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异时空-龙之重生 >

第60章

异时空-龙之重生-第60章

小说: 异时空-龙之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谁能看重他?也就是司令员你呀。我,没有给老祖宗丢脸,没有让司令员失望,值了。”抬起手,扣动扳机,连放五枪,在面前的靶子上打出五个弹洞,回身道:“手枪短小,易于随身携带。子弹装填方便,可靠性高,扣动扳机就能够发射,易学易用。随身带着,防身的好武器呀。”王宝堂走上前接过,翻来覆去的看。王飞道:“宝堂,看中了这把就送给你了。”
  王宝堂忙道:“不不。”王飞道:“怎么不要呀,我先告诉大家,凡是师以上的干部,每人都有佩枪。今天呀,戴部长把各位的都给准备好喽,等下一人一支,怎么也得有个彩头不是?”王宝堂一听,道:“那这样我就要了,可不是我抢的。呵呵,以后,可不用扛着那长枪喽。”
  刘铭传沉思道:“戴部长,这两种武器现在的产量是多少?”
  戴明山笑道:“说出来好让大家高兴,经过我们不断的改进生产工艺,司令员又提示了生产流程的优化,我们一个月能生出两千支56式,一千支左轮手枪,子弹嘛,就不能说了,反正管够。”
  “是吗?那太好了。”一干大员不由喜上眉梢。照着这个速度,这部队的装备眼看着可就要大变样了。戴明山道:“先不要高兴的太早了,还有不少问题呢。比如步枪的枪管,我们现在还不能自己生产,得从国外进口。还有,我们手中熟练的工人太少了,这也限制着我们呀。我们的钢铁厂,虽然现在能生产钢铁了,可是生产出能做枪管的好钢,还要等等呀。”
  虽然有这些问题,这些人心里还是很高兴的。本来部队的装备就要比清廷的强多了,现在看了这两种,那更是和目前部队手中的不可同日而语呀。手里有了先进的武器,爽呀。
  王飞道:“你们这就看花了眼了?来,明山,把他们的眼球给整过来。”
  戴明山笑道:“是,遵命。”另一个箱子打开,一个士兵先小心的抱出了一根黑溜溜的管子,另一个士兵拿出了一股圆底盘和一堆家伙事,两人一起动手,片刻组装完毕。众人围着看了半天,聂士成道:“这倒有些像抛射器。”戴明山道:“可是它不是抛射器。这是我们新造的82mm迫击炮。”
  “迫击炮?”
  “是呀。大家向后闪闪,看看士兵们的演示操作。”
  一个士兵熟练的调整了几下,测了测角度,另一个士兵拿出了一个奇形怪状的炮弹,一下装填进炮管里。“通”的一声之后,炮管口冒出了一股白眼,远处山坡上腾的爆炸开来,尘土直飞起来。
  哇,这下几个人的眼中都睁圆了。好东西,好东西呀。呼啦一下围了上去,你摸一把,我拍一拍,扯着戴明山七嘴八舌的打听。王飞和霍山相视一笑。王飞道:“停停停,我看你们不想再看了是不是?那好,先告诉你们一件事。这个迫击炮呀,可全部是我们自己生产的呀,一点也没有进口。告诉大家,先在我们已经生产出了一百多门,而且还在以每天十门的速度生产着。我们正在筹备着做第二条迫击炮的生产线呀。到第二条生产线建成,大家放心,每一个营,都给配上。”
  “那,这生产出来一百门了,这些怎么办呀?”
  “怎么,惦记上了?那好,告诉你聂士成,既然你惦记,就给你五十门怎么样?”
  “什么?五十门?好呀,好呀,司令员,你说得是真的?”
  “那还有假?”
  “哎呀,司令员,我的好三哥哎。一会我请你喝酒。”
  “去。”王宝堂和刘铭传齐声喝开聂士成,道:“那还有五十门,怎么分呀?”
  霍山笑道:“你们俩呀,别急。那五十门呀,已经有主了。”
  “啊,有主了?霍参谋长,不,霍军长,都给了谁呀?不是留给你自己了吧?”王宝堂道。
  霍山笑道:“我这军长还没有上任呢,你先别叫。另五十门呀,司令员早就配给海军陆战队了。瞧着没有?刚才打炮的这俩小伙子,就是陆战队的。我可告诉大家啊,谁要想早点掌握这迫击炮的使用方法,谁可得好好巴结巴结海军陆战队啊。”
  “哎,司令员你这可偏心了啊。那海军陆战队的我们管不着,可是凭什么小聂就可以一口吞下五十门呀。他用得了吗?”
  “呵呵,你急什么?也就是个先后的问题吗。等三军装备了一个团,再给独立师装备了,就轮到你们了,你们可以先选拔着炮兵呀,选好了送过来一块跟着训练嘛。还有,这调来的各个单位的特种兵,先装备56式和迫击炮,集中训练好了,哪里来的还回到哪里嘛。”
  聂士成和王宝坤两个人咧着嘴,笑道:“那是,那是。”其他人可不干了,纷纷揶揄两人。任柱的底子弱点,还不敢说的太过,王宝堂和刘铭传可是好好把两人说了一通,这两人也不生气,笑呵呵的随口附和着。戴明山道:“各位领导,能不能停一停?还有最后一种呢,你们想不想看?”
  还有?“是什么?”
  王飞道:“58式机枪。”
  机枪?机枪是什么东西呀。不过掀开蒙布之后,这个神秘的家伙就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了。这是王飞根据历上有名的马克沁机枪来制作的,历史上的马克沁机枪到了1884年才出现。那是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机枪。它的自动动作是利用火药气体能量完成的。在子弹发射的瞬间,枪机与枪管叩合,共同后坐19毫米后枪管停止,通过肘节机构进行开锁,同时枪机继续后坐,通过加速机构使枪管的部分能量传递给机枪,使其完成抽壳抛壳,从而带动供弹机构,使击发机待击,压缩复进簧,撞击缓冲器,然后在簧力作用下复进,将第二发子弹推入枪膛,闭锁,再次击发。如此反复,每秒10余次,每分钟可发射600余发子弹。 为了保证有足够子弹满足这种快速发射的需要,马克沁还发明了帆布子弹带,带长米,容量333发。弹带端还有锁扣装置,可以连接更多子弹带,以便长时间地发射。而马克沁这些天才的设想,如今却提早出现了20多年。
  在众目睽睽之下,两名士兵安放好了机枪,装上子弹带,58式机枪怒吼起来,子弹飓风般呼啸扫射。弹壳纷纷抛落一旁。观者无不目瞪口呆。
  射击结束,众人还沉浸在他的巨大威力之中。就是霍山,之前曾经见过这种机枪的发射实验,可是却从来没有一口气打完数百发子弹。也是震慑于它的威力。王飞笑道:“都别发愣了,宝堂,铭传,你们不是嫌迫击炮先装备了三军吗?这58式机枪有没有兴趣呀。”
  啊?啊,什么?有呀,有兴趣呀。司令员,你想给我们多少,我们就要多少。都给我们我们也不嫌多。司令员,快说给我们多少吧。
   。 想看书来

二十九 逐鹿(7)
悄然之中,人民军开始了战略方向的转移。历朝历代,中国的大一统,大都是兴于北方,自北向南最终完成统一。而自南向北完成统一的,向来很少,且即使有,也多积弱之朝。又正赶上英法联军集中于北方,借着这个外力,王飞用了半年多的时间,西从山西,东达海滨,完成了战略布防。一军在最西面,三军在最东面,二军和直属的五军位于当中。而在偏南方向,也重新整合组成了三个军。根据地所有的工场开足了马力进行生产。由于鼓励进行海外贸易,岚山头这个小渔港渐渐的在海外也有了名气,甚至英法两国的商船也不顾本国正在和清廷处于战争状态,也到岚山头来碰运气。商船往来多了之后,海军便进行了移防,把总部放到了青岛。海军陆战队也一并运动了过去,在青岛和登州沿海布防。虽然海军刚刚成立,且都是木帆船,但王飞因陋就简,把新生产的迫击炮装到了每一艘船上。而且酝酿着向西方诸列强谋求订购海军舰船。并通过卢力克从普鲁士进口了一批大炮,虽然落后点,但依据这些大炮,结合着王飞丰富的后来经验,在军工厂已经展开了榴弹炮和炮弹的试制工作。而中国具有近代意义的第一个钢铁厂也已经在莱芜建成投产。当然,普鲁士人占有30%的股份,并且享有十年的免税待遇。不过王飞也不傻,这个厂就权当孵化器了。到了时候,在中国的大地上,那是要遍地生蛋的。兖州建成了一个大的煤矿,在莱芜的附近一个叫做汶山的地方也建成了一个煤矿。而且在汶山和莱芜之间的山谷中,一条铁路正在建设,承建的单位是普鲁士铁路公司。
  清廷和英法俄美等国签订了《天津条约》之后,英、法联军退出了天津,而俄美两国公使也借着调停成功的幌子一并获得了不少的利益。更可恶的是,他们在条约中的“利益均沾”和享有“最惠国待遇”,因此不论是哪个国家,所攫取的侵略权益都是是大体相同的。英法联军退走后,咸丰帝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虽然条约中损失了不少的利益,但是毕竟皇朝的威严受到了尊重。而且条约签订后英国和法国列强也退出天津去了。京城中又是歌舞升平起来。当然,一片祥和的气氛中,咸丰帝也有些许不快。那就是黑龙江将军奕山了。这个奕山,亏得还是皇族,竟然如此不识大体,背着朝廷和俄国签订了什么条约。看看条约的内容,咸丰帝心里堵得慌呀。东北乃是满族的兴盛之地,龙脉之所在,奕山倒好,一股脑割给俄罗斯那么大片的领土,还把那么一大片作为两国共管,胆子也太大了。这奕山,一定要严加处分。不过,对于俄罗斯,对于沙皇,咸丰帝那是断然不敢主动招惹的。只是明确表示这个条约是非法的,坚决不予以承认。至于现状嘛,唉,天高皇帝远,皇帝老子还心烦眼皮子底下的事情呢,哪里就暂且不管了吧。该怎样就怎样吧。只要你俄罗斯不再来给朕捣乱,看在你们调停有功的分上,就先不提了吧。
  外来的威胁暂时解除,咸丰帝又把目光投向了近在咫尺的人民军。不过这次咸丰的剿匪之策在朝廷上受到了一定的阻力。不少高级的大臣,包括一些手握重兵的大将都对天津条约的内容颇有非辞,而两个主和的大臣桂良和花沙纳在朝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几乎连说话的余地都没有了。主战派在朝廷中占据了上风。而咸丰帝虽想剿匪,但主战派不少人却提出了一个颇让咸丰心动的提议。在清军与英法联军作战时,人民军履行了他们不主动进攻的承诺,看来他们和太平天国的长毛并不一样嘛,至少他们还没有穷凶极恶到不管国家死活的程度嘛。现在长毛平定了内乱,冒出了李秀成等优秀的将领,朝廷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不如采取分化的战略,看能否对人民军进行招抚,即使不能成功,也可以暂时腾出力量来对付长毛嘛。
  咸丰帝采纳了主战派的提议,对人民军使出了怀柔的政策,而对太平天国则大力进攻,湘军连战连捷,曾国藩的名望扶摇直上。就在这时,太平天国又经受了一次考验,翼王石达开和天国闹翻了,自带十万大军脱离了天国,向四川转战。咸丰帝是喜出望外,赶紧下令各地围堵石达开,务将石达开和天国牢牢分开,寻机歼灭。只是对人民军的招抚好像是一点左右也没有起到。他们虽仍然不主动向朝廷进攻,可是他们的地盘却扩大了不少。有不少丢失了土地资财的地主已经跑到北京城里来了,而且他们更可恶的是,虽然不出动大军,可是竟然一拨一拨的派出了无数的所谓的工作队,渗透到外围去煽动农民起来造反,而他们的手也就随着农民的奋起而越伸越长。这让咸丰很不爽,更让地方大员惊恐万分,因为他们更知道真实的情况,在农村,他们能影响到的地方是越来越少了。幸好这些工作队的重点始终是在农村,不过,东一片西一群的民兵组织却是碰也碰不得,因为在他们当中,竟然也装备了人民军的制式火枪。
  主战派在朝廷的声音越来越大,咸丰帝终于下定了决心,把僧王从剿灭人民军的前线调回,委以钦差大臣关防,到天津去督办大沽失败的教训,整肃军队。
  僧王一到天津,便积极筹建大沽口和双港的防御工事,以海口为“前敌门户”,双港为“后应藩蓠”,沿白河进行了纵深梯次的部属。这次他从前线抽回了三万骑兵,同时又从蒙古大草原上征调了一批生力军,全军光蒙古骑兵就四万多人。加上八旗绿营,僧王作好了军事上的一切准备。
  来年,英国派普鲁斯为公使到中国赴任和换约。法国也派出了新的公使布尔布隆。普鲁斯和公使布尔布隆两人带领舰队和海军陆战队一路北上,舰队直开到大沽口外,号称换约舰队,英国海军司令河伯少将为整个舰队的指挥。舰队行至天津大沽口,河伯根本瞧不起清朝军队,无视清朝军队的设防,也不听中国军队提出的劝阻和警告,明目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