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宫廷往事:大明三百年(下) >

第46章

帝国宫廷往事:大明三百年(下)-第46章

小说: 帝国宫廷往事:大明三百年(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浩浩神州,江河涌流永。
  莽莽华夏,天下几兴亡;
  绵绵千秋,炎黄一脉长。
  第十八章  波澜壮阔大明三百年
  崇祯帝中了满人的反间计,惨烈烈地凌迟了大将军袁崇焕……
  日夜为国事劳瘁的崇祯帝幸而有一个善解人意的田贵妃,于是得宠的田贵妃之父亲田宏遇也在朝中备受巴结。他的爱妾歌妓陈圆圆与少年登科的吴三桂两情相悦,不想被田宏遇偶然地撞破了奸情。但这个时候满洲兵寇边急迫,而李自成与张献忠又内犹剧烈;为了吴三桂能为国效力,他忍痛割爱,不想适得其反,吴三桂缠绵情长英雄志短,整天与陈圆圆纵情声色,反倒贻误了国事……
  洪承畴是位难得的军事高手,为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封赏。被调度有方的洪承畴杀得落花流水的满兵,用了卑鄙的美人计,将洪承畴骗入了敌营……
    ■ 人食人
  张献忠在四川疯狂屠戳,而李自成在陕西也是任意劫掠。洪承畴击战高迎详和李自成,大战于渭南、临潼间,李自成大败东走,高迎祥亦屡败。时已崇祯九年,是年满洲太宗平定察哈尔部,收复内蒙古属境,获得元朝遗下的传国玺,遂自称为帝,易国号为大清。
  陕抚孙传庭领铁骑剿贼。闯王高迎祥大败,被孙传庭围住,高迎祥突围不出,与伪都督刘哲一起被擒,解往京师后,被下旨磔死。自高迎祥死后,李自成就成了闯王,退守陕北,据万山丛中,依险自固。孙传庭因地势不熟,不敢轻进。
  李自成便率了部属,和新来相附的紫金梁、扫地王等,进扑西乡。西乡令尹伍应元守御有方,让李自成军士死伤数百,大败溃散。于是牛金星给怒不可遏的李自成献计,因为西乡东首正临石河江,将石河江上流堵住,灌水进城。
  于是石河江上湍急的水势就被李自成弄成了狂泻进西乡城,霎时西乡城内哭声大震,落水死的不计其数。尹应元在城上望见,知道大势已去,就往北叩了个头,然后自刎在城墙边。
  李自成人马进城后,一面放了河水,一面下令屠城。唯年少美貌的妇人不杀戮,由自成亲选了美女四十名,余下的都赏给了部下将士,是日军中大吹大擂,欢饮得胜酒。大家正吃得高兴,猛听得城外喊声大震,左右报孙传庭率兵追来了。
  李自成立刻大惊,慌忙起身离席,飞身上了秃鞍马,往北而逃。而城中百姓努力接应城外的官兵,孙传庭轻易地打开西门,大军一拥而入,闯兵纷纷溃散。
   。 想看书来

第十章  内忧四起(10)
李自成等终于逃到可以喘息一下后,收点损失惨重的败兵残马,这时他的探马来报,方才攻城的官兵,不过两千多人马,由游击周顺源统带,并非孙传庭亲至。李自成听了,不禁顿足叹道:“咱们上大当了!”忙传报事的人,却早不知去向了,原来是官军中的奸细假扮的,故意借孙传庭之威名,煽乱了李自成的军心,官兵好乘势攻城;果然把李自成吓得逃走不迭。惭愧得要死的李自成就要赌气回去攻城,还是牛金星劝住了,于是李自成下令进取山西。
  这时的山西,正值连岁大旱,民不聊生,略具勇力的早已投身绿林,残弱的无所得食,就去掘些树皮草根充饥。到了连树皮草根也吃完了,就只得以人为粮,先食子女,再食妻子,自己家里的吃完了,就往外面去抢食。见有人在杀了女儿,就凶横地上前去,割了一条腿就走。那杀女儿的人气急来追,抢腿的人已逃得远远的了;追赶不上只好回去,哪晓得家中杀倒在地上的女儿,早被人偷割了个精光。
  那人气得眼睛发黑,提起刀来,才要待自刎,猛听得背后有人说:“你既不想活,何不送给我充充饥?”话犹未了,上前来扳住那人的臂膊,一把夺下他手中的刀,咔嚓一下就砍下来一只手臂,飞也似的逃去了。那人痛倒在地,正在惨号,就有邻人走来,二话不说,斩了那人的一只左腿,就回家去煮食了。待到斩腿的邻人再要来斩时,那人已被别人斩得只剩一个头颅。
  那邻人连忙捧起头颅,正美滋滋想着,就这个头,也可以当得一两餐。不想背后却猛飞过一把刀来,把邻人的左手和他捧着的头颅一并砍下来,提着大踏步走了。那邻人不敢去追,否则他就要成俎上的脔肉了。
  饥荒到如此地步的山西是李自成兵马进入最容易的地方,真好似入了无人之境,不要说连一个官兵也没碰见,就是百姓也找不见一个,满城中尸首满堆道左,十室九空,到处都是粼粼白骨。李自出了山西,由河南辗转到了江南,直趋六安,又从六安再攻入凤阳,沿途放火,焚毁市廛和民舍,同时最不忘又把凤阳所葬的皇陵,在一次劫难中幸免的,如今也一并焚去。
    ■ 李自成奸尸
  李自成听说凤阳多唐宋古墓,墓中大都有金珠珠贝等昂贵的殉葬品物;于是下令凡山麓草地树木荫茂的地方,不论新旧遗冢,一概发掘。兵士在郊外掘着一处古墓,棺木异常的长大,棺中有玉鼎玉碗之类的,尽是秦汉时的玉器。
  那天在凤阳的城郭东墙下,闯兵又掘到了一个地穴,四周用白石砌成墙壁,探首下去,隐隐尚有火光。兵士不敢下去,李自成亲往看视了一会,对兵士们说道:“这是从前王侯或帝王的古墓,其中定有宝物,谁敢下去,每人赏五百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兵士们燃起火把,一声大喊就纷纷走入穴中。过了半晌,一个兵丁上来禀报:“穴内有两扇石门,紧紧地闭着,推也推不开。”李自成就令多下去兵丁,拿着石锤铁耙等猛攻硬打石门。
  结果随着轰然地一响,石门开处,里面万弩齐发,兵丁被射倒的不少。剩下的兵士持蛮牌进去,见石门正中是一所大殿,建造得画栋雕梁,十分精致。大殿的佛龛内,坐着一个檀木雕就的女神,望上去眉目如生,栩栩欲活。
  转过了佛龛,后面又有一重石门,却是半开半闭的。才待要推石门进去,猛听得砉的一响,十几把锋利的快刀齐齐地劈了下来。兵士们虽然躲得快,但还是有两个人已被截做四段了。
  这时李自成同牛金星等也亲自走进石穴来,他吩咐兵丁,用铁棍架住了门上的铁板,那飞刀就不能下来了。众人走进殿后,见是一并排的五间平房,屋顶上接着一盏大灯,火光尚闪闪不绝。那灯底通着下边的油缸,缸有七八石大,三缸以竹筒连绾着,缸中的油点去一半多了。
  那五间平房的后面,还有一间精室,兵士们推门进内,却并无机械设置,室内但觉阴气森森,寒冷逼人,犹如严冬。四周所陈设的是石凳、石榻、茶灶、药炉,正中一座石台,石台之后是用白石凿成的一座莲花台。台旁雕栏石柱,龙凤飞蟠,雕琢得异常工细。莲瓣的顶上,架着雕龙纹的石棺,长约丈余,宽大逾于寻常。
   。 想看书来

第十章  内忧四起(11)
李自成在石室内浏览了一周,就命兵士抬下那口石棺来,直抬到石室的外面。兵士们锄的锄、锹的锹,一顿乱打,火星四迸,石棺却分毫未动。李自成不禁非常诧异,就在石棺的四周细细察看,见棺盖的沿上,凿着两个石筍,两边镶合拢来,似石锁般扣住。李自成沉思了半晌,有所悟地把锄头轻轻地向石筍上一点,啪地响了一声,石棺盖就漏出一条缝来,兵士们再并力向前将石棺的盖儿抬了去,里面就显出一口铜棺,沿棺四周都铺着水银,那铜棺已被水银逼成了铜绿色。
  李自成又命将铜棺打开来时,众人不觉都吃了一惊。原来棺内卧着一个鲜衣浓妆的女尸,她头戴紫金凤冠,身披绣龙锦袍,肩垂流苏、罗裙鸾带,俨然一个皇后打扮。面目娇艳如生,一双盈盈的秋水半睁关闭,尚含笑嫣然,万种妩媚,完全是一个月貌花容可拥入怀的美人。李自成有生以来,从未见过这样的佳丽,呆立了好一会儿说不出话来。
  他的兵丁们则忙着夺取棺内的金珠玉器,就中有一对白玉琢的狮子,光洁晶莹,白腻如脂,大约是最贵重的殉葬品了。兵士们你争我夺,一只玉狮就在争夺中堕落地上,跌去了一个尾巴。李自成被他们的闹声惊觉过来,就令兵士们将女尸抬往城内署中。
  李自成回到署内,命小兵将女尸抬进他的内室榻上,同时命厨役摆起筵宴,一个人独酌独饮。他喝一杯酒,就向那艳丽的女尸瞧上一下,越看越爱,越喝也越起劲。数十大觥后,酒意醺醺的李自成走到榻前,把艳尸身上的绣衣罗裙,慢慢地解去,露出雪也似的一身玉肤。手触其上,细腻柔滑,所惜的就是少了一口气息,玉体冷冰冰的。李自成抚摩玩弄到了情不自禁,就把艳尸一搂,生死异途,做了一出风流放荡事。
  在他狂荡的发泄中,因为受到揉弄撞击,艳尸的面容也在震荡中,让李自成忽然看见了女尸口中,微微露出一缕金线来,李自成不知就理,伸手把金线一牵,竟牵出一颗精圆莹洁光润的明珠,约有龙眼般大小,光彩灿烂,不用说,定是稀世奇珍了。李自成于是一边拿在手里把玩,一边仍在狂荡。却猛见那女尸的玉容骤然变易了颜色,由白嫩转枯黄,眨眼间枯黄又变成了暗紫,莹洁滑腻的一身雪白玉肤也变成了黯黑色;而口角眼鼻,则开始向外流着淡紫色的血水。李自成正在吃惊,一只手还握着女尸的玉腕也随之应手脱下。霎时间一个艳丽如生的香躯,就腐溃得不成样子。
  李自成正目瞪口呆,恰好牛金星进来白事,他只好披衣下榻。牛金星认出那颗明珠正是夜明珠,乃无价之宝,并且他进一步解释了女尸不腐的原因,就是因为珍珠的效力,虽千百年亦可使死尸不腐。至于这具艳尸,却不能断定是哪一代的皇后。
  李自成懊悔不迭,唤两名小兵将腐烂的尸体收拾起来,仍置于铜棺内,埋入石窟,石窟上还立了一块石碑,至今尚犹存。
    ■ 袁崇焕遭凌迟
  督师袁崇焕正组织边地戍卫,以备满兵入寇。哪知毛文龙部下的勇将孔有德和耿仲明因为替被冤杀的毛文龙抱不平,就暗通了满人,引满兵入龙井关,从大安口直达遵化州。
  警报到了京师,崇祯帝大惊忙召周道登、徐光启、梁鸿训、成基等大臣商议。大家都主张诏颁前尚书孙承宗为督师,不想孙承宗刚入朝,遵化州失守的警报就又到了,于是新升兵部尚书兼中极殿大学士的孙承宗带兵飞奔出京。到了通州后,孙承宗亲自挑选精壮,整备糈饷,和当地兵领解经传、杨国栋等协力守御,果然把一座通州城守得十分巩固。可这时召集边兵入卫京师的诏书已到了各处,督师袁崇焕等统了大兵,纷纷勤王。
  满洲的太宗皇帝迭破了蓟州、顺义等地,警耗雪片般飞来,京师风声鹤唳,人心惶惶不安,崇祯帝愁眉深锁彻夜不眠。正在焦急万分,忽然满洲兵星夜偃旗息鼓地退去了。原来满洲的太宗皇帝见明朝势力尚盛,又见大兵云集,就是夺了京师,也是四面受敌,于是在蓟州、顺义各地,纵兵大掠狂夺了三四日,就满载自归了。
  

第十章  内忧四起(12)
满兵退去,京都就此解严。袁崇焕便驻兵城外,自己一人入觐崇祯帝,崇祯帝慰勉了几句。到了次日,袁崇焕正要准备率兵回边,突然上谕下来,召他谨身殿见驾。袁崇焕忙进朝,山呼礼毕,崇祯帝忽地勃然变色道:“朕待你不薄,你为什么私通满洲仇敌?”
  袁崇焕正欲剖辩,崇祯帝早掷下一封书来,他拾起一瞧,顿时惊得目瞪口呆。崇祯帝早叱令锦衣卫缚住了目瞪口呆的袁崇焕,羁禁狱中,候旨定罪。
  崇祯帝做梦也没想他这样的做法恰好堕入了满洲太宗的反间计。他们写好了两封秘密书信,暗投于明京德胜门外及永定门外。可巧被太监拾得,呈与崇祯帝。崇祯帝折书一阅,见第一行即列着“满洲国主遗书袁督师麾下”字样,可看到后文,无非是两下和议,偏又写得模模糊糊,隐隐约约,在可解不可解之间。
  崇祯帝再三复阅,越看越觉动疑,恰这时又有被敌擒去的暗下里被满人贿通了的杨太监以私下逃回来之名,入谒崇祯帝,报称:“督师袁崇焕已与满人潜订和约,将为城下盟了。”看崇祯帝沉着脸质问他可真吗,杨太监就以袁崇焕擅杀毛文龙的事实来证实袁崇焕的目的就是为了议和。于是崇祯帝忍无可忍,就把袁崇焕下了大狱。
  大学士温体仁、侍郎成基等慌忙入宫,叩求怀宗慎重,怀宗却怒道:“慎重二字,就是因循的别名,有损无益。”成基又叩头道:“兵临城下,非他时可比,乞陛下三思后行!”崇祯帝不待他说毕,就拂袖入内。成基撞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