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四人帮"兴亡 >

第21章

"四人帮"兴亡-第21章

小说: "四人帮"兴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保障姚文元这位〃中央首长〃的安全,四周的围墙推倒重建,上面还架了铁丝网。这么高的围墙,即便是少林寺的高僧,也未必能够飞入。不过,围墙挨着北京八中的操场,一位青年教师去那里练习掷手榴弹,一失手,手榴弹越过了围墙,落进姚文元的院子里。   

  警卫员来到了北京八中。那位青年教师受到了审查。虽然查了祖宗三代,没有查出什么〃反革命企图〃,却也把那个教师整得够呛。   

  在《论林彪反党集团的社会基础》中,姚文元援引列宁、毛泽东的语录,反复论述〃限制资产阶级法权〃,而为了他的安静,不许北京八中师生在紧挨他家的操场上做广播操,校办工厂的电锯也不得发出声响。   

  一个孩子放学时,一边走,一边踢石子。不小心,把一颗石子踢到姚家大门上,马上惹怒了姚文元,那个孩子作了检查还不算,就连学校党支部也作了检查。   

  姚文元住的房子,那水暖气本来用煤烧热。只因姚文元嫌烧煤有味儿,马上改用烧轻柴油,一天的取暖费便达二百元,一个冬天要花两万八千多元。他的五口之家的取暖费,相当于北京八中全校两千多师生花的取暖费的四倍!   

  这个从墨水瓶里冒出来的政治暴发户,在恶性膨胀。   

  姚文元的文章的〃主题歌〃是一句话:〃现在,主要危险是经验主义。〃他把林彪说成是〃经验主义〃。至于他说的〃现在〃的〃主要危险是经验主义〃,不言而喻,指的是周恩来、邓小平。   

  张春桥的文章,除了逐段解释毛泽东的一系列关于〃工资制度不平等〃、〃八级工资制,按劳分配,货币交换,这些与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等〃最新指示〃之外,主要便是重弹他1958年的〃成名作〃的老调调:〃限制资产阶级法权。〃   

  张春桥的文章说:〃必须看到,我们的经济基础还不稳固,资产阶级法权在所有制方面还没有完全取消,在人们的相互关系方面还严重存在,在分配方面还占统治地位。……〃   

  张春桥引述了毛泽东的话,说明〃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现实意义。   

  张春桥提到了苏联,用〃卫星上天、红旗落地〃八个字来形容。他以为,这样的〃历史经验,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在决心建设强大国家的时候特别不能忘记〃。   

  张春桥指出: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随着无产阶级专政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资产阶级表面上也会装作承认无产阶级专政,而实际上干的仍然是复辟资产阶级专政。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就是这样干的。他们一不改变苏维埃的名字,二不改变列宁的名字,三不改变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名字,而是用承认这些名字作掩护,把无产阶级专政的实际内容改掉,使它变成反苏维埃的、反列宁党的、反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垄断资产阶级专政。他们提出了全民国家、全民党这样公开地背叛马克思主义的修正主义纲领。但是,当着苏联人民起来反抗他们的法西斯专政的时候,他们又打起无产阶级专政的旗号来镇压群众。在我们中国,也有类似的情况。刘少奇、林彪不只是宣传阶级斗争熄灭论,当他们镇压革命的时候,也是打着无产阶级专政的旗号。林彪不是有四个〃念念不忘〃吗?其中之一就是〃念念不忘无产阶级专政〃。他确实念念不忘,只是要加〃推翻〃两个字,叫作〃念念不忘推翻无产阶级专政〃,用他们自己的供词,就是〃打着毛主席的旗号打击毛主席的力量〃。他们有时候〃顺〃着无产阶级,甚至装得比谁都革命,提一些〃左〃的口号,制造混乱,进行破坏,经常地则是针锋相对地同无产阶级斗。你要搞社会主义改造吗?他说要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你要搞合作化、公社化吗?他说太早了。你说文艺要革命,他说演点鬼戏也无害。你要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吗?他说这可是好东西,应当扩大。他们是一批维护旧事物的专家,像一群苍蝇,一天围着马克思说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和〃弊病〃嗡嗡叫。他们特别热心于利用我们的青少年没有经验,向孩子们鼓吹什么物质刺激像臭豆腐,闻闻很臭,吃起来很香。而他们干这些丑事的时候,又总是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有些搞投机倒把,贪污盗窃的坏蛋,不是说他在搞社会主义协作吗?有些毒害青少年的教唆犯不是打着关心爱护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旗号吗?我们必须研究他们的策略,总结我们的经验,以便更有效地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         

※BOOK。※虫 工 木 桥 虹※桥书※吧※  

第55节:与邓小平对着干(15)         

  在张春桥的文章发表后,毛泽东在1975年5月3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道:〃春桥的文章是有理由的。因为1958年就写了文章,那时我还不认识他,好像不认识。〃   

  张春桥答道:〃见过面。〃   

  毛泽东说:〃没有印象,那篇文章我写了一个按语,《人民日报》登了。《人民日报》那时是邓拓管的吧?〃   

  张春桥答:〃是吴冷西。〃   

  毛泽东说:〃只有两篇文章是拥护的,其他的都是反对的,所以他有气。〃   

  值得在这里提一笔的是,在陈伯达晚年,笔者曾多次在北京访问了他。陈伯达曾这么谈及张春桥和张春桥的那篇《论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陈伯达这么说道:   

  至于张春桥〃能写几篇文章〃这事,我不知道他写过一些什么。我看的东西之少,这也是一证。据我所知,林彪在九大念的〃政治报告〃,是他写作有份的。我被〃四人帮〃押在监狱的时候,看到《人民日报》有一篇横贯第一版的大篇文章,题目是《论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我没有细读,似乎其中点了刘少奇同志和我的名字。这是我知道张春桥〃能写文章〃的唯一的、独立署名的一篇。当然,文章不在多少,有〃好〃的一篇,也就可独树一帜,独立千古。唐朝一个年纪轻轻的王勃一篇《滕王阁序》,不是到现在还可吸引人一看吗?但张春桥的〃文章〃能算得什么呢?即使他写得再多,也不过是一堆狗屎。   

  陈伯达虽然与张春桥同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主犯,但是陈伯达对张春桥的剖析,可谓入木三分!   

  张春桥深知,毛泽东能够成为中国的领袖,主要在于理论上的独创,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富有〃领袖欲〃的张春桥,已不再以写一本《毛泽东传》为自己的〃最大愿望〃了。他手下的喽啰,很快就领会了张春桥的意图,在上海开始研究〃张春桥思想〃,宣传〃张春桥思想〃。   

  最热心于研究和宣传〃张春桥思想〃的,要算是上海的《学习与批判》杂志。真妙,这家创办于1973年9月的杂志,挂着〃复旦大学学报〃的牌子,不知内情者以为只是一家大学的学报而已。其实,它的真正的编辑部,设在上海市委写作组内。它实际上是上海市委写作组的机关刊物,发行全国,印数颇大,却硬要来个〃障眼法〃,〃化装〃成〃复旦大学学报〃。   

  《学习与批判》使劲儿地宣传〃张春桥思想〃。据说,〃资产阶级法权无处不在论〃是〃张春桥思想〃的核心,是张春桥早在1958年就已作出的理论上的〃重大发现〃。    

  1975年当张春桥的《论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一发表,《学习与批判》一下子发表几十篇文章,对〃张春桥思想〃在马列主义理论上的〃重大发现〃,加以阐述,宣传劲头真大。   

  张春桥给《学习与批判》的主编写了一封信,说:〃看了毛选四卷,对中国现在的阶级关系还不甚了了。〃张春桥提出了〃阶级关系新变动论〃。这也被看成是〃张春桥思想〃的〃重要内容〃。《学习与批判》杂志发表了十五篇文章,论述张春桥的这一〃贡献〃。   

  关于所有制、关于分配、关于生产关系。据说,〃张春桥思想〃都有独特的〃建树〃。《学习与批判》不遗余力地一一发表文章,加以〃评价〃。   

  其实,说穿了,所谓〃张春桥思想〃就是:在社会主义中国,由于资产阶级法权〃严重存在〃着,产生〃党内资产阶级〃,出现〃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因此,为了〃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就要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文化大革命〃。   

  于是,〃张春桥思想〃被说成〃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据说,〃张春桥思想〃将成为继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之后的〃第四个里程碑〃!   

  唉,曾几何时,人们记忆犹新。还在几年之前,林彪被吹嘘成〃第三个伟大助手〃:恩格斯是马克思的伟大助手,斯大林是列宁的伟大助手,林彪是毛泽东的伟大助手。   

  唉,曾几何时,人们还记得,那〃第四个里程碑〃并非张春桥,而被林彪〃预言〃为他的〃虎子〃林立果!   

  幸亏历史学家只尊重历史,从不收购〃牛皮〃。虽然氽在海面的海蜇又胖又大,但是人们捕获后总是用盐和明矾除去它身上的众多的水分。张春桥的大名已经注定要载入中国历史,但他是作为〃四人帮〃之一受到历史的鞭笞,而〃张春桥思想〃、〃第四个里程碑〃全被作为水分挤得一干二净。   

  目前,当当网、卓越网、北发网有售   

  发行热线:010…653695276536952965369509   

  邮购热线:010…65369530    

  〃四人帮是个客观存在〃   

  自从〃组阁〃失败之后,屡遭毛泽东批评的江青气恼万分。她的本性是不甘寂寞的,不愿当〃闲人〃,总要千方百计表现自己。她仍然在伺机攻击周恩来和邓小平,极度不满于四届人大确立的〃周邓体制〃。1975年2月2日,周恩来在送呈毛泽东的《关于国务院各副总理分工问题的请示报告》中写道:邓小平〃主管外事,在周恩来总理治病疗养期间,代总理主持会议和呈批主要文件〃。毛泽东批准了这个报告。从此,实际上开始了由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BOOK。←红←桥书←吧←  

第56节:与邓小平对着干(16)         

  江青变换着手法,攻击周、邓。   

  1975年4月4日,迟群传达江青的电话〃指示〃:   

  我昨天接见工人同志们的讲话中,可能有不全面、不适合的地方,请同志们充分地讨论提出意见。因为完全没有睡好觉。   

  另外,我讲了春桥同志关于对资产阶级全面专政文章的重点。我还要补充另一个重点,就是现在我们的主要危险不是教条主义,而是经验主义,这个问题进城以后就屡次提出过,在全党没有提起应有的警惕。现在我们应该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对经验主义的危险性,擦亮眼睛,要认识清楚,保持高度警惕。经验主义是修正主义的帮凶,是当前的大敌。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如不很好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高识别经验主义的鉴别力,就会变修。   

  1975年4月5日,江青在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讲话时,再次强调:〃党现在的最大危险不是教条主义而是经验主义。〃   

  她用〃经验主义〃影射周恩来、邓小平等富有经验的老干部们。   

  江青毕竟在宣传部门占优势。张春桥、姚文元开动了宣传机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等抢发批判〃经验主义〃的文章。   

  就在张春桥、姚文元的两篇〃宏文〃成为七亿中国人的〃学习文件〃的时候,正在他们借助毛泽东的批示以〃大理论家〃的形象出现在全中国的时候,来自毛泽东的批评,使刚刚掀起的〃张姚热〃迅速降温。   

  邓小平当即注意到江青们抢发批判〃经验主义〃的文章这一新动向。   

  1975年4月18日,邓小平陪同朝鲜元首金日成前往长沙拜晤毛泽东。邓小平借用这一机会,向毛泽东说明〃当前的主要危险是经验主义〃这一提法是完全错误的。毛泽东赞同了邓小平的意见。   

  一个重要的讯号,从毛泽东那里发出。   

  新华社的《关于报道学习无产阶级专攻理论问题的请示报告》,经过姚文元审定,报送毛泽东。4月23日,毛泽东在报告上,写了批示:   

  提法似应提反对修正主义,包括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二者都是修正马列主义的,不要只提一项,放过另一项。各地情况不同,都是由于马列水平不高而来的。不论何者都应教育,应以多年时间逐渐提高马列为好。   

  我党真懂马列的不多,有些人自以为懂了,其实不大懂,自以为是,动不动就训人,这也是不懂马列的一种表现。   

  此问题提请政治局一议。   

  为盼。   

  毛泽东   

  1975年4月23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