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四人帮"兴亡 >

第30章

"四人帮"兴亡-第30章

小说: "四人帮"兴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文化大革命有两种态度,一是不满意,二是要算账,算文化大革命的账。〃毛泽东的这番话,针对邓小平以及支持邓小平的一批老干部。   

  听到这番〃好消息〃,王洪文在上海坐不住了。本来,按照毛泽东的规定,一年的三分之一搞调查研究,他照理应在上海住四个月。王洪文等不得在上海住满四个月,急于要回北京……〃四人帮〃要对邓小平进行〃反击〃了。         

BOOK。▲虹桥▲书吧▲  

第76节:〃文官〃要夺华国锋的权(2)         

  听说丈夫要走,崔根娣忧心忡忡。在丈夫当上上海市委副书记之后,她已明显地感到夫妻之间的差距拉大了。丈夫当上中共中央副主席,文化粗浅的她更感到差距越发增大。尤其是丈夫到了北京,她孤零零地住在康平路深院之中,她又不擅长交际,在夫人群中显得格外不合拍。她很想回娘家去住,依然生活在往昔的工人姐妹之中,可是她已成了副主席夫人,怎能再住到拥挤不堪的工人宿舍,何况她的安全怎能得到保障……她已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女人。   

  她也曾去北京探亲,住在钓鱼台。丈夫已身居要职,白天睡大觉,夜里倒要外出,她几乎无法适应这种颠倒了的作息时间。丈夫开口闭口政治,她很难插嘴。她索然无味地住着,最终还是提早回上海了。   

  这次丈夫回上海〃调查研究〃,她显得很开心。丈夫不那么忙了,吃、喝、玩、乐,很清闲,她总算与丈夫过着团聚的日子。   

  可是,丈夫又要去北京了。他说走就走,她无法阻拦。   

  她已经明显感到,丈夫常常唉声叹气。特别是在他酒醉之后,满腹牢骚夺口而出,连毛泽东也挨他诅咒。看得出,他当这个副主席,并不得意,仿佛随时都可能高高地、重重地摔下来。   

  丈夫走了。   

  她,只好又开始孤寂的生活。她怀念着当年作为普通工人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而那样的生活已经离得很远很远。   

  许多女人对她投来羡慕的目光,因为在她们看来,副主席的夫人简直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难以够着。几乎很少有人知道她内心的痛楚。   

  其实,自从〃造反〃以来,王洪文也没有过过一天真正称得上幸福的日子。他同样是在提心吊胆之中度过那一天又一天。   

  目前,当当网、卓越网、北发网有售   

  发行热线:010…653695276536952965369509   

  邮购热线:010…65369530    

  周恩来之逝使〃四人帮〃狂喜   

  王洪文飞回钓鱼台,确实正是时候:邓小平正在受到〃四人帮〃的猛烈攻击,处境维艰,而作为邓小平的坚强支柱的周恩来,已病入膏盲。   

  周恩来如同风中残烛。毛泽东也已病情日重。〃接班人〃之争,日趋激烈。   

  1975年3月20日,周恩来在致毛泽东的信中,详细谈及了四届人大以后他的不断加重的病况:   

  〃今年开会(引者注……指四届人大)后,大便中潜血每天都有,大便也不畅通。因此利用3月间隙,进行食钡检查,始发现大肠内接近肝部分有一肿瘤,类似核桃大,食物成便经此肿瘤处蠕动甚慢,通过亦窄。若此肿瘤发展,可堵塞肠道。灌钡至横结肠,在肿瘤下,抽出钡液无血;灌钡至升结肠,在肿瘤上抽不出钡液,待与大便齐出有血。在食钡检查时,食道、胃和十二指肠、空肠、小肠均无病变,更无肿瘤。而这一大肠内的肿瘤位置,正好就是四十年前我在沙窝会议(引者注……指1935年8月在四川省毛儿盖附近的沙窝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后得的肝脓疡病在那里穿肠成便治好的,也正是主席领导我们通过草地北上而活到现在的。由于病有内因,一说即明。好了的疮疤,现在生出了肿瘤,不管它良性还是恶性,除了开刀取出外,别无其它治疗方法。政治局常委四同志(王、叶、邓、张……周恩来原注)已听取了医疗组汇报,看了爱克斯光照片和录相电视,同意施行开刀手术,并将报请主席批准。〃   

  作为〃王、叶、邓、张〃的〃王〃,王洪文是很清楚周恩来的病况的,知道他来日已不多。〃张〃……张春桥,心里也很明白。   

  张春桥早就死死盯住国务院总理这个位子,他把第一副总理邓小平看成了势不两立的对手。他只有打倒邓小平,才能在周恩来去世之后,成为国务院新总理。   

  王洪文也把邓小平看作眼中钉。因为原本是他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正是邓小平取代了他。   

  1975年9月7日,周恩来强支病体,在北京医院会见罗马尼亚党中央书记伊利那·维尔德茨所率领的罗马尼亚党政代表团……这是周恩来一生最后一次会见外宾。   

  周恩来说,声调变得激昂起来:〃维尔德茨同志,请你转告齐奥塞斯库同志,经过半个多世纪毛泽东思想培育的中国共产党,是有许多有才干、有能力的领导人的。现在,副总理已经全面负起责任来了。〃   

  这时,在旁陪同的一位领导同志对周恩来的话加以解释说:〃他所说的副总理,就   

  是指邓小平同志。〃   

  周恩来点了点头,说道:〃具有五十五年光荣历史的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的!〃   

  就在周恩来最后一次会见外宾之后不久,9月20日,他已病危,被推进手术室。   

  12月1日至5日,美国总统福特应周恩来之邀,访问中国。如此重要的外事活动,不见周恩来露面,这表明周恩来气息奄奄。         

※虹※桥※书※吧※BOOK。  

第77节:〃文官〃要夺华国锋的权(3)         

  接班之争已经白热化。   

  王洪文猛烈地攻击邓小平道:〃邓小平是还乡团的总团长,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是还乡团的分团长……〃   

  〃四人帮〃已在着手发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了。   

  风紧浪急,中国进入了动荡的时刻。   

  自1975年6月1日起住院至去世,周恩来共经受了大小手术十四次,其中大手术六次,输血输液达一百多次。然而,在这样巨创病痛的日子里,周恩来仍以惊人的毅力工作着:   

  同中央负责人谈话一百六十一次;   

  与中央部门及有关方面负责人谈话五十五次;   

  接见外宾六十三次;   

  接见外宾前后跟陪同人员谈话十七次;   

  在医院里召开会议二十次;   

  离开医院出席会议二十次;   

  外出看望别人或与人谈话七次。   

  1976年1月8日上午九时五十七分,周恩来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这位七十八岁的当代伟人的辞世,像地震一样震撼着中国,震撼着世界。   

  据当时正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张玉凤回忆:   

  〃上午十时,毛泽东正侧卧在病床上,让工作人员给他念文件。昨夜他几乎彻夜未眠。负责毛泽东身旁工作的张耀祠匆匆忙忙走进毛泽东卧室,他带来的是周恩来逝世的噩耗。   

  〃屋里沉寂得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毛泽东只点点头,一言未发。对于他来说,周恩来逝世,早已是预料之中的事了。几年来,从医生一次又一次的诊断报告中,他已预感到不妙。此时无声胜有声!〃   

  张耀祠也对笔者回忆说:   

  〃总理去世的消息,是我向主席报告的。主席听后,很久很久没有说一句话。等了许久,我见主席轻轻地朝我挥一挥手,赶紧退了出去……〃   

  周恩来之死,使江青陷于狂喜之中,她的最大的政敌终于画上了生命的句号。她笑道:〃死了,我还要和你们争到底!〃   

  江青嘱令姚文元,控制全国报纸,压缩关于悼念周恩来的报道。   

  1976年1月15日下午三时,周恩来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大会由中共中央副主席王洪文主持。   

  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向成排的话筒,含泪致悼词,对周恩来的一生作了正确、全面、深刻的评价。   

  周恩来去世才五天,2月13日,《光明日报》头版刊出〃高路〃(即梁效)的《孔丘之忧》一文,用刻毒的字句,讽刺人们对周恩来去世的哀悼:   

  〃让旧制度的〃哭丧妇〃抱着孔丘的骷髅去忧心如焚,呼天号地吧。〃   

  周恩来尸骨未寒,王洪文对他的秘书萧木发出〃指示〃:〃我应当有一个讲话。〃   

  王洪文怎么忽然要秘书替他拟讲话稿呢?   

  〃上海市革命委员会〃编印的《情况汇报》,据说是道出了上海人民的〃心声〃:〃周总理死了,邓小平要打下去了。张春桥当总理我们一百个放心,王洪文当总理我们更放心。〃   

  按照王洪文的如意算盘,他要么当总理,要么重新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眼看着邓小平非倒不可。他怎么可以不准备一个讲话……他的施政纲领!   

  据萧木回忆,当时王洪文〃口授了一个提纲,又是文化大革命的过程,又是右倾翻案风在各方面的表现,口气都是全面性的,要我按他的提纲先写个草稿出来。我拖了几天,王还迫不及待地来催问。后来我搞了个草稿,印了个大样送给他。他说:〃春节期间你改一下,再送给我看。……〃   

  王洪文变得忙碌起来,不再钓鱼,不再打猎,忙着粉墨登台了。   

  王洪文的长篇讲话稿,一次次地改,在1976年1月23日、1月28日、2月4日先后印了三稿。他以为,一旦由他出任总理或者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他的这个讲话稿,在《人民日报》上起码要占几个整版!   

  丙辰年的春节……正月初一,是1976年1月31日。   

  萧木忙得连春节都过不好,要替王洪文捉刀。   

  2月3日……正月初四,萧木把在春节期间改好的讲话稿送给王洪文审阅,王洪文刚刚派人把这第三稿送印刷厂付印,一桩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目前,当当网、卓越网、北发网有售   

  发行热线:010…653695276536952965369509   

  邮购热线:010…65369530    

  〃老实人〃华国锋成为新总理   

  周恩来逝世,使国务院总理之职空缺。本来,理所当然应由邓小平继任总理……因为他是〃第一副总理〃。   

  然而, 邓小平已处于受批判的地位,不可能继任总理。   

  张春桥、王洪文以为打倒了邓小平,他们就有出头之日,成为理所当然的接班人。   

  1976年2月2日下达的《中共中央通知》,却出人意料。   

  《中共中央通知》全文如下:         

虹←桥←书←吧←。←  

第78节:〃文官〃要夺华国锋的权(4)         

  经伟大领袖毛主席提议,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由华国锋同志任国务院代总理。   

  经伟大领袖毛主席提议,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在叶剑英同志生病期间,由陈锡联同志负责主持中央军委工作。   

  这表明,毛泽东又选定了新的接班人华国锋!   

  屈指算来,在刘少奇、林彪、王洪文、邓小平之后,华国锋也是毛泽东亲自选定的接班人。   

  张玉凤曾这样回忆毛泽东挑选接班人的情形:   

  关于接班人的问题,毛主席曾多次跟我说:为此事伤透脑筋,林彪是他选的,王洪文是他选的,都不行呵!   

  有一次,我问主席,总理这么好,你怎么不选总理当接班人?   

  主席伸出手掌做了一个砍刀的动作,说:总理虽好,缺少这个(引者注:指周恩来年龄大了)。   

  1976年1月8日,主席得知总理逝世的消息,悲痛不已,时而哭,时而要赶人。他病卧在床,一字一句地看总理追悼会和悼词的请示报告。看完后,又泣不成声。我问主席去参加总理追悼会吗?主席难过地说:〃我也起不来了。〃那些天,主席醒来也不先听文件了,总是在扳手指头,考虑问题,还不时问我政治局同志的名字,我就一个一个地报出当时政治局委员的名字。……   

  1月中旬,毛远新来见主席。他问主席,对总理的人选有什么考虑?主席想了一下说:〃要告诉王洪文、张春桥让一下。〃   

  然后,主席又扳着手指数政治局委员的名字,最后说:〃还是华国锋比较好些。〃   

  毛远新点头说是。   

  就这样,主席提议华国锋任代总理,主持政治局工作。   

  毛远新说:〃好!选得好!〃   

  主席也显得很高兴。   

  毛远新出来时对我说:〃幸亏他先去了(引者注:指周恩来去世),主席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