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乱世奸雄纵横三国:品曹操 >

第24章

乱世奸雄纵横三国:品曹操-第24章

小说: 乱世奸雄纵横三国:品曹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可能抽出身来率兵东讨,因而放松了戒备。当侦察兵突然前来报告,说曹操已经亲自带兵前来,刘备不禁大吃一惊,但紧跟着又有些不大相信。他带着几十名骑兵亲自前去探看,当看到曹操的帅旗时,已经来不及组织抵抗。刘备见情势危急,只得丢下部队,独自逃往青州投奔袁谭去了。曹操活捉了刘备的部将夏侯博等人,到小沛全数收编了刘备的军队,并俘虏了刘备的妻子儿女。接着,曹操乘势围攻关羽驻防的下邳,关羽孤立无援,难于抵敌,只得向曹操投降。
  就这样,曹操很快将刘备击败,重新夺回徐州。他调董昭做徐州牧,自己率军回到官渡。不出曹操所料,袁绍在这段时间未对南边采取任何行动。
  曹操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势下对刘备采取的对策,大体说来都是适时对路的。刘备第一次来投奔他,他听从郭嘉意见,不杀刘备,这使他保持甚至是进一步宣传了自己爱惜人才、广纳英雄的形象。他表荐刘备为豫州牧,让刘备出守小沛,有效地利用刘备的力量来对付吕布,在包围下邳、擒杀吕布的战斗中还直接借助了刘备的力量。将刘备置于对抗吕布的第一线,面对强敌,客观上也有利于遏制刘备势力的发展。擒杀吕布后将刘备带回许都,更是为了控制刘备而走出的一着好棋。已将刘备稳在许都却又将他放走,是曹操不慎走出的一步险棋,是明显的失误,实践也证明他走出的这步棋产生了严重的后果。曹操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很快从失误中清醒过来,并立即采取行动,利用袁绍见事迟疑、举棋不定的机会和刘备错误估计形势、放松戒备的时机,果断出击,击败刘备,不仅化险为夷,消弭了因放走刘备而产生的严重后果,还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自己对徐州的统治,消除了刘备这个心腹之患,避免了以后和袁绍决战时可能出现的腹背受敌、两线作战的局面,为官渡之战的胜利进一步创造了条件。
   。 想看书来

第九章官渡之战(1)
一强敌压境
  当曹操在黄河以南地区忙于镇压青州黄巾军,东征南讨袁术、陶谦、张绣、吕布等人的时候,袁绍也在黄河以北地区忙于镇压以黑山军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同公孙瓒等人争夺地盘。当他们在一个个局部地区不断取得胜利,扫平了身边的一个个障碍之后,他们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激化和公开化,最后终于发展到兵戎相见。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出身于一个世代官僚地主家庭。其高祖父袁安,章帝时曾任司空、司徒;叔伯曾祖父袁敞,安帝时曾任司空;祖父袁汤,桓帝时曾任司空、司徒、太尉;叔父袁逢,灵帝时曾任司空。由于袁家连续四代有人担任三公要职,因此人称“四世三公”,一时势倾天下,贵宠无比。由于官大名望高,门生、属吏也就特别多,有“门生故吏遍天下”一说。这些门生、故吏仰仗袁氏势力入仕升迁,因此对袁氏怀着一种感恩图报心理,彼此关系密切,形成了一个宠大的私人团体。
  袁绍本为袁逢之妾所生,后过继给伯父袁成,因此后来同袁术(袁逢之子)闹矛盾时,袁术说他是“婢使”之子,看不起他。但袁绍凭借显赫的家世,也由于他自己颇具姿貌威仪,能同士人广为交接,因此很快在仕途打开局面,由大将军何进的属吏做到中军校尉、司隶校尉。何进谋诛宦官时,他是何进主要的依靠对象。董卓进京后,他反对擅兴废立,逃出洛阳,侍中周毖、城门校尉伍琼和议郎何颙等名士都暗中为他帮忙,董卓也不敢悬赏捕捉他,相反还任命他为渤海太守,封邟乡侯。关东州郡起兵讨董卓,他被推为“盟主”。
  关东联军散伙后,袁绍开始积极发展个人势力。当时他只是一个渤海太守,军需得仰仗冀州牧韩馥供给。谋士逢纪对他说,要办大事,不占据一个州是不行的,劝他利用韩馥同盘踞幽州的公孙瓒之间的矛盾,从中渔利。袁绍依计而行,写信给公孙瓒,要他出兵攻打韩馥。公孙瓒率军进入冀州后,袁绍又乘韩馥惊慌失措之际,派外甥高干及荀谌等人去见韩馥,对他陈说利害,劝他把冀州让给自己。韩馥平素怯懦胆小,缺乏谋略,很快同意了袁绍的意见,部下反对也无济于事。袁绍就这样不费一兵一卒得了冀州,做起了冀州牧。
  此后,归附袁绍的人越来越多。韩馥感到不安,要求离开袁绍,前去投奔张邈。到张邈处后,还是怀疑袁绍要害他,最后一个人跑到厕所自杀了。
  这时是初平二年(191)七月。这年冬,公孙瓒大败青州黄巾军,威震河北,冀州郡县纷纷背叛袁绍,响应公孙瓒。袁绍率兵进讨,大败公孙瓒,杀了公孙瓒所任命的冀州刺史严纲。第二年,袁绍又在龙凑打败公孙瓒。公孙瓒退回幽州,擒杀了幽州刺史刘虞,但无力再发兵进攻袁绍。
  初平四年(193)春,活动在冀州一带的黑山农民起义军的一支数万人,在于毒率领下,乘袁绍攻打公孙瓒、内部空虚的机会,一举攻下了冀州的首府邺城,杀死郡守。六月,袁绍在打败公孙瓒后率军反扑,在朝歌鹿肠山苍岩谷口经过五天激战,打败黑山军,杀死于毒及其部众一万余人。接着,袁绍又相继镇压了左髭丈八、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氐等部农民起义军,屠杀数万人,起义军的营寨壁垒被全部摧毁。袁绍还与黑山军首领张燕战于常山,张燕拥有精兵数万,战骑数千,经十余天激战,双方都受到重创,只得各自撤军。袁绍及颜良、文丑
  兴平二年(195),幽州刺史刘虞的旧部鲜于辅等集合州兵,又通过乌桓司马阎柔招来乌桓、鲜卑人,攻打公孙瓒,为刘虞报仇。袁绍乘机出兵与鲜于辅等联合,一同进攻公孙瓒。公孙瓒寡不敌众,连战连败,最后逃到易京固守。袁绍派兵连年进攻,未能攻下。
  建安三年(198),袁绍亲率大军大举进攻公孙瓒,公孙瓒派其子续去向黑山军求援。次年春,黑山军首领张燕同公孙续率兵十万,分三路赶来救援。公孙瓒派人给援兵送信,约定以起火为号,夹攻袁绍,不料信被袁绍截获。袁绍将计就计,如期举火。公孙瓒领兵出战,被袁绍设伏打得大败。公孙瓒退守城内,自知大势已去,将其姊妹妻子全部缢杀,然后引火自焚。袁军赶到,将其斩杀。
  

第九章官渡之战(2)
至此,袁绍占据了冀、青、幽、并四州。他以长子袁谭为青州刺史,次子袁熙为幽州刺史,外甥高干为并州刺史,自己以大将军兼冀州牧,坐镇邺城。四州地广民众,有军队数十万人,粮食也比较充足,这使袁绍成为北方实力最为强大的割据者。
  袁绍消灭公孙瓒去掉后顾之忧后,曹操在他心目中的地位陡然变得重要起来。袁绍已经占领了黄河以北地区,下一步势必要向黄河以南地区发展,而要向黄河以南地区发展,曹操是必须加以扫除的障碍。袁绍决定立即将矛头转向曹操。他以沮授、审配、逢纪、田丰、荀谌、许攸等人为谋士,以颜良、文丑等人为将帅,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陈兵黄河北岸,准备伺机渡河,大举进攻许都。
  曹操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同袁绍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为了保存和发展自己,为了对付身边更为直接的敌对势力的威胁,曹操对袁绍采取稳而不打的策略,有时甚至还保持着一种连和关系,必要时还对袁绍作出一点让步。但曹操在内心里从来就没有服气过袁绍,两人的矛盾不绝如缕,有时甚至发展到相当尖锐的程度。早在联盟讨董卓时,曹操就曾产生除掉袁绍的想法。建安三年(198)春,田丰曾劝袁绍袭击许都,差不多同时,曹操也曾想起兵北讨袁绍。只是由于袁绍当时还有公孙瓒之忧,曹操当时还有张绣、吕布之患,一时都还腾不出手来,才没有最后变成现实。
  曹操的力量不敌袁绍,但他深知同袁绍一战终不可免,因此早就在作战胜袁绍的心理准备。荀彧、郭嘉等谋士在这方面帮助曹操做了不少工作。早在曹操第二次南征张绣回来,为袁绍那封骄横傲慢的信而生气,想要兴师问罪但又担心敌不过袁绍时,荀彧就劝导曹操说:
  “从古代争夺天下的经验教训看来,如果真有本领,即使开始弱小最后也会变得强大,反之,即使开始强大最后也会衰弱下来。从刘邦、项羽的一存一亡,就不难看出这个道理。现在同您争夺天下的人,只有一个袁绍。袁绍待人表面宽厚而内里猜忌,用人而又不信人,而您遇事通达,不拘一格,人才都能得到合理使用,这是在器量上超过了袁绍。袁绍遇事迟疑不决,往往坐失良机,而您敢于决断大事,善于随机应变、因事制宜,这是在智谋上超过了袁绍。袁绍带兵宽缓不严,没有一套法规制度,士兵虽多,但很难发挥作用,而您法令严明,赏罚必行,士兵虽少,却都能拼死作战,这是在武力上超过了袁绍。袁绍凭藉其家世的资望,装得彬彬有礼、足智多谋,很多没有实际才能、喜欢虚名的人都前来归附了他,而您以仁道之心待人,推诚相见,不图虚名,自己谨慎节俭,对有功的人却一点也不吝惜奖赏,所以天下忠诚正直、确实想干一番事业的人都愿为您所用,这是在品德上超过了袁绍。您凭着这四个方面的优越条件辅佐献帝,征讨四方,有谁敢不依从您呢?袁绍一时强大又有什么用呢?”
  曹操听了,十分高兴。郭嘉更为细致地把曹操和袁绍作了比较,认为曹操在十个方面胜过袁绍:
  第一,袁绍讲究繁文褥节,注重形式,而曹操办事讲求实际,这是在思想方法上超过了袁绍。
  第二,袁绍不尊奉朝廷,而曹操拥戴献帝以号令天下,这是在道义上超过了袁绍。
  第三,汉末政令失之于宽,袁绍以宽治宽,无法扭转政治混乱的局面;而曹操以猛治宽,上上下下都知道主动约束自己。这是在治理上超过了袁绍。
  第四,袁绍外宽内忌,用人而又疑人,所重用的多是亲戚、子弟;而曹操外简易而内精明,用人不疑,任人唯才,不问亲疏。这是在器量上超过了袁绍。
  第五,袁绍多谋少决,往往错失良机,而曹操谋略一出便付诸实行,应变无穷,这是在智谋上超过了袁绍。
  第六,袁绍凭藉家世资望,故作谦让以收取名誉,跟随他的大都是一些好虚名的人;而曹操诚心待人,不图虚名,自己生活俭朴,奖励有功的人却一点也不吝啬,因此忠诚正直、眼光远大而又有真才实学的人都愿为所用。这是在品德上超过了袁绍。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九章官渡之战(3)
第七,袁绍见人饥寒,怜悯形之于色,但自己没看到的就往往考虑不周,这是所谓妇人之仁;而曹操对眼前小事,时有忽视,至于大事,考虑的却都与天下有关。这是在仁的方面超过了袁绍。
  第八,袁绍的部下争权夺利,互相谗毁,而曹操以适宜的办法管理下属,流言诽语没有市场,这是在明察方面超过了袁绍。
  第九,袁绍不分是非,而曹操对的以礼待之,不对的以法正之,这是在文的方面超过了袁绍。
  第十,袁绍喜欢虚张声势,不懂得用兵要领,而曹操能以少敌众,用兵如神,这是在武的方面超过了袁绍。
  曹操听了郭嘉这番分析,也很高兴,笑着说道:
  “我有何德能接受这番褒奖呢?”
  荀彧、郭嘉的分析,虽都不免对曹操有过誉之处,但大体说来还是比较符合实际的,透过表面现象抓住了实质和要害。这对帮助曹操及曹操集团的人认清形势、树立信心无疑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袁绍占据四州后,力量更强,声势更大。而这时曹操虽已打败吕布,占据徐州,但战争行动刚刚结束,还远未来得及巩固。他真正能够有效控制的,还是只有兖、豫二州,而兖州比较狭小,豫州在献帝都许前遭受过战争的严重破坏,恢复工作进行的时间还不长。此外,曹操还有后顾之忧,南边的刘表、张绣及西边的韩遂、马腾都须小心提防,就是近在身边、表面归附的刘备也不能让他释然。力量对比的优劣是显而易见的。但由于曹操逐步建立起了战胜袁绍的信心,对双方的优势劣势有了一个比较符合客观情况的估计,因而在强敌压境的情况下没有惊慌失措,更没有畏难退缩,而是调兵遣将,从容对付,为夺取最后胜利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调兵遣将
  建安四年(199)春,当袁绍点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准备大举南攻曹操时,手下一些重要谋士和将领对这件事情的意见是不一致的。沮授不主张马上同曹操决战,他劝袁绍说:
  “由于###公孙瓒,我军连年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