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可怕巧合 >

第15章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可怕巧合-第15章

小说: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可怕巧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像原子弹的爆炸

我们都知道二战末期,美国在广岛和长崎各释放了一颗原子弹,开创人类使用核武器的先河。原子弹对这两座城市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城市陷入一片火海,几乎所有建筑物都受到损坏。两座城市共伤亡5万人以上,而且幸存者的后代大部分畸形,给人们留下了噩梦般的回忆。
巧合的是,20世纪初,在俄国西伯利亚森林的通古斯河畔,也曾发生过一次莫名的爆炸。爆炸时,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天空出现了强烈的白光,气温瞬间灼热烤人,爆炸中心区草木烧焦,70公里外的人也被严重灼伤,还有人被巨大的声响震聋了耳朵。如此强烈的爆炸,以当时的科技水平根本不可能实现。爆炸让附近居民惊恐万分,都以为是上帝震怒要惩罚他们。如果说,在爆炸现场有如此大的反应,还可以理解,可是远在数千公里外的伦敦,当天晚上许多电灯突然熄灭,但设备完好,没有任何问题。因为是在晚上发生的爆炸,欧洲许多国家的人们都在夜空中看到白昼般的闪光,这就是说爆炸的能力足以摧毁一座城市。
1908年的俄国正处在沙皇残暴的统治之下,人民的反抗到处都是,政府已经无力派遣人员前去调查。再加上爆炸当地人员稀少,危害不是很大,所以人们只是笼统地把这次爆炸称为“通古斯大爆炸”,却没有查出爆炸的原因。
十年后,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新政府在1921年派物理学家库利克率领考察队前往通古斯地区考察。然而,由于年代久远,爆炸地被灰尘覆盖,他们没有找出爆炸的真正原因。此后,库利克又两次率队前往通古斯考察,并进行了空中勘测,发现爆炸所造成的破坏面积达2万多平方公里。二战爆发后,库利克参加苏联卫国战争,并在反法西斯战中壮烈牺牲。至此,前苏联对通古斯大爆炸的考察也被迫中止了。
二战后,前苏联物理学家卡萨耶夫访问日本,对战败的日本进行考察。他走遍了日本所有的城市,尤其在广岛和长崎逗留多日。当看到两座城市被原子弹摧毁后的遗迹,卡萨耶夫突然想起了通古斯,发现两地竟然有许多的巧合。
在通古斯,人们发现了许多奇怪的现象:爆炸中心的树木并未全部倒下,只是树叶被烧焦;爆炸地区的树木生长速度加快;其年轮宽度由~2毫米增加到5毫米以上。而广岛和长崎爆炸中心受到破坏,树木直立而没有倒下。爆炸中的人畜死亡,是核辐射烧伤造成的,而非普通的炸弹炸死。爆炸产生的蘑菇云形状相同,只是通古斯的要大得多。通古斯地区没有人,所以没有后代畸形,但是爆炸地区的驯鹿都得了一种奇怪的皮肤病。
通古斯的爆炸显然很像原子弹的爆炸,可是原子弹是在三十多年后才出现,为何这一地区的爆炸会跟广岛、长崎惊人的相似?有人认为这是外星人所为,或许是外星人在进行核试验。但这种观点还不为科学界认同。直到现在,通古斯爆炸与广岛废墟的神秘巧合,对大家来说仍然是一个谜。




子弹入心大难不死

常人都知道,人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被子弹击中要害,十之*会当场死亡,即使不立即死亡,也会因流血过多或者感染而死。这里说的要害,包括五脏六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心脏。
然而,世界上就是有巧合的事情。在中国的广州,就有一位姓李的先生被子弹击中心脏,却没有立即死亡,甚至从山上走回家仍然没有因流血过多而死,令人惊叹不已。
这位李先生家住广州白云区同和镇东平村,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因为村里用水不便,所以他经常上山取水。2004年9月10日下午,他跟往常一样上山取水,这次他带着只有5岁大的女儿一同上山。上山、取水,都跟平常一样,没有丝毫异常。但就在他们下山时,李先生感到左胸一阵剧痛,既像针扎似的撕裂,又似铁棒猛击。
剧痛使他难以行动,在几经挣扎后,他躺倒在路上,眼看着鲜血从胸口流出。他下意识地用手捂住伤口,并在女儿的搀扶下,慢慢地挪回家。他不知道自己是多么幸运,居然在被子弹击中心脏后仍然活了下来,并且还步行了几公里。
回到家,李先生被亲朋好友送往医院救治。在当地医院做了胸部CT扫描,结果发现心脏部位有一金属异物。医生确定这是子弹弹头,当地医院没有能力做取弹手术,于是,李先生就转到南方医院。但是,南方医院的医生告诉他,如果动手术的话,会有很大的危险,因为子弹是在胸部,手术危险系数非常高。可是,李先生认为自己被子弹击中后没有立即死亡,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说明他命不该绝。于是,就不顾医院的劝阻,坚持取出子弹。最终,医院成功地完成了史无前例的心脏取弹手术,书写了医学界的一个奇迹。
李先生在被子弹莫名击中要害后,没有立即死亡。并且,子弹还被成功地从心脏中取出。这是巧合,还是命运?




子弹射进枪膛

这件巧合的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英国参加对德战争,英国与法国军队联合与德国在西线交战。俄国也从东线出兵,牵制了大量德国军队,导致德军只能跟英法对峙。双方在阵地战之外,经常爆发小规模的冲突。
为了防止士兵单独面对敌人,军队统帅要求士兵不得单独外出,尤其巡逻的时候,必须有战友陪同。这对没有战争欲望的士兵来说,是非常讨厌的规定,因为他们不想打仗,只想早些回家与家人团聚。英军二等兵史密斯就是其中一个。参战时,他刚刚结婚,还没来得及跟妻子度蜜月,就被紧急招进军队。他经常想念妻子,整日愁眉苦脸,闷闷不乐。但是作为一个军人,他也想有朝一日能功成名就,戴上勋章。
一天,史密斯随同战友去巡逻。一路上他们小心谨慎,生怕出现差池,因为前几天刚有战友在巡逻时碰到德军,结果全部牺牲。他们尽可能选择熟悉的路线,拉大队伍的距离,以免被同时歼灭。结果史密斯不小心与战友们走散了,他在黑夜里不停地摸索,可是怎么也找不到来时的路。
就在史密斯疲乏困顿的时候,他走到了一个陌生的村庄。这是一个非常偏僻的地方,很不容易找到。他决定先在村庄休息一晚,等天亮了再找路回去。正当他准备进村的时候,突然发现前面100米的地方有一个德国兵。他很害怕,想趴下隐藏起来,但是周围根本无法隐藏。于是史密斯决定打死他。他迅速把枪上好子弹,瞄准。
正当他要开枪的时候,突然一声枪响。原来,那个德国兵已经先开枪了。其实,在史密斯趴下的一瞬间,德国兵就已经发现他了。这个德国兵的枪法非常准。史密斯以为自己要死了,可是等了一会儿他并没有感觉身体上哪个部分有问题。史密斯低头一看,原来德国士兵射出的子弹正好射进了自己的步枪枪膛。真是巧合之至,史密斯一边感谢上帝,一边不动声色地用手枪瞄准德国士兵。那个德国士兵以为史密斯已经死了,就放松了警惕,结果被史密斯用手枪打死。
这个不可思议的意外救了史密斯的命。现在这支步枪还保存在英国美斯顿博物馆内。子弹射入枪膛的概率有多大?这难道不是巧合吗?




真实的想象

中国传统绘画主要是指水墨画,题材绝大部分是山水、动物、花鸟,极少以人物为题材。西方的油画则不同,它们主要是画人物,尤其经常涉及历史题材、故事题材。正是这种差异造成了下面这则故事的巧合。
公元12世纪的俄国还是个很小的城邦,它的领土只限于现在的莫斯科附近。彼得堡那时还是农村,而且人烟稀少,经常出现偷盗抢劫的案件。那里的人们在出门前都会锁好门窗,即使留孩子在家也会嘱咐他们不能随便开门。
一个名叫丽萨的小女孩是家中唯一的孩子,父母对她宠爱有加。父母很少让她独自一人出去。一天,丽萨的父母要出门买东西,就将丽萨一个人留在家里,临走再三嘱咐,无论什么人叫门都不能开。丽萨明白父母的意思,就老实地呆在家里一个人玩,但时间一长就开始无聊起来。
就在丽萨感觉无聊,想打开门找同伴玩的时候,传来了敲门声。由于父母再三警告,丽萨没有开门。可是敲门声却一直不断,并且越来越大。正当丽萨犹豫不决的时候,门外敲门的人竟然喊出了她的名字:“丽萨,我是你爸爸的朋友,找他有事,你开门吧。”一听这个陌生人竟然能叫出自己的名字,又是来找父亲的,她就走过去打开了门。
打开门,丽萨看到门外站着个完全陌生的人。来人告诉她,他是她父亲的朋友,经常见面,而且她的父亲经常跟他提起丽萨的名字。丽萨逐渐放松了警惕,然而就在她转身准备给客人倒水的一刹那,陌生人掏出斧子将丽萨砍死了。
陌生人杀死丽萨后,拿走了丽萨家中几乎所有值钱的东西,并打碎了拿不走的大件物品。当丽萨的父母回到家,发现这一切时,悲痛欲绝。夫妻二人怀着悲痛的心情将丽萨埋葬,并向亲朋好友报丧。
他们的一个画家朋友波耶听说此事后,非常气愤,怒火中烧。于是,就以这个悲剧为题材,画了一幅油画,将故事的整个经过浓缩于画中,并且虚构了一个逃跑中的凶手图像。几个月以后,波耶在彼得堡举办个人画展,展品中就有这幅油画。在开展的当天,有人在人群中尖叫倒地,浑身发抖。巡逻的警察将他救起,并询问缘由。当看到他目光闪烁,敷衍其词时,产生了怀疑,立即对他进行审查,结果发现这个人与油画中的凶手极其相似。原来,画家波耶虚构的凶手正是他。凶手在看到自己的面相出现在描绘丽萨死亡的画作中时,受到了惊吓,露出了马脚。
一个虚构的凶手竟然存在于芸芸众生之中,而且恰好被他自己看到。这是上帝在帮助可怜的丽萨吗?这种种的巧合,该如何解释呢?




预先知道的事故

报警电话已经成为人们遭遇灾难时首先想到的电话,一般情况下只有事故发生之后才能打,而且打电话的人要对自己所说的话的真实性负责。
巧合的事情也出现在报警的过程中,比如发生在美国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市的一次巧合事件。里土满市相对于洛杉矶、旧金山而言非常小,所以警察也不如大城市的警察繁忙,但警察局里守候报警电话的警员一点也不敢马虎。一天清晨,报警电话突然响了起来,似乎非常急迫。电话的另一端听起来像是位年轻的女子,她焦急地告诉警察,马克德纳尔德衔的铁道需要一部救护车。那里发生了火车撞击卡车的事故,卡车司机受了重伤,生命危在旦夕。
警察丝毫不敢怠慢,立即要求警车和救护车出动。两部车在短短一分钟内就准备就绪,随后立刻赶往事故现场。他们一路开着警笛,从最近、最清闲的街道赶去,一路没有任何停留。然而,当警车和救护车相继赶到马克德纳尔德衔的铁道口时,那里一片寂静,附近的居民都还在沉睡中。根本没有发生车祸,火车还在远远地开来,距离铁道口还有很长距离,而且附近根本没有卡车。哪里有什么火车撞到卡车,司机重伤之类的。警察们有点气愤,认为他们被耍了。
正当他们准备赶回去,寻找搞恶作剧的人的时候,远处的火车呼啸而来。这时,巧合的事情发生了,在铁道口突然出现了一辆大卡车。它准备横穿铁路,可是却卡在了铁轨上。轰鸣声中,火车风驰电掣地朝铁道口直驶而来,直接撞在了卡车上。
后果可想而知:大卡车被撞得不成形状,直接飞出铁道;卡车司机被拖出驾驶室的时候,浑身血肉模糊,已经奄奄一息了。至此,警察们眼前发生的事和刚刚电话里说的居然一模一样!如此巧合的事,让几分钟前还在愤愤不满的警察们,个个目瞪口呆。难道有人未卜先知?如果不是亲眼看到这一切,谁又能相信呢?
身受重伤的司机幸运地碰到了救护车,在经过紧急抢救后被送往附近医院。虽然身受重伤,失血严重,但由于抢救及时,幸运地保住了性命。医院的医生告诉警察,实在是太及时了,如果再晚到十分钟,就不可能救活司机了。
事后,警察尽最大努力寻找那个打电话报警的年轻女子,然而根本没法找到。




枪口下的幸运

枪是现代武器中最常见的一种,许多绝望的人往往都选择用枪来结束自己的生命。然而,却有这样一个人,他在生活无望的时候用枪自杀,不但没有杀死自己,反而治好了自己的精神病。
这个故事发生在瑞典,故事的主人公是二十多岁的青年亨利?芬克。他在十岁的时候因为受到惊吓,患上精神病。此后,行为怪异,基本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且,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