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四人帮"兴亡 >

第44章

"四人帮"兴亡-第44章

小说: "四人帮"兴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10节:〃文官〃要夺华国锋的权(36)         

  当王洪文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形成〃四人帮〃,上海民兵便成了〃四人帮〃的帮派武装。   

  1974年3月20日,王秀珍进京,在王洪文那里住了四天。   

  王洪文跟王秀珍谈起了上海民兵。王洪文说:〃上海民兵是我和张春桥搞起来的。上海民兵是新生事物,是两条路线斗争的产物,是有战斗力的,你们要抓好。今后打仗要靠这支队伍。军队有问题,路线不端正,是靠不住的。〃   

  王洪文提醒王秀珍:〃上海民兵指挥部这个班子要配备好,要把工会常委多派进去。〃   

  那时的上海市总工会脱胎于〃工总司〃。上海市总工会的常委,大都是〃工总司〃常委,是王洪文的〃小兄弟〃。   

  王洪文还对王秀珍说起他的〃雄心壮志〃:   

  〃我要搞全国民兵总司令部,我亲自抓,把周宏宝调到全国民兵总司令部,打起仗来依靠群众。〃   

  幸亏毛泽东否定了王洪文关于成立全国民兵总司令部的计划,使这支全国性的〃第二武装〃未能拉起来,使中国避免了一场全国性的内战。   

  1975年夏秋,当王洪文在北京郁郁不得志,溜到上海〃调查研究〃的时候,他越发觉得手中一定要有一支〃第二武装〃。   

  9月18日下午,王洪文以〃上海民兵创始人〃的身份,在马天水、徐景贤、王秀珍陪同下,在上海锦江饭店小礼堂接见了上海民兵指挥部领导小组全体成员。王洪文发表了杀气腾腾的讲话。   

  以下是根据当时记录摘引的王洪文的原话:   

  群众对三位一体反映怎么样?能不能设法抓一个区总结一下,这样有利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为什么不能结合起来,主要是消防和治保,民兵没有多大问题,这个问题阻力好大呀!因为是我提出来的,有人不满意也不敢反,上海认识上也有阻力,其实有什么不方便。   

  有一点同志们要清醒,关于上海民兵是经过斗争的,今后还是有斗争的。我们要谦虚谨慎,不要翘尾巴,特别是以后是不是站得住,同志们要注意,你们要做点思想准备,人家一巴掌打过来,看我们是否站得住。实践上都能站得住脚,将来就驳不倒。如我们在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站得住脚了,我也可以说话了。有些材料是有说服力的,如三位一体,民兵抓阶级斗争,这些都要很好的总结。   

  上海这个地方要立足于自己。关于一三○炮的问题,过去我和春桥同志商量过,还是要靠自己造,现在看来新八五站住脚了!比一○○的性能好。而且轻了三吨,我最欣赏的新八五是自行设计,自己制造的,比一○○优越得多。   

  上海民兵指挥部,要搞个编制,把武装部的人要考虑进去。如果上海民兵指挥部拆了,你武装部要把全部工作给我抓起来,你抓得起来?我不相信你抓得好!没有阻力不可能,就是有人把这个机构改过去了,我二十年后还是要改过来。只要我不打倒,我不死,我还是要把它改过来。现在有人总是觉得过去的东西顺手,方便,还有人说民兵抓阶级斗争不正规化,还有人骂我们,上海搞第二武装集团。什么正规化呢,要服从阶级斗争的需要,要服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反正我知道一点。   

  已经有人点明〃上海搞第二武装集团〃,王洪文仍毫不在乎,仍要坚持干到底。   

  王洪文回到北京以后,中国的政局愈加动荡。一场大拼搏,眼看着已经无法避免。   

  目前,当当网、卓越网、北发网有售   

  发行热线:010…653695276536952965369509   

  邮购热线:010…65369530    

  上海一片刀光剑影   

  1976年4月8日凌晨,酣梦正香的王秀珍,被电话铃声吵醒。   

  抓过电话耳机一听,她睡意顿消。从耳机里,传出王洪文那熟悉的声音:〃秀珍吗,有一件紧急的事情要告诉你。〃   

  王秀珍连忙问:〃什么事?〃   

  王洪文说道:〃天安门事件,总算过去。不过,这一次暴露了北京工人民兵的大问题,简直是〃豆腐兵〃,连对付学生都感到吃力。这使我想到了上海民兵,一定要抓紧训练,提高应急能力,决不能像北京民兵那样!一定要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行,行。你放心,我马上向上海民兵指挥部传达你的指示。〃王秀珍连声答应。   

  〃注意保密,不要给人家抓住把柄!〃王洪文又叮嘱了一句。   

  从电话耳机里传出的王洪文的〃指示〃,像槌子一样敲响了王秀珍这面锣。   

  翌日清早,王秀珍那喇叭般的嗓子,在上海市民兵指挥部响了起来。   

  上海民兵指挥部负责人施尚英马上落实、贯彻〃王副主席指示〃。他们制订了代号为〃反击一号〃、〃反击二号〃、〃反击三号〃三个作战方案,以应付突然发生的不同事态。         

▲虹桥▲书吧▲。  

第111节:〃文官〃要夺华国锋的权(37)         

  上海民兵变得忙碌起来。首先是〃政治挂帅〃,学习上海民兵指挥部印发的《民兵宣传教育》材料。那材料中,已经非常清楚地点出〃要随时准备粉碎〃〃武装暴乱〃。   

  〃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由于党内走资派比社会上的资产阶级危险得多,所以我们民兵的主攻方向应该革党内走资派的命,这是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规律所决定的。   

  〃把同党内资产阶级斗争作为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民兵继续革命的重要任务,不停顿地进行战斗。   

  〃要搞清楚民兵与党内资产阶级斗,既要认真对付他们搞〃和平演变〃,又要随时准备粉碎他们的武装暴乱。〃   

  民兵们经过〃学习〃,明确了民兵主要任务便是与〃走资派〃斗。   

  一支摩托化的民兵部队,即将举行演习。王秀珍为他们进行〃战前动员〃。   

  她的话,比《民兵宣传教育》材料更加无遮无拦:   

  〃现在形势复杂,斗争是长期的,今后会更复杂、更激烈。   

  〃我们要有出现反复的思想准备,无非是杀头坐牢,杀了头不过碗大的疤。   

  〃我们要豁出命来干,不能做投降派,不当叛徒,要干到底!   

  〃部队靠不住,要准备打仗,内战外战一起打!〃   

  王秀珍传达了王洪文的话:   

  〃谁搞修正主义,就造谁的反!〃   

  1976年6月,关于毛泽东主席病重的通知已由中共中央通知各省市党组织负责人。上海的民兵更加抓紧了训练,随时准备〃造修正主义的反〃。   

  如马天水所供认:   

  〃1976年6月27日,(上海)民兵指挥部送来一份发枪报告,7月3日我就批复同意都发下去,到8月10号我要民兵指挥部汇报时,他们提出发枪报告还未批下来,我才知道办公室压了下来。当时我把办公室有关同志找来大批了一顿。立刻批了〃立即发〃三个字。   

  〃为什么这样急于发枪?当时正是毛主席病重时期,担心发生内战,要赶快加强民兵这支力量。同时这也和在8月10日我和徐、王和丁盛谈话有关系。丁盛谈话也谈了打内战问题。……〃   

  《关于上海民兵装备十年规划设想意见的报告》,也急急地送到王洪文手中……   

  市委、市革委会:   

  根据市委领导关于装备民兵五十万件武器和总部民兵装备要搞十年规划的要求,加强以产业工人为主体的民兵建设,市现有二百六十万民兵,规划五十万件武器。   

  全市装备民兵十个高炮师。一百八十五个高机连,三个地炮师,一个一三○火箭团,一个水陆坦克师,三十六个武装基干团,五百十八个武装基干连,四千二百十二个武装基干排,一个摩托团,一个通信团,共装备民兵六十五万人……   

  上海民兵指挥部   

  上海,江青称之为〃基地〃的上海,已经是磨刀之声可闻。   

  上海,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苦心经营了十年的上海,在准备作最后的搏击。   

  目前,当当网、卓越网、北发网有售   

  发行热线:010…653695276536952965369509   

  邮购热线:010…65369530    

  毛泽东在重病中吩咐后事   

  虽说毛泽东已经明确指定华国锋为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但王洪文并不把华国锋放在眼里。在他看来,华国锋倘若作为对手,远不及邓小平厉害。   

  1976年7月,王洪文又叮嘱他的秘书萧木,为他起草〃全面〃的讲话提纲。   

  半年前,王洪文在周恩来去世后,以为自己会主持中央工作,要秘书萧木起草〃全面〃的讲话提纲,弄得萧木连春节也没有休息。   

  这一回,王洪文又要萧木〃辛苦〃一番了。那是他与江青、张春桥、姚文元商量过内容的,因为他是副主席,就由他出面草拟。   

  这个〃全面〃的讲话提纲与上一次一样,被打进了冷宫……因为他并没有能够挤掉华国锋。不过,那草稿的〃全面〃的口气,却清楚地反映心中的企望。   

  现据原文,摘引于下:   

  (一)积极创造条件,区别不同情况,建立和完善老中青三结合。一种是较好的,只需在斗争中逐步完善即可,不必把组织问题作为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去搞。一种是需要作些充实、调整的,主要依靠省委自己去搞。再一种是一、二、三把手都问题较多,群众已不大那么信任,需要中央直接去帮一手的。   

  (二)国务院各部的问题,这次铁道部让万里同志不管事,专心检查自己问题,又调了两个青年干部去当核心小组副组长运动有了生气,看来是得人心的。这个经验需要总结,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其他各部,也要积极创造条件,有领导地逐步参照解决。这些部自建立以来,大多没有好好触动过。现在的情况是下面变了,上面不变或有变也不大,矛盾越来越尖锐。趁这个机会变一下,广大基层干部、群众是高兴的。         

虫工木桥◇。◇欢◇迎访◇问◇  

第112节:〃文官〃要夺华国锋的权(38)         

  (三)军队问题,基层是好的,主要问题在上面。比较起来,总参的事情更紧迫些。   

  王洪文除了以这样〃全面〃的口气准备好讲话提纲之外,还叮嘱萧木写了一封致毛泽东主席的信。   

  据萧木回忆,王洪文在给毛泽东写信时,是这样吩咐他起草的:   

  〃他对我说,毛主席最近指示〃国内问题要注意〃。我看国内问题还是要批邓。全国运动有几种情况,一种搞得好的,一种比较一般,还有一种是问题比较多的。这后面两种,占全国多数,都需要解决领导班子问题,特别是第三种不解决不行。国务院有些部,军委有些部门,也是这样。解决的办法要像有的部已经做的那样把主要领导干部换掉。他要我根据他的这些话整理一封给毛主席的信。我整理了去送给他,他准备修改、重抄,并说有机会要送毛主席看。……〃   

  王洪文还没有来得及把信交给毛泽东,毛泽东已无法视事。   

  〃文革〃中,贴遍中国大地的〃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大字标语和响彻云霄的〃毛主席万岁〃呼喊声,也无法使毛泽东永生。   

  按照大自然的规律,年迈的毛泽东还是一步步接近他人生的终点。   

  毛泽东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周恩来去世时,毛泽东便叹道,〃我也走不动了!〃他无法去出席周恩来的追悼会。   

  1976年2月下旬,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和夫人访华。毛泽东在病中会见了这位打开中美关系大门的老朋友。   

  尼克松在回忆录中写道:   

  1976年我再度到中国访问时,毛泽东的健康状况已严重恶化了。他的话语听起来像是一些单音组成的嘟哝声。但是,他的思想依然那样敏捷、深邃。我说的话他全能听懂,但当他想回答时,就说不出话来了,他以为翻译听不懂他的话,就不耐烦的抓起笔记本,写出他的论点。看到他的这种情况,我感到十分难受。无论别人怎样看待他,谁也不能否认他已经战斗到最后一息了。   

  由于帕金森氏病的侵袭,毛泽东的行动当时已很困难。他不再是体魄健壮的人了。这位八十二岁(引者注:应为八十三岁)的、步履蹒跚的农民,现在变成了一个拖着步子的老人。毛泽东像晚年的丘吉尔那样,仍旧非常自尊。我们谈话结束时,他的秘书们把他从椅子上扶起来,让他和我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