他正带着一组美国记者在“冰人”发现地附近。正当他们互相探讨问题时,一场暴风雪席卷了他们的营地,并且阻断了下山的道路。就在他们感到绝望的时候,一架赶来搜寻的直升机发现了他们,并将他们救出。而沃尔特?莱特也成为了第一个没有被“冰人诅咒”咒死的人。
对于所有与“奥茨”冰人有关的离奇死亡事件,许多人都感到非常困惑。而这些事件根本无法用现有的科学来进行合理的解释,或许促成这些事件的是某种冥冥之中的力量,也或许这些不幸的事件就是纯属巧合吧,留待读者自己思索探求。




厄运难躲

1866年5月,俾斯麦亲王在下林登乘马行进。有一个名叫科恩?布林德的学生靠上来,从腰间迅速拔出左轮手枪,近距离向他开了四枪,其中有两枪击中了俾斯麦,一枪打在他的肩膀上,还有一枪击穿了他的胸部。然而这两枪并未击中他的要害。六天后,俾斯麦又再次露面,精神抖擞地骑马行进。那时布林德已经被捕,枪也被夺下了,那支枪被当成这一事件的纪念品送给了俾斯麦。
1886年的一天,俾斯麦和几位友人在屋中聊天。午餐后,俾斯麦夫人领着女士们参观各个房间,向她们展示房中的历史陈列物。俾斯麦本人和男宾则留在客厅里抽着汉堡雪茄。在首相的书屋里可以听到妇人们的讲话声。“看一看,这是什么”,一个声音说道,“是刺客布林德的手枪,他正是用这支枪来行刺首相的。”于是传来了一阵感叹声,紧接着发出一声巨响。 俾斯麦从椅子上跳起来,冲到隔壁房间里,但见女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